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年研究结果表明:沿黄稻区稻象虫1年发生1代,仅以幼虫在土中越冬。春季越冬幼虫化蛹羽化,稻田插秧后产卵危害,孵化幼虫沿稻茎入土危害稻须根。稻象虫发生程序与土质、耕作栽培方式等因素有关,沙壤土稻田重于粘土稻田,单季稻田重于麦稻轮作田,秋季免耕田重于秋耕田。成虫羽化后在土蛰留8-9d,出土时已发育成熟。成虫早晚活动,具有假死性,有一定飞翔能力和趋光性。稻象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配合药剂防治。具体措施:提倡秋耕种麦;水稻插秧时多耕多耙,人工打捞泥水中土上浮成虫集中消灭;插秧后1周用3%呋喃丹G1.5-2.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