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创新

来源 :工业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za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形式追随功能”设计理念结束了形式与功能孰重孰轻的争论,对现代设计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但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对此而应采取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结合当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以及消费者需求等因素对“形式追随功能”设计理念进行批判性的继承与创新。
  关键词:形式;功能;继承;创新
  “形式追随功能”是美国芝加哥建筑派的领军人物路易斯·沙利文在20世纪初提出的,这一观点融合了现代设计先驱们的集体智慧,结束了形式与功能孰重孰轻的争论,对现代设计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成为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但这一理念也遭受了诸多争议,尤其在二战以后不少人认为它是产品同质化的主要根源之一,阻碍了设计的多元化发展,应该完全摒弃。但设计理论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因素的综合产物,不能割裂时代背景片面、简单地加以否定,而应结合社会实际,以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对其进行重新认识,批判性地继承并创新其内在涵义和外部表现。
  一、继承——“形式追随功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一)“形式追随功能”的合理性
  在19世纪之前,手工艺制造是社会生产的主要方式,设计精良的产品由于工艺复杂、价格昂贵,能够享用这些产品的人往往非富即贵,设计成为社会精英层的专权之一;而广大普通民众往往只能使用制作粗糙、价格低廉、设计含量极低的产品。从19世纪中期开始,随着西方民主运动的发展,不少社会责任感较强的设计师将民主思想引入了设计领域,试图通过设计提高大众化产品的整体品质,降低价格,使普通民众能够以较低的代价享受较好的居住环境和产品。“形式追随功能”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它符合工业化生产条件下人们对批量化、标准化和实用性产品的设计要求,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原本价格不菲的产品走入寻常百姓家庭,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形式追随功能”设计理念依然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一方面“形式追随功能”设计理念是社会民主思想的组成部分,是“设计为大众服务”这一普遍适用设计宗旨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形式追随功能”设计理念顺应了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是现代设计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工业化生产仍然是当前社会的基本生产方式,所以它的生存根基依然牢固。
  (二)“形式追随功能”的必要性
  “设计为大众服务”意味着产品设计必须以满足大众需求为前提,而产品功能则是满足需求的基础,过分强调形式而不注重功能的产品往往只是昙花一现。对于绝大多数以实用为目的的产品而言,形式与功能相匹配依然是设计师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之一,只重“形式”不顾“功能”的设计最终将被大众消费者抛弃。同时,现代产品功能越来越完善,而操作也越来越复杂,不少产品将相似的功能键堆积在一起让人无从下手;还有不少产品为了追求造型的简洁,只设置了少量意义含糊的功能键,消费者必须对照说明书才能正确使用。因此,如何让消费者快速、简便地掌握产品的正确使用方法成为设计师必须解决的难题。“形式追随功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思路:通过符号、色彩、造型等形式要素,让消费者利用日常生活经验将按键与其功能相对应,从而快速掌握产品的操作方式。由此可见,“形式追随功能”依然是设计实践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之一,也有助于解决设计中出现的新问题,具有继承和发展的必要性。
  二、创新——“形式追随功能”的理论内涵与表现形式
  但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发展、变化会对设计发展巨大的影响。因此,在继承的基础上还需从理论内涵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对“形式追随功能”进行创新发展。
  (一)理论内涵的创新——从物质功能到非物质功能
  通常在讨论“形式追随功能”设计理念时,很多人往往片面地将“功能”理解为产品的物质功能,比如安全性、实用性以及操作性等。但是从本质上来看,产品是消费者满足自身需求的一种媒介,其功能源于消费者的各种需求,而人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比如棉衣满足御寒的需求,香水满足塑造个人形象的需求,前者以物质功能为主,后者则以非物质功能为主。因此,在消费需求日趋复杂的总体趋势下有必要进一步拓展功能的内涵。
  1.需求变化规律
  消费者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类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一般而言,低层次需求(以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为主)往往通过产品中的物质功能得以满足,而高层次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则往往依赖产品包含的非物质因素(如文化内涵、感情关怀、品牌价值等)得以满足。
  结合社会经济可以发现:在物质供应匮乏时期人们的需求往往以低层次需求为主,对产品功能要求则以物质功能为主;在物质条件改善之后,人们需求重心会逐渐向高层次需求转移,对产品功能要求也逐渐转变为以非物质功能为主。这一需求变化规律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消费活动当中,也是拓展功能内涵的基本根据。
  2.从物质功能到非物质功能
  “形式追随功能”设计理念形成于20世纪初,当时西方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仍然处在以实用性物质功能需求为主的消费阶段,社会整体需求层次相对较低。设计师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性价比,在尽量不增加经济负担的前提下改善普通民众的基础性物质生活条件。“形式服从功能”有效地解决了物质匮乏时期人们对较高品质的基本生活、生产资料的迫切需求,但也导致了功能在通常情况下被定义成为产品的“物质功能”。
