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ysk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北魏,民族交融,淝水之战,多元一体,初中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5-0034-06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中的一课。本课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淝水之战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展现北方的政治形势;以民族发展为主题,通过北方地区民族交往的不同形式,探讨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以往教材相比,统编新教材之“新”体现在:提法上,民族交融取代民族融合;内容上,新增淝水之战,扩展民族交往史实;思想上,更加强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本课内容丰富,思想性强,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能够围绕课标,有效地整合教材,基于学情进行教学设计。
  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我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展开学习。
  1.民族发展为主题,明线暗线互交织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的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认同,也就是所谓的民族意识,所以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民族的得名必须先有民族实体的存在,并不是得了名才成为一个民族实体的。”自魏晋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并在西晋灭亡后建立众多民族政权。十六国时期的征伐不断,一方面各民族在与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通过加强本民族的身份认同以建立政权,另一方面则不可避免地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而打破了民族壁垒。至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自上而下的改革及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相互交往极大地削弱了民族隔阂,带来了北方地区的民族大交融。在民族交往过程中,战争与和平相互交织,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既反映了不同民族以自身为核心,不断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成分,进而共依共存,也反映了各民族逐渐汇集并融合,共同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壮大。这种壮大不是简单的人口增加,而是民族内涵的丰富、外延的扩张,是对更高一级的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因此本课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为线索,展现了各民族密切交往、休戚与共的民族关系,这也是本课的灵魂所在。
  同时,中华民族的发展不仅要从民族关系的角度进行理解,更应该拓宽视野,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角度出发,寻找民族交融与国家统一的内在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国家由分裂走向局部统一,民族不断交融和发展的时期。二者相互影响:一方面,民族交往交流逐渐减弱相互间矛盾与隔阂,特别是民族交融所带来的共同的文化认同,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促使统一局面的再现;另一方面统一趋势也促进了民族间交往、交流的频繁,民族交融的不断发展。本课正是这两种趋势的集中体现,就局部统一而言,前秦和北魏相继完成了北方的统一,淝水之战更是前秦意在完成南北统一而发动的战争;就民族交融而言,展现了民族交往的两种基本形式,战争与和平。战争即为淝水之战,和平则为孝文帝改革和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设计中以民族交融为明线,国家统一为暗线,贯穿始终,通过三个子目的具体授课来展现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历史人物为依托,创设情境破难点
  初中课标关于本部分内容规定如下:“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对课标的理解应放在两个重点问题上:一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层次性。民族交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漫长历史发展,各民族的交往自古有之,然而各个民族只有进入共同地域并在此定居之后,通過适应相应的生产生活方式,以通婚、贸易、政治合作等种种形式,实现双向性的交流。在这种长时期的、广泛的、深度的交流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在每一次民族大交融之后,以新的面貌出现,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二是要讲清楚为何魏晋以来的北方民族大交融能够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这就得益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自魏晋以来少数民族内迁使得北方的游牧民族与汉族生活在北方这一片共同的地域之中,通过日常各个方面的不断交往,特别是孝文帝改革的大力推动下,逐渐形成共同的语言、生产方式和文化认同,实现了民族大交融。这一历史进程,既得益于诸如孝文帝改革这一短时段的历史事件,更孕育于长时期的历史发展之中,而联结两者的便是历史中的个人。
