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主要是世界区域地理的内容。教材涉猎面广(全球七大洲一一点到),内容精彩纷呈,图片引人入胜,且教材切入点灵活多变:或传统常规型切入,即从自然概况导入社会经济(如日本、东南亚等多数国家和区域),或人文热点型切入(如欧洲西部、巴西等区域和国家)。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总有部分学生会被趣味十足的教材吸引乃至听课时走神,如课堂上教师在讲授“日本”时,有些学生的神思却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徜徉,因而错过对当堂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对教师而言,教材的灵活多变以及看似有悖传统模式的内容呈现方式,也使自己颇感困惑,因为理不出一条自然、流畅的教学思路,致使教学过程和结果都离高效的目标相去甚远。
《西半球的国家·巴西》(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由“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两部分组成,教材的切入点也不是传统的自然概况而是巴西的社会人文。巴西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概况在教材中基本没有直接的文字叙述,而是通过地图或人文经济的“暗线”间接呈现。因此,如果教师拘泥于教材文字内容按部就班地教学,那么就非但找不到巴西自然概况的教学切入点,也会使本节人文教学内容显得突兀,经济地理的叙述更是无皮之毛,失去了依附和形成缘由。反之,如果教师违背教材的初衷,依然按“自然地理先搭台,人文经济后唱戏”的传统模式来教学,那么学生又可能感受不到本课最大的人文亮点“民族大熔炉”的魅力,以致触摸不到其背后隐藏的“殖民统治对巴西文化、经济、社会的影响”这一思想教学的主线,从而妨碍学生情感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且对于好奇心很强的初一学生而言,本课的趣味图片也至多能吸引他们为本堂教学内容维持五分钟的激情和热度,也许在表面乖巧的背后,他们的神思早就“游移和背叛”了。
针对师生双方面临的教学困惑,笔者在讲授《西半球的国家·巴西》(第一课时)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以“创设新颖、有趣、互动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自觉意识,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为教学的核心理念,紧扣“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体,共同参与”的指导原则,以教材为脚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合理的整合与编排,通过创设情境——模拟旅行、读图分析——合作探究、在中巴友谊林种“巴西知识树”等教学过程,巧妙地设计和运用了参与式教学,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互动而高效的学习平台。
笔者首先以教材为脚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合理的整合,通过编排出以学生为主导的“趣味巴西之旅”,笔者既为自己理出了清晰的教学思路,也为学生全身心、全程性参与课堂教学在情感上造了势铺了路、心智上牵了线搭了桥。本课的设计思路为:笔者为学生创设了教学情境的身份:中国的“巴西教学团”,课堂教学过程则演绎为“趣味巴西之旅”。旅行期间的全程导游是课本中出现的“卞卡姑娘”,由她接待我们这个远道而来的中国团队。通过卞卡的介绍,“队员”们了解和感受到了巴西的社会人文特色,通过卞卡提供的专题地图和相关资料,“队员”们分析出了巴西的自然概况、经济特征,也展示了各自的地理学习能力。“队员”们一路玩中学、学中玩,不知不觉来到中巴友谊林,对大家欣赏赞叹之余的卞卡建议“队员”们种一棵“巴西知识树”。“旅途”的第一天(即第一课时)行将结束,在回宾馆的路上,意犹未尽的“队员”们难忘今天的“巴西之旅”,如数家珍般地展示自己的所见所闻,并畅想了未来巴西的崛起之路;兴致使然,“队员”们回国后还将进一步关注中巴之间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显然,笔者的教学思路既通过趣味抓住了学生们的心,又巧借初中生争强好胜、好表现的年龄特点,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并使他们在和卞卡的互动过程中表现出了强盛且持久的学习内驱力,为最终达成高效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其次,对笔者自身的教学而言,这个教学思路不但体现了教材原来的编排特色,还把巴西的自然概况有机地融入了教学过程,使学生们的眼睛跟随着“卞卡”这条知识的明线,心里却感受着“殖民统治对巴西文化、经济、社会的深刻影响”这条情感和价值观的暗线。而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似乎“隐形”了,从而也凸现了师者“把课堂的参与权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这一教学理念。
