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夏,26岁的王文武——网名叫“真善美”的兰州股民,无意间点开了“带头大哥777”的博客,忽然间他感到遇到了真正的股评强人,“大哥”评股思路清晰,语言简单、坚决,似乎不容置疑,推荐的几只股票一路走红。于是当“大哥”招收第一批会员时,王文武便不假思索地将3000元钱汇了过去。
2007年5月10日,“大哥”的博客点击率突破910万,距1000万大关不远。在这个全民股疯的时刻,“大哥”以QQ群招收的会员也急速膨胀起来,快乐群、财神群、财富群、黄金群、铂金群和钻石群等,每种群的收费也不一样,最高的是钻石群,年费竟高达3.7万元!
2007年7月2日,20多名长春便衣警察涌入当地的华尔兹大厦,他们冲进6楼一间20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室,从10多名一脸愕然的员工中,抓走了一个高大壮实的男子。据警方透露,这位热心的大哥,为散户谋福利的“大恩人”,谋取了散户们1300万元人民币。被网民尊称为“网络股神”的“带头大哥”终于走下神坛,许多网民至此才幡然醒悟。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为行骗者蒙上了一层美丽的面纱,加上网络诈骗的成本很低,行骗者只需拥有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及一个假名,因此许多不法之徒,走上了这条高科技犯罪道路。2007年英国政府支持的一项调查显示,12%的英国成人互联网用户在2006年遭到网络骗局。
在低价货物前,请低头三思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相关案例:英国伦敦。一位年仅13岁、家境原本贫寒,却过上与其年龄和收入完全不符的奢靡生活——身穿订做的西装、乘坐豪华轿车、雇佣私人保镖,还购买私人飞机。然而,这名伦敦少年的“致富”过程却是一条犯罪道路。他谎称自己是跨国公司老板,在网上出售各种产品。截至被捕前的3年内,他已获得非法收入超过25万英镑(约合49万美元),成为英国最大的网络骗子之一。
据英国《每日邮报》2007年5月报道,这个少年的行骗历程始于13岁。那一年,他的母亲死于癌症,留给他1.6万英镑遗产。他把一部分遗产用来购买有关犯罪的书籍,专门“攻读”各种骗术。随后,他创建一个网站,以大大低于市场水平的折扣价出售等离子屏幕电视机。果然,购物款如潮水般涌来,但他没有按照约定供货,而是将钱放入自己腰包。为了扩大“业务”,这名少年辍学在家,相继在网上成立了文具和办公用品供应公司、约会网站和模特经纪公司。很快,他便开始在外租用办公室。他还在求职中心张贴广告,招聘了数十名员工,其中很多人至今仍在等待领取薪水。
第三只眼:“十个便宜九个爱”。贪便宜是全世界人的通病,但如果便宜得离谱,请放弃这种诱惑。他真的有50元钱一个的手机,为何不留给自己,还要拿出来供你享用?这违背了人的天性。
无关桃色,关乎金钱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相关案例:2005年6月27日深夜2时许,安徽省合肥市一个大学毕业生阿勇突然打电话告诉同学,他已经被人绑架,并说就在附近,其后电话被绑匪强行拿开。绑匪在电话里让其在最短时间内将8800元打入他们指定的一个银行账户内。
平时阿勇最喜欢上网,于是民警推测阿勇极可能是在约见网友时被绑架了。正在调查时,有人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说阿勇在一家宾馆住过,曾对其提过那里的设施不错。凌晨5时许,民警找到了那家宾馆,并抓获了7名犯罪嫌疑人,5男2女。他们年龄在17岁~23岁之间,都是通过网上聊天的形式相互勾结在一起,其中3人还是在校生。由于手头拮据,几人开始商议网络行骗的事项,他们在网上设一个固定QQ号,以团伙里的漂亮女孩为诱饵,从网上通过视频聊天勾引男子出来到宾馆见面,然后其余人实施抢劫。据交代,当晚该团伙一名女犯罪嫌疑人在网上和阿勇视频聊天约半小时后,即约到宾馆开房见面。而在10天前,该团伙以此法在另一旅社从一男子处诈得2000元现金,而受害人一直没有报案。
骗术变种:
2006年11月,山西省临沂市的赵先生在网上结识了一个网名叫“刺玫瑰”的女子,两人约好了见面地点。令赵先生心花怒放的是,“刺玫瑰”果真是一个亭亭玉立的漂亮美眉。他们一块进了饭店,吃饭过程中,“刺玫瑰”的手机响了,刚响了几声就不响了,她低头看过之后面露难色地对赵先生说:“不好意思,我的手机没电了,借你的手机回个电话好吗?”赵先生十分爽快地将自己价值2000多元的手机递给了她。她说:“饭店太吵,我到洗手间去打一下。”可是“刺玫瑰”这一去就没再回来了。
