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疫苗对抗“绝症”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w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研究人员在做小鼠基因治疗试验时偶然发现,将编码基因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小鼠肌肉细胞内,能在小鼠体内表达抗原并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这一发现,以DNA为疫苗的想法开始受到关注。这类疫苗的优点显而易见构成简单,疫苗的核心组件是精心设计的质粒,携带有编码一种或多种病原蛋白的基因。接种后,这些质粒能让机体细胞合成病毒蛋白,但由于质粒中只含有病原体的部分基因,因此不会产生完整的病原体。
  当质粒进入一个宿主细胞,这个过程叫做转染。负责解码DNA的细胞机器就开始读取质粒中的基因信息,合成相应的蛋白质。这些蛋白最终会从细胞中游离出来,就像病毒颗粒完成复制后,从宿主细胞中钻出来一样。在细胞外,免疫细胞会把病原蛋白视作外来物质,让免疫系统误认为机体已受到感染,发起针对外源蛋白的长期性免疫识别和应答。这样,仅需注射一种携带了一个病原基因的环状DNA,就能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对抗完整的病原体。
  
  初战未捷
  
  2000年,两种颇具前景的新型疫苗展开了一次正面交锋。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试验,确定哪种疫苗能让人体产生最强抵抗力,抵御地球上最致命的病毒HIv(艾滋病病毒)的侵袭。一种就是第一代DNA疫苗,另一种则是以某种腺病毒为载体,携带一种编码HlV蛋白的基因。这次试验让对第一代DNA疫苗信心满满的拥护者深受打击:DNA疫苗接种者对5种HlV蛋白产生的免疫应答非常微弱。但接种腺病毒疫苗后,机体却产生了强烈的免疫反应。DNA疫苗优点虽多,却不能诱发有效的免疫反应。显然,以腺病毒为载体的HIV疫苗更胜一筹。
  不过,接下来的实验。腺病毒疫苗困难重重。2007年,为测试一种HIV疫苗的效果,德国开展了一项大型临床试验。该疫苗以腺病毒一种常见的感冒病毒为载体,向人体输送HIV病毒基因。初期试验的结果曾显示,腺病毒能引发强烈的免疫应答,因此从一开始,这项试验就被寄予厚望。约3000名HIV检测呈阴性的志愿者参加了试验,接受腺病毒疫苗或安慰剂注射。随着试验不断深入,两组志愿者表现出令人费解的差异与注射安慰剂的对照组相比,注射疫苗的试验组并未对HIV产生更强的抵抗力,最终结果反而表明,试验组的受试者更容易感染HIV。数据统计显示,在试验组的914名男性中,后来有49名HIV检测呈阳性,而在对照组的922名男性中,呈阳性的仅有33位。问题发生后,该试验于2009年夏季被迫中止。虽然,迄今为止科学家仍在分析试验数据,至于试验组的志愿者为何更易感染HIV,原因仍不清楚。
  
