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案研究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iche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教育中的一大实际难题。通过对一位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案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行为和个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家庭监督的失效,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匮乏及教师的冷落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留守儿童;个案研究;学习;行为;个性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外出打工已经成为他们重要的经济来源。大量农民向城市转移,改革开放以来这类人数累计在6000万到1亿之间。这些外出打工的农民年龄一般在28-45岁之间,家中都有上小学或中学的孩子,外出前或把孩子交给家中的老人,或者托付给亲戚朋友照顾,由此,突起出现了一个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大功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这种农村留守儿童的现象必将越来越普遍。父母长期缺位,使其子女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得不到正常的呵护与教育,这对他们的学习、行为及个性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些影响是怎样产生的呢?如何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这些都是亟待教育管理人员和教育研究人员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教育理论研究者论及不多。基于以上认识,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解释性的个案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为此,笔者走访了一位农村留守儿童,并进行了深细致的解释性个案分析。这一份研究是对永嘉县乌牛镇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姜小培个案调查的论述。为了保护被研究者,此报告使用的所有人名都是虚构的。
  
  二、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的是目的性抽樣(purposive sampling),即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有可能为研究的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我之所以选择姜小培作为我的研究对象,是因为他和我是同村的,交流起来比较方便。
  姜小培是一个11岁的男孩,家住浙江省永嘉县西洋村。爸妈都在外打工,从小就留在家乡跟爷爷奶奶生活。姜小培就读的乌牛镇中心小学,就位于村子附近,学生从家里步行到学校大概只需十分钟。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主要是访谈法,从学习、行为和个性三个方面设计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访谈方案。对本研究的主角——姜小培,和他的奶奶、班主任、同学进行了访谈,每次访谈的时间大约为一个小时,地点基本上是根据被访者而定。在征求被访者的同意后记下被访者的表情,形体动作及语言。与姜小培及他的同学姜克分别谈了两次,和他的奶奶、班主任各谈了一次,以了解姜小培的学习、行为和个性情况,及其这一情况产生的原因。
  
  三、研究的过程及反思
  
  (一)研究的过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2010年4月2日早上,我来到了淳安县余家中心完小。我首先向校长介绍了此行的目的,并向他了解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确定了本研究的个案——姜小培。在校长的指引下,我来到了他班主任程老师的办公室。当我表明此行是为了研究的需要,想了解些关于姜小培的情况,他爽快地答应了,并让我进了他的办公室,谈了些有关姜小培的情况。
  中午吃过午饭之后,我来到姜小培的家里,分别与姜小培及其奶奶进行了访谈。
  在这之后,为了检验从姜小培的班主任、他奶奶以及他本人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我找到了姜小培的同班同学:姜克,与他聊起了关于姜小培的情况。
  2010年4月3日,我又找了姜小培和姜克,进一步确认搜集到的资料。
  我们将收集来的资料及时处理,资料的收集与资料的分析同步交叉进行。资料的分析综合运用了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的方法。类属分析主要使用分类的方法,将研究结果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归类,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报道。我们主要从学习、行为及个性方面来研究姜小培。与此同时,结合情境分析,将收集到的资料按照个案的方式呈现出来,并穿插一些访谈片段、观察事件等。
  (二)研究过程的反思
  1.研究效度问题
  我在访谈时没有录音,事后凭记忆所作的记录可能有所遗漏和错误;此外,由于我和被研究者是认识的,因而在访谈时,我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掩饰或回避一些问题,从而影响研究的描述性效度(descriptive validity)。再者,出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我在研究开始之前就形成了一些自己的“前设”和“倾见”,从而影响研究的评价型效度(evaluative walidity)。
  2.推论问题
  虽然对姜小培的调查只是一个个案,其真实性只限制于他一人,可是对他各方面情况的深入分析可以使很多处于类似情形的人得到一种认可,他们在读到这个报告的时候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迪和共鸣,那么就起到了“推论”的作用。
  3.伦理道德问题
  首先,我在每次访谈之前都向被访者说明我将对他们的姓名和身份绝对保密,访谈是为研究所用,不会对他们的安全和利益造成损害。其次,我们访谈结束回金华后,仍姜小培保持着联系,通过几次电话。还有,为了酬谢被访者,我们送了姜小培一点小礼品,并向其他被访者当面道了谢。这些礼品在价值上远远不能和他们所给予的热情支持相比,我们这样做只是为了表达一下感激之情。
  
