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结构、城市异质性与创新水平提升

来源 :经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xf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创新理论只考虑到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对区域创新的影响问题,本研究引入知识结构的视角,考虑了企业在区域中所获得的外部知识来解释区域创新增长,利用微观专利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城市的知识结构演变及其对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城市的知识多样化程度与创新水平呈"倒U型"关系,而知识专业化程度总体上与创新负相关,近年来知识多样化水平提升带来的溢出效应是中国区域创新增长的主要动力.(2)城市规模是影响知识结构对区域创新作用发挥的基础性因素.当城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下时,提升知识多样化能显著促进创新水平提升;但当超过300万人以后,仅靠提升知识多样化难以继续增加创新.(3)当城市规模较大时,城市在创新网络中的等级地位成为比规模更重要的因素,对高等级的城市来说,提升重点领域的知识专业化水平反而更能获得竞争优势.(4)知识结构对创新增长的影响还与城市发展阶段有关,国家创新中心和次中心城市在2010年左右率先进入创新质量提升期,在高新技术领域形成大量专业化的知识积累并带动创新增长.而大多低等级城市尚处于创新规模扩张期,通过提升知识多样化水平来壮大本地知识库仍是其创新增长的主要路径.
其他文献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内容.国有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国有资本,既能因预算约束硬化而强化融资约束,又可通过形成股权主体多元和融合的
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对长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意义.那么,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呢?本文在机制分析基础上,基于测算的2010—2018年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结合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以探究数字经济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得以提升.其机制在于数字经济具有创新水平拉动效应和融资能力提升效应;数字经济通过提高地区创新水平,增强企业债务融资能力,促进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
中美经贸摩擦、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等对我国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冲击,在此背景下,研究自主创新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准自然实验,并基于2004—2016年282个地级市数据,探讨自主创新对外部冲击下我国外向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社会爆发的外部冲击会对我国外向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不利冲击,表现在经济增长、职工收入、财政收入、工业污染减排和产业高级化等方面,而自主创新则在一定程度上对该负面冲击产生了有效缓解作用;异质性检验显示
本文采用我国沪深上市公司2003—2017年间季度数据,研究了通货膨胀预期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通货膨胀预期上升,企业会调整资本结构,增加短期债务资本,并将更多资金配置到长期资产,使得企业资产负债表结构趋于激进;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通货膨胀预期显著影响其商业信用短期融资以及投资性房地产长期投资决策.经济后果研究结论表明,进行了投融资期限错配激进调整的企业,未来资产的增值效应显著,不过这种增值效应具有时滞性.本文进一步打开了我国企业投融资期限结构错配形成机制的黑箱,有助于企业从战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林清轩和猿辅导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下,企业组织敏捷性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下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破坏性和企业资源颠覆性不同,在"时间约束"和"资源约束"下,企业会通过不同的资源编排方式,最终形成差异化的组织敏捷性.具体来说: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下,传统市场环境破坏性大,传统企业资源颠覆性大的企业,会通过数字化资源外部获取、数字化能力拓展、数字化价值创造的方式进行资源编排,部分实现组织敏捷性;而数字化市场环境破坏性小,数字化企业资源颠覆性小的企业,一方面
财政政策是激励企业创新与发展的外在推动力,但政府的财政补助与企业创新效果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这一直是学术界与实践界争论的话题.一般认为政府补助会促进企业创新,但也有研究发现,政府补助的数量规模、补助项目重点分布、补助时间等不同因素会对企业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为此,本文在界定企业创新能力概念与维度的基础上,利用2010—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全面地考察了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基于企业规模、产品市场竞争、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了异质性检验.研究发现:政府补助规模与企业创新能力呈浅U型关系,即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本文以国内高新技术园区86家企业157名中层管理者以及1039名配对员工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对雇佣关系与组织犬儒主义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
本研究基于非线性门槛模型,通过对854名新生代员工的多时点调查分析,从动态视角探讨了强制性组织公民行为对新生代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1)强制性组织公民行为对新生代员工的离职意向产生非线性的门槛效应,门槛值之前正向影响效应不显著,之后则正向影响效应显著且大幅提升;(2)员工易变性职业生涯倾向较弱时,上述门槛效应显著,反之则门槛效应不显著;(3)员工外部可雇佣性感知较强时,上述门槛效应显著,反之则门槛效应不显著;(4)外部可雇佣性感知较强时,易变性职业生涯倾向的调节效应显著,反之则调节效应不显著.本
本文利用2007—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了董事长和总经理二者同乡关系所形成的社会连接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的影响.研究表明,董事长和总经理二者之间的同乡关系将使包括董事长和总经理在内的高管薪酬显著增加,但显著增加的薪酬并没有与绩效挂钩,因而增长的薪酬在一定意义上演化为损害外部股东利益的"超额薪酬",成为外部分散股东不得不承担的特殊代理成本.与此同时,上述社会连接的存在显著降低了董事长及总经理的更迭概率,使董事长主导下的内部人控制格局趋于稳定.因而,原本用来加强信任的社会连接蜕化为上市公司加
融资约束是家族企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如何通过“去家族化”途径缓解融资困境对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3-2016年创业板上市家族企业季度数据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