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喧哗与骚动》剖析福克纳长篇小说的创作技巧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28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的杰出作家,他的诸多文学作品都致力于探寻创作技巧上的创新,并勇于打破传统模式的限制。本文试以福克纳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为例,对故事内容进行简单分析,并着重指出福克纳在文本中大量地运用了意识流、复调理论以及象征等创作技巧,使文本更具审美性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喧哗与骚动》 威廉·福克纳 创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著名的意识流作家,他的小说作品大多采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作为故事发展的主要背景,把多个家庭的兴盛和衰亡作为故事的发展脉络,对美国近两百年的社会现状进行刻画,从而形成了富有鲜明特色的创作风格和书写技巧。纵观福克纳的文学作品,我们看到在他笔下,不仅对两百年来的美国社会的发展和人物的命途进行了深入的探析,还进一步地剖析了现代人的精神现状。在其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在创作技巧上进行了不断地创新和挖掘,独特的创作手法在这部文本中得到了鲜明的展现。福克纳灵活地运用了成熟的意识流、复调理论以及象征等创作技巧,来进行故事情节的构建和人物形象的刻画。
  一 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
  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首部趋于成熟化的文学作品,花费了他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小说以南方没落的康普生家族的悲剧性为切入点,故事中的康普生先生是一个贪图享乐的人,他的妻子非常的自私自利,长子昆丁对社会失去信心而紧紧地守住旧传统,他因为妹妹的行为作风辱没了南方淑女的身份,而对妹妹充满了愤恨,甚至选择了自杀。次子杰生则非常的贪婪,三子班吉只有三岁小孩的智商。小说紧紧围绕着这三个儿子的内心世界,以及妹妹凯蒂的堕落展开了故事情节的叙述,故事最后通过了女佣迪尔西作为故事内容的补充。《喧哗与骚动》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范文,作者福克纳运用 “复合式”的手法,结合人物各自的遭遇、性格等在不同时间内的意识流变,构建了同一个故事的始末,营造了一种复合式的意识成效。其中虽然涉及到重复的部分,但是却没有出现任何的雷同。这是因为福克纳的中心并不是为了描写凯蒂母女的结局发展,而是着重反映在同一事件下不同人的内心想法以及思想的转变。故事的构建并没有完全地按照时间顺序开展,所以它需要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地创作,把事件发展的过程进行整合。这足以说明福克纳在混乱的时间安排下存在有序的故事發展线索。
  二 《喧哗与骚动》中意识流手法的全篇运用
  在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几乎在全篇都运用了意识流创作手法,并积极地打破了传统故事创作的时序和逻辑关系,而采用了单一化的创作结构。意识流手法在这部文本中主要根据人的意识而逐渐地变化发展,小说结构的设置并不局限于时间、空间等关系,它更多地是实现了相互的交织和重叠。另外,意识流创作手法往往都是以同一个事件作为故事的背景,人物的意识在其中发散而又整合,并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地循环,从而构建了一个立体性的小说结构。在意识流手法的作用下,福克纳并不是一个全能的主体,而是给小说人物留下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把主动权交由小说人物,让他们自己去叙述,这一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读者的信任,而不是完全被作者的主观意识所牵引。在《喧哗与骚动》的前三个章节中,福克纳分别以三个性格和心智都有缺陷的人物作为核心的记述者,他们分别是智商低下的班吉,仇视一切且无情的杰生以及坚守旧传统并选择自杀的昆丁,福克纳正是借助这三个人物的不同性格、命运遭遇来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从而营造出复合式的意识流效果。
