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小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是小学生中普遍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是当前小学教师的教育工作必然发展方向。本文将着眼于小学科学的现状,提出小学科学教育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6
0.引言
在小学科学教学的工作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以及未来的成长有着显著的作用,对小学科学教学的效率、收益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因为传统思想的影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往往存在教学模式单一、过于注重科学知识的灌输、缺乏思维的引导以及忽视问题意识培养等问题。
1.小学科学教育现状
针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小学科学教师缺乏问题意识的培养,着眼于灌输小学科学知识,不善于开阔学生的思维,忽视思维引导和问题意识的培养 [1]。
1.1单一注重科学知识
因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小学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是应付考试式的教学,学生在完成学习之后也只能够了解课本当中所描述的现象,对科学探究、科学经历极度缺乏,只知道结果,缺乏过程的体验。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小学科学教育下,学生的科学素养无法得到培养,这也成了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挡路石。
1.2忽略问题意识的培养,欠缺思维模式的教育
当前许多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注重,几乎没有针对学生问题兴趣培养的教学策略。教学中没有时间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提问时间。小学科学课对于小学学生学习科学基础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但是只顾着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长时间的处于机械、无思考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科学的运用水平、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2.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在实际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问题、梯度问题等方式,合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5]。教育的开端是问题,创新教育和传统教育最表面的不一样主要是呈现在创新教育并不是教授具体的某个知识点,而是教授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育的归宿应当是问题,问题教育所想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不应当是传授具体知识,而应该是指导学生,让学生理解学习方法,从而学会独立解决相似类型的系列问题,从而对学习的全面提升。
2.1强化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根本技能的掌握
问题意识的培养最为重要并且最根本的便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有学生在充分掌握相应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才能够有效培养问题意识,对此,教师的首要工作便是着重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与培养。因为小学科学是一项具备拓展性、科学性的科目,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督促学生拓展对科学的认识,了解并理解更多的科学现象。与此同时,基础技能的培养也是科学教学当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样对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有着显著的辅助效果。小学科学的基本技能包含信息技术、处理技能、逻辑推理、数学计算、计量技能、实验操作能力、分类、观察以及测量等。
例如,在进行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工具”这一课时时,如果学生在课前不做任何准备,对基本知识没有理解,哪怕是教师在课堂当中教育的再自信,内容讲得再生动,学生也很难在40分钟的课堂当中充分理解。例如,扳手的作用,学生只有理解扳手的省力特点的前提下才能够充分理解其能够发挥的作用以及生活中的拓展應用。
2.2科学情境的设计,问题教学氛围的营造
小学科学中的很多探究性内容,学生很难在课堂中直接理解教学内容,所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这时,就需要小学科学老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和现实能够接轨的教学环境和模拟现实可能出现的交流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欲望,将学生加入到情境当中,将教学气氛营造起来。
例如,很多小学生无法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师普遍的教育方式便是将植物的光合作用简单的比喻为植物的呼吸。但是,实际上学生其实并不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到底是什么,这样的教育完全起不到任何的教育意义。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实验联合问题进行教育,如,在初步讲解基本的植物光合作用知识之后,便可以开始试验,将三盆植物分别放置在有充足阳光照射的地方、全天无任何阳光照射的地方以及植物有一半能够被阳光照射,另一半不会被照射的地方。然后询问学生“这三盆植物在两个月之后会有什么差异吗?”,此时的学生回答可能会是在阳光照射之下植物会生长得更好,那么此时教师便可以继续追问学生“为什么会是这样?”。此时,学生所答出的答案便可能不一致。然后经过两周之后观察三盆植物的差异,通过差异便可以让学生清楚植物的生长是需要阳光的,这也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与此同时,因为这一教学需要至少两周的时间,所以教师还需要合理调和整个学期的教学步骤,至少要保障学生在两周之内不会降低对该植物的好奇心。
2.3借助周边事物,提高学生科学问题培养
在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周边的一些实物、实事直接设计问题进行教育。在课堂外,教师需要促使学生积极走向自然,进入开放式课堂。小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其知识积累并不是很丰富,这也就使得学生对大自然的各种事情、现象有非常多的疑问。在小学科学课堂内外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促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生活当中的各种现象,从生活中学习科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小学科学“我们身边的动物”这一内容时,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联系生活開展学习活动。 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我们身边有哪些动物呀?他们都有什么特点?”然后学生便会说出许多的动物并提出一些特点。之后,教师便可以给出一些图片,其中包含身边的家禽、鱼类、鸟类等,然后再让学生回答出观看到这些图片之后有些什么感受。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借助周边的事物,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果。 2.4借助典型问题质问方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学生的问题意识浅薄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提问的观念、方法以及对象,不能够将自己的思维模式以及所观察的内容表达出来。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必须要培养学生对质问方法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所做所想以及事物、情境的变化而提出有价值、有意义、有方向的问题,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尽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会问、敢问、想问的情况。在教育学生质问方式的过程中,最有效的手段便是借助一些典型的案例创建问题,启示学生,让学生充分理解事物,从而提出相应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兴趣爱好,必须要保障事物符合学生的“胃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自主思考。
