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在有一项专业技术叫“笔迹鉴定”。每个人的笔迹都不同,我们可以通过笔迹大体解读一个人的心情和性格倾向。 近些年来,随着手机和电脑的普及,我们自己用笔写字和看见别人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实际上,手写的文字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心情和性格。从手写的文章中,可以读取各种各样的“情报”。 法国人让·米雄提出一种通过笔迹判断人性格的方法。运用这种判断法,只要对一个人手写的文字进行分析,就可大体了解他的性格。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有一项专业技术叫“笔迹鉴定”。每个人的笔迹都不同,我们可以通过笔迹大体解读一个人的心情和性格倾向。
近些年来,随着手机和电脑的普及,我们自己用笔写字和看见别人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实际上,手写的文字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心情和性格。从手写的文章中,可以读取各种各样的“情报”。
法国人让·米雄提出一种通过笔迹判断人性格的方法。运用这种判断法,只要对一个人手写的文字进行分析,就可大体了解他的性格。判断的三个要点是“笔力”、“文字大小”和“字形”。
例如,笔力(所谓笔力,就是写字时的用力程度)较强的人,一般比较认真,但有点神经质;笔力弱的人性格开朗,社交能力强,但容易感情用事。
另外,字体大的人积极、充满自信;相反,字体小的人过度谨慎,比较在意小事情,通俗点讲就是“小心眼儿”。
关于字形,写字横平竖直、棱角分明的人,做人做事规规矩矩、一丝不苟;字形圆润的人大多比较幽默,而且感性强。
根据以上的基本判断标准,如果写字十分用力且棱角分明的人,应该属于非常理性的类型,但可能比较无趣。
如果字形中多带曲线,字体大,笔力弱,说明这个人具有幽默感,性格开朗善于交际。
總而言之,通过写字的力道、字体大小、字形等笔迹信息,对一个人的性格进行判断,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其他文献
又到一年高考时。每当此时,不管是局内人还是局外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谈论这个话题。当代名家笔下独具魅力的高考故事,更让人回味无穷。 著名作家余华,参加了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次高考,不过他落榜了。余华在《十九年前的一次高考》一文中写道:“高考那一天,学校的大门口挂上了横幅,上面写着‘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教室里的黑板上也写着这八个字,两种准备就是录取和落榜,一颗红心就是说在祖国的任何岗位上都能做出成绩
我是一个有着“失败者”情结的人。小时候因为肥胖,体育课上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搬到大城市,因为口音以及内向的性格,成为全班男生的出气筒;到了高中,进入全省理科实验班,才知道有些学霸的智商是自己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初到美国,被身边的同学认为是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乡巴佬;混进所谓的世界名校,看到身边一大波牛人,便陷入平庸的沮丧;好不容易挤到纽约华尔街,看到名校选出的所谓cream of the crop,
朋友17岁的儿子问我:“你看过那篇清华大学毕业生的文章吗?上了北大清华又有什么用?还是跟富二代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别人毕业就去了家族企业实习工作,或是出国继续深造,而我们呢,无数份简历,无数次面试,最后或许只能去某个公司,做普通工作。” 我明白他的意思,明显就是不甘又无奈。很多人觉得,读书无用。拼来拼去,大家拼的不是能力和知识,更多的是人脉和背景。 可是,寒窗苦读十八年之后,你能有机会和他们坐
——01 现在,有句话出镜率特别高:活在当下。 你会发现,越年轻的人越喜欢说这句话。每次,我只要跟弟弟妹妹们说,多为以后想想,他们就会拿这句话反驳我:“姐,你活得累不累?” 说实话,一点儿也不累。一想到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未知的未来,我就宁可现在多费点儿脑子。 过去,我也不喜欢计划,生活过得很随性,总觉得自己还年轻,何必要考虑将来?大家都说,你不知道会在转角撞上哪个傻瓜,也不知道死亡会不会比
一个朋友说,他已经几年没有去旅行了。我说,不对,你说的旅行仅仅是指到风景名胜区看风景。其实,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旅行——能够到自己的心灵深处,探究自己心灵的秘密,了解自己的心灵家园里那些连自己都没有看到过的风景。 到书中进行阅读的旅行。那些经典的名著,那些影响了无数人的名篇佳作,都是文学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阅读他们,到他们的书中旅行,就等于让自己走进了他们的思想家园,走进
这些天,报考陆续开始,很多家人和朋友问我,应该考什么专业,考什么大学。每年到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自己报考的事,没什么成功经验,有的都是失败的教训。所以想写这篇文章,我希望能给报考的学子一点帮助,也算是过来人给你们的一点教训。 1.报哪里 面对报考志愿表上眼花缭乱的学校名字,真是不知从何下手,也不知道自己要考哪里。北京、上海、沈阳、还是长春、西安、深圳? 听起来,好多城市都好想去,走得越远越好
因为晚上睡得晚,现在每天只能六点半起床,实事求是地说,这已经不算早起了,因为我之前,一直是六点前起床的。 好在,一直坚持着,当然也不能说坚持,因为坚持总带着一种“努力和勉强”的感觉,而早起已经成了我的习惯。 去年八月,在家待了一个月,每天约好和妈妈早起遛弯。 “妈,早上六点好不好?咱溜达一个小时,七点回来正好。” “六点?”我妈白了我一眼。“六点叫早起吗?六点太阳都老高了,五点!” 二十
有时候觉得,大学是社会对一个年轻人最为宽容的四年:摆脱了父母老师的耳提面命,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藏书众多的图书馆,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 它给予你完整的四年时光,新鲜的资源和机会,众多的可能性。 你如锦鲤入江,满目琳琅。 有选择是好事,但前提是,你得知道自己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 想找個好工作,就努力念书参与社会实践;想出国留学,就趁早去考托福雅思SAT;想创业当老板,就多读些商业类的书,多尝
小时候有个邻居刘姨,超能干,经营着一个棉布店,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去店里做活,晚上十点才回家。她手也巧,做什么都好看,我妈每次从她那儿改衣服、做被子,回来都赞不绝口。 按说这么聪明能干,日子应该过得不错吧?然而并没有。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她家一直是负债状态。很奇怪,每次省吃俭用攒钱还了债,就会发生要花更多钱的坏事。有个算命的,说她财运虽好,但八字太凶,容易破财,所以注定过不好。 我那时小,怎么也想不
行驶的地铁中,忽听身畔有人突发高声,声音尖厉。转头看,是身旁的年轻女子,在怒斥不留神碰到她的一位中年妇人。 几分钟前,在站台候车已经留意到那个女子,因她年轻貌美又身着华服,所以即使对我这个同性来说,她的美也有足够的吸引力。不想她一开口,言语却是这般粗俗。 中年妇人显然较有素养,既不愿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也不愿同她较真,只是低声道歉后退向一旁。女子却不依不饶,声调不减,言语也更加刻薄,直到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