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模型探究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ong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据中国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背景,外语教学中需重点关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教学培养模型可分为理论和实践两种类型。其中,理论模型着重于培养跨文化教育的内容,主要有知识、技能与态度,各个维度都整合了语言、文化与交流,反映了双方在交流过程中通过合作、协商与调试,实现从内部文化到跨文化的飞跃。实践模型着重于怎样逐步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并将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教学联系及教育活动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本文希望通过对模型建构进行分析,对我国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产生启发意义。
  关键词: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模型;实践模型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6-0104-02
  基金项目院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外语教学与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GBC1317048)的阶段性成果。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理论模型
  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需提高学生的目的语言能力,同时还应关注本土化,关注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以及动态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文化认同感[1]。
  (一)理论模型的结构
  1.态度维度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中,态度维度是由多个内容所组成的,包括全球化意识、语言意识、文化意识以及语言交流动机。其中,全球化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宏观维度,本研究认为,对于全球化意识,可将其作为意识形态中的某一方面,因此,可将其纳入态度维度中[2]。在社会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时代,全世界范围内所有人均可相互连接、相互依赖,交际者应培养自身的全球化意识,其不仅需保持自我身份意识,同时还应形成民族文化意识以及文化的相对意识。具体而言,交流者处于社会环境中,应明确社会位置、社会角色、个人义务,提升对于人际交往的理解程度,清楚地理解自己的身份有利于在交际过程中更加理性、客观,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指的是人应明确文化的来源、形成过程以及发展趋势[3]。这个因素在中国的跨文化教育中有着关键意义,它鼓舞了中国学生对本我、自我与超我的深入思考,避免出现“文化失语”现象,使得不同民族之间能够促进文化的融合,保证文化传承效果,同时促进民族文化创新和发展。在学习国家、社会的各类文化后,要求学生能够形成文化相对意识,对于文化能够保持相对主义的态度,同时充分尊重不同文化,坚持文化平等。
  另外,语言和文化意识指的是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意识。文化的价值理念以及特性,均能够对语言意义的形成、语言结构形式的选择、修辞手法的应用以及交际模式的创建策略产生规范以及制约作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使得学生能够接受两种语言以及两种文化,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4]。除此以外,交际动机指的是在交际过程中,交流者与交流对象进行沟通交流,主动了解和学习外国文化的各项心理因素,具体包括开放的心态、调整个人身份的意图以及交际的意向。开放心态中有宽容心以及好奇心。交际意向是指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相互交流的意向以及心理准备。在跨文化交流中,身份调整要求传播者不能禁锢于自己的身份,在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以及合作时,能够对身份进行适当调整,保证沟通的有效性。提高关注交流意向,要求交际者能够关注并详细了解文化的现实情况。
  2.知识维度
  知识维度含有多种知识类型:语言/肢体语言知识,这一语言知识中包含有语法、句法、语义、词汇等[5]。本国/国外的文化具有包容性特征。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交流者、传播者之间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或者误会,主要是由不同地区的人文习俗、宗教信仰、世界观和价值观、思维方法等不同所造成的。因此,在文化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不同文化知识的特征均可作为文化知识中的子元素。掌握交际策略后,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交际者能够快速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应对策略类型,可分为成就策略以及减少策略两种类型。这些策略在不同的文化中很常见,但是它们的使用情况因文化而不同;各种需要的知识是指学科内容、科普内容和时事内容。在大学生跨文化沟通交流过程中,交流内容包括学术交流以及工作交流两种类型,只有深入学习学科知识,才能够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成功。此外,学生应该掌握更多的科普内容、了解时事并且提升他们的目标语言表达能力。
  3.技能维度
  技能维度所包含的技能类型比较多,具体包括语言知识以及策略的应用技能、基本认知技能、高级批判性思维技能以及适应性技能。其中,语言知识与策略应用技能指的是灵活应用各类知识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基本认知技能具体指的是理解不同文化现象以及价值理念的能力、发现能力、观察解释各类现象的能力以及汇总分析能力。高级批判性思维技能指的是对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进行详细分析的技能,要求在没有偏见的基础上进行客观评估分析,并经分析总结结论,对自身行为模式进行反思,并提升对目标语言的应用能力。适应性技能指的是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交流者能够根据文化特征对自身行为模式进行优化调整。
  态度、知识与技能是相互关联的。各个维度之间相互依存,并且互为因果关系。其中,态度维度至关重要,交流者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表明积极健康的态度,可以加深对于跨文化交流的理解程度,学习积累丰富知识体系,更容易激起积极的跨文化交流态度[5]。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态度一般很难受到教师的影响,学生需在各类能力的建设下逐渐形成,因此,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三个维度均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理论模型的特点
  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互动理论模型主要有以下三點特征:第一,新理论模型是组成模型,同时也具备对话交互模型的特征。更容易激起积极的跨文化交流态度[5]。第三,新理论模型为促进跨文化外语教学发展,要求学生能够秉持全球文化平等公正的意识。第四,新的理论模型辩证地将全球化和本地化相结合。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模型
  (一)实践模型结构形式
  全新的实践模型主要包含三点:内容、环节以及活动。对于理论模型中的三个维度以及各类子元素,应作为外语教学的目标,在外语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另外,实践模型包含5个环节:(1)组织学生参加态度联系,学生要先以开放、宽恕和平正的目光对待自己国家的文化与国外文化,激发跨文化交流积极性。(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跨文化交流所需基础知识,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了解不同文化的形成背景、所蕴含的知识、思维模式等信息,对原有信息进行调整和优化充足[4]。在这个环节,知识与技能联系密切,学生在对比、发掘、辨认、解释和其他能力的帮助下建立知识系统。(3)合理设计交际任务或者交际项目,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可为学生创建模拟交际环境,鼓励学生沟通交流,培养其实践操作技能。(4)在沟通交流完成后,引导交流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及批判性思考。(5)在组织交流者反思后,对态度、知识以及技能三个维度的表现形式进行优化调整,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应该着重指出的是,在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培养中,不同的环节间无严格界限,其他环节中的各类要素均可融入这一环节。外围层次指的是教学活动,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析,选择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并采用角色扮演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应用新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6]。另外,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做好评估分析,并及时反馈出评估结果。另外,在不同教学环节,或者模拟交流过程中,也应重视教学效果评估,教师对学生的沟通情况以及结果进行分析,然后再据此对教学活动形式进行调整。
  (二)实践模型特征分析
