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kaoyouyaozhu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方式根据其探索答案不同,可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其中,求异思维(即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以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它是人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求异思维正成为教育家和众多教育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正成为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训练途径。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和拓展学生的求异思维,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及学习的体会,谈谈这一方面的做法。
  一、加强直接激励,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一般说来,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来观察,可以分为四种类型:①判别性提问(其典型的提问方式是“是不是?”、“对不对?”);②叙述性提问(其典型的提问方式是“是什么?”、“怎么样?”);③述理性提问(其典型的提问方式是“为什么?”);④扩散性提问(其典型的提问方式是“对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你想到了哪些可能性?”“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积极采用述理性、扩散性提问是语文教学中直接激励的主要方法,但这要求教师做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学记》语)。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思维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尤其是述理性和扩散性提问等直接激励方法和手段。
  小学生到了高年级,已有一定的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设计一些述理性或扩散性提问,尽量避免缺乏实质性意义或可有可无的提问。尤其是对那些抽象的词语教学更要注意提问的情趣性、确定性、层次性、发散性,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间接激励,拓宽学生的求异思维
  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除了用直接激励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还可以用间接激励,它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学生思维活动和成果超出了教师事先设计安排和希望的轨道时,不要轻易强行中断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不要强行将学生假装的思维活动纳入教师自己预先设计好的轨道,相反,应该使学生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并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
  第二,对全体学生提供同样的科学思维训练,并提供大致相等的训练机会,尽量不要在训练中出现“空穴”现象。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更要提供足够的训练机会,同时给予充分的关注,以防止其放任自流,思维处于休眠状态。这样做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保证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更好发展。
  第三,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创造思维的进行和成果的显示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一般来说,教师提问后,学生的思维活动会出现两个高潮。在此过程,很可能在第一个高潮后,出现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冷场现象,学生思维遇到阻碍,此时教师就要适时地加以引导、点拨和激励,并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思维的活动空间,以期待新的思维高潮的出现。莱辛说过,“艺术家要避免描绘激情顶点的顷刻,要留给观众和读者自己去想象,因为最能产生效果的只能是可以自由活动的那一顷刻。”这样的道理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恐怕也同样适用。
  第四,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减少以过量的背诵为目标的训练。因为一味地让学生背诵,尤其是进行那种没有内在联系的机械背诵,很可能会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激发和拓展学生求异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并使之成为学生思维的品质和需要,而不只是盲目照背。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培养创新倾向的训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把知识学得更加扎实深刻,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施展自己的才华,有所发现、有所创见地探索知识、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
  三、发挥教学民主,促进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师积极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发展其创造性才能,就是要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求异思维训练的情境和条件,为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开辟广泛的智力背景。其中,创造良好的民主学习氛围,积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是一项最基本的具有提供教学背景意义的措施。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民主的课堂氛围对教学有很大促进作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求异思维训练,既是教学工作的目标,也是教学工作的基本手段。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求异思维能力,综合素质发展能力的提高才会得到真正落实。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历史命题强调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整体性把握和综合分析,注重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历史教育新理念。新的考试方式要求我们进一步改革历史高考复习的模式和方法,本文就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历史专题复习 策略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的深化和提高。其基本思路是从横向的角度认识和把握历史,建立一个网络化的立体知识系
小学生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作文教学包括许多要素,如:作文备课、作文准备、作文指导、作文讲评、作文修改等。其中,在讲评课中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教师要在讲评课中解决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而且,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就需要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好文章都是通过反复修改方闻名于世的。对初学写作者尤其重要。因此,小学
传统教学往往是老师在讲台上做精彩的表演,学生在下面做忠诚的听众,认真地做笔记,专心地听讲,反复地读着老师勾出的重点段落或练习题;或者是一问一答,做所谓的“启发式教学”。这样塑造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虽然头脑灵活,但没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差等。新的课改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只能说明老师是引路人,不能全权负责满堂灌。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理科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和文科学习有根本的区别。作业在数学的学习中非常重要,通过作业,可以对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还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进一步融会贯通。学生通过学习的完成,可以对自己课堂学习成果进行检验,检验自己实际掌握数学知识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探讨传统数学作业设计的弊端,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业设计,更好地为初中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教育活动,而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需要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其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上创设一种美的科学研究的情境。情境教学就是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环境是与现实相似的问题情境,通过情境让学生自己分析、处理信息,亲身感受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达到最终教学目的实现以现行教材为例,谈谈
课堂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和谐的、充实的。目前,如何搞好课堂教学,让40分钟变得更加充实、和谐、精彩,使学生学到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是语文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在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下,教师如何充实地走进课堂,把每一堂课上好,上得精彩,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作出一些探讨:  一、求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追求语文教学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知识不是靠老师灌输
【摘要】一节英语课能否在实现高效,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是否研究好学情、教学内容与设计是否精当、教学方式是否切合学情、能否处理好整体推进与个体发展相和谐。  【关键词】教法 学法 教学节奏 个体差异 先进教法 传统有效教法    当前,江苏省颁布教育的五严规定,从法规的层面对学校、教师的教学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坦率地讲,以前靠消耗大量课外时间来教学的高耗低效的模式是不可能的了。作为初中英语,它是一门语言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尤显重要。中国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出色,特别在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憾,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创新能力,为终身可持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培养 学生 物理课堂 提问能力    科学之父爱因斯
语文是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因为它是“母语”,这就提供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最大可能,提供实现他们作为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最大可能。听说读写本身就属于生活形式,是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主要渠道,因而可以将语文教学生活化,把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自然而然变为学生的生活方式或生存方式,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所以,语文教师应该用生活的视野看待语文。  一、让课堂氛围充满生活的气息  传统的课堂环境过于强调学习的功
【摘要】打击乐教学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形式。我园在加强重视节奏乐的教学,开设公开课,指导年轻教师上好练兵课的基础上,通过借助语言节奏,合理设计图谱,巧用舞蹈动作、探索“人体乐器”等教学过程中摸索出的先进教学方法,让打击乐教学转代成为我园幼儿的一种享受。  【关键词】打击乐 幼儿 享受     打击乐教学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形式。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体验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