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保留的种种习俗以及其间的众多活动都要妇女积极参加。端午节的民俗塑造着妇女,妇女也创造了特殊的端午民俗。因此端午节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女性文化因素。
一、端午采艾与妇女卫生
五月五日这天在中国古代是个神秘的日子,五月也是夏季禁忌最多的一个月份。在早,北方人们对五月的认识是这样的:“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戒斋,处必掩身,勿躁,止生色,勿或进,薄滋味,勿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刑事勿行,以定晏阴之所成。”[1]后来,五月被视为“恶月”,在史籍中不断有记载。《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齐国孟尝君田文五月生,其父婴说:“五月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异苑》也称五月为死亡之月。
在中国百姓民间信仰里,五月为恶月,因此其心理状态是辟邪、厌疫。辟邪趋吉的主要方式是插艾。民谚说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之说。对采艾的最早记载要推到《诗经》,其《王风·采葛》里有“彼采葛兮”、“彼采萧兮”、“彼采艾兮”的诗句。而负责采集的多是妇女。我国少数民族中也有在端午节插艾蒿的习俗。“朝鲜族在五月初五当天日出之前,人们相约到野外采集艾蒿,日后作为药或熏蚊驱虫。达斡尔族也将五月五日所采的艾蒿,插在帽子上,夹在耳朵或衣服上。纳西族端午也插艾叶、菖蒲和麦穗,以示神灵保佑住宅安宁”[2]。
艾草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较早的药草。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专门记录古代楚地岁时节日风俗习惯的笔记体散文。谭麟在《荆楚岁时记译注》中将此书反映的内容归为七类:历史事件与人物,农事生产,防病、治病及卫生,祭祖祭神等。采艾习俗被归为防病、治病及卫生一类。王毓荣《荆楚岁时记校注》对采艾习俗记载如下:“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踏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按:宗测字文度,尝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用灸有验。师旷占曰:‘岁多病则病草先生,艾是也。’”[3]艾味苦,是一种药材,叶子有香气可入药,内服可作止血剂。
魏晋南北朝时期,楚地民间谚语有“善正月,恶五月”之说。从五月开始,江南进入梅雨季节,天气潮湿炎热,各种病菌蚊虫开始繁殖,人的身体健康受到各种疾病的滋扰。此时,人们除了坚守一些禁忌外,也会借助外力来祈求平安度过此月。插艾和菖蒲便是其中最主要的外力。《史记·河渠书》记载有“诸夏艾安”,也就是太平无事的意思。菖蒲的形状像利剑,有抵御的意思。顾禄《清嘉录》卷五有关于菖蒲的记载,“戴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用。”
从医药学上说,艾蒿与菖蒲都是妇科的良药。菖蒲的根状茎可作药用,为芳香健胃剂,还有通淋的作用,可治疗淋病引起的盆腔炎、痛经、不孕等症状。艾蒿的功能在于养血、暖子宫,主治月经不调、痛经、胎漏下血、带下等症。这些正是端午节称作女儿节的意义所在。
二、端午食粽与生育巫术
端午食品的代表是粽子。过端午节的各民族都有食棕的习俗,粽子是由妇女做的。粽子有两种,一为“角黍”,做法是把粽叶或竹叶泡湿,糯米发开,以肉、豆沙、枣仁等为馅,包成三角或四角形状,蒸煮熟而食之。一为“筒粽”,方法是在新砍的竹筒中注水,置火上烧烤成熟食。《荆楚岁时记》记载了五月食棕的风俗:“夏至节日,食棕。”[4]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传说是为纪念屈原的。这源于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的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其实吃粽子怀念屈原较晚,在这之前粽子已是一种夏令或夏至食品,同时用以祭祀水神。
我国地域广阔,河流纵横。在原始社会,江有江神,水有水神,河有河神,各民族各地域早就形成了对水神的崇拜。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就与祭祀水神有关。《尔雅翼》卷十八“儜”字注云:“《荆楚岁时记》称,屈以夏至日赴湘流,百姓竞以食祭之。常若为蛟龙所窃,以五色合楝叶缚之。又以獬豸食楝,将以信其志”。獬豸是一种独角神羊,在远古风俗中有以羊占验和裁决审判一说,即所谓的“神羊决狱”。而“水成的獬豸当是上古江淮居民崇拜的江水女神奇相,淮水女神无支祁和决疑神羊獬豸的一个总合体——奇相、无支祁,也是一种独兽怪兽,在形象上易与獬豸相混”[5]。壮族端午节吃的“羊角粽”目前还明显地保存着上古祭獬豸神兽的遗风。
