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满洲里
陌生的熟悉,熟悉的陌生
执行从北京经满洲里往莫斯科路线的K19是一列俄罗斯列车,采用欧洲夜车标准,宽敞、豪华。红色的车体,上面用中、俄文写明:莫斯科—北京,以及中途经过的城市。乘务员全部都是俄罗斯人,英语和汉语都很糟糕。秋末初冬更是旅行淡季,车厢里乘客寥寥,让人一下子很难适应这意料之外的清净。当列车启动的时候,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声响,一种熟悉的火车旅行感觉又跑了回来。
由于乘客不多,乘务员为列车里的乘客重新安排了床位,很贴心地将乘客依照国籍两两组合,让乘客既不寂寞,又有合适的私人空间。二等车厢的标准配置是四人间,经过重新安排后,我和一位中国商人独享一个四人间,能容纳约五六十人的车厢里只住了六个人,其他车厢里也是类似的比例。
习惯了国内春运时火车里的热闹喧嚣,要适应这里的清净还真是不容易,半夜里睡不着,出房门看夜,发现邻房的一个俄罗斯大妈正坐在走廊座位上发呆。
“无聊了,还是想家了?”我问。
“我在享受这一刻的宁静。”她答。
窗外,月色正浓,平静而温柔。我和她一起看着熟悉的小站台忽闪而过,看这片我无比熟悉的土地,心沉静下来,感觉很充盈。这次和铁路的缘分,还有6天。
满洲里-后贝加尔
踏上西伯利亚的土地
满洲里和后贝加尔分别是中国和俄罗斯的边境口岸,经过这两个口岸以后,列车才算是正式驶入了西伯利亚平原。两个口岸的距离只有短短几十公里,在整个火车行驶路线图上是毫不起眼、紧紧挤在一起的两个小点,但这短短几十公里无疑是整个火车旅行中最有趣的一段,中方出境检查、俄方入境检查、更换餐车和更换车轨依次紧锣密鼓地进行。
我的“室友”老陈已经在西伯利亚铁路上奔忙了十几年,有无数次乘坐这趟列车往返北京与莫斯科的经历。在列车开过哈尔滨站以后,老陈特意招呼全车厢的中国人去餐车聚餐,称其为“最后的晚餐” ,因为列车的餐车随着运行国的更换而更换,在北京到满洲里段,加挂中国餐车,从满洲里进入后贝加尔站时,换成俄罗斯餐车,所以出了满洲里,再想吃到中国菜就难了。果然,车至满洲里站完成出境例检以后,列车便开始解挂餐车,整辆列车前后来回挪动,清脆的撞击声从各个方向传来,那是铁路特有的金属感。
餐车解挂结束后,列车沿着铁轨缓慢滑行到紧邻的后贝加尔站,俄方海关工作人员先上车完成入境手续检查,随后邀请所有的乘客前往后贝加尔火车站的候车室等待换轨。俄罗斯铁轨的标准宽度比中国铁路更宽,列车在行驶到俄罗斯境内后,需要把车厢整体吊起,换上俄罗斯标准的底轨轮,并加挂上俄罗斯餐车,才能继续完成接下来的旅程。
可惜我们无法观摩具体的换轨过程,只能在候车室里等待。旅行莫名的兴奋让候车室里一片欢腾,所有乘客都集中于一室,把前一天的宁静转化为无限的热情,与陌生的同行者聊得欢快。在这个冰雪堆积的小小角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简单而纯粹:有俄罗斯小商贩携带过多的随身行李行走不便,大家纷纷主动请缨帮忙搬运;有一对素不相识的中国夫妇把他们的护照交给我,请我带给他们在莫斯科的朋友;有英国大叔大妈拿出芒果同大家分享;也有看起来娇弱的瑞典美女豪气冲天地招呼不适应寒冷气候的乘客们喝伏特加解寒。
五个小时后,列车重新回到轨道上,窗外风景已经悄悄换成了俄罗斯风情。依然是白色原野,有小村落点缀其间,有野生动物在寒风里疾驰,有现代文明的小工地,有赶着牛羊的牧人,有幽蓝澄澈的天空,正被夜幕染色。
