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历史添些胭脂色

来源 :和谐之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aid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为了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此行,带回了大量的异国产品,包括西域各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风物。胭脂的引进,也在这个时候。
  起源商纣是误传
  关于胭脂起于何时,后唐马缟的《中华古今注》中有记载:“燕脂盖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做燕脂。以燕国所生,故曰燕脂。”说的是从商纣王时期,胭脂就已经出现了。但这本书在另一处说:“燕支,西方土人以染红,中国人谓之红蓝,以染妇人面色。名燕支粉,亦作焉支。”于是后人多以为胭脂确是一种植物,即红蓝。但是用它做化妆品起源于商纣时期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先秦文献中没有关于胭脂的记录,甚至胭脂的那些异名在先秦古籍中也未曾出现。
  有据可查的胭脂的异名最早出现在西汉,《史记·匈奴列传》里写作“焉支”、《汉书·司马相如传》里写作“撚支”、“烟肢”等,而“胭脂”一词,则迟至唐代才出现。据文献记载,先秦妇女的化妆品只有脂、粉、泽、黛等。这里所谓的“脂”,说的只是动物体内或者植物种子内的油脂,不是红色的胭脂。先秦时期的面部装饰以粉(白)和黛(黑)为主要色彩,即用白粉敷面,用青墨颜料画眉,不盛行脸上抹红。
  “失我阏氏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中原人开始使用胭脂一般认为是从汉初开始的,最初这种化妆品和化妆方法是由匈奴传入中原地区的。成书于宋代的《续博物志》中说:“出于阏氏。”汉代民歌《匈奴歌》中也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殖。失我阏氏山,使我妇女无颜色。”阏氏山在今甘肃省永昌县西,绵延于祁连山和龙首山之间,胭脂与阏氏读音相似,它是因为出于此地而得名。大约阏氏山上盛产这种被当地人叫做“阏氏”、而中原人叫做“红蓝”的植物,这种植物的花朵可以涂于面部增加桃红润泽之色,所以受到了当地妇女的喜爱,其后又逐渐传到中原,并迅速由北向南推广开来,至魏晋时就出现了“北地胭脂遍开两靥”的局面。历代诗文中有不少描写,如“谁堪览明镜,持许照红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红妆束素腰”等等。
  最早取材“红蓝”花
  最初传入我国的胭脂由一种叫做“红蓝”的植物花朵制成,东晋时习凿齿的《与谢中侍书》中说:“此有红蓝,北人采其花作烟支,妇人妆时做颊色,用如豆许,案令遍颊,殊觉鲜明。”明代张自烈的《正字通》中也说:“胭脂以红蓝花汁凝为之,燕国所出,后人用为口。”红蓝花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后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颜料。之后人们又发现了紫茉莉也可制作胭脂,因此这种花又叫做胭脂花。紫茉莉夏季开花,有红、白、紫、黄等多种颜色,其中红色的可以制成胭脂。再后来,人们也用杜鹃花粉或杜鹃花汁制成胭脂。唐代王建《宫词》中写:“收得山丹红蕊粉,镜前洗却麝香黄。”山丹,即杜鹃花,唐人通常称其为山石榴花或山榴花,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也说:“胭脂,古造法以紫茆染棉者为上,红花汁及山榴花汁者次之。”
  杀花汲取,扑手上妆
  胭脂不但制作原料多样,而且制作工艺也比较复杂,一般要经过采摘、杀花、揉花、晾晒等数道工序。以红蓝花为例,每年在它开花的季节,要在一天中最凉爽的时候去采摘,然后“杵碓水淘,绞取黄汁,更捣以清酸粟浆淘之,绞如初,即收取染红,然后更捣而暴之,以染红色,极鲜明。”这是宋代的《尔雅翼》中记载的杀花程序。杀花之后就可以制作胭脂了,先要取落藜和蒿等草灰,“以汤淋取清汁”,用以揉花,此过程要反复十几次。最后,再用布袋绞取淳汁晾晒即成。
  胭脂在使用时通常先晕于手掌,再匀于脸颊。《红楼梦》在第四十四回中写到宝玉和平儿谈胭脂的用法,与此大致相同:“(平儿)看见胭脂,也不是一张,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宝玉笑道:‘铺子里卖的胭脂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上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挑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够拍脸的。’平儿依言妆饰,果然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这样的方法不仅涂抹均匀,而且简便易行,所以流行了很长时间。