  改进DNA疫苗
  
  腺病毒疫苗实验的失败,无疑给DNA疫苗带来了无限生机。对DNA疫苗潜力充满信心的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研究解决方案,以消除第一代DNA疫苗身上的“痼疾”。他们的研究重点是全面增强质粒的活性,比如开发新技术,帮助质粒进入细胞;质粒进入细胞后,使用新方法提高病毒蛋白的合成量:寻找疫苗佐剂,加强免疫系统对病毒蛋白的免疫反应。如果发展成熟,DNA疫苗和相关疗法就将因为征服现有数种绝症而名垂青史。
  目前,最重要的成果是找到了新的疫苗接种方法,能让质粒进入更多的细胞,甚至包括免疫细胞。透皮贴剂、基因枪、生物喷射器(用压缩空气注射疫苗)等无针接种系统能把质粒送入免疫哨兵高度集中的皮肤组织。而且从物理学角度来看,无针接种迫使质粒进入细胞的数量,也比针刺接种多。如果要使针刺皮肤或肌肉的疫苗接种方式具有类似的效果,可在注射后使用电穿孔技术——施加一系列电脉冲,使细胞膜出现瞬时性孔洞,让质粒更容易进入细胞。在这种条件下,质粒进入细胞的数量将会提高1000倍。
  通过数种方式微调质粒携带的基因序列,科学家也对质粒的基因结构进行了改进。天然蛋白质中的每个氨基酸都由密码子来编码,每个密码子都由3个DNA碱基构成。虽然有些氨基酸对应着多个密码子(编码同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叫做同义密码子),但通常情况下,细胞更喜欢使用其中的一个来编码氨基酸,而且在合成蛋白时,该密码子的翻译效率耍比其他密码子高。因此,在构建质粒时优先使用细胞的“偏好密码子”,就能增加病原蛋白的合成量。对基因序列的其他调整还可提高转录产物信使RNA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加速蛋白质的合成。因为信使RNA才是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直接“指挥者”。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细胞会首先翻译每个基因开头附近的先导序列,制造出蛋白分子的起始部分,对先导序列进行优化能使最终的蛋白产物更稳定。某些先导序列甚至能给蛋白分子打上“标签”,使之成为分泌蛋白,这样的序列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因为由此形成的蛋白产物不管是在转染细胞内还是细胞外,免疫细胞都能遇上。蛋白质在细胞内外引发的免疫反应类型稍有不同,而两种反应的叠加则能从总体上增强疫苗产生的免疫力。
  最后一个重大改进与佐剂有关。在制造传统疫苗时,研究人员通常会加入佐剂,用以增强免疫反应。有时,人们甚至可以根据需要,用佐剂来操控免疫系统,改变免疫反应的类型。比如可以让免疫系统产生更多T细胞,识别和杀死被病原体感染的人体细胞,而无需大量分泌用于阻止病原体入侵细胞的抗体。有研究表明,在化学物质的作用下,一种预防流感的DNA疫苗引起的抗体反应增强了200倍。另一种佐剂与某些DNA疫苗一起使用时,能使机体同时产生强烈的T细胞和抗体反应。
  在向成品疫苗添加佐剂时,研究人员有时会担心能否使疫苗始终保持在恰当的乳化状态,或者疫苗成分是否稳定。DNA疫苗则不会引起这样的担心,研究人员可以在质粒中直接插入编码佐剂的基因,细胞摄入这种质粒后,就可同时合成佐剂和病原蛋白——这是DNA疫苗让人心动的又一大优点。如果DNA疫苗含有编码佐剂的基因,即使质粒上的基因序列此前已经优化过,最后合成出的佐剂仍能使免疫反应至少再增强5倍。
  现在的DNA疫苗设计与多年前仅会编码病毒蛋白的质粒相比,可谓天壤之别。随着质粒的优化和接种方法的改进,DNA疫苗已经准备好东山再起。而且,除了用于疫苗接种,构建DNA疫苗的技术在其他医学领域也开始崭露头角,比如用质粒输送药物和介导针对肿瘤的免疫疗法等。
  