  本课教学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初一学生而言,他们能够对民族交往的史实有感性认识,但是对于民族交融的过程及内涵,民族交融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等则缺乏理性的认识。通过课标、教材及学情分析,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北方民族大交融,难点定为理解民族交融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在设计中,一方面精选史料,通过选取不同的历史人物,以创设历史情境,拉近课题与学生的距离,提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巧妙构思、设置问题,从不同人物经历出发,展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个人与时代的互动,进而提升学生认识。
  3.学古谈今引人思,家国情怀润心田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认识民族关系,有效加强民族团结是保持社会稳定、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而民族情感是联结历史与现实、古人与今人的纽带,也是本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目标——正确认识民族交融不断丰富着中华文明,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增强民族与国家认同。
  通过了解不同历史人物的经历,学生能够认识到民族交融并不是简单的少数民族融于汉族之中,而是双方的相互学习、相互影响,进而形成民族平等的观念;通过对历史发展趋势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社会由战乱走向和平,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民族不断壮大,文明不断丰富,得益于各民族将优秀的文化与民族特色注入中华民族的躯体之中,进而形成民族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观念;民族的交融不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于当下,通过引导学生畅谈身边体现民族交融的例子,使之认识到自己与历史人物一样,既是民族交融的产物也推动民族交融不断发展,而历史已然告诉我们,只有各民族的团结一致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所谓休戚与共,荣辱共存,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前秦发动的意在完成南北统一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可以由学生结合相关成语进行简单讲述。在了解战争过程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从国家统一,特别是南北间民族关系的角度进行解读,在设计上将淝水之战作为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师:请学生结合淝水之战形势图讲述淝水之战过程。思考回答问题:淝水之战中,号称百万大军的前秦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生:前秦:骄傲轻敌、军心不稳;东晋:正确指挥、士气高涨。
  师:以下材料是南方地区的汉人对于晋宋以来北方的认识。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思考什么因素导致了前秦与东晋将士截然不同的战斗状态?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洛阳伽蓝记》
  学生思考后认识到前秦军队是强征北方各族人民,民族矛盾大。而东晋军队则以汉族为主体,民族成分较为单一。淝水之战在苻坚看来是一场南北统一之战,但当时的形势决定了其更多表现为一场民族之战,特别是东晋将这场战争看为“夷狄”入侵下的保家卫国战争,因此获得了极大的精神力量,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设计意图】通过对战败原因及当时民族观的分析,学生了解淝水之战反映了当时南北方较大的民族隔阂和民族矛盾。这场战争不仅导致了前秦的土崩瓦解,也为继任的北方统治者留下两个思考:一是如何处理好北方地区的各民族间的关系以巩固统治;二是如何减轻南北方的民族矛盾和民族隔阂,实现国家的统一。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淝水之战后北方陷入分裂,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通过分析北魏统治者面临的统治问题,以及鲜卑族拓跋部的民族特点,能够更全面理解民族交往的时代背景。
  师:结合材料,思考材料反映了北魏统治者面临怎样的问题?
  自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100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80余次。
  ——《中华史纲》
  生:民族矛盾大,不利于北魏的统治。
  师:引导学生观察鲜卑武士骑马俑图片,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问题:鲜卑族有怎样的民族特点?
  畜牧迁徙,射猎为业;
  淳朴为俗,简易为化;
  不为文字,刻木纪契。
  ——《三国志·魏书·序记》
  生:鲜卑族的战斗力强、从事畜牧业、民风淳朴但文化程度较低。
  2.为了巩固统治,统治者在处理民族关系的同时,客观上推动了各民族间更深层次的交往。这一部分,教师以司马家族命运的变迁入手,以小见大,展现民族关系发展的过程。
  419年,司马楚之从江南来到平城,投靠北魏王朝。投魏后官至高位,并受封琅琊郡王。
  娶河内公主(鲜卑族)为妻,生下司马金龙。
  ——《墓志所见北朝的民族融合
  ——以司马金龙家族墓志为线索》
  师:司马楚之本为东晋贵族,在南朝政权更替之际来到了北魏,作为汉人的司马楚之到魏之后受到重用,位至高官,受封郡王,娶鲜卑公主,为何北魏要如此重用司马楚之?