例如,在教育学生观察植物幼苗的生长这一教学内容时,学生在观察植物一天时间之后没有任何的发现,则此时教师便可以告知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不应当是短时间,而是需要连续的长期观察,例如一周。然后,在学生连续观察一周之后,便能够按照植物的生长情况以及变化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此时学生的问题意识便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再例如,在 《磁铁》这一课时时,教师可以借助电磁铁在学生心中的神秘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先将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摆放到讲桌上面,然后让学生猜测这些物品当中有哪些物品能够被磁铁吸动,然后让学生上台自己进行实验证明。在实验证明完成之后,便可以问学生“之前这些被影响的物品有哪些特征?”、“还有哪些物品具备这些特征?”、“按照这些特征能够将我们身边的物品分为什么种类?”等问题,通过这一些列的问题有效的提高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3.总结
综上所述,问題意识的培养更是当前小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教育内容,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显著的影响作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在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学生兴趣爱好等来做出相应调整,这样才能够实现有效的互动性。在富有问题意识培养的课堂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情境,营造问题教学氛围;加强问题梯度设计,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金龙.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4):40-41.
[2]郝冬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及意义[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5(17):222-222.
[3]李洪涛.激发问题意识,培养创新精神——谈《寻找雨具的缺点》一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信息教研周刊,2011(9):21-21.
[4]廖宇红.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浅谈科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2013(30):171-172.
[5]黄莉.巧妙引导提问 灵动生成精彩——小学略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导学, 2012(27):1037-1038.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6
0.引言
在小学科学教学的工作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以及未来的成长有着显著的作用,对小学科学教学的效率、收益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因为传统思想的影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往往存在教学模式单一、过于注重科学知识的灌输、缺乏思维的引导以及忽视问题意识培养等问题。
1.小学科学教育现状
针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小学科学教师缺乏问题意识的培养,着眼于灌输小学科学知识,不善于开阔学生的思维,忽视思维引导和问题意识的培养 [1]。
1.1单一注重科学知识
因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小学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是应付考试式的教学,学生在完成学习之后也只能够了解课本当中所描述的现象,对科学探究、科学经历极度缺乏,只知道结果,缺乏过程的体验。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小学科学教育下,学生的科学素养无法得到培养,这也成了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挡路石。
1.2忽略问题意识的培养,欠缺思维模式的教育
当前许多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注重,几乎没有针对学生问题兴趣培养的教学策略。教学中没有时间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提问时间。小学科学课对于小学学生学习科学基础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但是只顾着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长时间的处于机械、无思考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科学的运用水平、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2.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在实际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问题、梯度问题等方式,合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5]。教育的开端是问题,创新教育和传统教育最表面的不一样主要是呈现在创新教育并不是教授具体的某个知识点,而是教授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育的归宿应当是问题,问题教育所想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不应当是传授具体知识,而应该是指导学生,让学生理解学习方法,从而学会独立解决相似类型的系列问题,从而对学习的全面提升。
2.1强化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根本技能的掌握
问题意识的培养最为重要并且最根本的便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有学生在充分掌握相应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才能够有效培养问题意识,对此,教师的首要工作便是着重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与培养。因为小学科学是一项具备拓展性、科学性的科目,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督促学生拓展对科学的认识,了解并理解更多的科学现象。与此同时,基础技能的培养也是科学教学当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样对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有着显著的辅助效果。小学科学的基本技能包含信息技术、处理技能、逻辑推理、数学计算、计量技能、实验操作能力、分类、观察以及测量等。
