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农立国原因探索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adonaargent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最早的社会,是从三皇五帝开始的。三皇是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在他们所处的时代,人们通过渔牧、采集和狩猎谋生。五帝为神农、黄帝、尧、舜、禹,他们先后出现,奠定了中国农业的根基。在此以后,中国就开始称农业为树的根本,称工商业为树的支末。本和末的称呼因此而生。几千年来,农业都是本,商业都是末,因此产生了农本商末的传统。
  农本商末的传统产生以后,延续几千年,直至清末。在此过程中,中国有发展,有创造,有变迁,但是农业的地位总是高高在上,没有被推翻过,一直拥有至尊的地位。现在我们开始研究,为什么中国有史以来把整个文明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之上,以农立国。
  
  农乃可持续性的恒产
  
  恒乃持久,产乃继续生产。只有农业才可以有可持续性的生产,这是大自然的天命。
  《易经》称恒为:“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易经·蛊卦》载:“终则有始,天行也。”终则有始就是可持续性的,就是中国传统的周而复始的概念。
  人类从大自然得到农产品,吸收以后,排下的废物归回大自然。比如人与动物的粪便,又归回土壤,使土壤保持可持续性,这就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周而复始的任务。如果不与大自然保持循环,土壤就会退化。西汉贾谊《新书·俗激篇》说:“不循则坏。”
  《易·系辞》说:“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可持续性的“安土”,使天下能仁爱,因此中国以农立国。
  
  神农始教播种五谷治病健身
  
  《淮南子·修务训》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龙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神农不但教民播种五谷,还以谷品治病健身。许多疾病是由营养不良造成的,所以五谷是健身之根基。
  中医的经典中有《神农本草经》,共分三卷,每卷都载有果类、米谷和蔬菜。如卷二载大豆主治风湿、筋痛、杀毒、止涌等;粟米则主养肾气,去胃脾中热,利小便;黍米益气。
  


  《淮南子·齐俗训》又载:“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其导民也。”神农以身作则,奠农立国。此后的古圣贤们继承了这个传统。
  《易·系辞》载:“神农作,斫木为,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这证明神农还发明了一些农具,以益生产。甲骨文中的“农”字是由三部分构成的。上面是森林,中间是一只手,下面是犁,其意思是,务农于森林草地之间。
  农业需与大自然配合。《易·系辞》载,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尚书·尧典》也载,尧帝“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黄帝内经》则载:“阴阳四时五行万物之始终也。”《尚书·洪范》曰:“岁月日时无易,百谷用成。”《尚书·舜典》载:“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意思是,王政以食为首,农事要以时。因此舜帝命令禹去平水土,命令弃去“黎民阻饥”,命令后稷去“播时百谷”。先帝们就是这样以农立国的。
  
  春秋历史价值观
  
  三皇五帝以后,农业逐步在中国奠基。周朝的农业发展较快,到了春秋时代,百家争鸣,各家主张不一,但都赞成以农立国。
  齐国管仲说:“行其田野,视其耕耘,计其农事,而饥饱之国可以知也。”“凡五谷者,万物之主也。”“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饥寒冻饿,必起于粪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墨子·非功下》曰:“是故古之仁人有天下者,必反大国之说,一天下之和,总四海之内焉,率天下之百姓以农。”意思是,不称霸,以农立天下。《七患》篇载:“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养也。”“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此之谓国备。”
  《论语》则说:“禹稷躬稼,而有天下。”意思是,惟独禹帝和后稷努力处理土壤,精耕细作,顺天命而得天下。
  由此可见,春秋价值观是以农立国的。
  
