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影“人间”的泰式恐怖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ariz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恐怖片迷,不会错过泰国恐怖片。
  
  在依照地区划分欧美、日韩、港台的标签时,泰国恐怖片不得不单列一项,足见其盛。当然,也因为国产恐怖片实在无法满足恐迷们。
  现代科技已经很发达,为什么对恐怖片的需求依然旺盛?人的恐惧,在远古无非是天灾地难、失控的疾病、野兽和部落战争。原始人很弱,不得不畏惧。那时的“知识分子”负责解释恐惧,推之于神明命运,所以有图腾(部落崇拜)和自然崇拜。人类拜倒在自然之下。
  科技貌似实现了“人定胜天”,而“拜倒”是有惯性的,内化的恐惧随着文化宗教尾随至今。一支“上层建筑”,是宗教、神话、宿命轮回论等。一支“下里巴人”,是民俗、迷信、怪谈、因果报应等。
  恐怖片唤醒人内心的恐惧。借“返古”,现代人回到常常被“现代”遮蔽的“无常恐怖”中,体验一把。另一方面,或如尼采所说,人在内心深处渴望以酷刑处罚他者,作为快乐体验和自我确认。所以《死神来了》《电锯惊魂》等类型的电影经久不衰。
  泰国恐怖片,无疑是既承远古恐惧,又深谙西方心理学理论的佼佼者。

比之欧美


  泰国恐怖片的风格独树一帜。不妨从2012年上映的一部“别具匠心”的《林中小屋》说起。《林中小屋》是美国人拍的,它是一部嘲弄恐怖片的恐怖片。影片重现传统恐怖片一贯程式化的“框架”,比如,人一惊一乍,鬼突然扑满镜头,音乐故弄玄虚,“作死者必死”等。
  恐迷的口味越来越重,欲求不满。这部拆解、戏谑恐怖片的电影,被他们捧热。在我看来,《林中小屋》不算一部恐怖片。它是一个调皮的拆穿魔术师把戏的“好事者”,关键是,它“拆”的过程中不得不重复老套路,把自己也陷了进去。屠龙少年成为恶龙,有比這更悲剧的吗?
  但《林中小屋》也揭了欧美恐怖片的“底”。鲜血,廉价如番茄酱一般涂满电影场景。要收割电影主角们的性命,电锯已经不够看了,必须改良各种恐怖的刑具,或者加上现代科技,增强视觉。电影前2/3,决不肯交出一点线索,只是热热闹闹地洒番茄酱。无知者无畏?不,是令其“无知”令其“畏”。
  另一类欧美恐怖片则蔚为壮观—心理恐怖片,《闪灵》是这类型电影兴起的一座丰碑。其实这种叙述类型,电影已是后来者。文学家们厌倦了老实巴交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所以18世纪的所谓“现象学”“象征主义”一片滥觞,至“意识流”“存在主义”,至今仍有余波。读卡夫卡的《废墟》《城堡》,恐怖感不比《闪灵》差。
  
  一批精神分析学、心理学学者也来凑热闹,甚至成为这个“热闹”的主导者。如弗洛伊德、荣格等。以此为尺,可以理解为什么说《穆赫兰道》是典型的弗洛伊德式电影了。《穆赫兰道》讲述一个主角的多重梦境,在梦中见到可怖之物。随着抽丝剥茧,揭露出是主角在现实中犯下重罪,又无法原谅自己,因此困自己在恐怖的梦中,近“疯”。只有潜意识处原谅自己,得到满足,方可“梦醒”。
  像弗洛伊德在治疗病人似的。
  复述这些是想说明,西方恐怖电影镜头主观,偏爱“梦境”“多重人格”等,这是他们文学、心理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影片深藏着“真实的”“冰山之下的巨大潜意识”,引人深思。
  反观国内,部分恐怖电影制作人,学到“伪纪录片式拍摄”、人格分裂,就用个不停,实在只学到皮毛而已。

因果生灭


  回到泰国恐怖片,国人则容易亲近得多,所谓“东方性”。
  照理说,日本与中国文化更加亲近,日本文化取自唐代的残照。而且,日本电影市场发达,其中恐怖惊悚类型众多,从“豚鼠系列”b级片,到《杀手阿一》cult片,让园子温初崭头角的邪典片,再到心理恐怖片、传统恐怖片,数不胜数。其中以《咒怨》《午夜凶铃》,名气最大。
  不过日本文化总是“很日本”,很轻很薄,像俳句。日本恐怖片以简单的诅咒,无由来的怨气见长,很难脱离“凶宅”“恶灵”的框架。比如《午夜凶铃》,原著以一本科幻小说的属性,都无力回天。所以,日本恐怖片是以小故事、民间传闻,“脑洞大开”为最经典的,如《怪谈新耳袋》《世界奇妙物语》系列。它们的故事越小,越简单,越“后怕”。
  一句恐迷圈的名言:“泰国恐怖讲因果,我害你来你害我,一到日本瞎胡扯。”
  至于韩国恐怖片,服从于韩国影视的两大气候,“偶像化”和“批判现实化”。前者,找一群俊男靓女当高中生,最终都惨死。后者,还是大多发生在校园,像《考死》《老师的恩惠》,批判现实问题。韩国影圈热衷于批判,用在现实主义题材中,很好,用在恐怖片类型上,怪怪的。
  