  生:重用原因一方面是为了学习汉族统治经验,另一方面则是展现加强团结的民族态度,以缓和民族矛盾,达到巩固统治的需要。
  【设计意图】通过对司马楚之经历的了解,学生认识到民族交往是时代的要求,统治的需求;胡汉间的政治合作和通婚联合,对汉族产生了深刻的影響,提升学生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师:司马楚之死后,其子司马金龙继承父官爵,此时正值孝文帝改革期间。司马金龙死后葬于平城。在其陪葬品中有这样的两组文物——以忠孝故事为主题图案的漆屏风和大量随葬胡陶俑、马驼畜群,分析这两组陪葬品的特点?说明了什么?
  生:两组陪葬品分别具有浓厚的汉文化和游牧民族文化特点,说明了司马金龙深受胡汉两种文化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对司马金龙墓中陪葬品的特点分析,学生认识到民族交往在文化方面对汉族的影响。
  师:司马金龙也迎娶了鲜卑女子,生子司马悦。结合司马家族一家三代的生活经历,思考民族交往对司马家族的影响?
  【设计意图】民族交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漫长的过程,需要特定的历史条件。司马家族正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展现了民族交往对汉族产生的影响:政治上的胡汉合作,血缘上的血脉相融和文化上的吸收认可。
  3.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继续推行改革。这次改革自上而下,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极大地推动了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交融,影响深远。如果说司马家族所反映是民族交往对汉族生活带来的影响,那么这一部分所引入的鲜卑人步六孤睿则展现了民族交往在以鲜卑人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身上的烙印。
  师:阅读改革措施,思考改革的特点是什么?
  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生:全面汉化
  平原王步六孤睿娶东徐州刺史崔鉴的女儿为妻,崔鉴对亲戚们说:“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
  ——《两晋南北朝十二讲》
  师:阅读材料,思考汉族的崔鉴和鲜卑族人步六孤睿的民族差异体现在哪里?孝文帝的改革会给步六孤睿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说明了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是什么?
  生:差异体现在姓氏上。变化表现为生活上汉姓汉服;血缘上血脉相融;语言上使用汉语。说明了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孝文帝改革后15年间,只发生6次暴动事件。
  ——许春宏:《一位历史改革者的启示》
  当时百姓殷阜(富足),年登俗乐。……于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
  ——《洛阳伽蓝记》
  师: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结合步六孤睿生活变化说明改革的影响是什么?   生:缓解了民族矛盾,增强了国家实力。
  【设计意图】就问题设计而言,依托材料,以改革特点、改革变化和改革影响三个连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提升学生史论结合能力,进而多角度的理解改革影响;从民族交融出发,学生能够通过具体历史人物生活的变化,理解民族交融的表现及过程。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是本课的重点,它既从内在逻辑上将淝水之战和孝文帝改革联系起来,也蕴含了民族问题和国家统一的关系。淝水之战所反映的南北方较大的民族矛盾,在经过将近两百年的民族交融后逐渐缓和,最终使得统一占据主导,这一历史任务由隋朝完成。而北方地区在孝文帝改革推动下,特别是普通民众交往中所带来的民族大交融,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推动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1.教师:淝水之战后的两百年中,生活在北方的各族人民频繁交往。
  请同学们阅读学案上的图片和相应的文字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往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
  “少数民族农耕图”(少数民族饲养牲畜的方法及畜产品加工技术乃至一些农产品也传入中原地区)。
  “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君主推崇汉文化,他们重用汉族精通儒学者,制定官制礼仪;兴办教育,推崇儒学;鼓励农业生产,制定租税制度)。
  “汉人胡食图”(烤羊肉是中原富贵人家宴会时不可缺少的美食;奶酪、胡饼等少数民族食物在当时十分普及)。
  “胡床图”(汉人自商周以来是跪坐习俗,是礼仪文化的组成部分,视垂足高坐者为不恭敬的傲慢行为,至魏晋南北朝受胡床的影响,汉人垂足坐胡床比较普遍)。
  “裤褶服图”(裤褶服为少数民族服饰,因穿着行动便利,成为南北朝时期流行的服饰)。
  “乐府诗集图”(乐府诗集是自汉至南北朝时期民歌精华所在。北朝民歌文字质朴,多用散句,如《木兰诗》。南朝诗歌延续汉晋风格,重音韵文采,曲折婉转)。
  “陕西青平南北朝时期古佛座石雕图”(在这座佛座石雕上,莲座左边的男舞者高鼻深目,窄袖棉衣,正双臂高举,弯腿而立;女舞者长裙广袖,正扬袖起舞。演奏乐器中既有琵琶等少数民族乐器,也有笛子等汉族乐器)。
  生:民族交往表现在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日常生活、文学艺术等方面,具有多方面和交互性的特点,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大交融。
  师:北方地区各民族在长时段的、全方位的、交互性的交往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吸收,深刻影响着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对北方各民族交往史实的分析,学生能够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全方位、交互性的交往促进了民族交融。
