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视野下的公众信任科学

来源 :自然辩证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pab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科学、媒体与公众之间却产生了信任危机.基于主体哲学的科学传播研究难以解释并解决这一信任危机.本研究试图从突出主体间性的现象学入手,总结出科学传播中的信任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主体间关系,也是一种有约束机制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形成强调科学、媒体与公众三个主体的共同显现,同时与他们之间的“成见”有关.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如何进行党的政治建设?这是延安时期作为中央组织部部长和改革开放后作为中央纪委第一书记的陈云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陈云形成了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系列理论观点,并对此进行系列实践探索.在新时代,为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切实做到“两个维护”,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三力”,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四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政治立场.这是优化党的政治建设过程,提升党的政治建设水平的重要路径.
目前关于人工智能的道德地位研究,主要分为现象学进路和心灵哲学进路.前者以“意向性”为核心,具体在人工智能道德地位领域主要研究其与人类之间的同构关系,并不认可人工智能的独立道德地位;后者以“心智”概念为核心,研究人工智能能否具备与人类相当的心智水平,认为人工智能的道德地位取决于其是否具备心智.然而,人工智能的道德地位研究还存在第三种研究进路,即哲学人类学进路,由于其与哲学、伦理学在理论结构上的强关联性以及独特的整体性视角,对比前二者更适合讨论人工智能的道德地位问题.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审美嵌入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它随着根本目的的变化而发展,从自发到自觉,经历了历史开端、曲折前行、科学发展、守正创新几个阶段,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它的主要成就包括:历时态地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力,占领意识形态制高点;多维度地聚力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无产阶级审美发展;时代性地展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力,促进现实目标实现.因此,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坚守人民性立场;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突出情感性特征;坚持以“美的规律”构造为尺度,秉持创新性思维.
日界是指划分日的界线.中国古代传统历法通常使用夜半和平旦作为干支日的分界线.将陕西出土的西魏北周时期佛教造像碑所记的干支信息与《二十史朔闰表》《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等工具书进行查对,发现朔日干支与所在月份存在不合现象,表现为干支序号差一.再以南北朝时期官方行用的《景初历》《大明历》《正光历》进行推算,结果表明:凡是朔日干支序号数进一的都是朔小余大于0.8的情况,也就是当合朔时刻在昏之后,造像碑上的朔日干支就会使用下一日的日名干支.因此,昏可以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除夜半和平旦之外的第三种日界.
网络化治理的兴起是为了有效应对日益纷繁复杂的社会治理形势,农转居社区作为一个转型中的空间场域,交织着诸多的矛盾与问题,内在地要求更能应对复杂环境的网络化治理模式.网络化的作用机制表现为,通过对结构进行改造使结构具有弹性与开放性,通过对制度进行重塑使制度具有韧性与回应性,同时网络因充当了结构与制度的中介而对制度的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要以网络联盟构建提升农转居社区治理结构的弹性与开放性,以网络平台建设提升农转居社区治理制度的韧性与回应性,以信任、互惠助推农转居社区治理效能的提升.
笛卡尔整个形而上学的阿基米德点“我思”往往被视为第一原理,而忽视对普遍数学思想的关注,他设想的普遍数学蓝图为理解其哲学体系和第一原理提供了一套方法论路径.“我思”出场前,笛卡尔在第一沉思以“恶魔假设”来确保“清楚明白”的自明性.质言之,“我思”具有一种被隐藏了的先验意义的道德合法性,这一合法性源自上帝,因而在笛卡尔的上帝观与“我思”之间构成了无形的张力,即“笛卡尔循环”.若从普遍数学出发重新清算笛卡尔认识论的展开逻辑或许能够在“循环论证”中敞开另一处理解进路.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背景下,城乡社区治理效能关乎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本研究基于苏州市山池街道居民自治与社区共治的基层实践,以整体性治理为理论基础,分析新形势下城乡社区整合型治理模式形成的驱动要素,从治理清单、服务供给、组织能力和治理单元等方面出发,探索基层治理中权责不对等、“悬浮式”服务、“游离式”参与和空壳化运行等诸多问题的破解之道,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可能路径.
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是当代STS的主流范式,其倡导的本体论转向极具后人类主义意蕴.尽管ANT与马克思主义同为唯物主义取向,二者在方法论与意识形态上却大相径庭.人类世挑战下,ANT与马克思主义在话题上多有重叠,在话语权的争夺上呈白热化,故厘清二者相持不下的关节点,兹事体大.鉴于此,围绕ANT的三个论域,即科技、经济、生态,全面呈现其后人类主义立场之症结,廓清该立场何以促成STS研究陷入反历史唯物主义和去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困境,从而揭示此一事实:在这个资本主义嵌入科技与网络的巨变时代,马克思主义仍是批判不公
期刊
负责任停滞主张打破责任共同体内的利益平衡,要求创新在强道德约束下进行,负责任降低创新的程度,中断不可预见和将带来危险后果的创新活动.其特有的强道德约束推动创新从道德和利益的平衡走向道德强于利益的失衡.在构建的道德和创新度随预测和评估变化的“钟摆模型”中发现,对创新的预测和评估在不同程度的道德要求下,将负责任创新及负责任停滞联系在创新发展的不同阶段.道德约束力增大使创新度减弱,最终变为最小的过程是负责任停滞的实现过程.负责任停滞启示应秉持创之思度的准则,重视低程度创新的作用,改变创新至上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