  农本商末
  


  树有根本和枝末,本和末是出自于自然界的概念。中国传统称农为本,商为末,何也?
  农之本在天。《礼记·月令》有载:“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因农之本在天,所以天子祈谷于上帝。大道之行于天下,必以农为本。北京天坛至今还有祈谷坛。
  商之本在农。三皇五帝时代,商业已经露面,神农发明农业,农产品就是货物。据说古代交易也是神农开创的。《易·系辞》有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这是以物易物,有不方便之处,故有媒介的出现,货币的开始。
  没有农业就没有农作物。没有农作物就没有物物之交易。所以要先农后商。从经济角度来说,这就是农本商末的道理。儒家称德为本,财为末,农乃德,商乃财,这也讲得通的。
  《吕氏春秋》告诉我们:“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意思是,农民老实,商人奸诈,并且提出,“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故“民农则朴”、“民农则重”、“民农则其产复”。因为农民的天性就是如此。
  虽然如此,但是农商像本末,总是分不开的。正如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所说:“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东汉王符也认为:“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
  农本商末,德本财末,这是中国立国之基础,具有历史价值。
  
  以农立国的永恒价值
  
  以农立国并不是完全否定掉商业,而是以农为本,以商为末。农本商末符合大自然的秩序。假如颠倒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商为本,以农为末,就不符合大自然了。不符合自然道理的文明最终会自灭的。人类历史上凡以商为本的文明都进末路了。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惟一历史悠久而又延续下来的文明。何以如此?作者认为,主要原因之一是以农立国。这也是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中国的农业在历史上遇到不少危机和困难,但是执政者从来没有放弃以农立国的政策。虽然从周以来,经过春秋战国的战乱,农民遭遇土地兼并、无理的田赋、苛捐杂税,但是到底还是保持了农本商末的政策。
  秦汉以后,经过唐宋元明清,各朝代都坚持重农轻商、农本商末的原则。几千年的中国历史都取决于农业和农民的问题,保留了具有可持续性的、周而复始的农业。每个朝代几乎都有共同的历史模型,该模型把每个朝代分为四个季节。
  春:遵天命,中央集权,土地均分。
  夏:违天命,贪污腐败,土地兼并。
  秋:革天命,农民起义,苛捐杂税。
  冬:得天命,改朝换代,稳定民心。
  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农本商末的传统从此开始被动摇了。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整个文化价值观遭到无情的冲击。一些知识分子认为,只有科技才能救国。农业是落后的,工商业和国际贸易才能发展中国,使中国进步,使人民得财富。因此近代的中国尽量学习西方的一切。崇洋之心人人都会有,这些愿望是正常的。我们应该学习他人文化的优点,了解各族的风俗习惯。然而,遗憾的是,在学习他人文化的时候,我们常常放弃了自己的传统宝贝,有些年轻人还以自己的宝贝为羞,以别人的废物为宝贝。
  
  商本农末的文明如何?
  
  《管子·治国篇》载:“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至少,商业收入比农业多五倍。因此管子执行官办商业。《汉书·食货志》也指出:“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尽管法律是重农抑商,但事实证明,商人总比农民富裕。因此许多农民放弃农业而去做生意,这叫“舍本而事末”。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商本农末的危机。如《国语·周语》记载,公元前849年,周厉王登基,贵族荣公以专利垄断物质财富,执行商本农末之路。有士大夫忠言警告,说这是朝代走下坡路的危机,以商为本而逐利的国家将有大难,“今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荣公若用,击必败。”结果,厉王于公元前842年被放逐。
  孔子在《大学》中说:“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一个国家,或一个文明,如果以商为本,从历史的经验来说,早晚会灭亡或失踪。中国的文明至今还存在,乃是因为以农为本,以商为末。
  