后贝加尔-莫斯科
终抵莫斯科
列车开得很慢,每天,太阳由西南向东南画出一条浅浅的弧线,窗外,电影般一帧帧流过的画面,确实是以自然为主导,但随处可见农舍木屋点缀其间,时而有大片村落连在一起,道路和汽车亦不乏见。也许,是铁路带动了这一切“繁荣”;也许,远离铁路的土地上,万物仍旧以它们自己的方式肆意地成长着。
一天天就这样随着太阳的轨迹滑过去,大把的时间用来荒废,火车旅行在时间上最为奢侈。有了大把时间,人就会很忙,忙得连轴转,睡觉、吃饭、聊天、发呆、听歌、看风景、写日记。仔细想时,完全不知道一天里时间都花在什么上面。太阳一天天起落,列车一点点朝莫斯科走近,我却从来没有时间进行所谓的“思考”,总是有人一起聊天、打牌、下车放风。
这样的旅程就会遇见真正的旅行者。英国人Phil这次是从菲律宾过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取道西伯利亚铁路,再去芬兰,沿着斯堪的纳维亚的海岸线走到距离英国最近的一个欧洲港口,再坐渡轮回伦敦,从冬天最温暖的地方跑到最寒冷的地方。大把的时间就这么“闲逛”掉,让人艳羡。
同车的老陈在这条道上“混”了十好几年,说起这条铁路,有太多故事。在十年前,这趟列车与“宁静”完全沾不上边,西伯利亚铁路曾经是中国商人前往俄罗斯做生意的黄金线。在极盛时期,连卧铺的床单下面都塞满了走私的羊毛毯,边检时,为了保证货物顺利入关,商人们还要准备小额美金和物品塞给海关。小恩惠多了,自然也就把海关给惯坏了,风评不那么好。但近些年,西伯利亚铁路作为商人运输线的功能早已减弱,贸易的规范和机票不断降价,大多数人选择乘坐飞机,火车旅行早已失宠,相应的好处是,微笑服务 “升级”。我没有经历他所描述的极盛,但是看到沿途的繁华,也能在大脑中描绘出当年的熙攘喧嚣,那一定很有意思。
莫斯科-赫尔辛基
欢迎来到欧洲,我能有幸为您提行李箱吗
穿过乌拉尔山进入欧洲地界后,只一天便到达西伯利亚铁路的终点莫斯科,而西伯利亚铁路的终点也是欧洲铁路网的起点,你可以选择在莫斯科停留、向南进入乌克兰、向西经白俄罗斯和波兰进入德国,或者向北前往圣诞老人的故乡芬兰。我在莫斯科停留三日后,继续向北,坐火车前往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去往赫尔辛基的列车和西伯利亚铁路的列车是同一型号,总行驶时间只需十三个小时,和西伯利亚铁路相比,只能算一条超级短线,即便如此,也有无限的乐趣。最有意思的就是芬兰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的反差。
第一印象是边检,经历过中国和俄罗斯边境无限烦琐的边检后,我已对第二次的双方边检做足了心理准备,早早便起床整理好入境证件和随身行李备查。俄方的检查还是一如既往的反复和严厉,待火车走到芬兰边境城市拉普兰塔时,只上来一名年轻的检察官,微笑着看了看签证,便算是结束了,简单得让人不知所措。
窗外,雪较之俄罗斯更甚,几乎完全没有人烟,大片大片的森林静静铺满全部视野,向窗外看十分钟,眼睛就会被白雪反射的光芒刺痛。走西伯利亚铁路之前看了少许资料,都说冬季窗外的景色会比较单调,是这条铁路的淡季,不推荐。但是习惯夏天旺季出行的人,往往被淹没在人海里,偶尔试试冬天的美,也不错。
思考时间无多,两杯茶的工夫过后,赫尔辛基火车站已出现在眼前。一位绅士微微欠了欠身:“欢迎来到赫尔辛基,我能有幸为您提行李箱吗?”