  从浓艳红妆到素服淡妆
  唐代,妇女使用胭脂频繁,有关妇女饰红妆的记载也就更多,“青娥红粉妆”、“对君洗红妆”、“射生宫女宿红妆”等等。唐代妇女所作的红妆,在当时的笔记小说中也有述及。如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说的是杨贵妃,因为涂抹了脂粉的缘故,连汗水都染成了红色。王建《宫词》中也有类似的描写,说的是一个年轻的宫女,在她盥洗完毕之后,洗脸盆中犹如氽了一层红色的泥浆。虽然在说法上有些夸张,但多少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唐代以后,尽管妇女的妆饰风俗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涂抹红妆的习俗始终不衰。辽代妇女的红妆,虽不见于文载,但实例却屡有发现。如考古发掘报告所记,辽宁法库叶茂台辽董壁画,山西大同十里铺辽墓壁画所绘妇女,“双颊全涂红粉”,反映了当时的风尚。这种习俗一直沿续到清朝末年,由于女子教育的兴起,青年学生纷纷崇尚素服淡汝,才改变了这种妆饰现象。
  TIPS:脂粉为伴
  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常常“脂粉”并称,其实脂和粉是两种不同的化妆品,我国妇女使用妆粉至少在战国就开始了。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是用米粉研碎制成的,“粉”字从“米”从“分”就是证明。另外一种妆粉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所以又叫“铅华”,也有称“铅粉”的。现在我们说的“洗尽铅华”实际上本意是指卸妆。成书于北魏时期的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有关于制粉方法的记载:用一个圆形的粉钵盛上米汁,使固状物体沉淀,制成一种洁白粉腻的“粉英”,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干后的粉末即可用来妆面。由于这种制作方法简单,所以在民间广泛流传,直到唐宋时期,人们制作米粉,仍然采用这种方法。还有一种香粉,是用粟米制作的,做法同上,只是最后再加上各种香料,便成香粉。由于粟米本身含有一定的黏性,所以用它敷面,不容易脱落。和米粉相比,铅粉的制作过程复杂得多,从早期的文献资料看,所谓铅粉,实际上包含了铅、锡、铝、锌等各种化学元素,最初用于妇女妆面的铅粉还没有经过脱水处理,所以多呈糊状。自汉代以后,铅粉多被吸干水分制成粉末或固体形状。由于它质地细腻,色泽润白,并且易于保存,所以深受妇女喜爱,久而久之就取代了米粉的地位。
  除了单纯的米粉、铅粉以外,古代妇女的妆粉还有不少花样,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宫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掺入葵花籽汁,合成“紫粉”;唐代宫中还曾以细粟米制成所谓的“迎蝶粉”;在宋代,则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蜡脂及益母草等材料调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明代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炼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和胡粉制成玉簪之状的“玉簪粉”;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细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
  TIPS:胭脂井,商女亡国留下印记
  在古都南京的鸡鸣寺遗址东边,有一处六朝遗迹,名为胭脂井。这口井曾不止一次地出现在感慨兴亡的诗词中。张丽华生活在南北朝时代,本是一名歌伎,因自小生活在风月场所,很懂得卖弄风情。陈后主为其神魂颠倒,整日不理朝政。公元588年,隋朝发兵,南陈防线一触即溃。隋朝大将韩擒虎四处搜索陈后主,在景阳宫的一口井中,发现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藏于此。隋兵将他们拉上来时,张丽华的胭脂口红擦到了井栏上,经久不灭,胭脂井由此而来。
其他文献
今年的广州展会上,再一次出现众人瞩目的新亮点,左右健康展馆内人山人海的热潮强有力地见证了当今这个时代洪流中健康的力量和魅力。  健康元素是此次展会上渐露头角的产品概念。健康,是生存的基底,是生活的力量,是幸福的根本,更是人们赖以为依的未来。左右健康,才能左右一切。  广州展会上,左右健康用创造性的发明,将生活的健康科学与美学品位,为行业贡献出又一创新品种,为中国“健康沙发”创立了填补空白的标准,更
期刊