第三只眼:网络猎艳是一个非常刺激人感观的词眼,但猎艳者往往忘记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古训。尤其是男人,还是少动这些花花肠子。
不明财产,还是绕道而行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相关案例:这是迄今为止最经典的一个骗局,住在佛罗里达坦柏市的家庭医生加斯米夫妇每讲到往事,42岁的加斯米太太就两眼含泪,浑身颤抖。两年前(2005年),加斯米夫妇收到一封来自尼日利亚政府的电子邮件,上面说加斯米太太的一个亲戚在尼日利亚去世,留给她2700万美元的巨额遗产。加斯米太太并不记得自己有这么个亲戚,不过,她还是按照电子邮件上给的电话号码打电话到尼日利亚,找到了那位所谓去世亲戚的律师。这位自称叫威廉姆斯的律师给加斯米太太传真了几份有政府盖章的正式文件,打消了她所有的疑虑。
毫无疑问,加斯米夫妇要求律师尽快把这笔款项转入他们的美国银行。律师先让他们电汇7240美元的律师费与手续费。加斯米夫妇二话不说,马上照办。接着,他们收到律师威廉姆斯的电子邮件告知要付2.7万美元的遗产税才能付款。加斯米夫妇又如数电汇。
两天以后,加斯米夫妇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位英语流利的男子从美国的亚特兰大市打来的。这位男子自称是尼日利亚银行驻当地代表。他告知加斯米夫妇钱已经到了,需要他们亲自到亚特兰大去签收。同时,他提醒加斯米夫妇另外再带1.15万现金付电汇费用。
加斯米夫妇兴冲冲地飞到亚特兰大,三位西装笔挺的尼日利亚银行代表马上赶来与他们见面。他们告知加斯米夫妇说,尼日利亚政府在付款的时候犯了个错误,给的全是现金,钱就在箱子里面。为了把这笔巨额现金带进美国,他们只能把钱涂黑,蒙过海关。说着,他们把箱子打开,里面全是黑色的100元美钞尺寸的一张张纸片。这三位男子说钱是可以洗干净的,但是要洗这么多钱,还要一种特殊的化学药水才行,需另外收费18.5万美元。加斯米夫妇想想他们已经付了10多万美元,这笔钱不付,就收不到他们的“巨额遗产”。于是就抵押了他们的房子,付了这18.5万美元。
据美国经济情报局统计,这种名为“尼日利亚骗局”平均每年在全球骗取的金额高达15亿美元,数目之大,令人咋舌。
第三只眼:看了这个事例,确实有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味道,现在这种分遗产的把戏开始潜入中国。如果是网络上有人告诉你有意外之财,你不必将信将疑,直接回函告诉他,请你先帮我预付各种费用并把钱寄给我,我将分一半钱给你。呵呵!
要的就是你的账号和密码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相关案例:Best Buy在美国是一家颇有信誉的超级连锁店。它们的网站Best Buy.com也非常受欢迎。2005年,不少顾客曾收到过一封以“Best Buy订单,谨防假冒”为醒目标题的电子邮件。电子邮件上说,有人用了你的信用卡在Best Buy的网站上购买了东西,为了验证真伪,要求你到Best Buy网站的防伪部门填写一下你的个人信息。这个电子邮件看上去非常正规,提供的防伪部门的网址看上去也是在Best Buy属下的,应该也不会错,事情本身似乎也合乎常理,于是很多人就真的点击了那个网址。岂不知,问题就出在他们所提供的这个网址上。这个看似Best Buy的网址只是表面现象,当你点击这个网址的时候,里面还有个暗藏的网址,把你连接到诈骗者设计的假网页上,就像古希腊的特洛伊木马,肚里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个骗局的目的是诈取消费者的个人信用卡信息,以便诈骗者利用这些信息进行作案。
骗术变种:
1.2006年,日本一起网络犯罪引起了全国的轰动。该案件中,一位东京年仅14岁的少年制作了一个假游戏网站,而且这个网站和真的游戏网站没有区别,更绝的是,这个网站也可以互动玩游戏,很多用户登陆后,把账号和密码泄露了出去。
2.2006年,青岛城阳区的张先生收到一封署名“中国银联”的电子邮件,称某银行的银联系统正在升级,需要在邮件下方链接的网址中输入银行账号和密码,小张没有多想就照着做了。后来他才发现,卡里的钱全部被人取走了。
第三只眼:其实,这种真真假假混在一起的骗局真是难以识破。毕竟很多人都不是电脑专家,那些骗子要植一个病毒到我们电脑里简直轻而易举。那么还等什么,赶快装正版杀毒软件。同时,当网络上需要输入账号和密码时,请以刑侦队长打量案发现场的怀疑眼光看清每个环节。
2007年5月10日,“大哥”的博客点击率突破910万,距1000万大关不远。在这个全民股疯的时刻,“大哥”以QQ群招收的会员也急速膨胀起来,快乐群、财神群、财富群、黄金群、铂金群和钻石群等,每种群的收费也不一样,最高的是钻石群,年费竟高达3.7万元!