  还好有泰国恐怖片。泰国不像日本现代化太早,太注重电影形式上的摆布而不对“东方口味”;也不像韩国一心批判现实,在恐怖片中只能将受害人和场景拍得越来越凄美,像音乐MV。
  泰国恐怖片是专心讲故事,有因有果,报应不爽。
  无法避开《鬼影》,一部泰恐迷心中常居榜首的恐怖片。男主角常觉肩膀酸痛,求医无果,和身边爱人也发生争执,生活苦不堪言。用现代科技拍立得“找鬼”,驱之,不散。为什么被鬼缠上?原来男主角在青年时,有一位互有好感的女同学。但 “狐朋狗友”奸之,拍照留念,男主无奈配合作恶。女同学化作鬼,留恋他,骑在他肩上,终于“一生一世”。
  很典型的泰国恐怖片,故事完整,报应不爽。其中主角用拍立得找鬼的踪迹,完全主观,一镜到底,是很“直觉主义”的手法。   世间有情,执着,成畸形爱恋。这在泰恐中是反复出现的主题。
  《变鬼》系列盛名至今,第一部也是如此。女主被男主始乱终弃,成鬼。男主远赴英国,再回来,不知道女主是鬼,仍纠缠。有趣的是,男主在英国已经因吸毒死亡,但他不自知。执念带着他回到泰国,再烧欲火。
  核心不变,形式趋于现实。《鬼夫》上映于2013年,当年的泰国影榜第一。讲男主参军战斗,女友在家守候。战后,男人回家,街邻都避开他。女人说她受到骚扰,不从,惹得周遭口舌。男人战友察觉不对,发现女主成鬼而不自知。影片最后,男主说,知道你是鬼,我怕鬼,更怕失去你。
  可见,爱人不爱我,爱人欺骗、背叛我,这些青年男女情爱主题向来是日常生活之“大事”,即便在“佛国”。

