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哈文,我骄傲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baowang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李咏虽说不是青梅竹马,也算得上一块儿长大。当年我十八,他十九,我属鸡,他属猴,进大学没两个月就谈上了恋爱。我爸一提起这事儿就忧心忡忡:‘老话说,鸡猴不到头儿。你们啊,哎……’”
  哈文说,“我和李咏更像是战略合作关系。李咏的强项是制定目标,要攻哪个碉堡,先把小旗儿插上,然后我便带着团队,冲上去帮他把那个山头打下来。”
  家有劈头士
  央视主持人毕福剑曾爆料,自己住单身宿舍那会儿,隔壁有一对小夫妻,每次吵架特有意思。先是那个男的大声嚷嚷,没一分钟,马上就被另一个更“咆哮”的女声压了下去。不用说,这肯定是李咏和哈文家。
  吵有吵的好。有人说,即使是两口子,心里也得有块自留地。他俩不弄这个,所以沟通特直白。“哈文,你瞧那女孩儿,多温柔,你要是像她一样就好了。”继而就迎来一连串对李咏脸长、腿短等生理缺陷的人身攻击。但其实他们心里都明白,越是直白,越是在乎,他们甚至乐在其中。
  有时,李咏也会纳闷,自己跟老爸敢拍桌子,跟领导敢拍桌子,没做什么亏心事儿啊,可怎么就这么怕哈文?李咏还给哈文取了个名字叫“劈头士”,劈头盖脸谩骂的人士。
  而哈文的经典句式是:“你若是我儿子,我一天不知要打你多少顿。”她一“劈头士”,李咏马上噤若寒蝉,绝不顶嘴。
  有时候夫妻俩躺在双人浴缸里,哈文看李咏捋着他的长发,于是揪着自己的短发问:“看咱俩这样儿,到底谁男谁女啊?”“是啊,我也纳闷儿呢,咱俩什么关系?夫妻?情人?哥们儿?同事?朋友?好像都有点儿。”其实,他俩喜欢开这样的玩笑。李咏说:男人向自己心爱的女人认错是一种美德。因为成熟的稻子总弯腰,我弯腰,因为我成熟。
  纸条传情
  因为工作,哈文和李咏经常见不着面。她睡了,李咏还在工作;李咏睡了,她该起床上班了。于是,两个人养成了互留纸条的习惯。
  李咏在自传里写过这么一段话:一天夜里,李咏为一桩工作的事儿头疼,溜达出来躲避一下。经过卧室,听见一阵甜蜜的鼾声,伸头一看,哈文睡得这叫香。李咏这个羡慕啊,当即提笔赋诗两句:屋内自有被窝热,屋外奋笔疾书苦。中午起床,还是那张纸条,哈文给他来了两句回赠:床上自有逍遥客,班中却是忙碌人。那意思是,现在您消停了,我出去挣钱,您有啥不平衡的?
  闲时,他俩会翻出这些写着李咏的隽秀字体和哈文的小小“狗爬字”欣赏,满心竟是温暖和欢欣。这日子,过得才有情趣嘛。
  关于纸条传情,哈文后来说,过去他俩有什么事儿都留条,互相写对联,抒情为主,叙事为辅。写着写着倒过来了,叙事为主了。一留条就是李咏让她帮干这个,干那个,她索性就在底下写个“阅”字,外面画个圈圈。他批评她:“你这是什么态度?”哈文则理直气壮地回答:“领导的态度。”
  七年之痒怎么办
  结婚七年时,哈文和李咏聊起“七年了,痒不痒”这个话题。他俩说好背过身,一人写一个小纸条,数“一二三”同时亮出答案。
  答案一模一样,“痒!”既然痒,该怎么挠?以他俩的人格魅力,想各自挠痒,当然有的是机会,可结果一定是伤害婚姻的,这样的结局,千万个不愿意。
  于是,李咏制订出一个止痒的方案:各自买套新睡衣,天麻黑的时候把商标剪了换上,溜上床,背靠背一趟,就当身边躺的是别人家的老公(老婆),虽然回手一摸,跟我老公(老婆)一样胖。咱精神上过回瘾,行吗?只是李咏正闭目陶醉于无边遐想时,耳边突然传来“劈头士”的怒吼:“走什么神儿呢?是不是又想哈文呢?不许想。”
  严母慈父
  哈文和李咏结婚十年都没有要孩子,可自从第一次听到胎儿的心跳以后,李咏就一下子变成“二十四孝”老爸,每天为宝宝写一篇日记,直到孩子出世。什么拉登,“9·11”,都能在日记里看到。
