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该怎么对付应试教育的问题?在我看来,办法就是多考试!许多好心人高呼给孩子减压,要求减少高考科目,这样只能适得其反。如果学生只需要应付五门高考,那么就会用高中的几年重复地为这几门课复习、刷题。相反,如果是五十门考试,这就逼着他们集中精力不停地学新东西,看谁学得快、学得深。这样,他们的大好青春,才有可能硕果累累。
为什么有人说“美国的教育越来越中国化”
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应试教育就为举世诟病。旨在突破应试教育的改革并非没有尝试,但往往是越改革教育就越不公平,应试则反而愈演愈烈。
为什么如此?原因方方面面。我们只能讨论其一。在我看来,种种改革,都基于一个错误的思路——应试之害乃是考试带来的,降低考试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应试的弊端就能缓解。如果总以这样否定的态度对待考试,我们的教育自然会不成体统。比如,各种高考加分、各校自主招生,都意在化解一考定终身的格局,结果是带来了种种腐败和不公。相比之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种“唯分是举”的高考,一直被誉为是中国最公平的游戏规则。
几年前,有一网上热帖,称历年高考状元日后鲜有成就,还开出了状元们的名单以及现在的职业、职务等,意在说明一考定终身制度的失败。但细查一下,名单上的人物多有所成就,比如不少在大学任教,甚至当了哈佛的终身教授。但帖子的作者不屑于或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考察--这些人在各自专业中的地位,面对状元们可观的成就熟视无睹,似乎认定,只要没成为亿万富翁,就是一无所成了。以这样的标准来诟病考试,反映的不过是拜物教时代可悲的价值观念而已。
这两年,我开办“薛涌留美预科”,对国内准备出国的高中生进行英语教学,也对考试有了另一个角度的体会。大家知道,中国学生学英语一味刷题,导致高分低能。我在教学中每天都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SAT考过2000分的学生,有时连一个简单的句子都翻译不出来。我一向痛批这种刷题式的学习方法,打着“反应试”的大旗展开我的课程,让学生们在跟我学习期间彻底忘掉考试。但是,我反对的是应试,而非考试。刷题会使最后的考试成绩大大灌水,但这并不说明考试成绩毫无价值,更不能说明考试本身有害。
这里,我不妨介绍一下美国大学申请的相关考试制度及其弊端和改革措施。这些对于我们思考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首先,最近美国教育有不断应试化的倾向,甚至有人批评说美国的教育越来越“中国化”。为什么我们这里反考试,人家那里重考试?这本身就值得思考。其次,因为留美热,美国的考试,特别是托福和有“美国高考”之称的SAT,对中国已经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如果能够正确对待这些影响,那么我们就可能对中国的考试制度进行更有效的改革。
美国的大学名义上是“申请”,不是“考”。但是,申请大学还是离不开一系列考试。最重要的是SAT(以及与之竞争的ACT),另外还有SAT的一系列专业考试,或相当于大学入门课程程度的一系列高级考试,即AP。这些全加起来,大概有几十门考试之多。当然,大部分大学,仅要求SAT或ACT这种衡量普通能力的考试,内容大致局限于英文阅读和数学。但是,随着升学竞争的加剧,许多大学越来越参考AP等专科考试。考生也马上作出回应。不时在报纸上看到,有些学霸不仅在SAT上拿了高分,而且考了七八门甚至十门AP课程。十门AP课程如果都拿了高分,在大学可以免掉入门课的相应学分,相当于一年的大学课程!可见,美国不乏那种为了升学考十几门的学霸。
在19世纪,美国的大学没有统一的入学考试。常青藤各自设立考试,而且内容多为古典,如希腊文、拉丁文等,大多只有新英格兰和纽约地区几个贵族寄宿学校才教。常青藤的教育资源,基本被所谓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清教徒的上流社会垄断。在这么有限的生源里选材,能招够人就不错,对考试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会儿常青藤里充斥着不靠谱儿的富家子弟。拿“绅士的C”成为时尚。用功读书的学生反而被视为拼得太狠的钻营者。到20世纪初,SAT被引进,作为一种智商测试,意在考察学生的能力,没有能力就别进来。考试其实成为唯才是举的工具,有助于打破上流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垄断。这也难怪,战后美国高等教育迅速平民化,SAT渐渐普及而成为大部分大学都要在录取过程中参考的标准化考试,已经很像是统考了。一系列研究表明,SAT的成绩,很能预测考生未来的学业和事业成就。大学招生看成绩而不看家门,这无疑是一个重大进步。很多平民子弟,就是靠这种考试挤掉富家子弟,进入常青藤,日后成为社会的中坚和领袖。
