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参加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必考的科目,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目前会计从业考试难度逐年提升,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现状,对本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重点讲述采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学间互助等教学策略,提升学科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
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課程教学现状及改革必要性
会计从业资格证是财会专业学生毕业后走向财会作岗位的敲门砖,其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之一。由于该课程一般开设于学生入学之初,对于专业的了解还很陌生。另一方面课程综合了会计法、税收、财政法等多学科的知识,内容枯燥,章节间无联系,理论强,使得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存在畏难情绪,感到难同时由于目前对该课程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课气氛较为沉闷,增加了学生抵制学习的情绪,导致教学果欠佳,同时也影响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如何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学目标,从而提高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就必须对传统学方法进行改革。
二、教学内容改革思路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鉴于此课程一般开设在学生大学入校第一学期,学生对专业教学非常。因此对该课程的改革可以按照会计工作“作业流程”的过程特征,突出实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新组织、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利用项目化、案例、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对原有的课程章节内容进行整合和压缩,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按照课程的学习情境,重组教学内容;实施任务驱动、目标教学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努力实现理论教学案例化和实践教学实操化的多元化、多角度的“教学做”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内容的设置。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为了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指导思想,应适当调整理论教学的内容和结构,增加实践教学模块,强化学生在会计工作中严格遵守会计准则与会计法规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习惯。该课程的教学环节可分设“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两大项目,按照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对以上两个项目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以会计工作中常见的典型任务为主,以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领会会计法规的精神实质。课程开发中的根据教学专题划分出具体学习情境和教学活动的子情境,并通过任务和案例的形式,以“以案讲法”作为教学主导思想,完成课程设计。
(二)教学实施过程中典型方法分享。(1)以多媒体为手段“实物示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学习目标。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直观形象,利用多媒体可以将枯燥死板的教材知识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原始凭证的时候,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介绍原始凭证的种类和填制要求,给学生展示某企业实际工作中发生的一笔业务,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原始凭证必须具备的内容及填写要点,填制完成后学生之间交换原始凭证,相互审核,最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填写正确的原始凭证,学生自我检查填写是否正确,审核是否合规,将理论的课程转变为实训的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原始凭证的知识得到完全理解,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2)“模拟真实情景”注重实践教学“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模拟真实情景是将一些不易或不宜真实接触的教学内容用创设模拟现实情境来满足教与学的需求,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工作中的经济业务,在情景中学习,例如在讲解票据结算时,教师可以创设情景,使得学生置身于一个仿真的工作环境中。首先教师创设情景,有 A 公司、B 公司、C 公司、D 银行;然后把学生按要求进行分组,把组员安排到公司或银行中,扮演出票人、收款人、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被背书人、保证人等不同的角色;接着进行实践教学,出票人根据业务特色,选择相应的结算方式,按要求填写票据;持票人拿着票据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付款人付款;付款人拿到票据后首先要对票据的进行审查,接着对持票人的审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熟悉银行结算流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增强理解。(3) 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参与”促进学生对内容的消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开设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学期,对于初入大学的学生对于专业性的学科领域很陌生,自 2013 年开始,全国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型中增加了案例分析类型题目,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必须广泛实施案例教学法,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寓于生动具体的案例之中,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终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考试。例如在讲解票据的四项行为时以层层递进的案例为载体,首先给出学生A、B公司发生交易往来的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提供出票时间、结算金额等信息完成出票行为;其次在完成出票行为之后为学生展示正确的票据填写方法,并根据递进的案例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和角色中完成背书流转;再次,细化前期案例,引入保证人角色完成保证行为的认定及讲解;最后在汇票中展示票据承兑行为,让学生分析行为所造成的结果。在动手与领会的过程中明白了票据四个行为相关知识要点。
三、教学效果的检验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初级教学目标在于学生掌握知识要点,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中级目标为能够准确无误的将专业知识运用于日后的实际岗位工作中;而终极目标在于学生在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终生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将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主线贯穿整个理论教学。
自2010年开始,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与审计专业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检验也从三个目标过程进行检验。
首先,针对初级目标,教师对于教学效果的检验一直以来采取“社会认定”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泛雅平台,大学城云空间等网络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不间断的检验,过程性检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而该课程的最终成绩认定则以全国会计从业证书的考取来认定,占总成绩的70%。这样使得学生在学习和考证两个环节都不能松懈,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就业奠定了专业和上岗基础。
其次,对于中级目标,教学效果的检验则通过专业软件课程实训、学院技能大赛和省级专业技能大赛的操作成果进行评定。这样不仅仅检验了教学成绩,更大的意义在于对于人才培养环节中的漏洞有了明确的筛查,便于专业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最后,学生的职业道德检验是教学环节的最后跟踪部分。
学院专门设置教学就业科室,结合麦克斯调研等第三方平台及合作企业调研等方式对学生毕业后的执业操守、职业能力进一步掌握和了解,延续教学过程的全称性跟踪。
参考文献:
[1] 蒋小兰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年第 33 期.
[2] 姜东模 “熟悉记忆法介绍及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的应用举例《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 年第 06 期.
[3] 任玉梅 “案例教学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的运用《财经界》2011 年第 12 期.