  四、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学习方面
  班主任程老师给我们看了姜小培平时考试的各项成绩。与班里其他同学相比,姜小培的成绩是比较差的,特别是数学成绩,基本上都不及格。在问及姜小培具体的学习情况时,程老师就直摇头说:“姜小培经常不交作业。如果作业写错了,他自己也不会去订正,只有我找他时他才会去订正;他写的作业,字迹特别马虎;课堂上,我见他很少举手,他即便知道答案也不举手;对学习中有疑惑的地方,他从来都没主动寻求过我的帮助。这孩子,我真不知道去怎么教了。”
  从班主任口中,我们得知,姜小培学习成绩不好,而且学习比较被动,不愿主动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
  在对姜小培本人进行访谈时,他显得有点拘谨,天真的脸上不时地泛红。以下是我和姜小培就学习上的部分谈话(T代表我,S代表姜小培)。
  T:“我们读书的时候都希望自己考试考得好一点,你是不是也这么想,为什么呢?”
  S:“那当然,我是想让自己考得好一点,可是并不是我想要考好就可以考好的。希望自己考好,因为可以受到老师的表扬,学到知识。”
  T:“考试考砸了,你会不会感到担心、难过?如果没人提醒你做作业,你会不会忘记做呢?”
  S:“不会的。”
  T:“你做作业,需不需要奶奶在一旁逼着你做?“
  S:“不是,但有时候还要奶奶提醒。”
  T:“你上课举手发言吗?”
  S:“从来不举。举了老师也不叫我。”
  与姜小培的谈话中,我们得知,他还是比较乐于学习的。但由于缺少老师、同学的关注,致使他上课不愿举手,学习上有困难也不愿找同学、老师帮助,从而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
  在这之后,我又访谈了姜小培的同班同学姜克。据他说,姜小培经常不完成作业,而且经常抄同学的作业。这点,倒是和程老师的回答是一样的。问姜小培为什么上课不举手发言时,他回答道我们老师不喜欢他。
  从上面与班主任、姜小培本人及其同学的访谈中,我们可以得知姜小培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这可能是由于他缺少老师及同学的关注,因此,对学习产生了一定的抵制情绪,使得他在学习方面表现不佳。
  (二)行为方面
  当问及姜小培平时的行为表现时,他的班主任老师直摇头说:“姜小培上学很少迟到,但是经常和同学吵架,是班里的吵架大王。他喜欢招惹同学,和同学开玩笑。我批评他的时候,他会马上承认错误,认错态度很好,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了。”
  从班主任的话语中,我们知道姜小培存在着一定的行为问题:语言不文明、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说谎、打架等。
  姜小培的奶奶坐在门槛边上,跟我们说话的时候总是面带微笑。我走过去,把凳子搬到她旁边,与她聊起了姜小培平时在家的表现。
  “不上学的时候,他会去附近的河里钓青蛙。要不就在家或到村里其他孩子家,打牌、看電视等。他经常会向我要零钱,我问他什么用他也说不出个理由,如果我不给的话,他就会哭着闹着跟你要。那种情况下,我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就只好给他钱了。有些时候,他反而跟我顶起嘴来。哎,根本拿他没办法,也没那么多精力管他。”
  他同学姜克也说姜小培经常钓青蛙、钓鱼给家里的鸭子吃,很少看见他帮奶奶干活。
  从上面与各访者进行的谈话,我们知道,姜小培存在着语言不文明,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说谎、打架,花钱无节制等不良的行为习惯。在业余时间里,他基本上把时间花在与学习无关的各项活动中,这是造成其学习成绩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个性特征
  在问及如果有心事,会怎样,姜小培显得有点沮丧地说:“如果有什么心事,有时我会找好朋友聊,不会找爷爷奶奶,也不会找爸爸妈妈,因为他们都在外地工作,没有机会和他们说话。”
  我们发现因为这些孩子很难找到谈心的对象,所以可能内心会积有很多心事,以至产生很多问题。
  接着,我们又谈起了他在学校里的事情。
  我:“如果你心里有事情,你会不会去找老师说说?”
  他(摇头):“不会。”
  我又问他为什么不主动找老师谈。他沉默了,好像很不愿意回答,我也就没有勉强他。
  我:“你在学校是不是经常参加集体活动、竞赛活动?”
  他(摇着头):“不参加。”(神情似乎显得很不开心,也许是提到了让他感到不高兴的事情。)
  我:“那你为什么不参加呀?”
  他:“因为这些活动都是老师指派的,我轮不到。”
  从访谈中,我们知道,姜小培在家里的表现是积极活跃的,很喜欢与同龄人交往,但在学校里他却并不活跃。我们不禁问到,是什么使他不愿融入集体呢,是老师对他不够关注,还是由于他的天性?
  