Tips:
1. 签证
中国籍的旅客在乘坐本次列车时,需要在乘车前办理俄罗斯旅游签证,如希望继续坐火车前往欧洲,则需要入境国或主要逗留国签发的申根签证。关于俄罗斯旅游签证所需的材料和签证信息,请登录俄罗斯驻中国大使馆网站查询(http://www.russia.org.cn/chn/)。
2. 购票
目前唯一的车票购买方式是通过中国国际旅行社沿途站点各分社购买,火车站售票窗口不受理。购票时需携带现金和有效护照。
3. 吃
列车配有餐车,随着运行国的更换而更换。在北京到满洲里段,加挂中国餐车,以人民币结算,从满洲里进入后贝加尔站时,换成俄罗斯餐车,以卢布或美元结算。若需要在俄罗斯段用餐,请提前查好近期卢布与美元的汇率,以免乘务员用汇率差揩油。另外,沿途各停靠站点均有售卖当地食物的小店,俄罗斯段以面包、啤酒、奶酪、水果为主。
4. 穿
K19列车带有暖气,冬天车厢内温度保持在26℃左右,建议携带拖鞋和舒适的室内衣物。
5. 住
列车内没有淋浴设备,需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卫生间有冷热水供应,可保证基本的日常清洗。二等车厢为四人独立房间,两个上下床铺;一等车厢为两人独立房间,两个下铺。
6. 行
列车每天停靠三四个站点,每站20分钟左右,在这期间可以出车放风。如果希望中途在某个站停下来,则需要分段买票,全程票不可以分段使用。比如,若希望在贝加尔湖站出站游玩两日,必须分别购买从北京到贝加尔湖和贝加尔湖到下一站的车票。
7. 玩
长达七天的火车生活难免会有无聊和不知所措的时侯,建议携带自己喜爱的书籍,享受难得的清静时光,或者带上纸牌等易于解释和交流的娱乐游戏。列车上的乘务员和乘客以俄罗斯人和中国人为主,会说简单的英语或俄语能够帮助你同其他国家的乘客交流。有不少长期在俄罗斯做小生意的中国商人乘坐这趟列车,能说基础俄语,必要时可以请他们帮忙翻译。
8. 推荐读物
《红色列车:西伯利亚大铁路惊险之旅》,彭怡平,中国青年出版社
《未竟之蓝》,黄宝莲,新世界出版社
《流动的窗口》,黄方兴,中国青年出版社
Trans-Siberian Railway Guidebook,Lonely Planet
陌生的熟悉,熟悉的陌生
执行从北京经满洲里往莫斯科路线的K19是一列俄罗斯列车,采用欧洲夜车标准,宽敞、豪华。红色的车体,上面用中、俄文写明:莫斯科—北京,以及中途经过的城市。乘务员全部都是俄罗斯人,英语和汉语都很糟糕。秋末初冬更是旅行淡季,车厢里乘客寥寥,让人一下子很难适应这意料之外的清净。当列车启动的时候,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声响,一种熟悉的火车旅行感觉又跑了回来。
由于乘客不多,乘务员为列车里的乘客重新安排了床位,很贴心地将乘客依照国籍两两组合,让乘客既不寂寞,又有合适的私人空间。二等车厢的标准配置是四人间,经过重新安排后,我和一位中国商人独享一个四人间,能容纳约五六十人的车厢里只住了六个人,其他车厢里也是类似的比例。
习惯了国内春运时火车里的热闹喧嚣,要适应这里的清净还真是不容易,半夜里睡不着,出房门看夜,发现邻房的一个俄罗斯大妈正坐在走廊座位上发呆。
“无聊了,还是想家了?”我问。
“我在享受这一刻的宁静。”她答。
窗外,月色正浓,平静而温柔。我和她一起看着熟悉的小站台忽闪而过,看这片我无比熟悉的土地,心沉静下来,感觉很充盈。这次和铁路的缘分,还有6天。
满洲里-后贝加尔
踏上西伯利亚的土地
满洲里和后贝加尔分别是中国和俄罗斯的边境口岸,经过这两个口岸以后,列车才算是正式驶入了西伯利亚平原。两个口岸的距离只有短短几十公里,在整个火车行驶路线图上是毫不起眼、紧紧挤在一起的两个小点,但这短短几十公里无疑是整个火车旅行中最有趣的一段,中方出境检查、俄方入境检查、更换餐车和更换车轨依次紧锣密鼓地进行。