  应用不再遥远
  
  一些DNA疗法已获准用于治疗动物疾病,而更多的疗法已处于人体试验阶段。将基因安全地送入细胞,使之高效合成基因编码的蛋白——这种技术的出现,将让很多潜在疗法应运而生。实际上,在通向临床应用的道路上,不少基于DNA疗法的步伐都已领先于DNA疫苗。与传统药物不同,DNA疗法 不会向人体输送化学小分子,而是通过传递基因来治疗疾病。这种疗法也不同于传统的基因疗法,因为质粒不会永久整合到接种者的细胞基因组上,甚至不会一直存在于细胞内,这就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基因疗法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就是因为受到并发症的困扰。
  与很多新型医疗技术一样,兽医学上的应用研究再一次走在了人类相关研究的前面。目前,有一种疗法已经获得批准,用于预防母猪流产。注射质粒后,研究人员会立即使用电穿孔技术,使质粒尽可能多地进入怀孕母猪的细胞,再由细胞合成生长激素释放激素,提高母猪胎儿的成活率。由于只需注射一次,质粒就能在母猪这样的大型动物体内发挥作用,这种疗法的成功的确让人兴奋,这也预示着DNA疗法同样可用于治疗人类疾病。
  很多用于人类的DNA疗法现已进八临床试验阶段,比如向人体输送编码某些生长因子的基因,以调动干细胞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在质粒上插入编码I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基因来治疗I型糖尿病:还有一种疗法针对的是一种血液循环障碍——肢体缺血,这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利用质粒输送某些生物因子的基因,可以促进新血管的形成,有望帮助患者逃过截肢之难。在一项早期试验中,研究人员利用编码病毒蛋白的DNA,促使免疫细胞攻击人乳头瘤病毒导致的肿瘤。初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接种者体内都产生了针对人乳头瘤病毒蛋白的T细胞反应,体内存在高浓度抗体的接种者更是超过90%。另一项还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则在尝试用一种DNA免疫疗法对抗丙型肝炎病毒。两项试验的初步结果令人鼓舞,意义重大。因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方法能治疗丙型肝炎和HPV导致的肿瘤。过去10年来,这一领域出现的重大进展还催生了一些极具创新性的疫苗和药物,围绕着它们展开的临床试验将让人类受益匪浅。
  Q:如何解释“每个星期都有春夏秋冬”?
  ——湖北省桃仙中学余丹
  A:之所以说每个星期也有类似的“春、夏、秋、冬”的“四季”,是因为科学家发现:星期一气温开始上升,犹如“春暖”;星期三上升至最暖和,好比“盛夏”;星期四气温开始下降,转为“秋凉”;到了星期六降至低点,而星期天则是“最冷的一天”,不妨称之为“寒冬”。
  一星期中的这种气温变化周期,其实是人类自身活动量直接影响气温的结果。在工作的一周里,全世界大多数地区的工业活动到周末时都有所减缓。另外,供人们上下班的班车流量也有所减少,所以到了周末,就感觉较凉快。
  科学早已发现: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热量可以和从太阳得到的热量相比。比如,在有些工业发达的特大城市或某些市区内,人类活动释放的热量已达到了太阳辐射热量的3~6倍,甚至还要多。这就是住在城市市区的人们觉得气温比郊区高的原因之一。
  Q:人体为什么出现生物钟?
  ——浙江省平湖中学佟妮
  A:当我们每天都需要在某一特定时间醒来,开始几天可能必须借助于闹钟,可时间长了,即使没有闹钟,我们也能在那个时刻醒来。这说明,人体内部有一种类似闹钟的机构,它不依赖外部条件自行运转,指挥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哈佛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已确定,生物钟位于大脑的后部,由特殊的细胞组成。
  人体为什么会出现生物钟?有人提出了进化学说,这种学说认为,人类之所以会有生物节律,是因为生存的需要。人类只有在生理上、行为上适应了环境的节律,才能得以生存。而另一些人认为,人体的生物节律是外源性原因决定的。也就是说,控制生命节律现象的动因,是某些复杂的宇宙信息。此前不久,日本科学家有一个新发现:人类生物钟的周期是24小时18分钟,也就是说,人类生物钟每天比时钟慢18分钟。
  既然如此,生物钟与时钟这种不同步现象会不会累积起来,最终打乱人们的生活规律,从而让人们醒来的时间一天比一天晚呢?研究者人为,光线会通过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和体温等多种因素,从而不断地调整生物钟。
  Q:鱼儿在水里睡觉会不会沉到水底?
  ——苏州市振华中学白宇翔
  A:鱼儿没有眼睑,所以不能闭上眼睛,这使得它们看上去像从来不睡觉似的。大部分鱼儿在睡觉时,都是在水中保持不动的宁静状态。至于鱼儿睡着了会不会沉到水下,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大多数睡觉时保持静止的鱼儿都有一个自带的生物体“游泳圈”,那就是鱼鳔。鱼鳔使得鱼儿能够悬浮在水中,不会沉下水底。
  不过这里有一个异类,那就是鲨鱼。鲨鱼是软骨鱼,肚子里没有鱼鳔,是鱼类家族中较原始的类群,它们靠腮呼吸,需要有水流不断通过。所以它们一生都必须不停地游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平衡,腮里面才能有水流通过,从而吸到足够的氧气。如果累了,想停下来睡几分钟,那是万万不行的。因为它们一旦停下来,嘴巴和腮孔内的肌肉就要罢工,它们就会被憋死。而且,鲨鱼的身体密度大于水,它们还会沉到水底下去!
  迄今为止,海洋生物学家对于鲨鱼究竟会不会睡觉的问题,一直没有定论。但他们多数相信,鲨鱼会有一个相对活动量较小的时间,然后会启动某种类似“自动驾驶”的功能来保持平衡和呼吸,这大概就算是睡觉吧!它们可能是边“睡”边游的。
  Q:节能灯的形状为什么那么怪异?
  ——无锡市天一中学黄筝
  A:现在,在灯具的选择上,人们越来越倾心于节能型的。不过,相对于传统的球形灯泡,节能灯的形状多样,除了常见的直管状外,还有u型、双u型、螺旋型等。
  采用什么样的外形对于传统的灯泡来说关系不大,但对于节能灯就截然不同了。因为不同的外形决定着节能灯的亮度,而衡量节能多少最直接的标准是消耗相同功率下,节能灯亮度的高低。
  传统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其功率的大小,通常情况下,功率越大的灯泡,亮度越大。节能灯属于荧光灯的一种,其发光原理和日光灯较为接近,都是通过紫外线激发灯管内壁的荧光粉涂层来达到发光的目的。因此。对于节能灯而言,除了功率外,灯管内壁的荧光粉量更是决定其发光量的主要因素。其数量越大,灯管的发光量也就越大,灯也就越亮。增加荧光粉数量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涂层厚度。但是,太厚的涂层会反过来吸收可见光,造成转换率下降,因此,涂层的厚度都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在厚度相对固定的前提下,要增加荧光粉的数量,就要增加灯管内壁的表面积。内壁面积随着灯管体积的增加而增大,而受家居环境的影响,灯管尺寸不可能设计得无限大。因此,在体积一定的前提下,螺旋状或u型管提供的内壁面积显然要大于球状或直管形状。而螺旋形状的灯管表面积又大于u型管,所以,常见的节能灯中,以螺旋型居多。
  Q:怎样科学用脑?
  ——徐州市潘塘中学 田晓宁
  A:我们在学习时,大脑皮层兴奋区域的代谢逐渐加强,血流量和耗氧量都在增加。这时,由于大脑皮层的机能恢复过程大于消耗过程,使得大脑的工作能力逐渐提高。但如果学习时间过长,大脑皮层的机能消耗就不断增加。当损耗过程超过恢复过程时,就会出现疲劳,学习效果自然会逐渐下降。
  疲劳是引起大脑皮层抑制的重要原因,它所引起的抑制对大脑皮层虽有保护作用,但是疲劳时工作的协调过程被破坏,感觉器官活动性下降。所以,学习时不要过于疲劳,要注意休息,学会科学用脑。
  要做到科学用脑,就必须合理安排学习。学习时,可选择不同学科轮换,这样可避免大脑某一区域单一地、长时间地工作。学习时采用多种方式,如朗读、默想、记忆、书写交替轮换。学习时,如果只采用一种方式,时间稍长,就容易产生疲倦。另外,要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以保证供给大脑足够的氧气。据计算,大脑的耗氧量要占全身耗氧量的25%~50%。长时间用脑,由于脑内氧气及血液供应不足,大脑过于疲劳,学习效率会明显下降。其次,为了保证脑的功能,还应当从饮食结构上给以补助,以增加脑的能量。如适当多摄入些豆制品、蛋白、鱼、精肉等,都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科学用脑是一个系统工程,休息、睡眠、运动、营养等各方面均需照顾到,不能遗漏。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考察调研时强调,“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路的灯、把准航向的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立身、处世、干事的精神支柱。我们始终坚持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弘扬井冈山精神,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
     