但是,最近十几年,SAT被社会各界普遍诟病,四面楚歌,被逼着在2016年彻底整备。为什么?主要原因在于SAT作为打破家门垄断、唯才是举的工具而登场后,引发了一系列应试竞争。原来是平民子弟靠考试挤掉富家子弟。现在富家子弟觉醒,父母有大把的钱供他们进行各种应试培训,导致分数虚高、灌水,把花不起这种钱的学生比下去了。这也使SAT的“预测力”越来越低,即SAT的成绩和考生未来学业和事业表现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弱。
美国的教育界及社会怎么应付这一局面?这里一言难尽。但是,应对之策不是取消考试,反而是考试越来越多。有几个小的文理学院,公开宣布不再要求申请者提交SAT成绩,改为要求论文等。《纽约时报》还大加报道。比如,有的学院的论文题目相当深奥,包括让申请者论述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的含义等。但是,论者指出,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小学校。一些大学校一年申请者上万人,一篇一篇地读论文,谁有那么大的精力?考试成绩是快速筛选申请者的有效手段。更多的学校,更加看重学生的高中平均成绩、AP考试成绩等。一句话,参考的成绩越来越多,学生要对付的考试越来越多。我十五岁半的女儿正读高二(美国高中一共四年),她说学校里每天几乎都有考试,而且经常是几门考试。这些小考的成绩,和课上表现、家庭作业一起,积累为学期成绩,最终会成为高中平均成绩的一部分。读书哪里能一天离得开考试?
这么多的考试,貌似在引导学生走向应试之路。这种倾向确实不可否认,但人们往往忽视了另外一面:考试成为家常便饭后,学生就见怪不怪了。考试越多,学生越不可能针对某一个考试重复刷题。我发现,女儿在学习上,更专注于对内容的掌握,很少有应试行为。比如SAT等,现在不过是开始想想而已,还没有刷过题。
为什么有人说“美国的教育越来越中国化”
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应试教育就为举世诟病。旨在突破应试教育的改革并非没有尝试,但往往是越改革教育就越不公平,应试则反而愈演愈烈。
为什么如此?原因方方面面。我们只能讨论其一。在我看来,种种改革,都基于一个错误的思路——应试之害乃是考试带来的,降低考试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应试的弊端就能缓解。如果总以这样否定的态度对待考试,我们的教育自然会不成体统。比如,各种高考加分、各校自主招生,都意在化解一考定终身的格局,结果是带来了种种腐败和不公。相比之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种“唯分是举”的高考,一直被誉为是中国最公平的游戏规则。
几年前,有一网上热帖,称历年高考状元日后鲜有成就,还开出了状元们的名单以及现在的职业、职务等,意在说明一考定终身制度的失败。但细查一下,名单上的人物多有所成就,比如不少在大学任教,甚至当了哈佛的终身教授。但帖子的作者不屑于或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考察--这些人在各自专业中的地位,面对状元们可观的成就熟视无睹,似乎认定,只要没成为亿万富翁,就是一无所成了。以这样的标准来诟病考试,反映的不过是拜物教时代可悲的价值观念而已。
这两年,我开办“薛涌留美预科”,对国内准备出国的高中生进行英语教学,也对考试有了另一个角度的体会。大家知道,中国学生学英语一味刷题,导致高分低能。我在教学中每天都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SAT考过2000分的学生,有时连一个简单的句子都翻译不出来。我一向痛批这种刷题式的学习方法,打着“反应试”的大旗展开我的课程,让学生们在跟我学习期间彻底忘掉考试。但是,我反对的是应试,而非考试。刷题会使最后的考试成绩大大灌水,但这并不说明考试成绩毫无价值,更不能说明考试本身有害。