  2.民族交融的概念比较难以理解,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人物出发,以降低学习难度。在前两目讲述民族交往过程时,依托了司马家族和步六孤睿。因此在这一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花木兰这一文学人物,理解民族交融的内涵,展现北方人民的群体形象。
  师:花木兰这一文学人物是北方地区民族交融下的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结合木兰辞中的节选,思考以上诗句反映了花木兰怎样的人物形象?為何花木兰这一人物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木兰辞》
  生:花木兰过着耕织生活,深受孝悌忠义思想影响,既能征善战也温婉美丽的。这一人物形象的影响力来自于其融合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为一体。
  师:花木兰跨越民族界限,受到了普遍的认可,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人物的代表。这种认可恰恰反映了共同的民族文化的形成过程。她也是民族交融的最好诠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融一体。
  【设计意图】学生从熟悉的人物出发,理解民族交融的内涵。花木兰虽为文学形象,但她是北方民族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文学人物,具有浓厚的时代烙印,是这一时期群体形象的反映,可以从文化角度来解读人物形象。
  3.魏晋以来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不仅改变着不同民族,各民族更是在交融过程中逐渐归属于更高一级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是指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这四个特征正是魏晋以来各民族交往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师:自魏晋以来各族人民在交往过程中,生活在北方这一共同地域中,通过通婚实现血脉相融,说着共同语言汉语,逐渐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使得各民族在丰富自身的同时,共融于中华民族,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
  师:结合材料,思考回答问题:南方汉人来到洛阳后,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
  ——《洛阳伽蓝记》
  生:从“尽是蛮夷”到“衣冠士族”,说明了民族隔阂和偏见大大减少。
  【设计意图】当不同民族认可并归属于中华民族这个民族概念之下时,南北之间便日益表现为统一之战而非民族之战。特别是当南方日衰的政权丧失了抵御异族这一精神力量之后,南进战争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通过对比解读材料,认识到南北方民族隔阂和偏见的减少,促使国家走向统一。
  4.教师讲述自淝水之战后两百年间,民族交融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推动隋完成国家统一,形成了唐太宗时期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到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四)总结提升
  1.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中华民族内涵与外延思考,即丰富了中华文明,壮大了中华民族;从国家统一角度思考,是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需要总结本课,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学习历史不仅仅是认识过去,更应当以史为鉴,学史明理。本课中展现了民族交往对历史人物的影响,通过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和身边体现民族交融的例子,使其认识到民族交融不仅发生在历史中,也发生在当下,未来也将继续,我们每个人既是民族交融的产物,也促进了民族交融。
  2.阅读材料,引发共鸣,提升认识。
  在当代中国,无论哪一个民族,其血缘和文化的来源都是多元的……每一次大交融后,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均以新的面貌、新的姿态出现,促进中华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何兴亮:《人民日报》
  【设计意图】学生将过去与现在,历史人与当下人进行联结,以总结性的语言引发学生共鸣,增强民族与国家认同,培养家国情怀。
  【课后拓展】请你结合本课所学,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民族交融之我见》的小文章。
  本课教学的亮点体现在:1.教学主题突出: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出发,整合教材,有利于学生全面认知;2.教学线索清晰:明线为民族交融,暗线为国家统一;通过三个维度进行问题探究,聚焦短时段历史事件、放眼长时段的历史趋势、落在历史与现实理解,培养学生家国情怀;3.依托人物鲜活历史:通过司马家族、步六孤睿,花木兰等人物经历及形象分析,展现时代与个人的互动,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降低学习难度,突破重难点。但是在深入挖掘史料价值,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史料,进行合理设问等方面仍需加强。
  【作者简介】李园园,中学二级教师,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李婷轩】
其他文献