我在9月初出发前往泰国,因为时间的关系,在曼谷逗留了一天(主要是在水上市场和市区的闲逛),之后飞往清迈。因为是完全的自由行程,我有机会与泰国当地的文化进行更多更深入的接触。开篇这张图摄于曼谷丹嫩莎杜艾水上市场,那儿是泰国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天亮时分是当地商家、买家与民众采购的时间,满载货物的小舟在一条条河道间穿梭,与沿岸的水乡民居和葱葱树荫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彼此擦肩而过的载满了琳琅满目货物的小
期刊
华泰汽车新推出的自主中高端SUV车型宝利格,以非凡T动力带来了驾乘新体验,宝利格宽大的车身提供了充裕安全的空间体验,高底盘带来应对恶劣道路的通行能力,这些更注重使用表现和实用功能的优点,令宝利格迅速获取了市场的认可。  今年7月下旬,华泰汽车在宝利格原有车款的基础上,再次推出了宝利格智汇版,包括1.8T汽油和2.0T柴油两款车型,在原有配置之上新增了电动天窗、智能导航、真皮座椅和多功能方向盘等配置
期刊
近年来,伴随着汽车消费的迅速增长,车载娱乐信息系统的发展显现出异常强劲的上升势头。据相关机构统计,我国车载信息娱乐信息系统的年增长率高达30%。就全球范围而言,车载娱乐信息系统的市场规模极有可能在2013年前突破360亿美元大关。面对车载娱乐信息系统的高速发展,很多车主会问,车载娱乐信息系统包括哪些内容?它的发展过程是怎么样的?    收音机时代  收音机作为一件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发明创造,它也是
期刊
风靡全球的电影《博物馆奇妙夜》讲述了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夜间守卫在工作的第一天晚上,突然错愕地发现:那些史前生物和只有故事书里才活蹦乱跳的人物,竟一个一个活起来了!它们如同被施了魔法般活灵活现地围绕在他身旁,开始了一系列的破坏活动:暴龙骨骼和匈奴人首领把博物馆的大理石墙面破坏,活过来的狮子和猴子四处觅食,珍贵易碎的展览物都危在旦夕……这或许是个童心未泯的白日梦,可也许当
期刊
近期的手机市场有些不平静,苹果9月推出了iPhone 5,而抢在这之前,三星、摩托罗拉、诺基亚纷纷推出新品,国内品牌中兴、华为、小米等也不甘示弱抢发新品,一时间各品牌形成对iPhone 5的围剿之势,一场手机大战再次拉开序幕。此番手机市场激烈竞争,背后必然需要强大硬件的支撑,这些斗得欢畅的品牌不约而同都把手机升级为双核、四核,以强大内核支撑不同的应用,同时手机的屏幕也不断扩容。一起来看看,跑步进入
期刊
在老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中,当纤细清纯的奥黛丽·赫本戴一副宽边眼镜、梳着精致的发髻、穿着米白色风衣走上大街时,全世界的影迷们都为之惊艳,从而也开启了风衣的新一轮流行。有风的日子里,最具煽情味道的着装就是优雅得体的风衣了,绑起腰带那一刻,你就完成了从小女孩到女人的转变。  NO.1永不过时的英伦风  作为风衣的鼻祖,来自英国的Burberry深入人心,尽管每一季的款式都有些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那份高
期刊
汽车与腕表这对绝配俨然是每个男人心中的致命诱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腕表制造商意识到了汽车的重要价值,纷纷与汽车厂商联手,为车迷兼表迷们推出特别的设计系列。在2012年9月26日至29日,成都华润万象城举办的“中国西部国际顶级名品展”上汇聚了全球腕表典范之作。  车表结合,与时俱进  “你不觉得用脚踩离合器很像是用手按动计时表按钮,有节奏地启动计时秒针,再按一下计时秒针停下,按复零钮计时秒
期刊
风险小、升值快、格调高,艺术品投资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可观的经济效益和高雅的情趣,使艺术品具有其他投资工具难以比拟的优势。  将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在西方已经盛行多年,在一些发达国家,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的比例已经达到22%。在中国,受政策调整影响,一些从房地产和股票市场退出的资金也开始慢慢进入到艺术品投资领域。因艺术品本身估价难、价格波动性小的属性,使它和其他金融商品的联动性非常小,因此
期刊
一直以来,铜镜都备受冷遇,在大部分艺术品市场中,与漆器等被通称为“杂项”,市场价位基本上在几百元至几千元之间,与其同时期的兄弟姐妹——青铜器和字画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2004年可谓铜镜收藏的“扬眉吐气”年,中国嘉德推出民国时期北京著名收藏家关祖章先生旧藏铜镜专场拍卖,143面铜镜全部以高于预期的价格成交。其中一面唐代的铜镜“平脱银庭院仕女游乐图”,更是以45.1万元的创纪录价位成交,比拍卖前估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