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快乐的物理课堂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主张,每堂课都应充满学生的笑声。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幽默中感悟,寓教于乐,开启学习物理知识的大门。使学生在笑声中学习、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
  许多初中的学生感到物理难学,课堂上不愿听,教师费尽心思,学生成绩难以提高,甚至出现不少学生反感物理老师的不正常的现象,造成师生关系僵化的现象,教学效果差。新课标的出台呼唤教学的改革,物理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动学生主动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要想使学生能体验到物理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有使学生愉快的因素。本文试从以下几点进行讨论。
  一、在教学中运用幽默,控制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气氛
  幽默语言是兴奋剂,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教学幽默是一种艺术,所以它是很美的,教学幽默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智慧美。物理课中的一些知识,内容本身已使学生望而生畏,再加上讲授不得法的话,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荡然无存。即使采取了较为有效的教学法,一环紧扣一环,又容易使学生神经过度紧张,压力增强,造成身心疲劳,最终也会使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走上厌学之路。在教学中,适时、适当、适量地创造出风趣诙谐的幽默语言就能使学生绷紧的神经为之一松,精神为之一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消除厌倦的学习心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讲解照相机成像原理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照相”的笑话:某君照相时头顶地、脚朝天,问他为何如此照相,答曰,照相机只能成倒立的像。学生听后发出阵阵笑声,也牢牢地记下了照相机成倒像的特点。
  又如,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时,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声速”的笑话:两位老太太头一回坐飞机,听说飞机的速度比声速还快,她们找到了机长,恳切地对他说:“请飞机不要超过声速,因为我们在机上还要谈话。”然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两位老太太错在哪里呢?”由此引入课题,使学生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进入教学难点的学习,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发现快乐
  一直以来,师道尊严束缚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往与交流,也束缚了学生个性和思维的发展。新课改要求,物理教师要和学生平等交往,教师要爱护学生,使学生喜欢老师,相互建立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己特长,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创设融洽的氛围。这样,在教学中利用爱的迁移,使学生由喜欢物理老师到喜爱物理学科。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能转化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把以和物理老师交往为快乐迁移到以学习物理为快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
  三、投其所好,使学生得到快乐
  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还不够,要学好物理的另一点是教师必须投学生所好,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了解到以下的课学生都不愿听,因此,使课堂的学习效果很差。1、老调重弹的复习课、试卷分析课。2、是新课,但大部分同学都能看懂的内容。3、实验课,教师课前喋喋不休的交待。鉴于此,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在复习课,试卷分析课的教学中,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讲解,因为我了解到,每考完试学生都急于知道正确答案,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错题。每个同学都会将自己的错题进行分析,因此,在课堂时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给学生留空间,能使他们很好的展示自己,课堂效果也显而易见。至于对新课的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当老师,这样可以将简单的内容学的更透,当然,有学生讲解,也有学生为老师进行评价,教师只是作适当的点拨,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做教师的辛苦,课下要查资料,写教案,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节课都要倾注老师的心血,这项任务交给学生,使他们真正寻找到了学习物理的快乐。对实验课的教学,是学习物理的重点,所以实验课前老师总不放心孩子,怕弄坏这,碰坏那,但学生不这样认为,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他们不仅能顺利地完成实验要求,还能进行一些合理的探索,看到这种情况,老师高兴,学生不仅玩得高兴有趣,而且还能学到知识。
  四、巧妙设计作业,让学生享受快乐
  传统的作业是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在批作业,但好多学生的作业都是抄袭别人,多次强调也无济于事,针对这种情况,我对作业进行改革。大家都知道,初中物理中的许多现象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但是因为太平常了,他们往往不太留意,有时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会出现偏差。例如我在讲解“惯性现象”这一节时,以人们坐车时常遇到的几种情况作了课堂实例,当提到紧急刹车或启动时,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向前或向后倾倒,他们异议不大,一提到向左或向右身体会向哪个方向倾倒,学生意见就不一致了,有的说向左,有的说向右,而且谁都据理力争,不肯让步。看到学生讨论的激烈万分,我看就是我亲自解释也不足以服人了。于是,我说:“这个作业留在课下,我们坐车的时候亲自体会一下,然后再做回答”结果,第二周上课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而且问题弄得很透,这样的作业,比老师反复解说效果要好得多,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形,当他们对某一问题出现争议的时候,我当时都不马上给出结论,而是布置成体会型作业,使他们在体会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快乐。 除了教材提供给我们的参考方法外,我们教师更要结合当地条件和学生实际,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外作业。例如,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和整理信息,探讨学生身边的科技问题、生活问题和环保问题等。例如:我在讲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之后,就组织学生调查自己学校、家庭周边环境存在哪些方面的噪声以及如何采取方便有效的控制措施,最后将调查结果写成调查报告。然后我帮他们打出来印好,在发给他们,学生看到自己的调查成果被老师变成了铅字,装订成了书籍,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喜悦和满足。 当然,学习物理知识,掌握一定的做题方法,培养其快速准确计算的能力还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计算类的题目也是必须留的,但是,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智力和个性差异,因此,在作业的布置上,我别出心裁,让学生自设作业,程度好的同学按要求设计的作业有点难度,一般的学生我帮助他们找一些较简单得题目,而且主动找他们辅导,既提供了和学生的交流机会,也让同学体会到老师的温暖悄悄送到他的身边,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好物理,教师要发挥教师自身优势和学科优势,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巧妙设计课堂作业,以欣赏的态度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特别应注意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功点”,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使学生学习兴趣稳定,学习成绩进步,学习能力提高;使学生对学习物理由感观上的快乐转化为内在的快乐,长期保持愉快的学习状态,就能自觉地克服学习困难,保持学习的进步。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英语课堂提问是师生间最有效的双边活动,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合理、恰当、有意义,要求注重提问的质量,把握提问的时机,讲究提问的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以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英语课堂 提问 艺术  教学是由诸多环节构成的,每个环节的优化都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暗含许多技巧,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在日常的室内设计中就能够看到浓浓的传统文化艺术气息,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类专业的学生在进校学习一年至二年文化课和专业技术理论课后, 都有一段时间的电工生产实习,面对这些大都由初中毕业升入职校,从未进过工厂大门的学生来说,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他们既复习和巩固所学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提高专业技能的操作水平呢?笔者在长期的电工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认为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什么是启发式教学方法呢?《教师教学基本功全书》把启发式教
期刊
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理念,极具诱惑力的团队发展愿景,是采油五队这个团队向前发展的原动力。这是一个不断追求创新的先进集体,20多年来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吉林油田公司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体育文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是让世人对中国体育文化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为中国体育
我国体育文学是以体育活动为题材的文学,体育文学是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作者把自己对体育运动的观察与体会经过提炼并将之表达在文学作品中的一个过程。体育文学作品不仅体现
今年上半年,在6个海外项目受到较大影响的情况下,长城钻探国内外项目发展依然可圈可点,收入同比增长3.8%。 In the first half of this year, with the great impact on six
上小学三年级时,我还不会跳绳。看其他女孩子跳绳不但熟练还能翻花样,我真羡慕。一次,我鼓足勇气,向一领头的女孩请求加入她们的跳绳行列。但她白了我一眼,说:“哼,什么都不
在众多的音乐教学的方法中,柯达伊教学法作为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对合唱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柯达伊教学法在音乐高考生合唱教学中的运用,借鉴柯达伊
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通过记忆和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和被动,学生缺乏自主探究能力,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评价,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新课程确定了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采用何种策略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新课程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