  对新实践模型的分析能够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有效结合,不仅包括跨文化交流中的各类组成要素,同时还应综合考虑建构主义理论中的四大要素,具体包括情境、会话、协作以及意义,合理规避传统实践模型中的弊端[7]。其次,新的实践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基础。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型能更好地指导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态度。
  三、结语
  本文提出了一種适合中国外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型。其中,理论模型的目标是培养外语教学中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实践模型能够将外语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将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型相结合,能够避免语言和文化相互分离的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语言交流技能,为促进教育的国际化贡献一定力量。
  参考文献:
  [1]阿米拉·阿布都热西提.英文原版电影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J].校园英语,2017(36):58-59.
  [2]刘正光,艾朝阳.从认知语言学看外语教学的三个基本问题[J].现代外语,2016(02).
  [3]孙有中.外语教育与跨文化能力培养[J].中国外语,2016(03):17-22.
  [4]葛春萍,王守仁.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02):79+86.
  [5]顾晓乐.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之理论和实践模型[J].外语界,2017(01):79-88.
  [6]王灿阳,董玉芳. CBI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7(06):118-120.
  [7]李波.跨文化交际课程“一备四论”教学模式的探索[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7(02).
  (责任编辑:陈华康)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学徒制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到全新历史阶段,针对职业人才培养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与国家大力弘扬的工匠精神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本文通过对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内涵的阐述,在把握二者本质的基础上,探析了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工匠精神实践教育的必要性。并据此提出了校园工匠精神文化场域营造、校企深度合作教育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优化路径,为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实践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摘 要:学科逻辑起点是学科研究中最基础、最本质的一环,对学科的逻辑起点厘定不清将阻碍学科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当今高等教育学界仅有对高等教育逻辑起点的笼统阐述,并未对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的逻辑起点进行区分。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对高职教育的生源质量、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等进行研究,并通过区分高深知识和专门知识,发现高职教育的逻辑起点并不符合 “高深专门知识的教与学”,并
摘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校友资源也是学校独有的资源优势。将这种资源优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助力学生成人成才,尤为重要。本文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友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从五个方面阐释了高职院校校友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友资源;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6-008
摘 要:目前,我国处于“互联网+”与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融合阶段,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研究生教育管理中能快速提升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水平。高校二级学院承担了招生、培养、学位管理和档案管理等具体的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本文在分析高校二级学院研究生管理问题及“互联网+”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在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期促进互联网技术与研究生管理工作有效融合,对提升高校研究生管理效率及人才
英语教育硕士U-G-S联合培养模式是一种培养未来卓越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创新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师资团队有待打造、实践课程不足、评价机制不完善、资源整合缺乏等问题。对英语教育硕士的联合培养应以语言服务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理念为指导,强化教育硕士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这主要通过打造教、研、学发展共同体,构建“双主导+群体指导”的联合指导模式,设置“理论+实践”全程融合的课程体系,创新“互联网+”技术下的教学方式,建立与职业资格相衔接的“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联合动态追踪评价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等方式得以实现。
当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高校为积极贯彻落实这一改革,纷纷对“课程思政”进行探索。“课程思政”要求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进行无缝衔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对相关教师进行人物访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等方法,从“课程思政”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出发,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发现的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力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从而有效提高育人质量。
摘要:随着21世纪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为现代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以传统教学方式开展的英语教学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本文通过分析高职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并结合信息技术,提出可以通过注重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效兼容,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态化英语课堂;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英语课堂多元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生
摘要:高校育人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导致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这给高职院校的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培养高素质和高质量人才,积极响应“三全育人”理念和要求,提高民办高校协同育人的意识,正确处理好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的协同关系,本文以某民办X高职院校为例,根据民办高职院校的特点,通过引入多维度的管理理念,在分析某民办高职院校X院校多维合力育人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探
摘要: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呈现出交叉融合的态势,社会迫切需求具备多学科综合能力的现代人才,应用型高校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价值意义,指出了当前应用型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用型高校应当从优化跨学科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加强跨学科新兴专业建设、加大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升级跨学科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跨学科师资队伍、提升跨学科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深化跨
“互联网+”时代,各类新媒体和社交平台层出不穷,为涉农高校的关工委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认为,关工委老教师在指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可以结合涉农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