  农本或商本决定和平或战争
  


  古先知以赛亚说:“他们要把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就不举刀攻击那国。”刀和枪乃代表战争的武器,犁头和镰刀乃代表农业的农具。我们也可以说,武器代表战争与死亡,农具代表生命与和平。
  汉昭帝时代,经济改革家桑弘羊召开盐铁会议,用民主方式讨论,盐和铁是维持民生的重要资料,应该归国营专利呢,还是让老百姓自由经营。当时有两派意见争论,会议记录由桓宽成书,称为《盐铁论》。书内含有农本或商本,影响战争或和平的概述。
  不主张盐铁国营者提出:“铁器者,农夫之死生也。死生用则仇灭,仇灭则田野辟,田野辟则五谷熟而宝路开。”然后“人怀敦朴以自相接而莫相利”。意思是,假如把铁主要用于兴农,则可消灭战争的来源。因为,农业使人性敦朴,少谋私利。“国富而教之以礼,则行道有让。”这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把刀枪打成犁头和镰刀以后,国与国之间就没有战争了。
  主张盐铁国营者则说:“铁器兵刃,天下之大用也。”
  假如强调铁器的军事用途,使兵器变成“天下之大用”,那么就要靠商人寻找市场,到世界各地去推销兵器,制造各地不稳局势,开辟新战场,以出售军火营利,于是国与国之间就常有战乱了。
  农的本质是行道有让的和平,商的本质是兵器、多诈和战争。《左传》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回首世界历史,很多建立在武力上的文明,都自灭了。
  因此,从战争与和平的角度来说,中国虽然多次被外族侵略,但到后来侵略者都被同化了。屡次被侵略,版图却屡次扩大,历史也越发悠久,这是因为中国是以农立国的。
  
  新时期的十字路口
  
  《盐铁论·备胡篇》说:“匈奴公为寇,侵扰边境。”其原因是:“匈奴处沙漠之中,生不食之地。”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匈奴随畜牧而转移。”“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班固在《汉书》里则说匈奴“人面兽心”和“贪而好利”,因为“其地不可耕而食也。”
  一个土壤不好或土壤受损的民族和国家,是贪而好利、习战的侵略者。所以,保护土壤是一个国家稳定和平的基础。
  《老子》第四十六章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只有有机农业才能保护土壤、水源、空气。有机农业需要高密度的劳动力,欧美人口中只有1%在务农,而中国人口的70%还在农村。所以只有中国才能做得到,用足够的人口来实行有机农业,用有机农业来救治生态环境的危机。因此,只要中国发扬传统的可持续农业,以农立国,就一定能在新时期开创和平稳定、繁荣富强的新局面。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复方三七饮(CPNG)对博莱霉素(BLM)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CPNG大、中、小剂量组[CPNG(
2008年初,百年不遇的冰冻灾害袭击了我国南方近20个省份。武平县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福建的最西部,又与此次的重灾区江西、粤北毗邻,同样遭受了严重的冰冻灾害,自2008年1
2002年四川·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于2002年10月11日至14日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西部农业博览会的主题是:“开发、交流、合作、发展”。会议宗旨是:抓住“西部大开发
测定了VOSO_4-谷氨酸(Glu)-邻菲啉(phen)及VOSO_4-谷氨酸-联吡啶(bipy)三元混配配合物在不同酸度下(pH=1~14)的乙二醇/水(1:1)溶液中的低温(173K)ESR谱.发现随pH的变化形成各种结构和组成的配合物,利用Johnson的加合规则、结合配合物的IR光谱推测了各
随着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央行职能的调整,国库工作成为基层央行服务社会、展示形象的一个主要窗口,本文对当前基层国库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基层国库工作良性
经历了新中国六十年艰苦奋斗的洗礼,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步伐,我国财政监督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领导重视逐渐成为共识,稳定的工作机制正在形成,财政监督基础不断夯实,
详细地研究了铝-络天青S-锌-8羟基喹啉配合物的形成条件及有关反应过程。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48nm,摩尔吸光系数ε_(548)=6.4×10~4。配合物中各组分的摩尔比Al:CAS:Zn:H
画家岳海波任教于山东艺术学院已二十几个春秋,画业伴着年龄进入成熟的“盛果期”。海波人生阅历丰富,少年时遇史无前例的政治风暴,出身名门却下乡去作了农民,凭奋斗跻身于
本文介绍在国产圆度仪上配置的高级微机处理系统,可以实时实现数据采集、四种圆度评定计算、绘图及屏幕显示、打印输出等全过程。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advanced roun
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7种1,8—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3,6—二氧杂辛二酮—[1,8],(简作H2L)稀土配合物。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RE2L3·nH2O。通过电子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热谱、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