我的“室友”老陈已经在西伯利亚铁路上奔忙了十几年,有无数次乘坐这趟列车往返北京与莫斯科的经历。在列车开过哈尔滨站以后,老陈特意招呼全车厢的中国人去餐车聚餐,称其为“最后的晚餐” ,因为列车的餐车随着运行国的更换而更换,在北京到满洲里段,加挂中国餐车,从满洲里进入后贝加尔站时,换成俄罗斯餐车,所以出了满洲里,再想吃到中国菜就难了。果然,车至满洲里站完成出境例检以后,列车便开始解挂餐车,整辆列车前后来回挪动,清脆的撞击声从各个方向传来,那是铁路特有的金属感。
餐车解挂结束后,列车沿着铁轨缓慢滑行到紧邻的后贝加尔站,俄方海关工作人员先上车完成入境手续检查,随后邀请所有的乘客前往后贝加尔火车站的候车室等待换轨。俄罗斯铁轨的标准宽度比中国铁路更宽,列车在行驶到俄罗斯境内后,需要把车厢整体吊起,换上俄罗斯标准的底轨轮,并加挂上俄罗斯餐车,才能继续完成接下来的旅程。
可惜我们无法观摩具体的换轨过程,只能在候车室里等待。旅行莫名的兴奋让候车室里一片欢腾,所有乘客都集中于一室,把前一天的宁静转化为无限的热情,与陌生的同行者聊得欢快。在这个冰雪堆积的小小角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简单而纯粹:有俄罗斯小商贩携带过多的随身行李行走不便,大家纷纷主动请缨帮忙搬运;有一对素不相识的中国夫妇把他们的护照交给我,请我带给他们在莫斯科的朋友;有英国大叔大妈拿出芒果同大家分享;也有看起来娇弱的瑞典美女豪气冲天地招呼不适应寒冷气候的乘客们喝伏特加解寒。
五个小时后,列车重新回到轨道上,窗外风景已经悄悄换成了俄罗斯风情。依然是白色原野,有小村落点缀其间,有野生动物在寒风里疾驰,有现代文明的小工地,有赶着牛羊的牧人,有幽蓝澄澈的天空,正被夜幕染色。
后贝加尔-莫斯科
终抵莫斯科
列车开得很慢,每天,太阳由西南向东南画出一条浅浅的弧线,窗外,电影般一帧帧流过的画面,确实是以自然为主导,但随处可见农舍木屋点缀其间,时而有大片村落连在一起,道路和汽车亦不乏见。也许,是铁路带动了这一切“繁荣”;也许,远离铁路的土地上,万物仍旧以它们自己的方式肆意地成长着。
一天天就这样随着太阳的轨迹滑过去,大把的时间用来荒废,火车旅行在时间上最为奢侈。有了大把时间,人就会很忙,忙得连轴转,睡觉、吃饭、聊天、发呆、听歌、看风景、写日记。仔细想时,完全不知道一天里时间都花在什么上面。太阳一天天起落,列车一点点朝莫斯科走近,我却从来没有时间进行所谓的“思考”,总是有人一起聊天、打牌、下车放风。
这样的旅程就会遇见真正的旅行者。英国人Phil这次是从菲律宾过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取道西伯利亚铁路,再去芬兰,沿着斯堪的纳维亚的海岸线走到距离英国最近的一个欧洲港口,再坐渡轮回伦敦,从冬天最温暖的地方跑到最寒冷的地方。大把的时间就这么“闲逛”掉,让人艳羡。
同车的老陈在这条道上“混”了十好几年,说起这条铁路,有太多故事。在十年前,这趟列车与“宁静”完全沾不上边,西伯利亚铁路曾经是中国商人前往俄罗斯做生意的黄金线。在极盛时期,连卧铺的床单下面都塞满了走私的羊毛毯,边检时,为了保证货物顺利入关,商人们还要准备小额美金和物品塞给海关。小恩惠多了,自然也就把海关给惯坏了,风评不那么好。但近些年,西伯利亚铁路作为商人运输线的功能早已减弱,贸易的规范和机票不断降价,大多数人选择乘坐飞机,火车旅行早已失宠,相应的好处是,微笑服务 “升级”。我没有经历他所描述的极盛,但是看到沿途的繁华,也能在大脑中描绘出当年的熙攘喧嚣,那一定很有意思。
莫斯科-赫尔辛基
欢迎来到欧洲,我能有幸为您提行李箱吗