  还没生下女儿豆豆之前,有一天,李咏突然拉开灯,对着哈文说:“要生个闺女就惨了,因为闺女肯定像爹,看看我这张脸,再扎两个小辫儿,还有法看吗?”后来女儿出生,哈文经常拿起她的照片跟李咏开玩笑:“瞧,豆豆要是像我多漂亮,全被你掺和坏了,将来只能跟人家拼气质了。”朋友们都说豆豆越来越像哈文,李咏表示还是很失望,不过马上自嘲:“要是有人说长得越来越像我的话,我就该绝望了。”
  有时候,李咏对女儿宠得没边没沿儿。豆豆想养狗,一看见别的小朋友养狗就哭着来找哈文申请。哈文告诉她:“豆豆,妈妈特别怕狗,所以咱们家不能养狗。”在妈妈这儿说不通,她只好又哭着去找爸爸磨。爸爸怎么说?听了没把哈文气死:
  “豆豆,爸爸不怕狗,爸爸也赞成你养狗。但是爸爸怕妈妈,所以咱家还是没法养狗。”
  精神物质两手抓
  和李咏在个性上互补的哈文,对丈夫的生活方式评价是“他很精致”。哈文说,李咏出现时,永远都是打扮得一丝不苟的,李咏爱打扮是央视尽人皆知的事。甚至每次一进电梯,哈文闻到熟悉的香水味,就知道李咏来上班了。大家都戏称,可以闻香识李咏了。李咏在物质方面一向比较有“追求”,上学时,哈文就开始陪着李咏“作”了。
  记得大二那年,他去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实习,看见好多人都有BP机,别腰上,特神气。那时候刚兴起这玩意儿,还没普及呢。李咏看了挺不服气,跟哈文说:“牛什么牛?等我将来有了钱,我买它十几二十个,别一排。”边说还边在胸前比画着。哈文嘲笑他:“别一排?你当是子弹夹呢?”
  当年,哈文他们是电视台年轻人里最早买车的,一辆小铃木,平时李咏开。开始他技术特差。有一天,在一条窄道上,他正嘎游嘎游往前开呢,突然从后视镜里看见一个老头儿,在后面又是喊又是追,吓他们一大跳,赶紧把车停下来。您猜怎么着?原来是李咏车开得太擦边儿,耳镜愣是把人家手里拎的馒头给带走了。
  哈文说她家分两个办公室,分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前者归老公管,后者归她管。受李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现在,每当她过生日,物质文明办主任都会送上一件像样的礼物,闺女看她一脸不以为然,就问了:“妈妈,你就不感动吗?”哈文发过来问他们爷儿俩:“我有什么可感动的?难道不应该吗?我觉得我太值得拥有了。”
其他文献
从红娘开始的相亲之变  按照公司规定,林伟松们的上班时间从中午12:30开始,通过公司的网线与全国各地的付费会员联系。此时后者结束了上午的工作,有时间和红娘沟通。  “我们就是在电话里奔波的人。”林伟松说。虽然是网络相亲,但人们依然倾向于结识本地人,所以他每天在电话里奔波至少50个来回,最后的结果也许就是在遥远的厦门,组织了两个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甚至同一个小区的陌生男女,开始了网上的第一次接触。  
期刊
时隔两年,“逻辑哥”黄李昌的名气已大不如前,但他始终忘不掉当时的火爆,久违的采访电话打开他记忆的窗,令他掩饰不住激动的情绪,连珠炮似地直呼:“挺好!挺好!”  这是一个人人都能成名15分钟的年代,只要你愿意,就能红得比想象的更快。黄李昌一炮走红于2011年3月12日的《我们约会吧》舞台,以“逻辑哥”的名字。  他的红,在当时被认定是刻意的“装逼”行为。黄李昌不否认这种说法,“我上电视找女朋友是一方
期刊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章妍,在500强企业当部门主管,有车有房,条件优越,相貌身材属中上等,可就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二十出头时,感情路上不顺,便投身事业,不知不觉就被剩下了。”  曾经,她觉得单身生活乐得自在,看看电影、听听音乐会、参加一些派对,日子也很精彩。可近两年,随着临近“三十大关”,她慌了起来,成了“结婚狂”,动员全部亲友帮她找对象。  “亲戚朋友介绍相亲、参加交友派对……只要有空各种
