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的"飞鸽"现象研究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充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力量,国家开始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这支队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发展中本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复杂 、村民缺乏认 同感 、生活不习惯等因素,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的流失,即大学生“飞鸽”现象,对我国新农村建设造成重要影响。本文以弥勒县大学生村官为研究对象分析大学生到村任职的缘由,重点了解造成大学生村官“飞鸽”现象的主要因素,并为稳定大学生村官建设队伍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飞鸽”现象 新农村建设 研究
  大学生“飞鸽”现象是指: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由于就业压力、当地党委政府在招聘前作出的报考公务员加分 、可以录入到乡镇机关等优惠承诺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但由于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复杂 、村民缺乏认 同感 、生活不习惯等因素,有大批大学生村官通过考研 、考公务员、辞职等手段,转行跳槽,造成“大学生村官”流失的现象。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所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大学生村官工程实施以来,在促进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农村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调研来看,大学生村官有的着眼于发挥本地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产业调整升级,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有的承担文秘档案、户籍管理、计划生育和民主选举等重要工作,提升农村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有的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对农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大学生村官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对基层民主的发展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取得成效的同时,大学生村官工程在基层的实际操作中也开始显露出不足。部分大学生选择当村官只因就业难;任职期满后,只有小部分愿意继续留在基层大部分学生村官认为自己所学知识在基层用无法发挥造成大量的大学生村官的流失,即大学生村官“飞鸽”现象。本文通过对弥勒县的大学村流失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生村官“飞鸽”现象的原因,影响大学生村官流失的瓶颈因素,农村社会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大学生到村做 “官”原因分析
  (一)大学毕业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是国家政策的支持,希望大学生村官能够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国家不仅对农村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中央一号文件自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意见》后,一大批大学毕业生来到农村开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开始工作,国家引导大学生到村做“村官”是希望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新生的群体,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宝贵经验,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大学毕业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是在就业压力下作出的无奈选择。2007年这一数字为495万人,2008年全国共有559万高校毕业生。沉重的就业压力迫使许多大学生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就业态度。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不失为一条现实的就业门路。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高达六七百万人,让大学生到农村去锻炼和学习,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解决了很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也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就业的考虑。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认为担任村官是在就业压力下的无奈选择。这些大学生表示在担任一段时间村官后,他们会根据会到农村担任“村官”也是大学毕业生当地党委政府在招聘前作出的报考公务员加分、可以录入到乡镇机关等优惠承诺,通过考公务员、考研、提拔或找别的工作等途径离开农村。可见大学毕业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可以缓解国家就业压力的同时也在给毕业大学生给自己留的过渡和缓冲。
  (三)大学毕业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是出于自身立志服务于“三农”个人价值的实现。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他们熟悉党和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思想开放,具有创新意识,多才多艺,是高智商、高素质、高技术的优秀人力资源。部分大学毕业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希望到农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主动开展文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改变赌博陋习,弘扬正气,大力倡导文明和素质,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到农村,为建设农村注入新鲜血液,对于改善农村风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素质,最终使农村人民走上致富之路,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国策,从而实现自身服务“三农”的人生价值。