2007年入夏以来,人们谈论最多的环境话题就是太湖爆发蓝藻,导致江苏无锡整个城市自来水供水中断的问题。为缓解太湖蓝藻灾情,2007年5月31日下午和6月1日凌晨,在太湖地区实施了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取得了明显的增雨效果。这次人工增雨在太湖周边布设作业点8个,共发射火箭弹39枚,增加了太湖水容量。太湖周边普降中雨,局部大雨。有43个监测站降水量达到20毫米以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能够采用多种方
从小学到初中,孙梵宸参加机器人学习和比赛已有6年多时间,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比赛中获得不少奖项,还经常被任命为队长带队参加比赛。在这些科创活动中,他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把科技比作粮食,是能解决温饱的硬实力,那么,文化能让粮食变成美食。”  训练  竞赛指导老师燕老师一直这样要求孙梵宸: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老师还鼓励他独立参加非学校组织的其他大型全国赛事,甚至出国比赛进行锻炼。
Yi YiMagazineA Luisvon Ahn  不管是K12还是成人英语,中国语言在线教育市场的竞争正在越来越激烈,对于多邻国(Duolingo)来说,故事才刚开始。2012年,多邻国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诞生,如今在全球拥有超过3亿名用户,根据数据研究机构Sensor Tower的统计,2019年多邻国在全球范围内语言学习App的下载量总榜和App Store、Google Play分榜上均
为了调查矿产、化石资源,我们地理组5 名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林州市东姚镇白云山实地考察一天。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观察取样、采集标本、拍摄地理照片、测算等多项活动,又经老师讲解,对白云山植物、矿产、化石、人文历史等都有了较多的了解。    指导老师的话    本文是小作者通过研究小组的学生亲身参与白云山的课外考察,搜集资料,图文并茂地进行总结,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结合,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山区环境的
在国际国内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作为长期执政的党面临着从未遇到过的新的严峻考验。不论从党要完成新的历史使命,还是经受新的历史考验、不断巩固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来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任务和意义,显得从来没有过这样迫切和重要。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真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明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具有根本意义的战略思想和部署。实践证明,“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
上海农灯草莓生产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春风拂面暖人心。近日,第19届中国(句容)草莓文化旅游节暨中国精品草莓擂台赛落下帷幕。在这场全国草莓产业交流盛会中,素有嘉定“草莓之乡”美誉的灯塔村,选送了新品种“越秀”和传统优秀品种“红颜”参赛,并摘得金奖。  上海市嘉定区灯塔村位于上海的西北部,与江苏太仓接壤,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说起草莓种植,还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说起,当时都是村民在自家门口少量种
内容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网络舆论的重要讲话对党员领导干部正确认识网络、形成正确网络思维、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网络舆论 网络思维 网络空间治理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让人耳目一新的有关网络舆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网络舆论的重要论述必将深刻影响党员领导干部的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