期刊
在中国,塔玛拉·梅隆并不被人熟知,  但被誉为“高跟鞋皇后”的她,却是国际时尚界的传奇:  17年前,由她一手打造的高端女鞋品牌Jimmy Choo,是戴安娜王妃生前的御用品牌,至今仍畅销不衰。  但这个价值数亿美元的女鞋帝国,并未成为她事业的终点。2011年,似乎是为逃避一团糟的过去,她宣布退出Jimmy Choo,沉寂两年后于今年11月强势回归,发布了与自己同名的最新个人品牌。与此同时,她推出
期刊
“寻路的108”的“宴遇有缘”在重庆火了:把吃货们聚到一起自己做饭,没想两年里创造了比《非诚勿扰》还高的相亲成功率。  “最开始只是好玩。”“寻路的108”也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吃货圈里的红娘。不过是让一些网友聚到一起打发周末,结果来参加的人越来越多,后来干脆为聚会取了个名字“宴遇有缘”,并从报名、电话通知、买菜、做饭、游戏等等环节进行“规范化”,正儿八经地当起了红娘。  对吃货变红娘,有人质疑:“吃
期刊
在帅泽兵的短篇小说《收养》中,它揭示了一种生存的悖论:命运就像是循环不息的圆,看似到达了终点却往往回到起点。收养124个孩子的赵君路似乎正好印证了这个悖论。  10月的郑州有点凉,不仅飘着小雨,还吹着呼呼的北风。火车站的广场上站着3个男人。其中一个年近50的男子,正手拿话筒向路人大声疾呼“关注花季少年成长”。而他身旁的两个20出头的小伙子,一人拉着横幅的一角,偶尔看向男子,用手揉揉酸涩的双眼。  
期刊
不久前做了个小规模的社会调查,主要针对90后,结果非常出人意料,几乎所有的90后在择偶这件事上都决定“听妈妈的话”,“哪怕没爱情也可以结婚”。  其实不只90后,80后也在一边说“真讨厌,每逢佳节倍相亲”,一面还是乖乖当相亲面霸去。我把这种变化称为“新相亲主义”:年轻人不排斥相亲了,甚至非常欢迎。  这百年,中国社会在走现代化进程,但相亲这件事并没有本质变化,因为中国人对婚姻的期望一直没变过,都是
期刊
2007年,52岁的周蔷玲以“蔷薇老妈”为笔名开博客、晒整容经历,还自信地把整容前后的对比照发到网上,将自己凹凸有致的“S型身材”与“芙蓉姐姐”媲美。随后,在儿子的鼓励下,她高调征婚,通过博客写自己与形形色色的人的网恋经历。如今,6年过去了,个性张扬,大胆果敢的“蔷薇老妈”找到自己的幸福了吗?  “蔷薇老妈”  深圳的早晨,天总是亮得特别早,还不到5点,周蔷玲便蹑手蹑脚地起床给丈夫Ricky做早餐
期刊
父亲和小杏的故事,发生在我17岁那年。小杏有一头瀑布般的黑发,说着江南的吴侬软语,甜得让人心暖。“我是真喜欢她,她什么都给我了。”我偷听到父亲和母亲的对话,他像爱火中烧的愣头青,要用离婚给那个女人一个名分。  没有人同意,爷爷奶奶给父亲施加莫大压力,逼迫他和小杏分手。我偷看过小杏写给父亲的情书,爱意浓浓的句子和精心的配画总勾起我对纯美爱情的遐思。这样一个知书达理的妙女子,和世人观念中的“第三者”完
期刊
家长相亲大军越来越庞大,当年那群“望子成龙”的父母,如今又开始“望子成婚”。在间隔近百年后,父母重新成为子女相亲中的主角;但这一次,主角不好当。  最近每天晚上,朱芬都会准时收看湖南卫视的新剧《咱们结婚吧》,还不忘叫上女儿:“黎黎,快看看,这老让父母揪心的闺女像不像你?那个整天到处求人给介绍对象的事儿妈是不是我?”  刘月黎想争辩两句,又感觉确实输理。刚过完30岁生日的她,越来越相信“女人的市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