例如,在进行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工具”这一课时时,如果学生在课前不做任何准备,对基本知识没有理解,哪怕是教师在课堂当中教育的再自信,内容讲得再生动,学生也很难在40分钟的课堂当中充分理解。例如,扳手的作用,学生只有理解扳手的省力特点的前提下才能够充分理解其能够发挥的作用以及生活中的拓展應用。
2.2科学情境的设计,问题教学氛围的营造
小学科学中的很多探究性内容,学生很难在课堂中直接理解教学内容,所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这时,就需要小学科学老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和现实能够接轨的教学环境和模拟现实可能出现的交流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欲望,将学生加入到情境当中,将教学气氛营造起来。
例如,很多小学生无法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师普遍的教育方式便是将植物的光合作用简单的比喻为植物的呼吸。但是,实际上学生其实并不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到底是什么,这样的教育完全起不到任何的教育意义。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实验联合问题进行教育,如,在初步讲解基本的植物光合作用知识之后,便可以开始试验,将三盆植物分别放置在有充足阳光照射的地方、全天无任何阳光照射的地方以及植物有一半能够被阳光照射,另一半不会被照射的地方。然后询问学生“这三盆植物在两个月之后会有什么差异吗?”,此时的学生回答可能会是在阳光照射之下植物会生长得更好,那么此时教师便可以继续追问学生“为什么会是这样?”。此时,学生所答出的答案便可能不一致。然后经过两周之后观察三盆植物的差异,通过差异便可以让学生清楚植物的生长是需要阳光的,这也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与此同时,因为这一教学需要至少两周的时间,所以教师还需要合理调和整个学期的教学步骤,至少要保障学生在两周之内不会降低对该植物的好奇心。
2.3借助周边事物,提高学生科学问题培养
在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周边的一些实物、实事直接设计问题进行教育。在课堂外,教师需要促使学生积极走向自然,进入开放式课堂。小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其知识积累并不是很丰富,这也就使得学生对大自然的各种事情、现象有非常多的疑问。在小学科学课堂内外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促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生活当中的各种现象,从生活中学习科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小学科学“我们身边的动物”这一内容时,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联系生活開展学习活动。 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我们身边有哪些动物呀?他们都有什么特点?”然后学生便会说出许多的动物并提出一些特点。之后,教师便可以给出一些图片,其中包含身边的家禽、鱼类、鸟类等,然后再让学生回答出观看到这些图片之后有些什么感受。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借助周边的事物,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果。 2.4借助典型问题质问方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学生的问题意识浅薄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提问的观念、方法以及对象,不能够将自己的思维模式以及所观察的内容表达出来。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必须要培养学生对质问方法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所做所想以及事物、情境的变化而提出有价值、有意义、有方向的问题,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尽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会问、敢问、想问的情况。在教育学生质问方式的过程中,最有效的手段便是借助一些典型的案例创建问题,启示学生,让学生充分理解事物,从而提出相应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兴趣爱好,必须要保障事物符合学生的“胃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自主思考。
例如,在教育学生观察植物幼苗的生长这一教学内容时,学生在观察植物一天时间之后没有任何的发现,则此时教师便可以告知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不应当是短时间,而是需要连续的长期观察,例如一周。然后,在学生连续观察一周之后,便能够按照植物的生长情况以及变化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此时学生的问题意识便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再例如,在 《磁铁》这一课时时,教师可以借助电磁铁在学生心中的神秘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先将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摆放到讲桌上面,然后让学生猜测这些物品当中有哪些物品能够被磁铁吸动,然后让学生上台自己进行实验证明。在实验证明完成之后,便可以问学生“之前这些被影响的物品有哪些特征?”、“还有哪些物品具备这些特征?”、“按照这些特征能够将我们身边的物品分为什么种类?”等问题,通过这一些列的问题有效的提高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3.总结
综上所述,问題意识的培养更是当前小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教育内容,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显著的影响作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在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学生兴趣爱好等来做出相应调整,这样才能够实现有效的互动性。在富有问题意识培养的课堂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情境,营造问题教学氛围;加强问题梯度设计,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金龙.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4):40-41.
[2]郝冬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及意义[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5(17):222-222.
[3]李洪涛.激发问题意识,培养创新精神——谈《寻找雨具的缺点》一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信息教研周刊,2011(9):21-21.
[4]廖宇红.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浅谈科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2013(30):171-172.
[5]黄莉.巧妙引导提问 灵动生成精彩——小学略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导学, 2012(27):1037-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