湖南地区的特殊风俗“吃祖婆粽”把吃粽子与祈子密切联系在一起。“吃祖婆粽”这一习俗由老年妇女主持,参加者全都是妇女,男子不能参加。首先要用艾、菖蒲煮一锅水,进行沐浴清洁身体,然后由已婚妇女上楼包粽子祭祖先。开始包粽子时,妇女必须站立,由主祭人包十二个,称“背妹粽”。它由两个枕头大的粽粑合在一起,象征神婆,也象征多子。接着包十二个角粽,这时妇女们才坐下。她们不能说“粽子”而称“祖婆”,称包粽子为“给祖婆穿衣”,煮粽子为“给祖婆烧水洗澡”,认为只有这样妇女才能多生育。宋兆麟先生认为,“在‘背妹粽’的仪式中,人们必须以艾、菖蒲汁洗浴、净身,为生育提供了条件。而‘背妹粽’正是一种交媾巫术,经过交媾的粽子才有繁殖能力。正因为如此,妇女才争吃祖婆粽,这显然是求子巫术”[6]。
此外,端午节的重要食品还有鸡蛋。大人们要在早晨小孩还没有起床之前就要把鸡蛋送到小孩嘴边,不仅仅是因为鸡蛋有强身健体的重要功效,也同卵生神话有关。在所有的时代,蛋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生命复苏的标记。“卵和蛋是生命的最高表现,其它所有表现都从属于它。在科学的意义上,人的卵以及产生卵的卵巢和在其中发育成婴儿的子宫,甚至在更广泛意义上包含这一切的女人,是自然创造力的最好最大成就的象征”[7]。
虽然从这种意义上看,吃鸡蛋与“吃祖婆粽”一样都是在宣扬一种生育巫术,但却深刻体现了妇女祈求生育的文化因子。节日习俗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历史积淀化的过程,约定俗成的节日文化一旦形成,就有了女性民俗文化的特殊因子。 三、端午节戴石榴花与女儿归宁
已嫁妇女归宁之俗早已有之,它起源于我国的传统节日——社日。社日源于先秦,盛于唐宋。唐代每到社日,妇女可休息一天。唐代诗人张籍《吴楚歌》云:“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到了宋代,节日被分成春社与秋社两种,出嫁的女儿可在这两天回娘家省亲。社日这一习俗到了元代就消失了,所以明清时已鲜为人知。但是已嫁之女归宁的习俗却被沿袭下来,融入到端午节的节俗当中。也正是由于归宁习俗的注入,所以端午节又有女儿节这一别称。
归宁只是端午节众多节日活动中的一个小部分,这一小部分所包含的妇女祈子的因素却极易被人们所忽视。另外,旧时北京妇女在端午这天还头戴一朵火红的石榴花,就是因为石榴花是多子多孙的象征,是吉祥花,寓意吉祥。
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对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女性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孝是封建伦理的核心,而重子嗣则构成其具体内容。这种观念积淀到了传统节日的深层结构与心理主题中。传统观念认为只有生子才能使妇女有地位,而且就妇女本体来说,她们祈望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婚后无子的妇女会被夫家休掉。
汉代开始有了七出之说:“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8]自唐代开始七出正式成为法律条文。《唐律疏议》:“诸妻七出及义绝之状而出者,徒一年半。《疏议》:七出者,依令:一无子,二淫泆,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9]可见,“无子而出”从汉到唐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而且“无子”在唐代已经是高处七出之榜首了,可见生子对女性的重要性。妇女端午戴石榴花乃是在祈盼多子多福。
注释:
[1]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453页。
[2]刑莉:《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3][4]王毓荣:《荆楚岁时记校注》,文津出版社,1989年,第156-157页、174页。
[5]张君:《神秘的节俗——传统节日礼俗禁忌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2页。
[6]宋兆麟、李露露:《中国古代节日文化》,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90页。
[7](美)O·A·魏勒著,历频译:《性崇拜》,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第264页。
[8]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卷十三《本命》,中华书局,2008年,第1305页。
[9](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卷十四《户婚律》,中华书局,1996年,第1055页。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中国古典文献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
