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前喷施EBR对'美乐'葡萄枝条生理特性及萌芽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pei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低温条件下外源油菜素内酯对\'美乐\'葡萄枝条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其在酿酒葡萄抗寒性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以酿酒葡萄\'美乐\'为试材,外源喷施油菜素内酯(0、0.2、0.4、0.6 mg/L),后置于不同低温(5℃、-5℃、-10℃、-20℃)下24 h,研究其对葡萄枝条抗寒性的影响,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对葡萄枝条的抗寒能力作综合评价.外源油菜素内酯提高了葡萄枝条SOD、POD活性及抗坏血酸的含量,降低了电导率及丙二醛(MDA)含量;同时提高了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与对照相比,0.4 mg/L处理差异显著,POD活性提高48.05%,MDA含量降低73.8%,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8.65%和46.96%.外源油菜素内酯通过提高葡萄枝条的抗氧化能力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从而提高葡萄枝条的抗寒性,其中0.4 mg/L表现最优.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田间增温水灌溉下滴灌温度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增温水灌溉(ZW)和井水灌溉试验(CK),测定棉花生长、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养分吸收、产量指标,分析增温水灌溉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增温处理各生育时期株高明显增加,茎粗略有增加,叶面积在蕾期和初花期时显著增加,除盛铃期外,其余时期比叶重也有所增加.增温处理可以促进棉花各生育时期各部位的生物量积累,对生物量分配格局产生影响,蕾期和花铃期茎重比增加,其余降低,初花期与之相反.增温处理下植株对养分吸收的能力增加,整株棉花N吸收量较CK增加
[目的]研究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黄瓜光合荧光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泰密刺黄瓜为试材,在黄沙炉渣复合基质栽培模式下,设置不同的灌水量、氮肥、磷肥和钾肥共4个变量,采用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1/2.[结果](1)黄瓜净光合速率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水分较少的情况下,适当的肥料供应可以提高黄瓜光合能力.(2)105%Ep水分和氮肥供给下,较低的磷钾肥有助于黄瓜叶绿素的合成.90%Ep水分供给下,黄瓜植株叶片的叶绿体色素含量处在较高的水平,最大光转化效率值Fv/Fm最大.(3)75%Ep的水分供
为了解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牦牛无形体病的感染情况,本试验以该地2个镇作为样品采集点,通过无菌操作技术采集牦牛血液样本,使用PCR法检测牦牛无形体病的流行情况.结果显示,收集到的29份样本中共检测出20份阳性样品,总阳性率为68.97%(20/29),牛无形体、中央无形体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感染率分别为48.28%(14/29),20.69%(6/29),20.69%(6/29),表明九龙县牦牛存在牛无形体,中央无形体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病的感染.因此,应加强对无形体病的防控与宣传.
草原资源是我国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是我国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草原面临的生态危机愈发突出,如大规模的资源开发致使草原持续干旱、退化;害虫引起草原生态平衡被破坏,导致草场退化,生产率下降等.因此,加快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步伐十分必要.本文介绍了卓尼县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实际,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对策.
[目的]研究在无防治措施、迷向丝防治措施、迷向丝+化学综合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4种条件下,三角型诱捕器与纸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以及各防治措施的防治效果.[方法]2020年在石河子152团果园设置各防治区,悬挂2种诱捕器,在苹果蠹蛾发生和危害期调查各诱集点的苹果蠹蛾成虫的诱捕量及发生动态.[结果]纸型诱捕器在各防治措施下的诱捕效果均好于三角型诱捕器;三角型诱捕器在不同天气变化中的适应性好于纸型诱捕器;各防治措施中,迷向丝防治区的防治效果好于综合防治区,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化学防治区的防治效果最差.[结论]
1月17日,长江水生生物保护暨长江禁捕工作协调机制召开长江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视频调度会,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rn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长江大保护全局出发,从十年禁渔和长江流域生态持续恢复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做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的战略意义和极端重要性,进一步细化实化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措施,把这件民生大事抓实抓好,夯实长江十年禁渔群众基础.
期刊
为了研究引入品种(杜泊、澳洲白、萨福克、特克塞尔)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农牧交错带驯化繁育湖羊杂交F1代羔羊的肉品质以及H-FABP基因mRNA在不同品种、不同部位肌肉中的相对表达量,试验将相同月龄(4个月)、相近体重(30 kg)、健康水平一致的杂交羔羊40只按品种分为4组进行试验.测定每只羊两个成熟期(第1天和第3天)肉品质的相关指标.同时采用qPCR技术测定H-FABP基因mRNA在肉质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成熟第1天和第3天,杜湖、萨湖杂交羔羊的失水率、蒸煮损失显著低于澳湖、特湖杂交羔羊肉(P<0
[目的]研究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种类及其亲缘关系,为有效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阿克苏地区不同区域苹果树腐烂病病样为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和枝条烫伤接种法分离和鉴定菌株,记录形态学特征和发病情况;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β-tubulin与EF1-α序列,在NCBI网站对比分析Blast同源性,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同源性.[结果]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30℃,最适pH值为5~6,最适碳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蛋白胨;共分离出11个菌株,将菌株接种到健康苹果枝条上均可发病且能分离出相同的菌株,
肉牛业是畜牧业重要产业,良种是肉牛业发展物质基础.为贯彻落实《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宣传和推介优秀种公牛,促进和推动牛群遗传改良,定期公布种公牛遗传评估结果十分必要.
期刊
[目的]研究新疆南部棉区牧草盲蝽的寄主植物种类及其寄主取食季节性演替规律,为牧草盲蝽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2015~2017年在新疆南部主要植棉绿洲生态区,采取普查方法调查牧草盲蝽的寄主植物种类.[结果]新疆南部棉区牧草盲蝽寄主植物共26科90属118种,主要集中于豆科、菊科、苋科、十字花科等;其中栽培作物(包括园艺作物)50种,杂草54种,景观花卉8种,树木6种;并依据不同季节取食寄主植物的种类制定了牧草盲蝽的年生活史循环图.[结论]新疆南部棉区牧草盲蝽寄主植物范围广泛,且取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