其次,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过程和教学反馈凸现出四大特色。一是组织教学环节可谓“小课堂看大世界”。播放视频:今年5月在上海开幕的世博会巴西馆场景、巴西的申奥宣传片等,学生目睹巴西在全世界的活跃身影,神思随之从小课堂飞向了广阔的大世界,随后围绕“印象巴西”侃侃而谈,对巴西的那份新奇和愉悦即是吹响了开始参与课堂教学的“集结号”。二是实施教学环节可谓“小地图展大舞台”。面对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插图,学生的角色扮演身心投人、效果逼真。在作地形勘探、气候报告、河流植被介绍时。台上的代表指图精准,表达贴切,台下的队员则手握地图、执笔圈画;分析经济图表时,学生们时而轻声合作探究,时而激烈争执辩论……那一张张平凡的地理图片,俨然成了学生们参与教学的大舞台,而各项教学内容,更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悄然滋润了学生们求知的心田。三是结束教学环节可谓“小团队现大智慧”。来到“中巴友谊林”,学生们群情激昂,种的“巴西知识树”茁壮成长,大家异口同声说出的那一个个知识点组成的树杈和枝叶,把“知识树”点缀得格外高大和健壮。而“知识树”的第三部分:展望巴西的“崛起之路”——“喜”和“忧”,则由教师一带而过,声明这将是“巴西之旅”第二天的内容,这既为下堂课作了铺垫,又使“知识树”结构完整,匀称美观。“中巴友谊树,人人参与种”,本堂课知识点的梳理顺利完成。面对课堂教学检测题,无论是通过地图空间落实地理事物还是理性的分析和选择,学生们(个别)回答的正确率达到98%以上,这个小小的“教学旅行团”的确是体现出了不同凡响的大智慧,也给本堂的参与式教学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四是最后的课堂延伸·课外探究环节,设计引入了“预测21世纪新的经济强国——金砖四国论”、“关注2016年奥运主办城市——里约热内卢”、“关注中巴合作与交流”等专题,请学生课后搜集资料并相互交流。这既为师生下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又展示了学生在课外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小脑袋有大眼光”的特色。
最后,《西半球的国家·巴西》(第一课时)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巧妙地设计并实施了参与式教学,给师生双方开创了互利双赢的喜人局面。对学生而言,参与式教学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生活世界”,且新颖有趣,以趣激情,以情导智,以注重实效、开拓创新的指导思想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互动而高效的学习平台,也提高和增强了学生的“学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教师而言,参与式教学充分展示了教师的地理课程意识,使静态的课程设计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施,也全面锻炼和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水平,并以研究的方式展现出了有效的课程行为,这个过程凸现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和师生的日常生活。我们坚信,在参与式教学的平台上,地理教学的“效率之花”必将竞相开放!
《西半球的国家·巴西》(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由“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两部分组成,教材的切入点也不是传统的自然概况而是巴西的社会人文。巴西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概况在教材中基本没有直接的文字叙述,而是通过地图或人文经济的“暗线”间接呈现。因此,如果教师拘泥于教材文字内容按部就班地教学,那么就非但找不到巴西自然概况的教学切入点,也会使本节人文教学内容显得突兀,经济地理的叙述更是无皮之毛,失去了依附和形成缘由。反之,如果教师违背教材的初衷,依然按“自然地理先搭台,人文经济后唱戏”的传统模式来教学,那么学生又可能感受不到本课最大的人文亮点“民族大熔炉”的魅力,以致触摸不到其背后隐藏的“殖民统治对巴西文化、经济、社会的影响”这一思想教学的主线,从而妨碍学生情感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且对于好奇心很强的初一学生而言,本课的趣味图片也至多能吸引他们为本堂教学内容维持五分钟的激情和热度,也许在表面乖巧的背后,他们的神思早就“游移和背叛”了。
针对师生双方面临的教学困惑,笔者在讲授《西半球的国家·巴西》(第一课时)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以“创设新颖、有趣、互动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自觉意识,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为教学的核心理念,紧扣“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体,共同参与”的指导原则,以教材为脚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合理的整合与编排,通过创设情境——模拟旅行、读图分析——合作探究、在中巴友谊林种“巴西知识树”等教学过程,巧妙地设计和运用了参与式教学,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互动而高效的学习平台。