  小说的重复部分也是福克纳巧妙安排的,它们就好像是拼图游戏,形成了一幅精彩绝伦的图案。小说的叙事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时序开展,叙述的视角也是通过由内而外的转变,通过叙述自身意识活动的变化牵引故事主线的发展。人物跳动的思绪并没有采用清晰的文字来表述,而是运用了相关的语气、称谓等方式来区别。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小说的第四章节中描写班吉的意识流,评论界一致认为这一部分可以称得上是创作技巧上的一个伟大的创新。班吉作为老康普生的小儿子,他拥有善良的心灵,但是却是一个智商仅三岁小孩的白痴,他因为意图侵犯邻居家的女孩所以被人抓去做了阉割手术,而正是因为他生理上存在这一缺失,所以也就注定了他的“意识流”存在与众不同之处,一个只能被动地接受大脑记录下来的印记,并没有经过任何的处理而杂乱地堆积在一起,他无法如同正常人一样逻辑清晰地讲述事情的经过,也无法像一部摄影机一样把所看到的全部记录下来,所以在他的意识中就没有时间上的概念,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在他的思维意识中都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当读者初次体验到班吉的杂乱的意识后就完全不知道他所说的内容,但是如果细细地去品尝就会发展,其实在班吉的杂乱中也存在一定的秩序性。福克纳通过采用词汇的连结和情景再现的手法,把班吉的意识与不同时间和空间内的人物意识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从班吉回忆部分中出现的十五个场景和几十个琐碎的片段中整合出他童年时期度过的圣诞节、凯蒂的婚礼现场、父亲的离世等核心事件。在班吉的思想意识中,姐姐凯蒂在他的心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因为只有凯蒂是真心实意地关心他,所以他对凯蒂也充满了崇敬之情。班吉的意识就如同是不受限制的野马,当他的意识遭受了外界的冲击后,就会很快地走进与外界相联系的意识中。
  三 《喧哗与骚动》中复调理论的独特运用
  在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还巧妙地运用了复调理论,这一理论是由著名的学者巴赫金提出的。复调小说的主要特征是每一个叙述主体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声音,而且每一个声音的来源都具有自己的视角,使他们身处在自身的对话和叙述过程,福克纳则给予了叙述人物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宣泄自己的思想。巴赫金着重指出,在复调小说中是不能出现有关作者的主观意识,小说中的每一个叙述人物都拥有平等的地位,并且与作者自身也是一对平等的关系,他们在文本中的自由需要创建出与作者不同的思想意识,甚至是要推翻作者的看法。基于这一理论的研究下,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的结构和主题的构建中都凸显出鲜明的复调性。   小说《喧哗与骚动》主要描写的是美国南方的没落地主,而小说最为匠心独运的构建则在于作者把一个故事作为核心,让小说人物通过平等的叙述者身份各自地讲述,这就形成了多个故事视角的復调性结构。全篇内容主要由四个章节和一个附录构成,每一个章节都是采用具体的日期作为标题,在第一章节的班吉记述中,描述的时间是发生在1928年4月7日,小说借助班吉的视角采用了散乱的回忆内容来生动地刻画了康普生家族的颓败气息以及家族的悲惨命途。第二章节是昆丁的记述,故事的时间设置在1910年6月2日,在这一部分内容中,通过昆丁的叙述表明了他在这一天的见识和活动,并进一步地映衬出他内心中的无望情感,叙述了凯蒂的堕落以及寻求自杀作为结束的方式。第三章节则是通过杰生的口吻来记述发生在1928年4月6日的事情,展现出杰生掌管家族事务后,康普生家庭中的具体情况,并相应地提到了凯蒂的女儿。小说的第四章节则是通过佣人迪尔西敏锐的视角来探析周边的世界,以及康普生家族中的衰亡进程,同时还具体地描写了迪尔西在面对这个家族没落的过程中出于内心中的同情而帮忙收拾残局。从小说的结构设置中就可以看出,福克纳赋予了记述者充分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和讲述方式来说明康普生家族的衰亡历史。站在审美视角来分析这些人物,我们得知这四种不同的声音、评论都拥有绝对的自由,就如同巴赫金所说的一样,主人公在讲述过程中具有特定的自由性,它的叙述立场与作者的议论结合在一起,并与其他主人公的叙述展开相互的议论,这种创作模式打破了以往的全能书写技巧,它使小说人物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使他们处在相互的对话和争论之中,这与巴赫金所提出的复调小说的基本特征相符合,即每一个记述者都有自己独立的立场和视角。不同的读者从文本中的不同视角获得不一样的感知和认识,使作品具有无穷的魅力和审美性,这正是《喧哗与骚动》中最具独特的艺术价值。
  四 《喧哗与骚动》中象征手法的广泛使用
  小说《喧哗与骚动》中大量地运用了象征,这也成为了文本的一大特色。福克纳把现代人生活中的琐碎与神话般的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性价值,增强了文本的悲剧意识和审美性。在这部小说中构建的时间、故事背景等都包含了深刻的含义,整体结构的设置与《圣经》存在很多的联系,福克纳还积极运用了《圣经》中的意象,例如班吉象征着耶稣,杰生则与恶魔撒旦相对应,凯蒂的失贞与夏娃偷吃禁果构成一对象征体。就拿班吉的象征来说,在第一章节中,班吉的记述时间是在4月7日,这天正好是星期六的圣礼,同时也是班吉三十三岁的生日,另外这一天也正是耶稣三十三岁时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日子,班吉只是一个智商低下的白痴,尽管已经有三十三岁的年龄,但却只有三岁孩童的智商,他甚至都不会完整地说出一句话,只会胡乱的喧哗。但是在福克纳的笔下,班吉虽然是一个白痴,但他却拥有如同耶稣一样的超强能力,他竭尽全力地阻止凯蒂迈向堕落的境地,但是这种超自然的能力并没有真正地发挥作用,凯蒂还是无法自拔地堕落,最后竟然成为了纳粹党军官的情人。小说中的这一出描写很透彻,耶稣自身也拥有过如同班吉一样的无可奈何,只会做一些毫无意义的挣扎。映射的运用能进一步挖掘小说的主题,福克纳通过描写耶稣内心中的无奈来反映美国南方康普生家族的衰亡是无法挽回的,即使是拥有超自然的能力也不能取得实际的作用。