  二战后西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总体需求从物质功能逐渐向非物质功能转变,进入以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为主的消费阶段。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设计师们对产品功能的理解仍然停留在物质层面,并且机械性地复制“抽象化”、“几何化”设计形式。这种过于功利化、程式化的表现形式在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最终导致社会大众对以“形式追随功能”为特征的现代主义设计产生了强烈的反感情绪。这种情绪通过波普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等反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得以释放。这些设计运动从人文主义角度出发,通过浪漫的手法赋予产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增加了人情味和趣味性。但很多设计师在设计实践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为了达到增加内涵的目的,他们在表现形式上忽视甚至无视产品的实用功能,导致这些“内涵丰富”的产品最终并未进入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大都成为了艺术性收藏品,这与设计为大众服务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产品语义学、非物质设计等概念,标志着设计重心从物质功能向非物质功能转移。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体验设计,以消费者使用产品的体验作为设计工作的导向,以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为最终目标,表明设计界对功能的认识从纯粹的物质功能向非物质功能拓展。这也赋予“形式追随功能”以新的内涵:即形式不仅仅要追随产品的物质功能,同时还必须追随非物质功能。苹果公司的众多i系列产品在高度溢价的情况下仍然供不应求,就是以非物质功能取胜的典型案例。
  因此,作为设计师必须密切关注社会普遍需求的变化,在设计实践中合理规划产品的物质功能和非物质功能,将产品转化为特定文化、形象或价值观等非物质因素的载体,使其成为消费者彰显生活品位、审美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等个人特质的媒介,满足消费者精神层次的需求。
  (二)表现形式的创新——从标准化到个性化
  在否定“形式追随功能”的声音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并非针对理念本身,而是针对造型雷同、表情冷漠、缺乏人文关怀的“现代主义设计样式”。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传统和经典的“现代主义设计样式”必须革新,但不能简单的打倒了之。
  1. “现代主义设计样式”
  在工业化生产初期,设计师们曾经尝试利用机械生产方式复制传统手工业的装饰表现形式,并继承手工业生产所体现出来的品质感。但由于生产方式的巨大差异和制造技术的限制,结果不尽如人意。设计师们经过长期的摸索逐渐意识到只有打破与手工艺生产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和审美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适合标准化、批量化工业生产的抽象化、几何化现代设计表现形式应运而生,而由机器本身秩序感、逻辑感所体现出来的次序美、理性美等审美观也逐渐被大众普遍接受。这些新的设计表现形式和审美观的出现是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是当时社会先进生产力在设计领域的体现。然而,在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确立之后,设计界未能保持创新发展的态势,反而在设计表现形式上固步自封,形成了标准化、大一统的“现代主义设计样式”。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大众经济承受能力的提高,人们对产品功能的需求从物质功能向非物质功能转移,单一的“现代主义设计样式”显然不能满足多元化的大众需求了。
  2. 从标准化到个性化
  20世纪60年代之后,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大规模生产逐渐向大规模定制转变,使以较低成本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成为可能。设计师可以借助CAD、高精密制造以及纳米材料等高新技术、材料,较为自由地增加造型、色彩、质感等可感知外部结构的多样性。事实上适合同一功能的形式并不是唯一的,关键在于设计师能否真正站在消费者角度上思考并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时尚、前卫、典雅、尊贵等心理需求。以计算机为例:个人电脑出现之后,在将近20年时间内其造型一直沿用家用电器的箱体式造型,色彩则是整齐划一的白色,毫无个性可言。直到1998年苹果公司iMac系列电脑的出现,才使个人电脑的设计从理念到形式都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电脑从纯粹的工具转变为时尚生活的象征。但实际上iMac中所包含的技术以及使用的材料早已存在。
  因此,作为设计师除了要善于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合理规划物质功能和非物质功能之外,还要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打破标准化、大一统的固有模式,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作为突破点,创造丰富多彩的设计表现形式,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综上所述, “形式追随功能”对现代设计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作为设计师应当结合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以及消费者需求等因素,不断发掘其理论内涵,创新其表现形式,让设计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 [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5.
  [2]曹方,邬烈炎.现代主义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3]徐超.产品体验与设计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荣晓华.消费者行为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5]耿蕊,刘友缘.谈产品设计中的从“形式服从功能”到“形式服从体验”[J].重庆: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1):85-86.
