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蒋子龙到刘醒龙:“改革”共识的文学史反思

来源 :文艺争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小说是新时期以来重要宏大叙事类型,上承十七年文学中心工业文学、农村小说等叙事类型,下启1990年代“主旋律”小说,产生了“新现实主义小说”“新农村小说”等诸多变体.受到“重写文学史”观念影响,1980年代后当代文学史大多将改革小说作为新时期发轫文学潮流,作为“从外部走向本体”“文学回归语言”文学史逻辑的“过渡阶段”.改革小说既能有效抚慰创伤,又可有效引发文学的“现代性追求”.改革小说是现代民族国家叙事、政党政治直接介入文学的宏大叙事类型,又开启“现代观念”再造文学时空观,引出“个人解放”先声.然而,改革小说的过渡状态,其实是一种“尴尬”过渡.改革小说的复杂性被大大简化,它与十七年文学的联系,改革小说的“社会主义文学”价值的“当代性”,及它显示的“中国想象”的主体特质,也被遮蔽了.这也造成改革小说与纯文学化的当代文学史书写逻辑上的错位.
其他文献
一读诗人西渡新作《奔月》(刊《十月》2021年第1期),首先令我想起的,是《聊斋志异·崂山道士》中的一个片段。刚进山学道不久的王生,晚间撞见了崂山道士们施法娱乐的场面:一夕归,见二人与师共酌,日已暮,尚无灯烛。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俄一客曰:“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何不呼嫦娥来?”乃以箸掷月中。见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与人等。纤腰秀项,翩翩作“霓裳舞”。
在有关近代中国纯文学观念演进的研究中,学界往往将其简单地归结为欧洲纯文学观念影响的结果,而忽视了这样的一个事实:中西纯文学观念的演进,都有一个杂文学阶段.学界没有注
期刊
当代文学史的下限问题,以我的理解,实际上是要为当代文学70年寻找一个时间节点,一个结束与开端的文学史时刻.显然,这一寻找注定与特定的文学史话语体系相关联,并会因此而呈现
期刊
《古事记》记叙古事,内容驳杂,上古记事来自想象与口传,无法在历史研究中用来作为史实与年代的确认,唯可辅助推定相关事件信息.然其整个建国神话的构造详细郑重,其用意在《古
期刊
《雷雨》作为一部有着丰富而深刻内涵的戏剧,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多种阐释的可能性,被称为“说不尽的《雷雨》”.也正因为如此,围绕着《雷雨》一直存在着很多争论.在长期的《雷
期刊
告知师姐赵园,这学期我在北大讲授专题课“中国现代文学文类研究”,讨论的对象包括她早年作品《论小说十家》,她有点困惑,以为这纯属“徇私舞弊”.因为,在她看来,这雏鹰初啼
期刊
近代以来中国旅俄游记中的俄国形象在20世纪20-30年代曾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但是学界对20-30年代中国旅苏游记的评价却在最近几十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分歧.1990年代之前,学界的
期刊
全球化与网络技术的普及发展带来复杂的社会形势。受多种社会思潮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给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新难题。马克思主义着眼人的实际,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
时至2020年,美学研究领域依然是声势煊赫的.美学家们非但没有停息思考与争论,而且使中国美学的学派旗帜更为鲜明.日前由南京大学美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中文系联合
期刊
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推动下,人们的审美活动进入了一个目不暇接、高速变幻的时代,新的创造、新的好奇、新的想象、新的建构正在以“日日新”的状态,向人们扑来;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