  二、影响大学生村官“飞鸽”现象的主要因素
  (一) 难以融入农村生活,以致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基层
  部分大学生村官出生于城市并在城市长大,对于他们来说农村可以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即便对于那些农村出生长大,在城市念大学的大学生来说,虽说可能对于“三农” 问题有所了解,但是在农村生活与当村官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实也并非像有关媒体宣传或者他们自己设想的那么美好,这两种角色之间的巨大反差也可能会使许多大学生村官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他们需要重新适应。何村官告诉我们:“我刚到这个村任职村官的时候,因为我家是县城的,到这里吃的、住的、出行都很不方便,一双鞋刚洗穿上的鞋,没过几分钟就沾满了红土,和胡村长去村里给村民解决问题时,那村民刚进门就给我们倒上了一杯酒,不喝还不行,喝了一杯还喝下一杯,直到我喝醉,我们本去给他们解决问题,问题没解决,我喝醉到成了当时最大的问题!”①可见大学生村官对农村生活的不适应,造成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产生了众多困难,不能很好的为农村建设发挥自身的优势。
  (二) 所学专业与农村工作不符合,知识难以发挥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占4%;理学、文学、教育学三者占45%;.. 经济学相关专业比例也相当小;有70%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工作中最困扰他们的问题就是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反映对农村不了解,缺乏足够的培训,遇到生产实际问题无力寻求解决渠道,造成所学知识无法运用。与此同时,对在任大学生村官的适岗能力调查显示,32%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表现不满意,认为他们实践能力欠缺。在访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部分“村官”还是很想得到重视并运用到决策层,而非仅仅充当一个行政秘书的角色。在和村委会领导的交谈中,领导们夸赞大学生最多的是他们的计算机能力,很少提及他们丰厚的学识和独到的想法。通过侧面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村干部并没有对大学生村官寄予多大厚望,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始终被捆绑在行政秘书这一层面,高学历的本科生们来到农村基层就真的大材小用了。
  (三)村官职业生涯欠规划
  我们不否认有些大学生对于农村有着很深的感情。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是冲着考研加分、考公务员加分等优惠政策去的。本身并没有扎根农村、立足在农村发展的长远打算,村官职业生涯欠规划。接触到农村实际工作,稍遇挫折便浅尝辄止,有的甚至刚到任上就后悔当初选择。这样一来他们自然不可能主动去做好农村工作,和农村当地干部群众的关系也就很难实现水乳交融。另外一些对于农村有很高期望值的大学生村官来说,农村现实也并非像有关媒体宣传或者他们自己设想的那么美好。从大学生到农村村官,这两种角色之间的巨大反差也可能会使许多大学生村官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
  (四)工资待遇太低
  在调查中,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反映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太低了,“由于受到地方财力制约,大学生村官的编制、待遇及安置问题无法解决。有的大学生村官报酬太低,甚至吃饭问题都难以解决。”②李某原来是本县的一名村官,后来离开了村官岗位,到昆明一家商贸公司工作,问其离开的原因,李某回答:“村官,工资待遇太低了,每个月才一千多的工资,现在物价水平高,消费水平又高,实在是受不了了,每次回家都没钱给父母买礼物,回家一点脸面都没有 ……。现在我在这家商贸公司每个月1500元+奖金+提成+年终奖,在农村又苦,在昆明大城市多好……。”③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现在有大部分大学生村官要不是国家提供的众多优惠政策,就现在大学生村官提供的待遇,他们早就来开了大学生村官的职位,外出“务工”了。可见大学生村官待遇问题也是一个制约大学生村官流失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总结
  大学生村官在村庄治理中带去了先进的科学理念、先进的生产技术,他们在村庄任职中为村庄治理治理队伍素质的提升和村庄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效能。但由于大学生村官从到村任职的动机就只有少部分大学生励志为“三农”服务,到村任职期间又由于村庄中的众多客观困难,大学生村官不能很好的适应农村生活,更好的为基层农村服务,造成大量大学生村官的流失,即,本文所指的大学生“飞鸽”现象。为使大学生很好的为新农村经济的建设发挥他们的优势力量,第一,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选拔、任用制度;第二,不断学习与提高,完善自身能力;第三,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使大学生思想上扎根农村,作好村官职业规划;第四,(四)落实好大学生村官的各种优惠政策和待遇。
  
  参考文献:
  [1]栗振宇,彭域.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9)
  [2]吕洪良,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J].中州学刊,2009(1)
  [3]贺雪峰:给大学生村官计划泼冷水. 《2009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 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35页
  [4]胡跃高 陈鹏飞 王颖哲 李景涛赵进恒 :大学生进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创举—— 平顶山大学生“村官”行动调查报告《2009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 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44页
  [5]沾益县采取“四有” 措施促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资料来源:云南网
  [6]王艳艳.“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公共政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2.