鬼事即人事


  
  “生犀不敢烧,燃之有异香,沾衣带,人能与鬼通”,典出《晋书·温峤传》。人,渴望与“鬼”通,或曰神明、灵通。
  泰国似乎很能与“鬼”通。小乘佛国,古曼童、佛牌成特产。小乘佛学讲戒律,生死轮回,三界六道,人要超脱之外,靠修行,常施舍,播福田。到电影里,见鬼见神,主角们都不太意外,常常能够转变到和鬼共处,发展剧情。
  《鬼宿舍》,不止是泰国恐怖片的异类,它应该是所有鬼片的异类。主角是一个刚上寄宿学校的小男孩、小“正太”,父母亲关系不好,家庭结构变化,他成了局外人,被寄宿到遥远的学校。宿舍空旷,排成长龙的架子床,他居其一,想家了,孤独寂寞。
  另一名主角,也是同龄的小男孩,两人常陪伴。久而久之,老师发现小“正太”不正常,自娱自乐地玩。老师找家长,家长也不解。另一名小男孩也闷闷不乐,谜底揭开,他是鬼,上吊而死,也是家庭关系不和的原因。他只喜欢和主角“正太”玩,但每天都要重新上吊一次—自杀者的惩罚。最终,小“正太”结束了朋友的痛苦,平安度化了他。影片有鬼,但不可怖,反而温情洋溢。
  佛学在泰国布下“三界”,人道与鬼道互通,鬼到人间,无非有情有恩,有冤有债,所谓真相一目了然。
  又一部经久不衰的泰国恐怖片《邪降2》。故事起初是一群老同学聚会,到男主家,见到男主后妈。曾有几名同学拆穿后妈与体育老师通奸,后妈记恨,給他们下了降头,一个一个惨死。有生吃猫肉,熟吃人肉,火枪烤脚,十足cult风格。
  但后妈实属冤枉。当初是体育老师贪恋她美色,下降头以通奸,还有另一名同学也做了此事。这场阴谋害得后妈家破人亡,她的复仇代价很大,“一旦下降头,将终生追随”。小乘佛教是声闻乘、缘觉乘,过去现在是所做一切“业”,永随轮回,没有大乘佛教的即心即佛“大方便”。
  追杀到最后,男主自白,自己早就惨死,无非是想让作恶的同学体验他的痛苦。女主绝望了,她曾经下降头,要和男主一生一世相随,但后来她也变心,如今,只能以死相随了。
  人间不值得,因为不完美。谁能为那个声名狼藉的后妈申冤呢,从头到尾她是被摆布的一方。要申明天下,要报复血仇,只能变成了“鬼”而来。
  西方在如何把握、还原真相上,兜兜转转,从“现实主义”到“现象学”,又从“未来主义”到“唯物论”。泰国作为“佛国”就很轻松,人通“鬼”,通“直觉主义”。
  “鬼”,不过是以前的“人”罢了。
  “阴间”,是“人间”的倒影。
其他文献
2月1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布劳沃德县一所高中发生枪击案,造成17人死亡,至少14人受伤。案发后,美国总统特朗普指示司法部制定新控枪措施,美国学生及其他社会人士也纷纷采取行动,要求政府将民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这一次呼吁控枪的声浪是空前巨大的,以致有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美国控枪的“拐点”已经出现了。  其实校园枪击案在美国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相反,由于美国在校园内禁枪,看似一尘不染的校园反而成了枪
经常在匈牙利报纸和杂志出现的名流中,有一个人的频繁露面可能难以让外人所理解。这是一个一直以诞生很多(从人口比例上来说)诺贝尔奖得主和奥运会奖牌得主而自豪的国家,但这个人出现在该国媒体时,一般都是被冠以一个“奇怪”的前缀——总理的牙医。  牙医贝拉·巴托尔菲(Bela Batorfi)的成名可以追溯到2010年,保守主义的青民盟(Fidesz)在那年的国会选举中大胜,结束了社会党八年的执政。当年41
过了珀斯(Perth)继续向北,漫长的道路沿着印度洋蜿蜒,孤独地朝着远方的未知向前。该如何形容它呢?  它像一根丝带,巧妙地装饰着西边闪闪发光的海面;又像是湛蓝的天空伸了个懒腰,一不小心触碰到了远处的地平线。细碎的阳光洒在灼热的柏油马路上,踩着光影一路向北,灌木丛中点缀着一朵朵橘黄色的小花,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柑橘的味道。“弗里曼特尔医生”  这个阳光明媚的周六,又是我们在西澳度过的完美一天。唯一让
2019年12月2日,32岁的英国飞行员LeeMumford 在驾驶舱拍摄的夜空。过去五年,Lee 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飞往全球各地的路上,工作间隙他用镜头捕捉世界各地的风光。德国农民的抗议艺术2019年11月26日,多達5000辆拖拉机抵达德国首都柏林,抗议政府最新的农业政策和环保规定。某些区域交通陷入相对停滞,最终,抗议者聚集到柏林标志性建筑勃兰登堡门。
康斯坦丁·马科夫斯基的油画《喝茶女》  早前读苏俄文学,几乎每一部都会出现茶炊,如“茶炊在桌上扑扑地响着,屋子里漂荡着奶渣煎黑面饼的热哄哄的味道,这逗起了我的食欲”(高尔基《童年》),“聂赫留朵夫刚要走到茶炊旁去斟茶,忽然听见阿格拉芬娜的脚步声……”(托翁《复活》)。此外,茶炊还出现于《安娜·卡列尼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等名著,其家庭地位堪比中国的筷子!  既有茶炊必有茶。今年6月
2017年1月20日,希拉里与丈夫克林顿一起参加了特朗普的总统就职典礼。在希拉里最新推出的《发生了什么》一书中,她回忆道,在典礼现场,她有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其实,换句话说,在那个总统就职典礼现场,希拉里的魂丢了。  对希拉里来说,输给特朗普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在选举结果公布之前,她甚至只准备了胜选演讲,而没有准备败选演讲词。她已经准备好了在2017年1月20日那天成为白宫的新主人,却没想到
《制造杀人犯》海报  2015年12月18日,互联网电视运营商网飞(Netflix)推出了一部历经10年拍摄的纪录片——《制造杀人犯》(Making a Murderer)。这部长达10集的纪录片一经播出,在短短的时间里就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该纪录片围绕着犯罪嫌疑人斯蒂芬·艾弗里(Steven Avery)的故事展开:艾弗里是威斯康星州马尼托瓦克县居民,23岁时因性侵犯罪被关进监狱18年,20
百老汇的经典音乐剧《芝加哥》正在中国巡演,观众的热情很高。这部剧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1975年首次搬上纽约舞台,迄今已经演出了8000余场,是百老汇历史上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而且,今天来看,一点儿也没有过时。  《芝加哥》讲了一个充满黑色幽默的故事。20世纪20年代,外表天真的家庭主妇Roxie谋杀情夫入狱,遇见了偶像Velma。在巧舌如簧的律师Billy Flynn的操纵和包装下,她们逃脱
2018年,哈佛大学毕业典礼  在常春藤名校成员中,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是最著名、最具竞争力的两所高校。尽管它们之间看似有很多共同点,但仍存在一些关键区别。地理与人口  哈佛大学坐落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也叫坎布里奇市),紧邻波士顿北部。那里也是麻省理工学院(MIT)所在地。剑桥市作为大学城,是一个以服务学生为核心的优质社区,有着悠久的研究氛围和学术传统。  剑桥市同时也有着迷人的广场、绿树成荫的河岸
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在一家咖啡店内,无论早上还是中午,点餐台前经常排起长长的队伍。市场数据表明,中国的咖啡消费正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  除了星巴克和Costa,类似麦当劳和711这样的场所,以及欣欣向荣的例如luckin这样的外卖咖啡品牌,都正让更多的人爱上咖啡这款饮料。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咖啡的功效堪比红牛,它是工作日的救命稻草,能够提神、去水肿。另一方面,咖啡店在人们心中更像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