2007年7月2日,20多名长春便衣警察涌入当地的华尔兹大厦,他们冲进6楼一间20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室,从10多名一脸愕然的员工中,抓走了一个高大壮实的男子。据警方透露,这位热心的大哥,为散户谋福利的“大恩人”,谋取了散户们1300万元人民币。被网民尊称为“网络股神”的“带头大哥”终于走下神坛,许多网民至此才幡然醒悟。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为行骗者蒙上了一层美丽的面纱,加上网络诈骗的成本很低,行骗者只需拥有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及一个假名,因此许多不法之徒,走上了这条高科技犯罪道路。2007年英国政府支持的一项调查显示,12%的英国成人互联网用户在2006年遭到网络骗局。
在低价货物前,请低头三思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相关案例:英国伦敦。一位年仅13岁、家境原本贫寒,却过上与其年龄和收入完全不符的奢靡生活——身穿订做的西装、乘坐豪华轿车、雇佣私人保镖,还购买私人飞机。然而,这名伦敦少年的“致富”过程却是一条犯罪道路。他谎称自己是跨国公司老板,在网上出售各种产品。截至被捕前的3年内,他已获得非法收入超过25万英镑(约合49万美元),成为英国最大的网络骗子之一。
据英国《每日邮报》2007年5月报道,这个少年的行骗历程始于13岁。那一年,他的母亲死于癌症,留给他1.6万英镑遗产。他把一部分遗产用来购买有关犯罪的书籍,专门“攻读”各种骗术。随后,他创建一个网站,以大大低于市场水平的折扣价出售等离子屏幕电视机。果然,购物款如潮水般涌来,但他没有按照约定供货,而是将钱放入自己腰包。为了扩大“业务”,这名少年辍学在家,相继在网上成立了文具和办公用品供应公司、约会网站和模特经纪公司。很快,他便开始在外租用办公室。他还在求职中心张贴广告,招聘了数十名员工,其中很多人至今仍在等待领取薪水。
第三只眼:“十个便宜九个爱”。贪便宜是全世界人的通病,但如果便宜得离谱,请放弃这种诱惑。他真的有50元钱一个的手机,为何不留给自己,还要拿出来供你享用?这违背了人的天性。
无关桃色,关乎金钱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相关案例:2005年6月27日深夜2时许,安徽省合肥市一个大学毕业生阿勇突然打电话告诉同学,他已经被人绑架,并说就在附近,其后电话被绑匪强行拿开。绑匪在电话里让其在最短时间内将8800元打入他们指定的一个银行账户内。
平时阿勇最喜欢上网,于是民警推测阿勇极可能是在约见网友时被绑架了。正在调查时,有人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说阿勇在一家宾馆住过,曾对其提过那里的设施不错。凌晨5时许,民警找到了那家宾馆,并抓获了7名犯罪嫌疑人,5男2女。他们年龄在17岁~23岁之间,都是通过网上聊天的形式相互勾结在一起,其中3人还是在校生。由于手头拮据,几人开始商议网络行骗的事项,他们在网上设一个固定QQ号,以团伙里的漂亮女孩为诱饵,从网上通过视频聊天勾引男子出来到宾馆见面,然后其余人实施抢劫。据交代,当晚该团伙一名女犯罪嫌疑人在网上和阿勇视频聊天约半小时后,即约到宾馆开房见面。而在10天前,该团伙以此法在另一旅社从一男子处诈得2000元现金,而受害人一直没有报案。
骗术变种:
2006年11月,山西省临沂市的赵先生在网上结识了一个网名叫“刺玫瑰”的女子,两人约好了见面地点。令赵先生心花怒放的是,“刺玫瑰”果真是一个亭亭玉立的漂亮美眉。他们一块进了饭店,吃饭过程中,“刺玫瑰”的手机响了,刚响了几声就不响了,她低头看过之后面露难色地对赵先生说:“不好意思,我的手机没电了,借你的手机回个电话好吗?”赵先生十分爽快地将自己价值2000多元的手机递给了她。她说:“饭店太吵,我到洗手间去打一下。”可是“刺玫瑰”这一去就没再回来了。
第三只眼:网络猎艳是一个非常刺激人感观的词眼,但猎艳者往往忘记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古训。尤其是男人,还是少动这些花花肠子。