[关键词]创新,史观,思维含量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7—0051—05  2011年11月19日至20日,新疆第9届中学历史年会及高中优质课大赛在乌鲁木齐八中举行,先后有各地推荐的20名青年教师参加讲课比赛,各位选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合理选择教学方式,达到预期效果。笔者有幸担当评委并做最后点评。现将有些听课感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一
关键词 课堂中的“人”,历史中的“人”,未来的“人”,立人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23-0043-04   近日,笔者受邀担任全市青年历史教师优质课评选的评委,发现许多选手热衷于对教材的重新整合,热衷于展示新鲜的史料,热衷于课堂结构的重塑,但往往忽略了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人”。   教育的本质追求,在于成人、立人,历史教育也不例外
关键词:高考全国卷,钱穆,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17-0013-02   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Ⅰ卷第42题的材料取自钱穆《国史大纲》开卷语: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二、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
编者按:历史课程是中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提高中学教学质量,2017年教育部制定了《普遍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这个新版课标,除了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概念、采用统编教材外,还突破了2003年版课标按专题呈现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遵循时序性的历史特点,依编年方式安排课程内容。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传统教科书编写方法的回归。2019年,人教社出版的高中历史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出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思维,问题驱动,对话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19-0051-07   历史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只有经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带得走、用得上”的能力,历史才会变得鲜活起来,对于学生才会有意义。初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今年初已经启动,落实核心素养是最主要的目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
[关键词]历史人物,澶渊之盟,宋真宗  “历史课堂中的‘人’——包括历史舞台的人,学习主体的人,课堂组织的人……应彼此沟通、相互融通、相得益彰”。如何把历史中的人与学习中的人有机结合在一起,一直是笔者在思考的问题。人教版选修一《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一课有这样一段表述:“11世纪初,宋辽军队在澶州激战,在战局对宋军有利的情况下,贪生怕死的宋真宗与辽国签订屈辱的盟约……这就是历史所称的‘澶渊之盟’
摘 要:《燕山楚水》是内藤湖南第一次在中国旅行前后的游记文本,在三个层次上映射出内藤的中国观。内藤中国观的表层是“守旧”与“北衰南兴”的中国形象,但这并非是对“中国文化停滞论”的简单复述,而是位于内藤史学“唐宋变革论”与“文化中心移动论”的延长线上的产物,此二者构成了内藤中国观的中层。当进一步考察内藤的上述中国观时发现,位于内藤中国观古层的却是中国不在场的“日本天职论”。  关键词:内藤湖南,中国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也明确要求,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怎样创设问题?哪些问题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思维的培养有价值呢?  第一,教师预设问题的来源。其一是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在课前作出预设。其二是教师结合学生课前预习时提出的问题,结合教学目标的关联程度或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教学设计,加以统
关键词 新教材,初高中衔接,课程意识,学习思维,早期国家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23-0035-05   《中外历史纲要》(简称《纲要》)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其教材编写基于以下要求:“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要注意与初中历史教科书的衔接,既要避免内容上的不必要重复,又要避免初中、高中历史教科书之间的脱节;高中历史教科书应在初中历史教
关键词 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09-0045-06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而恰当的“历史解释”,不仅能够揭示历史表象背后深层的因果关系,还能够不断接近历史真实。可见,“历史解释”素养的真正落地也是培养学科能力和提升思维品质的关键。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一素养落地时却有诸多混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