其他文献
法国汽车品牌标致(Peugeot)旗下设计工作室Peugeot Design Lab联合本国钢琴品牌Pleyel,打造了此款豪华版的钢琴。它从造型上完全改变了传统钢琴的形象,流线形设计看起来更加简约大气,而且可以降低钢琴的中心,经过特殊处理的表面散发独特魅力。源于标致(Peugeot)的历史背景,钢琴亦采用了一系列来自汽车的设计元素,诸如钢琴的琴盖便借鉴了汽车后备箱的设计,只需一只手便可以打开,同
期刊
“跨界”是当下时尚界的一种流行的玩法:服装设计师为汽车剪裁出艳丽的钢铁外衣,艺术家宠爱酒瓶胜过手中的画笔,家具设计师开始研究摩天楼的曲直是非,将技术与艺术设计错搭组合后,界限的概念被成功混淆。当跨界范围够大,从有界到无界设计的大同世界将迅速向我们奔来。各路设计师就单单一个酒瓶就能运用自己的职业特点、认知和理解玩出许许多多新花样来。  DomPerignon香槟王,元老中的元老  没有人会不承认它的
期刊
工业设计作为很多知名企业发展的战略,越来越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因素,我们熟知的品牌,比如奈尼公司,在他的公司里有两个关键部门,一个是营销,另外一个是设计。  在商品社会,我们身处在一个琳琅满目的商品环境中,那么是什么样的因素来决定我们购买产品的标准呢?有人说是功能、价格,这一点不错。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产品的功能、价格越来越雷同,那么接下来会是什么样的标准来刺激我们的购买欲望呢?那就是产品的设
期刊
10月11日-17日,第六届中国工业设计周暨2011年杭州工业设计周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杭州举办。  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发起的中国工业设计周创办于2001年,已成功举办过五届。2001年在上海举办了首届;第二、三届于2004、2006年在无锡举办;第四届2008年落地宁波;去年第五届是在广州。此前,基本上每两年举办一届。  据悉,从2011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这个调整是为了适应工业设计快速发展的大好
期刊
本刊讯 记者张云龙 10月13日晚,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的压轴大戏——年度设计奖颁奖典礼在北京电视台BTV大剧院举行。设计周暨三年展组委会主席、文化部部长蔡武,组委会主席、北京市市长郭金龙,组委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组委会执行主席、北京市副市长鲁炜,以及获奖单位代表及获奖个人、国内外设计师代表、设计专业院校学生、媒体等各界来宾近千人出席了颁
期刊
本刊讯 记者艾昕报道 2011年10月13日,在杭州“第六届中国工业设计周”期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召开了第四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会议总结了协会过去一年的工作并通报了明年的工作要点;协会分支机构清理进展情况;审议表决协会部分领导成员职务调整的议案;审议表决调整部分协会理事的议案等。  在会上,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朱焘做了工作报告。在报告中,朱焘会长总结了协会在2010年以来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并提出了
期刊
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的压轴大戏——年度设计奖颁奖典礼在北京电视台BTV大剧院举行。在年度设计奖颁奖典礼上,颁发了今年的年度设计奖四大类奖项:设计教育奖、设计传播奖、设计促进奖以及设计北京大奖。此外,为鼓励各行业重视设计、促进设计创新发展,年度设计奖还设置了建筑设计奖、服装设计奖、工业设计奖、新媒体设计奖和视觉传达设计奖等五类专项奖。  编者仅就获得服装设计奖之一的李宁弓和
期刊
本刊讯 记者张云龙报道 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特别活动——2011国际设计品牌大会:由北京国际设计周与卓意(北京)传媒机构共同主办的2011国际设计品牌B2B大会是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板块中针对国际设计品牌而开设的年度商务论坛之一。  大会的愿景是“让设计成为最好的生意(LET DESIGN BECOME THE BEST BUSINESS!)”。  作为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组织的一个核心
期刊
近几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工业设计大赛也越来越得到国家专业机构、企业、以及设计院校师生的重视,参赛人数也逐年增加。  红点奖作为国际性创意和设计认可的标志,近年来受到中国设计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今年初,与红点建立合作关系并专注打造创意产业服务平台的Billwang工业设计网CEO庄俊雄日前对红点亚洲主席邱智坚先生(Mr Ken Koo)做了一次专访,从多个视角诠释了红点奖以及工业设计现状
期刊
2011年9月26日至10月3日,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在京举办。一汽-大众受邀成为设计周官方合作伙伴,创新豪华的德系高级轿车——全新迈腾被指定为官方工作用车,以其豪华与品位服务于北京国际设计周,成为本次活动中一道流动的工业设计风景。    一汽-大众汽车,用实力说话  能够成为北京国际设计周官方合作伙伴,得益于一汽-大众在2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创新,不仅是一汽-大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