一、端午采艾与妇女卫生
五月五日这天在中国古代是个神秘的日子,五月也是夏季禁忌最多的一个月份。在早,北方人们对五月的认识是这样的:“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戒斋,处必掩身,勿躁,止生色,勿或进,薄滋味,勿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刑事勿行,以定晏阴之所成。”[1]后来,五月被视为“恶月”,在史籍中不断有记载。《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齐国孟尝君田文五月生,其父婴说:“五月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异苑》也称五月为死亡之月。
在中国百姓民间信仰里,五月为恶月,因此其心理状态是辟邪、厌疫。辟邪趋吉的主要方式是插艾。民谚说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之说。对采艾的最早记载要推到《诗经》,其《王风·采葛》里有“彼采葛兮”、“彼采萧兮”、“彼采艾兮”的诗句。而负责采集的多是妇女。我国少数民族中也有在端午节插艾蒿的习俗。“朝鲜族在五月初五当天日出之前,人们相约到野外采集艾蒿,日后作为药或熏蚊驱虫。达斡尔族也将五月五日所采的艾蒿,插在帽子上,夹在耳朵或衣服上。纳西族端午也插艾叶、菖蒲和麦穗,以示神灵保佑住宅安宁”[2]。
艾草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较早的药草。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专门记录古代楚地岁时节日风俗习惯的笔记体散文。谭麟在《荆楚岁时记译注》中将此书反映的内容归为七类:历史事件与人物,农事生产,防病、治病及卫生,祭祖祭神等。采艾习俗被归为防病、治病及卫生一类。王毓荣《荆楚岁时记校注》对采艾习俗记载如下:“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踏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按:宗测字文度,尝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用灸有验。师旷占曰:‘岁多病则病草先生,艾是也。’”[3]艾味苦,是一种药材,叶子有香气可入药,内服可作止血剂。
魏晋南北朝时期,楚地民间谚语有“善正月,恶五月”之说。从五月开始,江南进入梅雨季节,天气潮湿炎热,各种病菌蚊虫开始繁殖,人的身体健康受到各种疾病的滋扰。此时,人们除了坚守一些禁忌外,也会借助外力来祈求平安度过此月。插艾和菖蒲便是其中最主要的外力。《史记·河渠书》记载有“诸夏艾安”,也就是太平无事的意思。菖蒲的形状像利剑,有抵御的意思。顾禄《清嘉录》卷五有关于菖蒲的记载,“戴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用。”
从医药学上说,艾蒿与菖蒲都是妇科的良药。菖蒲的根状茎可作药用,为芳香健胃剂,还有通淋的作用,可治疗淋病引起的盆腔炎、痛经、不孕等症状。艾蒿的功能在于养血、暖子宫,主治月经不调、痛经、胎漏下血、带下等症。这些正是端午节称作女儿节的意义所在。
二、端午食粽与生育巫术
端午食品的代表是粽子。过端午节的各民族都有食棕的习俗,粽子是由妇女做的。粽子有两种,一为“角黍”,做法是把粽叶或竹叶泡湿,糯米发开,以肉、豆沙、枣仁等为馅,包成三角或四角形状,蒸煮熟而食之。一为“筒粽”,方法是在新砍的竹筒中注水,置火上烧烤成熟食。《荆楚岁时记》记载了五月食棕的风俗:“夏至节日,食棕。”[4]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传说是为纪念屈原的。这源于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的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其实吃粽子怀念屈原较晚,在这之前粽子已是一种夏令或夏至食品,同时用以祭祀水神。
我国地域广阔,河流纵横。在原始社会,江有江神,水有水神,河有河神,各民族各地域早就形成了对水神的崇拜。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就与祭祀水神有关。《尔雅翼》卷十八“儜”字注云:“《荆楚岁时记》称,屈以夏至日赴湘流,百姓竞以食祭之。常若为蛟龙所窃,以五色合楝叶缚之。又以獬豸食楝,将以信其志”。獬豸是一种独角神羊,在远古风俗中有以羊占验和裁决审判一说,即所谓的“神羊决狱”。而“水成的獬豸当是上古江淮居民崇拜的江水女神奇相,淮水女神无支祁和决疑神羊獬豸的一个总合体——奇相、无支祁,也是一种独兽怪兽,在形象上易与獬豸相混”[5]。壮族端午节吃的“羊角粽”目前还明显地保存着上古祭獬豸神兽的遗风。