[4] 林伟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探讨 《内江科技》2011 年第 02 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
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課程教学现状及改革必要性
会计从业资格证是财会专业学生毕业后走向财会作岗位的敲门砖,其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之一。由于该课程一般开设于学生入学之初,对于专业的了解还很陌生。另一方面课程综合了会计法、税收、财政法等多学科的知识,内容枯燥,章节间无联系,理论强,使得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存在畏难情绪,感到难同时由于目前对该课程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课气氛较为沉闷,增加了学生抵制学习的情绪,导致教学果欠佳,同时也影响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如何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学目标,从而提高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就必须对传统学方法进行改革。
二、教学内容改革思路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鉴于此课程一般开设在学生大学入校第一学期,学生对专业教学非常。因此对该课程的改革可以按照会计工作“作业流程”的过程特征,突出实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新组织、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利用项目化、案例、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对原有的课程章节内容进行整合和压缩,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按照课程的学习情境,重组教学内容;实施任务驱动、目标教学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努力实现理论教学案例化和实践教学实操化的多元化、多角度的“教学做”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内容的设置。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为了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指导思想,应适当调整理论教学的内容和结构,增加实践教学模块,强化学生在会计工作中严格遵守会计准则与会计法规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习惯。该课程的教学环节可分设“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两大项目,按照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对以上两个项目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以会计工作中常见的典型任务为主,以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领会会计法规的精神实质。课程开发中的根据教学专题划分出具体学习情境和教学活动的子情境,并通过任务和案例的形式,以“以案讲法”作为教学主导思想,完成课程设计。
(二)教学实施过程中典型方法分享。(1)以多媒体为手段“实物示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学习目标。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直观形象,利用多媒体可以将枯燥死板的教材知识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原始凭证的时候,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介绍原始凭证的种类和填制要求,给学生展示某企业实际工作中发生的一笔业务,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原始凭证必须具备的内容及填写要点,填制完成后学生之间交换原始凭证,相互审核,最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填写正确的原始凭证,学生自我检查填写是否正确,审核是否合规,将理论的课程转变为实训的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原始凭证的知识得到完全理解,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2)“模拟真实情景”注重实践教学“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模拟真实情景是将一些不易或不宜真实接触的教学内容用创设模拟现实情境来满足教与学的需求,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工作中的经济业务,在情景中学习,例如在讲解票据结算时,教师可以创设情景,使得学生置身于一个仿真的工作环境中。首先教师创设情景,有 A 公司、B 公司、C 公司、D 银行;然后把学生按要求进行分组,把组员安排到公司或银行中,扮演出票人、收款人、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被背书人、保证人等不同的角色;接着进行实践教学,出票人根据业务特色,选择相应的结算方式,按要求填写票据;持票人拿着票据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付款人付款;付款人拿到票据后首先要对票据的进行审查,接着对持票人的审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熟悉银行结算流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增强理解。(3) 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参与”促进学生对内容的消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开设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学期,对于初入大学的学生对于专业性的学科领域很陌生,自 2013 年开始,全国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型中增加了案例分析类型题目,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必须广泛实施案例教学法,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寓于生动具体的案例之中,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终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考试。例如在讲解票据的四项行为时以层层递进的案例为载体,首先给出学生A、B公司发生交易往来的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提供出票时间、结算金额等信息完成出票行为;其次在完成出票行为之后为学生展示正确的票据填写方法,并根据递进的案例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和角色中完成背书流转;再次,细化前期案例,引入保证人角色完成保证行为的认定及讲解;最后在汇票中展示票据承兑行为,让学生分析行为所造成的结果。在动手与领会的过程中明白了票据四个行为相关知识要点。
三、教学效果的检验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初级教学目标在于学生掌握知识要点,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中级目标为能够准确无误的将专业知识运用于日后的实际岗位工作中;而终极目标在于学生在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终生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将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主线贯穿整个理论教学。
自2010年开始,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与审计专业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检验也从三个目标过程进行检验。
首先,针对初级目标,教师对于教学效果的检验一直以来采取“社会认定”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泛雅平台,大学城云空间等网络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不间断的检验,过程性检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而该课程的最终成绩认定则以全国会计从业证书的考取来认定,占总成绩的70%。这样使得学生在学习和考证两个环节都不能松懈,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就业奠定了专业和上岗基础。
其次,对于中级目标,教学效果的检验则通过专业软件课程实训、学院技能大赛和省级专业技能大赛的操作成果进行评定。这样不仅仅检验了教学成绩,更大的意义在于对于人才培养环节中的漏洞有了明确的筛查,便于专业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最后,学生的职业道德检验是教学环节的最后跟踪部分。
学院专门设置教学就业科室,结合麦克斯调研等第三方平台及合作企业调研等方式对学生毕业后的执业操守、职业能力进一步掌握和了解,延续教学过程的全称性跟踪。
参考文献:
[1] 蒋小兰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年第 33 期.
[2] 姜东模 “熟悉记忆法介绍及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的应用举例《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 年第 06 期.
[3] 任玉梅 “案例教学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的运用《财经界》2011 年第 12 期.
[4] 林伟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探讨 《内江科技》2011 年第 0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