  [7]查佐明,马德峰,张凌晨,沈新良.试析大学生“村官”计划——以苏北灌南县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10月第10期.88---91
  [8]张芬. 大学生村官之路的选择与适应——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视角[J].高等农业教育,2010-4.4.35-37
其他文献
摘要:实施电子商务是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但其发展也面临风险,电子商务变革困难重重。因此,研究电子商务风险,在案例中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极具意义的。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对电子商务风险与其规避策略进行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  关键词:电子商务 风险 规避策略 案例     引言   电子商务变革面临风险,受多种因素影响,风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规避风险、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期刊
摘要:本设计介绍了非接触式IC卡读写系统,主要是以AT89C51单片机对该系统进行控制,以射频识别技术为核心,读写器内主要使用了1片Mifare卡专用的读写处理芯片(MF RC530),读卡器就可以读到卡中的数据,读卡器读到Mifare射频卡中的数据后,系统单片机要将所读数据及刷卡的时间一起存入扩展的24C64存储器,并在LED显示器上显示卡的数据。  关键词:单片机 AT89C51 非接触式I
期刊
摘要:学风建设永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旋律,针对大学生学风出现的新特点,很多高职院校规定低年级必须上晚自习,本文从大学生晚自习现状着手,对晚自习现象进行了分析以及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学风建设 晚自习     大学生的身份还是学生,大学生的任务还是学习,所以学风建设永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旋律。随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学风出现了新的特点,例如:诚信考试不如从前,网络对学生的影响
期刊
做班主任仅仅一个学期的时间,在融入巴蜀的短短几个月中,我在这个岗位上却深刻体会了一名教师在德育方面的责任。回想过去一个学期的点点滴滴,很多感悟与感动涌上心头,我想,我更加体会到了这个职业的内在分量。   从班级最初的成形到班风学风的逐渐形成,再到与学生的交流,每一步我都在收获着,虽然一路上仍会遇到困难,但在年级领导的指导下、在老教师的帮助下、在所有新教师的共同探索下,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在实际工作
期刊
记叙文是百文之母,是我们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文体。记叙文主要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但也常辅之以议论和抒情,以抒发作者的感情,深化文章主题。。所以在记叙文的写作上必须学会综合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准确恰当的使用语言,让情感从笔端传达给读者。在写作中,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记叙清楚、思路清晰   记叙文,我们必须交待清楚记叙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让人明白事情的来龙
期刊
吕淑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我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直于课外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搞好课外阅读是开发学生智力、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手段。   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让我们的学生多读多记,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丰富词汇量,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做好准备。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几点做
期刊
摘要:西方媒体所称的"阿拉伯之春",系指自2010年12月份突尼斯一些城镇爆发动乱以来,阿拉伯世界一些国家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推翻本国的专制政体的行动,西方媒体称之为"和平抵抗运动",并乐观地把"一个新中东即将诞生"预见为这个运动的前景,认为这个"阿拉伯之春"属于谙熟互联网、要求和世界其它大部分地区一样享有基本民主权利的年轻一代。而网络社交工具正是这一事件的最大推手。本文试图从多个不同角度对阿拉
期刊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数学合作能力也是通过数学语言,利用数学概念、关系、问题、方法、思想来传递信息、情感和观念的能力。  关键词:语言 感悟 营造 创造 引导 体验 强化     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
期刊
摘要: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语教材2010年秋走进了中学校园,新教材的分析、研究、教法随即成了我们英语教师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针对该书的语法编排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实施高中语法教学。  关键词:高中 语法 教学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重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全新亮相!本套教材选材贴近时代,内容编排科学合理,充满了趣味性和浓郁的人性化色彩。尤其在语法内容学
期刊
提要: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是一种从家庭的角度出发解决案主心理问题的方法,有一定的治疗理论和体系。本研究欲从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相关理论出发,探索在应对家庭暴力 这一问题中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有效性对策。  关键词: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家庭疗法 家庭暴力  萨提亚(Virginia Satir,1916~1988)被誉为“家庭治疗法的哥伦布”,是家庭疗法的创建者之一,被视为家庭治疗的先驱。她认为:家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