湖南地区的特殊风俗“吃祖婆粽”把吃粽子与祈子密切联系在一起。“吃祖婆粽”这一习俗由老年妇女主持,参加者全都是妇女,男子不能参加。首先要用艾、菖蒲煮一锅水,进行沐浴清洁身体,然后由已婚妇女上楼包粽子祭祖先。开始包粽子时,妇女必须站立,由主祭人包十二个,称“背妹粽”。它由两个枕头大的粽粑合在一起,象征神婆,也象征多子。接着包十二个角粽,这时妇女们才坐下。她们不能说“粽子”而称“祖婆”,称包粽子为“给祖婆穿衣”,煮粽子为“给祖婆烧水洗澡”,认为只有这样妇女才能多生育。宋兆麟先生认为,“在‘背妹粽’的仪式中,人们必须以艾、菖蒲汁洗浴、净身,为生育提供了条件。而‘背妹粽’正是一种交媾巫术,经过交媾的粽子才有繁殖能力。正因为如此,妇女才争吃祖婆粽,这显然是求子巫术”[6]。
此外,端午节的重要食品还有鸡蛋。大人们要在早晨小孩还没有起床之前就要把鸡蛋送到小孩嘴边,不仅仅是因为鸡蛋有强身健体的重要功效,也同卵生神话有关。在所有的时代,蛋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生命复苏的标记。“卵和蛋是生命的最高表现,其它所有表现都从属于它。在科学的意义上,人的卵以及产生卵的卵巢和在其中发育成婴儿的子宫,甚至在更广泛意义上包含这一切的女人,是自然创造力的最好最大成就的象征”[7]。
虽然从这种意义上看,吃鸡蛋与“吃祖婆粽”一样都是在宣扬一种生育巫术,但却深刻体现了妇女祈求生育的文化因子。节日习俗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历史积淀化的过程,约定俗成的节日文化一旦形成,就有了女性民俗文化的特殊因子。 三、端午节戴石榴花与女儿归宁
已嫁妇女归宁之俗早已有之,它起源于我国的传统节日——社日。社日源于先秦,盛于唐宋。唐代每到社日,妇女可休息一天。唐代诗人张籍《吴楚歌》云:“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到了宋代,节日被分成春社与秋社两种,出嫁的女儿可在这两天回娘家省亲。社日这一习俗到了元代就消失了,所以明清时已鲜为人知。但是已嫁之女归宁的习俗却被沿袭下来,融入到端午节的节俗当中。也正是由于归宁习俗的注入,所以端午节又有女儿节这一别称。
归宁只是端午节众多节日活动中的一个小部分,这一小部分所包含的妇女祈子的因素却极易被人们所忽视。另外,旧时北京妇女在端午这天还头戴一朵火红的石榴花,就是因为石榴花是多子多孙的象征,是吉祥花,寓意吉祥。
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对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女性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孝是封建伦理的核心,而重子嗣则构成其具体内容。这种观念积淀到了传统节日的深层结构与心理主题中。传统观念认为只有生子才能使妇女有地位,而且就妇女本体来说,她们祈望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婚后无子的妇女会被夫家休掉。
汉代开始有了七出之说:“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8]自唐代开始七出正式成为法律条文。《唐律疏议》:“诸妻七出及义绝之状而出者,徒一年半。《疏议》:七出者,依令:一无子,二淫泆,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9]可见,“无子而出”从汉到唐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而且“无子”在唐代已经是高处七出之榜首了,可见生子对女性的重要性。妇女端午戴石榴花乃是在祈盼多子多福。
注释:
[1]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453页。
[2]刑莉:《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3][4]王毓荣:《荆楚岁时记校注》,文津出版社,1989年,第156-157页、174页。
[5]张君:《神秘的节俗——传统节日礼俗禁忌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2页。
[6]宋兆麟、李露露:《中国古代节日文化》,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90页。
[7](美)O·A·魏勒著,历频译:《性崇拜》,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第264页。
[8]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卷十三《本命》,中华书局,2008年,第1305页。
[9](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卷十四《户婚律》,中华书局,1996年,第1055页。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中国古典文献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