  五、研究的结论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以姜小培为例
  在学习方面,我们在此次研究中比较肯定的是该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学习动机以外部动机为主;学习兴趣比较高;学习态度不端正,表现为经常拖欠作业,并且不能主动订正等。
  在行为方面,姜小培表现为不太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同学吵架,说粗话、脏话,撒谎;这些孩子很好强,经常惹别人,所以常常挨打;他的业余生活基本上是掉青蛙,掉鱼,打牌,看电视等一些与学习等无关的活动。
  在个性方面,姜小培显得有点内向,不愿但似乎是没有对象和人谈心;不愿融入集体,比较孤僻,不太受身边同学的欢迎。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姜小培为例
  1.家庭监督的失效
  姜小培奶奶谈话表示她根本没精力和时间去管,这令我感叹到这批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出现了真空。父母长期在外,其教育和监督职责丧失,最多是打个电话问问考试得了多少分,根本无法对孩子的学习和行为进行辅导和监督。事实上,抚养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的责任大多落在祖辈肩上,而农村的祖辈大多是文盲,加上身体、观念和其他方面的原因,根本无法负起教育管理孩子的重担。这必然造成留守儿童诸多问题的形成。
  2.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匮乏
  我们此次调查的学校,学校硬件设施比较差。师资队伍落后:在职教师大都是40岁以上的男教师,而且大部分是民办教师,他们很多是没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上课完全是靠多年的教学经验。
  综上所述,尽管我们对姜小培这个留守儿童各方面发展的现状及原因的了解还不深入,尽管我们的分析仍旧存在不少漏洞,尽管只是一个个案,一个特殊性问题,但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也就是说这个个案能反应广大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某些共同特征。因而从他学习、行为习惯及性格特征中透出来的问题,能体现出农村留守儿童的一些共性。因此,如何想办法了解他们目前面临的各种困难,如何调动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对他们的关注,使他们得以健康地成长——这是教育研究工作者一个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人口流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访中国国庆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N].中国人口报,2002-3-11.
  [2]雷振刚.请关注“留守学生”[N].中国中学生报,2003-11-22(1018).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
  
  基金项目:2009温州市科技局第一期科技计划项目成果《温州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态分析及解决路径探讨》(R20090057)。
  
  作者简介:管素叶(1979—),女,浙江温州人,温州医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
其他文献
从时间上看,每年的3月底举办的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冬系列)和具有产业发展风向标意义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有重合的日程。几年来,在关注两大行业盛事报道的媒体中,几乎每个
期刊
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业内人士一定要严格遵循质量监督管理程序,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大执行力度,使质监工作落到实处.
历史观基本问题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社会生活本质问题,本质必然和必须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这就是历史观基本问题的表现形式.历史观基本问题的表现形式在不同时代、实践和历
本文在分析地方政府民主决策的现有途径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地方政府决策民主化的基本设想.
“营改增”政策是当前的重要税务改革政策之一,实行“营改增”政策,能够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是针对会计和税务筹划方面。“营改增”政策实行之后,企业需要根
中国航空事业处于发展阶段,对民航地面气象观测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发挥领导作用、加强业务学习、重视业务检查、开展技术比赛、增强服务理念五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探讨
每季时装周上,来自象牙塔的莘莘学子将中国国际时装周视为时尚之巅,趋之若鹜。而在下个月,属于他们的时装周盛宴将再度来临。他们将以各自院校的风格和理念为基础、为依托,在中国
中职美术教学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需要全体师生和学生共同地努力来完成,教师在进行中职美术教学时,需要运用独特的教学技巧对学生进行专项的培训和教学,并且在这个过程
水利部门肩负着防汛减灾、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以水利信息化促进和带动水利现代化,是水利部的大政方针,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新形势下,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