这里,我不妨介绍一下美国大学申请的相关考试制度及其弊端和改革措施。这些对于我们思考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首先,最近美国教育有不断应试化的倾向,甚至有人批评说美国的教育越来越“中国化”。为什么我们这里反考试,人家那里重考试?这本身就值得思考。其次,因为留美热,美国的考试,特别是托福和有“美国高考”之称的SAT,对中国已经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如果能够正确对待这些影响,那么我们就可能对中国的考试制度进行更有效的改革。
美国的大学名义上是“申请”,不是“考”。但是,申请大学还是离不开一系列考试。最重要的是SAT(以及与之竞争的ACT),另外还有SAT的一系列专业考试,或相当于大学入门课程程度的一系列高级考试,即AP。这些全加起来,大概有几十门考试之多。当然,大部分大学,仅要求SAT或ACT这种衡量普通能力的考试,内容大致局限于英文阅读和数学。但是,随着升学竞争的加剧,许多大学越来越参考AP等专科考试。考生也马上作出回应。不时在报纸上看到,有些学霸不仅在SAT上拿了高分,而且考了七八门甚至十门AP课程。十门AP课程如果都拿了高分,在大学可以免掉入门课的相应学分,相当于一年的大学课程!可见,美国不乏那种为了升学考十几门的学霸。
在19世纪,美国的大学没有统一的入学考试。常青藤各自设立考试,而且内容多为古典,如希腊文、拉丁文等,大多只有新英格兰和纽约地区几个贵族寄宿学校才教。常青藤的教育资源,基本被所谓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清教徒的上流社会垄断。在这么有限的生源里选材,能招够人就不错,对考试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会儿常青藤里充斥着不靠谱儿的富家子弟。拿“绅士的C”成为时尚。用功读书的学生反而被视为拼得太狠的钻营者。到20世纪初,SAT被引进,作为一种智商测试,意在考察学生的能力,没有能力就别进来。考试其实成为唯才是举的工具,有助于打破上流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垄断。这也难怪,战后美国高等教育迅速平民化,SAT渐渐普及而成为大部分大学都要在录取过程中参考的标准化考试,已经很像是统考了。一系列研究表明,SAT的成绩,很能预测考生未来的学业和事业成就。大学招生看成绩而不看家门,这无疑是一个重大进步。很多平民子弟,就是靠这种考试挤掉富家子弟,进入常青藤,日后成为社会的中坚和领袖。
但是,最近十几年,SAT被社会各界普遍诟病,四面楚歌,被逼着在2016年彻底整备。为什么?主要原因在于SAT作为打破家门垄断、唯才是举的工具而登场后,引发了一系列应试竞争。原来是平民子弟靠考试挤掉富家子弟。现在富家子弟觉醒,父母有大把的钱供他们进行各种应试培训,导致分数虚高、灌水,把花不起这种钱的学生比下去了。这也使SAT的“预测力”越来越低,即SAT的成绩和考生未来学业和事业表现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弱。
美国的教育界及社会怎么应付这一局面?这里一言难尽。但是,应对之策不是取消考试,反而是考试越来越多。有几个小的文理学院,公开宣布不再要求申请者提交SAT成绩,改为要求论文等。《纽约时报》还大加报道。比如,有的学院的论文题目相当深奥,包括让申请者论述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的含义等。但是,论者指出,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小学校。一些大学校一年申请者上万人,一篇一篇地读论文,谁有那么大的精力?考试成绩是快速筛选申请者的有效手段。更多的学校,更加看重学生的高中平均成绩、AP考试成绩等。一句话,参考的成绩越来越多,学生要对付的考试越来越多。我十五岁半的女儿正读高二(美国高中一共四年),她说学校里每天几乎都有考试,而且经常是几门考试。这些小考的成绩,和课上表现、家庭作业一起,积累为学期成绩,最终会成为高中平均成绩的一部分。读书哪里能一天离得开考试?
这么多的考试,貌似在引导学生走向应试之路。这种倾向确实不可否认,但人们往往忽视了另外一面:考试成为家常便饭后,学生就见怪不怪了。考试越多,学生越不可能针对某一个考试重复刷题。我发现,女儿在学习上,更专注于对内容的掌握,很少有应试行为。比如SAT等,现在不过是开始想想而已,还没有刷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