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颗粒》:为自己构筑一座“小城”

来源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lwxl35540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梁鸿鹰的散文集《岁月的颗粒》为中心,探讨其所构筑的故乡“内蒙古小城”的独特风景,在文学史和社会结构的视野中突显了其作为“文学故乡”的价值,并结合具体作品,揭示了作者内在自我的丰富性,展示了其纤细敏感的性格“内面”及其形成的过程.本文关注作者在人称变换、引文众多、艺术留白等诸多方面的艺术创新,认为《岁月的颗粒》中体现出了清晰的创新意识和文体意识,极大拓展了当代散文艺术的表现空间.
其他文献
作为“十七年”时期社会主义妇女运动的亲历者,甚至是创建者,女作家的创作既是对这一时期妇女文化与生活图景的一种文学再现,也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性别文化想象与建构.不仅是从其所反映的内容与题材,还是表现方法与表达形式,以及所建立的女性气质与文化审美等方面来看,“十七年”女作家创作都带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探索性,不论其特点特征抑或成就缺陷,都不是“政治化”“泯灭性别”“中性化写作”等词语所能简单概括与归纳的,它既有主题、人物、风格等方面主导性或者说整体性建构,也有相应方面“异质”“复杂”的探索.
探讨新时代文学批评标准,首先需要厘清1942年“讲话”以来“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关系的变化及其文化政治含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历史连续性受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规定,其中蕴含着政治与文艺在更高层面上“统一”这一核心线索.而随着1980年代以来“艺术作为自由的工具”这一环节的凸显,以及商品经济与市场因素渗透进文艺生产过程,批评标准的根本依托——国家的文明与政教旨趣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由此呼唤着新的统一.第二个关键点在于追问当下时代“文学”的巨变及其可能的走向:在1980年代的文学观已然饱和的前提下
1990年代文学期刊改版潮颇具规模,深刻影响了此后文学创作生态.它发端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受众对文学消费的多元需求,有力推动了1990年代文学多元创作格局的形成.期刊对文学创作、文学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引导了小说艺术的多元调适,开启了雅俗互动的创作潮流.新世纪以来,文学期刊生态趋于稳定,但在1990年代审美调适中所开启的雅俗互动创作潮流在新世纪得以赓续,助力汉语写作的不断优化.
沂蒙精神与沂蒙文学互源互构,在现代中国革命与建设进程中,成为最具影响力、感召力和增值力的地域文化和文学样态之一.然而,其彼此互源互构关系从1920年代至今一直处于变动发展中,每个阶段从互源机制、互构效果到历史意义都不一样.本文侧重考察沂蒙精神与沂蒙文学互源互构关系的生成背景、演变历史、表现形态、呈现效果,从中开掘和总结有益经验,以助力沂蒙精神、沂蒙文学在新时代的发展.
本文以具体文本为切入点,从符号象征、人物塑造、叙事风格等多个维度深入探究了张柠《春山谣》布局的基本思路及其内容方面的取舍;重点讨论了《春山谣》对“知青文学”的反思与重塑及其对时代和命运的思考;提出了《春山谣》叙事结构存在的问题.
既非开风气之先也不算后来居上的周立波,其文学史地位始终略显尴尬和孤独.重读周立波需尽可能的再历史化,更需将其放置在中国人经验意义的表达框架中来考察.就中国经验和中国小说的有效结合和完成度而言,周立波即使称不上是最杰出的,也是中国经验与中国小说忠实承传者中极具个性的一位.
当前关于《暴风骤雨》的研究存在历史文献堆积与文本视野缺失两大病象,难以切实认知作品的艺术呈现方式及其历史局限.妇女活动是推动土改展开的重要环节,这部作品需要重解的是各个类型的妇女形象.土改运动中动员、组织起来的妇女有特定的内涵.《暴风骤雨》着力观照三类妇女,这些妇女都与元茂屯的地富之间有着各种交集,人生出路却断然不同.对《暴风骤雨》中妇女出路问题的重新关注,不仅可以体察文本的叙事裂隙,也能深刻体味“妇女”这一性别共同体断裂的特定历史场景.
本文将小说《春山谣》①中的人物分为视点人物、主要人物与相关人物,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析,阐释了其人物设置的特色及价值意义,展示了张柠对变幻起伏的时代与社会的独到识见,对复杂与吊诡人性的细致辨析,以及作家在艺术形式上的各种努力.
继“后知青小说”之后,《春山谣》在叙事视野、小说结构与美学风格上,突破了以往知青小说的写作范式.张柠通过春山岭这一特殊的地理空间,揭示出异乡与原乡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顾秋林这个“情感型”人物,提出了“刺猬的幸福”这一艺术理想;通过“诗入小说”以及对劳动与歌唱这两种经验的鲜活呈现,创造出强弱起伏的美学节拍,为长篇叙事艺术应该如何创新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岁月的颗粒》是梁鸿鹰的最新散文集,文集围绕童年和故乡展开叙述,个人时间与历史时间相互交织,个人生活也与时代发展紧密共生,因此,从个人叙述出发,抵达的却是鲜活的中国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生命情状.文集采用了多人称、多视角、多文体的方法论尝试,是对散文写作的一种自觉的更新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