不明财产,还是绕道而行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相关案例:这是迄今为止最经典的一个骗局,住在佛罗里达坦柏市的家庭医生加斯米夫妇每讲到往事,42岁的加斯米太太就两眼含泪,浑身颤抖。两年前(2005年),加斯米夫妇收到一封来自尼日利亚政府的电子邮件,上面说加斯米太太的一个亲戚在尼日利亚去世,留给她2700万美元的巨额遗产。加斯米太太并不记得自己有这么个亲戚,不过,她还是按照电子邮件上给的电话号码打电话到尼日利亚,找到了那位所谓去世亲戚的律师。这位自称叫威廉姆斯的律师给加斯米太太传真了几份有政府盖章的正式文件,打消了她所有的疑虑。
毫无疑问,加斯米夫妇要求律师尽快把这笔款项转入他们的美国银行。律师先让他们电汇7240美元的律师费与手续费。加斯米夫妇二话不说,马上照办。接着,他们收到律师威廉姆斯的电子邮件告知要付2.7万美元的遗产税才能付款。加斯米夫妇又如数电汇。
两天以后,加斯米夫妇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位英语流利的男子从美国的亚特兰大市打来的。这位男子自称是尼日利亚银行驻当地代表。他告知加斯米夫妇钱已经到了,需要他们亲自到亚特兰大去签收。同时,他提醒加斯米夫妇另外再带1.15万现金付电汇费用。
加斯米夫妇兴冲冲地飞到亚特兰大,三位西装笔挺的尼日利亚银行代表马上赶来与他们见面。他们告知加斯米夫妇说,尼日利亚政府在付款的时候犯了个错误,给的全是现金,钱就在箱子里面。为了把这笔巨额现金带进美国,他们只能把钱涂黑,蒙过海关。说着,他们把箱子打开,里面全是黑色的100元美钞尺寸的一张张纸片。这三位男子说钱是可以洗干净的,但是要洗这么多钱,还要一种特殊的化学药水才行,需另外收费18.5万美元。加斯米夫妇想想他们已经付了10多万美元,这笔钱不付,就收不到他们的“巨额遗产”。于是就抵押了他们的房子,付了这18.5万美元。
据美国经济情报局统计,这种名为“尼日利亚骗局”平均每年在全球骗取的金额高达15亿美元,数目之大,令人咋舌。
第三只眼:看了这个事例,确实有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味道,现在这种分遗产的把戏开始潜入中国。如果是网络上有人告诉你有意外之财,你不必将信将疑,直接回函告诉他,请你先帮我预付各种费用并把钱寄给我,我将分一半钱给你。呵呵!
要的就是你的账号和密码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相关案例:Best Buy在美国是一家颇有信誉的超级连锁店。它们的网站Best Buy.com也非常受欢迎。2005年,不少顾客曾收到过一封以“Best Buy订单,谨防假冒”为醒目标题的电子邮件。电子邮件上说,有人用了你的信用卡在Best Buy的网站上购买了东西,为了验证真伪,要求你到Best Buy网站的防伪部门填写一下你的个人信息。这个电子邮件看上去非常正规,提供的防伪部门的网址看上去也是在Best Buy属下的,应该也不会错,事情本身似乎也合乎常理,于是很多人就真的点击了那个网址。岂不知,问题就出在他们所提供的这个网址上。这个看似Best Buy的网址只是表面现象,当你点击这个网址的时候,里面还有个暗藏的网址,把你连接到诈骗者设计的假网页上,就像古希腊的特洛伊木马,肚里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个骗局的目的是诈取消费者的个人信用卡信息,以便诈骗者利用这些信息进行作案。
骗术变种:
1.2006年,日本一起网络犯罪引起了全国的轰动。该案件中,一位东京年仅14岁的少年制作了一个假游戏网站,而且这个网站和真的游戏网站没有区别,更绝的是,这个网站也可以互动玩游戏,很多用户登陆后,把账号和密码泄露了出去。
2.2006年,青岛城阳区的张先生收到一封署名“中国银联”的电子邮件,称某银行的银联系统正在升级,需要在邮件下方链接的网址中输入银行账号和密码,小张没有多想就照着做了。后来他才发现,卡里的钱全部被人取走了。
第三只眼:其实,这种真真假假混在一起的骗局真是难以识破。毕竟很多人都不是电脑专家,那些骗子要植一个病毒到我们电脑里简直轻而易举。那么还等什么,赶快装正版杀毒软件。同时,当网络上需要输入账号和密码时,请以刑侦队长打量案发现场的怀疑眼光看清每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