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创造能力是一种智慧,培养创造力是美术学科最显著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功能,因其他学科多属认知记忆的模仿的教育,而美术教学活动是具有灵活的弹性,容许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且鼓励学生横向思维,推崇标新立异。中学阶段,学生已具备相当的抽象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创造力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从涂鸦期已经过渡到写实期,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很容易淋漓尽致的发挥。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逐渐地被刻板划一思维方式所替代,因此有意识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应及时开始,现在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体现主要还在课堂教学中,所以说美术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的实践方法,结合学生特点,浅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
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一个批判、选择与存疑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当充满想象,充满探索性与体验性。教师要从课的内容中挖掘出具有创新倾向的知识点,然后把这些知识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起来设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教师要灵活掌握课的内容,不一定要完全按课本上的内容讲授,除了抓住基本的知识技能知识点外,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来安排并加入新的知识点,并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为的是更好的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优化课的信息,使所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纳,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的内容中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才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形成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出来了,创新教学就不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教学,就要选择有利于创新的课的内容。
教师在尊重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应结合课本知识点,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新内容,介绍新技巧、新方法。如在上《卡通天地》一课时,我将奥运福蛙的形象加入到我的课堂中,让学生更深一步的接触、了解中国本土的卡通形象,从而更加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使孩子们更加关注国产卡通。
二、培养学生创新的勇气和创造性思维
具备敢于创新的勇气是创新的前提。有位名人说: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还跪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这是一种开拓创新和创造的勇气。
仅有创新的勇气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美术课的优势在于能开发学生的形象和直觉思维的潜能,既非逻辑性思维。非逻辑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既是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活泼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课时经常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任何一种创造性劳动的前提就是身心自由,艺术课的通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手段,在上《鸟语花香》一课时,我有意识的引导启发学生体会诗的意境与画意,音乐的旋律、节奏与绘画的通感,既让学生利用通感充分感受到诗、画、音乐中美与自由的境界,又可以有效的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三、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创新的思维只有在自由自在的思维空间才能孕育、诞生。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以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为核心,营造宜创造力发展和表现的精神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重视营造民主氛围,经常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以致于学生的思维一直都很活跃。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不断地使用鼓励,表扬的语言,对学生的思考加以肯定,这样做既能增强他们的信心又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作,实践欲望。同时,让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就像参加游戏活动一样,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学生的学习越像游戏,学习的效率就越高。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利用现代的多媒体等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从视觉上激发;课堂上配上古筝、笛子之类的音乐,从听觉上激发;将哑剧表演融入课堂的触觉激发等。
四、作为欣赏者去观看学生的作品,改革评价方法
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也就是艺术创造的过程,教师应仔细去品味学生不同的创作思路,而后顺着学生的思路去引导、去启发、去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艺术活动中去。万万不可以以一个权威的评判人、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去暗示学生、去告诉学生“唯一的答案”。引导不是要去规范、桎梏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乃至于创造性的一举一动。不要剥夺了学生发挥其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权利。所以,教师不要把自己确定为唯一正确的标准!不能要求学生去仿效自己或摹仿其它作品,而是应提出一些并不一定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亲自探索与创新。 在上《从生活中吸取设计的灵感》一课时,一个学生的作品是将煤气灶设计成一朵菊花的样式,样式不错,但是由于花瓣散开太大,在实际生活中不太实用,因此我在肯定她的创意的同时,建议她改用另外一种样式的花,更适合放置和使用。学生自己也觉得作品不是很满意,听了我的见意后,频频点头,低头思考、修改。
美术作品的美是具有多样性的,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所以,不论学生的作品是夸张还是平淡,是细腻还是粗犷,是热情还是宁静,是奔放还是含蓄,它都具有其内在的含义。它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
创新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不断探索与自省,全方位的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知识的占有人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人,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成为学生可利用的资源之一,教师的任务由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信息的优化选择为主。因此只有教师认清信息时代的教育要求,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教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才能落实到行动,从而在课堂上进行适应新形式的创新教学。
总之,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使他们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
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一个批判、选择与存疑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当充满想象,充满探索性与体验性。教师要从课的内容中挖掘出具有创新倾向的知识点,然后把这些知识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起来设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教师要灵活掌握课的内容,不一定要完全按课本上的内容讲授,除了抓住基本的知识技能知识点外,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来安排并加入新的知识点,并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为的是更好的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优化课的信息,使所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纳,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的内容中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才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形成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出来了,创新教学就不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教学,就要选择有利于创新的课的内容。
教师在尊重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应结合课本知识点,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新内容,介绍新技巧、新方法。如在上《卡通天地》一课时,我将奥运福蛙的形象加入到我的课堂中,让学生更深一步的接触、了解中国本土的卡通形象,从而更加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使孩子们更加关注国产卡通。
二、培养学生创新的勇气和创造性思维
具备敢于创新的勇气是创新的前提。有位名人说: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还跪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这是一种开拓创新和创造的勇气。
仅有创新的勇气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美术课的优势在于能开发学生的形象和直觉思维的潜能,既非逻辑性思维。非逻辑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既是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活泼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课时经常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任何一种创造性劳动的前提就是身心自由,艺术课的通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手段,在上《鸟语花香》一课时,我有意识的引导启发学生体会诗的意境与画意,音乐的旋律、节奏与绘画的通感,既让学生利用通感充分感受到诗、画、音乐中美与自由的境界,又可以有效的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三、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创新的思维只有在自由自在的思维空间才能孕育、诞生。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以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为核心,营造宜创造力发展和表现的精神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重视营造民主氛围,经常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以致于学生的思维一直都很活跃。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不断地使用鼓励,表扬的语言,对学生的思考加以肯定,这样做既能增强他们的信心又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作,实践欲望。同时,让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就像参加游戏活动一样,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学生的学习越像游戏,学习的效率就越高。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利用现代的多媒体等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从视觉上激发;课堂上配上古筝、笛子之类的音乐,从听觉上激发;将哑剧表演融入课堂的触觉激发等。
四、作为欣赏者去观看学生的作品,改革评价方法
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也就是艺术创造的过程,教师应仔细去品味学生不同的创作思路,而后顺着学生的思路去引导、去启发、去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艺术活动中去。万万不可以以一个权威的评判人、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去暗示学生、去告诉学生“唯一的答案”。引导不是要去规范、桎梏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乃至于创造性的一举一动。不要剥夺了学生发挥其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权利。所以,教师不要把自己确定为唯一正确的标准!不能要求学生去仿效自己或摹仿其它作品,而是应提出一些并不一定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亲自探索与创新。 在上《从生活中吸取设计的灵感》一课时,一个学生的作品是将煤气灶设计成一朵菊花的样式,样式不错,但是由于花瓣散开太大,在实际生活中不太实用,因此我在肯定她的创意的同时,建议她改用另外一种样式的花,更适合放置和使用。学生自己也觉得作品不是很满意,听了我的见意后,频频点头,低头思考、修改。
美术作品的美是具有多样性的,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所以,不论学生的作品是夸张还是平淡,是细腻还是粗犷,是热情还是宁静,是奔放还是含蓄,它都具有其内在的含义。它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
创新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不断探索与自省,全方位的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知识的占有人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人,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成为学生可利用的资源之一,教师的任务由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信息的优化选择为主。因此只有教师认清信息时代的教育要求,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教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才能落实到行动,从而在课堂上进行适应新形式的创新教学。
总之,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使他们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