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临床医学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123456l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本科临床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大连医科大学以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探索构建本科临床医学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实施"三番式"临床技能教学,加强三阶段(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临床技能培训;注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将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临床技能考核体系,全面真实评价教学效果;完善保障机制,确保教学质量,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联合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对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以大耳白兔胫神经为来源,采用化学萃取方法制备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取9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8只,即空白组、模型组、LBP组、支架组、LBP联合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组(联合组)。于大鼠左后肢股中部切除长度10 mm坐骨神
目的探讨一期移植不同形式的甲皮瓣和穿支皮瓣,进行拇手指再造并修复足部供区的手术指征、技术和疗效。方法自2012年2月至2015年10月,根据59例患者拇手指缺损的指别、数量和分度以及伴有的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设计多种与甲皮瓣同一血管蒂的足部复合组织瓣和游离穿支皮瓣,再造拇手指的同时修复足部供区继发性缺损。本组共再造91指,其中单个拇指Ⅰ度9例9指、Ⅱ度23例24指、Ⅲ度5例5指;含拇指的两个手
目的分析罕见指深屈肌腱撕脱性损伤的特点,总结其分型诊断及治疗经验,补充指深屈肌腱损伤的新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7例指深屈肌腱撕脱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Ⅰ型7例,Ⅱ型2例,Ⅲ型5例,其余3例不完全符合Leddy和Smith四型分类,患者全部进行手术治疗。结果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18个月,远指间关节恢复一定的屈曲活动,测量患指的总主动活动度(TAM
目的探讨利用掌背动脉皮瓣携带示指(小指)固有伸肌腱和掌背皮神经一期修复手指皮肤伴伸肌腱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自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我们以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皮瓣一期修复6例6指中末节指背皮肤伴伸肌腱缺损患者。切取皮瓣面积6.0 cm×2.0 cm~7.0 cm×3.0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1周开始行手指被动功能锻炼并持续4至6周。结果术后皮瓣均存活,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
目的探讨甲皮瓣联合足背皮瓣移植并髂骨植骨再造全拇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拇指全指缺损的患者,采用甲皮瓣联合足背皮瓣移植并髂骨植骨全指再造。骨缺损均采用不带血供的髂骨条移植修复。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5例再造指均顺利存活。1例趾供区植皮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8~12周摄X线片,移植骨与拇指骨质临床愈合取出内固定。随访8~38个月,修复后的拇指外形接近正常拇指,指甲生长良好,
目的探讨带孔克氏针张力带技术治疗尺骨茎突骨折。方法自2009年11月至2014年12月,对38例尺骨茎突骨折患者采用带孔克氏针张力带技术治疗。结果本组3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6~22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损伤及骨折再移位发生,骨折均临床愈合,时间5~9周,平均7.5周。根据Green-O′brien功能评定方法评定疗效:优18例,良19例,可1例;优良率97.4%。结论
目的探讨携带部分趾腓侧趾固有神经的趾腓侧皮瓣修复1~5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5指指腹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外露患者30例31指(示中指同时指腹缺损1例),其中拇指部分指腹缺损3指,示指7指,中指8指,环指5指,小指8指,皮瓣切取面积2.0 cm×1.5 cm~3.0 cm×2.2 cm。足部供区全部直接闭合。结果修复环指1指术后发生反复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处理皮瓣坏死行邻指皮瓣修复,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必经途径。通过优化培训方案,建立以专业为导向、提升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训练与评价体系,培养基础理论全面、临床技能扎实,具有独立临床思维、实践能力及科研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住院医师;成为感染病专业学科发展与人才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结合我单位在感染病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的经验,提出建立"以学科为基地" ,基于"优化设计、创新培养、素质评价"一体化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护理模拟教学是护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SimMan综合模拟人作为先进的医学教学模型,其高仿真性、可重复性、病例多样性、过程可控性等优势受到国内外医学教育者的肯定。我国依托SimMan综合模拟人进行护理模拟教学已有多年,通常将其作为一种教学策略融入课程教学,其优越性与创新性得到护理教育者和学习者的肯定,但在模拟教学的设计、功能的开发和设备利用率的提高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值得护理教育者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