穿过乌拉尔山进入欧洲地界后,只一天便到达西伯利亚铁路的终点莫斯科,而西伯利亚铁路的终点也是欧洲铁路网的起点,你可以选择在莫斯科停留、向南进入乌克兰、向西经白俄罗斯和波兰进入德国,或者向北前往圣诞老人的故乡芬兰。我在莫斯科停留三日后,继续向北,坐火车前往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去往赫尔辛基的列车和西伯利亚铁路的列车是同一型号,总行驶时间只需十三个小时,和西伯利亚铁路相比,只能算一条超级短线,即便如此,也有无限的乐趣。最有意思的就是芬兰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的反差。
第一印象是边检,经历过中国和俄罗斯边境无限烦琐的边检后,我已对第二次的双方边检做足了心理准备,早早便起床整理好入境证件和随身行李备查。俄方的检查还是一如既往的反复和严厉,待火车走到芬兰边境城市拉普兰塔时,只上来一名年轻的检察官,微笑着看了看签证,便算是结束了,简单得让人不知所措。
窗外,雪较之俄罗斯更甚,几乎完全没有人烟,大片大片的森林静静铺满全部视野,向窗外看十分钟,眼睛就会被白雪反射的光芒刺痛。走西伯利亚铁路之前看了少许资料,都说冬季窗外的景色会比较单调,是这条铁路的淡季,不推荐。但是习惯夏天旺季出行的人,往往被淹没在人海里,偶尔试试冬天的美,也不错。
思考时间无多,两杯茶的工夫过后,赫尔辛基火车站已出现在眼前。一位绅士微微欠了欠身:“欢迎来到赫尔辛基,我能有幸为您提行李箱吗?”
Tips:
1. 签证
中国籍的旅客在乘坐本次列车时,需要在乘车前办理俄罗斯旅游签证,如希望继续坐火车前往欧洲,则需要入境国或主要逗留国签发的申根签证。关于俄罗斯旅游签证所需的材料和签证信息,请登录俄罗斯驻中国大使馆网站查询(http://www.russia.org.cn/chn/)。
2. 购票
目前唯一的车票购买方式是通过中国国际旅行社沿途站点各分社购买,火车站售票窗口不受理。购票时需携带现金和有效护照。
3. 吃
列车配有餐车,随着运行国的更换而更换。在北京到满洲里段,加挂中国餐车,以人民币结算,从满洲里进入后贝加尔站时,换成俄罗斯餐车,以卢布或美元结算。若需要在俄罗斯段用餐,请提前查好近期卢布与美元的汇率,以免乘务员用汇率差揩油。另外,沿途各停靠站点均有售卖当地食物的小店,俄罗斯段以面包、啤酒、奶酪、水果为主。
4. 穿
K19列车带有暖气,冬天车厢内温度保持在26℃左右,建议携带拖鞋和舒适的室内衣物。
5. 住
列车内没有淋浴设备,需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卫生间有冷热水供应,可保证基本的日常清洗。二等车厢为四人独立房间,两个上下床铺;一等车厢为两人独立房间,两个下铺。
6. 行
列车每天停靠三四个站点,每站20分钟左右,在这期间可以出车放风。如果希望中途在某个站停下来,则需要分段买票,全程票不可以分段使用。比如,若希望在贝加尔湖站出站游玩两日,必须分别购买从北京到贝加尔湖和贝加尔湖到下一站的车票。
7. 玩
长达七天的火车生活难免会有无聊和不知所措的时侯,建议携带自己喜爱的书籍,享受难得的清静时光,或者带上纸牌等易于解释和交流的娱乐游戏。列车上的乘务员和乘客以俄罗斯人和中国人为主,会说简单的英语或俄语能够帮助你同其他国家的乘客交流。有不少长期在俄罗斯做小生意的中国商人乘坐这趟列车,能说基础俄语,必要时可以请他们帮忙翻译。
8. 推荐读物
《红色列车:西伯利亚大铁路惊险之旅》,彭怡平,中国青年出版社
《未竟之蓝》,黄宝莲,新世界出版社
《流动的窗口》,黄方兴,中国青年出版社
Trans-Siberian Railway Guidebook,Lonely Pl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