笔者首先以教材为脚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合理的整合,通过编排出以学生为主导的“趣味巴西之旅”,笔者既为自己理出了清晰的教学思路,也为学生全身心、全程性参与课堂教学在情感上造了势铺了路、心智上牵了线搭了桥。本课的设计思路为:笔者为学生创设了教学情境的身份:中国的“巴西教学团”,课堂教学过程则演绎为“趣味巴西之旅”。旅行期间的全程导游是课本中出现的“卞卡姑娘”,由她接待我们这个远道而来的中国团队。通过卞卡的介绍,“队员”们了解和感受到了巴西的社会人文特色,通过卞卡提供的专题地图和相关资料,“队员”们分析出了巴西的自然概况、经济特征,也展示了各自的地理学习能力。“队员”们一路玩中学、学中玩,不知不觉来到中巴友谊林,对大家欣赏赞叹之余的卞卡建议“队员”们种一棵“巴西知识树”。“旅途”的第一天(即第一课时)行将结束,在回宾馆的路上,意犹未尽的“队员”们难忘今天的“巴西之旅”,如数家珍般地展示自己的所见所闻,并畅想了未来巴西的崛起之路;兴致使然,“队员”们回国后还将进一步关注中巴之间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显然,笔者的教学思路既通过趣味抓住了学生们的心,又巧借初中生争强好胜、好表现的年龄特点,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并使他们在和卞卡的互动过程中表现出了强盛且持久的学习内驱力,为最终达成高效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其次,对笔者自身的教学而言,这个教学思路不但体现了教材原来的编排特色,还把巴西的自然概况有机地融入了教学过程,使学生们的眼睛跟随着“卞卡”这条知识的明线,心里却感受着“殖民统治对巴西文化、经济、社会的深刻影响”这条情感和价值观的暗线。而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似乎“隐形”了,从而也凸现了师者“把课堂的参与权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这一教学理念。
其次,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过程和教学反馈凸现出四大特色。一是组织教学环节可谓“小课堂看大世界”。播放视频:今年5月在上海开幕的世博会巴西馆场景、巴西的申奥宣传片等,学生目睹巴西在全世界的活跃身影,神思随之从小课堂飞向了广阔的大世界,随后围绕“印象巴西”侃侃而谈,对巴西的那份新奇和愉悦即是吹响了开始参与课堂教学的“集结号”。二是实施教学环节可谓“小地图展大舞台”。面对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插图,学生的角色扮演身心投人、效果逼真。在作地形勘探、气候报告、河流植被介绍时。台上的代表指图精准,表达贴切,台下的队员则手握地图、执笔圈画;分析经济图表时,学生们时而轻声合作探究,时而激烈争执辩论……那一张张平凡的地理图片,俨然成了学生们参与教学的大舞台,而各项教学内容,更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悄然滋润了学生们求知的心田。三是结束教学环节可谓“小团队现大智慧”。来到“中巴友谊林”,学生们群情激昂,种的“巴西知识树”茁壮成长,大家异口同声说出的那一个个知识点组成的树杈和枝叶,把“知识树”点缀得格外高大和健壮。而“知识树”的第三部分:展望巴西的“崛起之路”——“喜”和“忧”,则由教师一带而过,声明这将是“巴西之旅”第二天的内容,这既为下堂课作了铺垫,又使“知识树”结构完整,匀称美观。“中巴友谊树,人人参与种”,本堂课知识点的梳理顺利完成。面对课堂教学检测题,无论是通过地图空间落实地理事物还是理性的分析和选择,学生们(个别)回答的正确率达到98%以上,这个小小的“教学旅行团”的确是体现出了不同凡响的大智慧,也给本堂的参与式教学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四是最后的课堂延伸·课外探究环节,设计引入了“预测21世纪新的经济强国——金砖四国论”、“关注2016年奥运主办城市——里约热内卢”、“关注中巴合作与交流”等专题,请学生课后搜集资料并相互交流。这既为师生下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又展示了学生在课外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小脑袋有大眼光”的特色。
最后,《西半球的国家·巴西》(第一课时)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巧妙地设计并实施了参与式教学,给师生双方开创了互利双赢的喜人局面。对学生而言,参与式教学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生活世界”,且新颖有趣,以趣激情,以情导智,以注重实效、开拓创新的指导思想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互动而高效的学习平台,也提高和增强了学生的“学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教师而言,参与式教学充分展示了教师的地理课程意识,使静态的课程设计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施,也全面锻炼和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水平,并以研究的方式展现出了有效的课程行为,这个过程凸现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和师生的日常生活。我们坚信,在参与式教学的平台上,地理教学的“效率之花”必将竞相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