  在小说中还多处出现了“水”的意象,它在文本也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涵,例如凯蒂每当约会完后回到家里,班吉都吵着要她去洗澡,其实就是为了清洗掉她身上的污秽,“水”在这里也象征着道德的升华,小说中还多处涉及到吉姆草,它象征着良好的人际关系,赋予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关爱,更是在心灵上给予了安慰,小说中描写到每当班吉的内心中感到浮躁和狂乱的时候,只要给他吉姆草就能使他安静下来,这是因为在班吉的内心中,吉姆草就如同自己最亲爱的姐姐一样,可以给他带来无穷尽的爱护和欢乐。福克纳还把钟声、太阳等连结为一个混乱的整体,象征着时间围绕在我们身边,以及不可避免的社会进化。其中手表和钟的意象就是为了突出时间的作用,然而时间也具有毁灭性的意义,手表是康普生家族一代代遗传下来的,这不仅说明了时间的消失,还表明了传统文化对昆丁的思想意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小说中还进一步描写到昆丁曾经也想过把祖父遗留下来的手表砸碎,最终表也被扔进了烟灰缸,它的碎裂同时也意味着昆丁内心中的期望也消失了。
  五 小结
  综上所述,在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中,通过福克纳独具匠心的创作技巧,我们也可以深刻地感知到以康普生家族为典型范例的旧传统无法避免社会的变革。福克纳采用了丰富而又灵活的创作技巧,意识流手法大量的运用在全篇,增强了文本的可信价值;复调理论的采用使小说增强了艺术魅力;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则生动地展现了南方旧传统的主题内涵。
  参考文献:
  [1] 朱娥:《福克纳与〈喧哗与骚动〉的创作》,《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9期。
  [2] 王晓芬:《浅析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意识流手法》,《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3] 陆春香:《福克纳作品中的视阈空间——以〈喧哗与骚动〉中班吉的叙述为例》,《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4期。
  [4] 许睿:《浅谈福克纳作品〈喧哗与骚动〉的创作特点》,《商情·科学教育家》,2010年第21期。
  作者简介:
  田新科,女,1979—,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韩俊玲,女,1979—,河北衡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12月2日,以“激情共舞赢领未来”为主题的陕汽重卡2011商务年会在山东举行。与此同时,陕汽在年会现场发布了2011款“驰久版”德龙F3000重卡。陕汽2011款“驰久版”重卡针对市
01 Back to 60’s怀旧向来是时装设计师最爱把玩的招数,来自西班牙皮革世家的 Loewe 数年前开始努力开拓时装市场,成效渐现。最新一季的设计笔调,便是向60年代两位大师 Pier
新年的钟声带着节庆的欢愉气氛降临了!想要在新的一年里有一个好的开头吗?让我们从妆容开始,体验全新的新年妆,成为时尚又美丽的新新人!“新年要去男友家,如何能让我的皮肤
圣诞临近,晚会,派对,酒会让你应接不暇,街上的流光溢彩很是抢眼,你是不是也在为圣诞妆容绞尽脑汁呢?下面教你两招男女怪诞妆容,既能让你成为圣诞之夜的疯狂分子,又不会露出因
在女人体态中,什么部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却又最容易走样呢?对,那就是臀部,我们该如何让臀部充满美感呢?快来一起来锻炼吧。 In the woman’s body, what parts have a p
俄罗斯文学中集中反映了俄罗斯民资在审美、宗教、英雄情结方面的民族特性。透过众多的文学作品,我们能够清晰的感受俄罗斯民族在对待战争、宗教和文学艺术方面的观念和心理
Futuristic Cyber Chic 太空肖佳人太空俏佳人满怀对“未来世界”的憧憬,结合自由自在的摩登审美观,本季的“太空俏佳人”一改过往科幻片中炮制的无情的机械化,注入更多人情
一、艾利斯·沃克及其思想简介艾利斯·沃克(AliceWalker)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作家、诗人、小说家,美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坚定的黑人女权主义提倡者。为了推动妇女解放
The thesis is about the description and the study of Wordsworth and his works to present more about the author through the comparison with Emerson. Through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