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天动地,养父母用生命拯救养女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ng8042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年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的关乃利夫妇收养了一个刚出生3天的女孩蓉蓉,从此一家人幸福快乐地生活。2006年6月,一场灾难从天而降,蓉蓉被确诊患上了白血病,需要亲人的骨髓移植。关乃利夫妇不远千里到江苏找到了蓉蓉的生母,蓉蓉的生母答应为蓉蓉做骨髓移植,并把蓉蓉送到北京治疗。关乃利卖了家乡的房子、东拼西凑借了10万元钱,在30万元的手术治疗费用面前,人们纷纷伸出了关爱之手。
  
  2006年11月25日,北京飘起了雪花,寒风瑟瑟。在北京市儿童医院,8岁的小蓉蓉也在人间真情的浸润下成功地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从得知小蓉蓉患病的消息后,夫妇两人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这一切,躺在病床上的孩子都不知情。对于他们所做的一切,孩子的父母只有一个想法:因为她不是我亲生的,她得了病我卖房子卖地都要给她治,如果她是我亲生的,可能我不一定能做到这样……
  
  8年前养女走进贫困小家庭
  
  1994年,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五林镇的关乃利与同乡女孩魏金玲相爱结婚,魏金玲当时经营着一家理发店,关乃利在当地的镇政府上班。考虑到当时经济的拮据,追求完美生活的小夫妻共同决定暂时不生育孩子,他们期待着手里有了足够的积蓄再去孕育小生命。
  “然而有些事情就是命中注定要发生的。”1998年4月20日,关乃利和妻子去姐姐家帮忙搬家,闲聊中两人听姐姐说起,邻居张大娘前两天捡了一个小女孩,她想给孩子找个好人家。关乃利小两口好奇地走进张大娘的家门,没想到两人刚一靠近,张大娘怀中的女婴就“哇”地哭了出来,孩子稚嫩的小脸蛋上挂满了泪水。不知为何,刚刚进屋的关乃利夫妻二人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妻子魏金玲接过张大娘手中的孩子搂在怀里,生性善良的关乃利和魏金玲当即决定收养这个孩子,他们给孩子取名叫关俊蓉,小名叫蓉蓉。
  从把小蓉蓉抱进家门那一刻起,关乃利夫妻俩的生活彻底改变了,三口之家虽然苦累却过得其乐融融。为了照顾孩子,妻子魏金玲的理发店开不成了,本来经济上就不宽裕的小日子过得更加紧巴。然而看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和她粉嫩的小脸上越来越多的笑容,两人感觉孩子给这个家庭带来的只有快乐。
   蓉蓉没有辜负养父母的厚爱,她长到3岁时就非常乖巧,关乃利每次下班回家,蓉蓉老远听出是他的脚步声,就把一双拖鞋摆在门口。看见关乃利进屋,就甜甜地喊一声:“爸爸,你回来啦。”关乃利一把抱起女儿,用下巴磨蹭她的小脸,惹得她“格格”地直笑着说:“坏爸爸,坏爸爸。”享受着这天伦之乐,劳累了一天的关乃利也感到不累了。
  蓉蓉也很会心疼妈妈,一次,魏金玲在擦地时不小心摔了一跌,蓉蓉听到响声,又惊又急地跑过去搂着魏金玲的脖子,一连串地问:“妈妈你流血没有?”一边检查魏金玲有没有哪里给撞破了。晚上关乃利下班回家,魏金玲都忘记这件事了,没想到蓉蓉还惦记着,她扑进关乃利的怀里后第一件事就是告诉他:“妈妈摔坏了”,还要他“好好爱妈妈一下”。然后她一本正经地在关乃利和魏金玲面前宣布:“我长大以后要学会拖地、洗衣、煮饭、不让我的妈妈干活。”听了蓉蓉的话,魏金玲心里欣慰之极,一把抱过她亲个不停。
  2006年4月17日,蓉蓉过完8岁生日后,她首先附在奶奶耳朵边说了一通悄悄话,又附在关乃利和魏金玲的耳朵边说了几句,大家不由会心地笑起来。原来蓉蓉告诉了大家一个秘密,就是长大后她要当一个护士。蓉蓉说:“我将来肯定当护士,给奶奶打针,给爸爸妈妈打针,因为我打针是不疼的,而那些护士姐姐打针就很疼。”孩子天真无邪的话逗得一家人都笑起来。
  
  8年后晴空霹雳爱女患上白血病
  
  然而,突然间天降灾难给这个曾经幸福的家庭。2006年6月4日,蓉蓉因为发烧去当地医院看病,5天后竟被确诊为白血病。关乃利和魏金玲当即就呆了,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他们焦急地用颤抖的声音一遍遍询问医生,这个结果是不是弄错了?我们的女儿一直那么活泼健康,不可能得这种病的!然而,从每个医生摇头叹气的动作和同情的眼神里,他们不得不痛苦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关乃利和魏金玲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痛,两人躲在角落里抱头痛哭。
  面对这个残酷的事实,全家人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中,关乃利和魏金玲一夜之间变得憔悴不堪。魏金玲抹着眼泪劝慰丈夫:“蓉蓉还有救,你是一家之主,可千万不能倒下啊!”妻子的一番话惊醒了关乃利,他振作起来,迅速以8万元的低价变买了家中房产,并且向亲戚朋友借钱,关乃利的母亲也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向熟人借钱,关键时刻,关乃利在农村的大哥和三个姐姐也纷纷站了出来,他们家也很困难,但是都将仅有的积蓄拿出来,大家达成一致的意见,无论多么困难,也要救蓉蓉。
  2006年6月13日,关乃利和魏金玲怀揣着倾家荡产凑来的十几万元钱,带着蓉蓉乘坐火车离开黑龙江林口县,前往北京儿童医院求医。
  一路上,关乃利设想最多的是蓉蓉经过保守治疗能够完全康复。然而住进北京市儿童医院血液科后,蓉蓉的白血病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白血病中最难治愈的。更加不幸的是,蓉蓉被查出染色体错位,在白血病患者中,这种发生率只有3%,导致的后果就是蓉蓉如果只做保守治疗,治愈率仅有10%。蓉蓉的主治医生是国家公派留学英国、刚刚学成回来的秦茂林大夫。秦大夫建议趁蓉蓉情况还好,及时做骨髓移植手术,治愈率将会有50%以上,但骨髓移植手术存在的风险也很大,即使手术成功,也不能排除术后感染及排异反应,这些都是可以致命的。秦大夫让关乃利自己权衡后再作出选择。
  孩子的生命只能以概率来计算,关乃利感到很绝望,如果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换来孩子100%的生存概率,他会不顾一切地去交换。而秦医生让他做的选择,则更加痛苦。因为万一选择错了,那就是付出孩子生命的代价。可是这个选择没有任何人能够替他去做,最终他决定给蓉蓉做骨髓移植手术。
  
  为救女儿养父千里替儿寻生母
  
  骨髓移植手术的配型在国内目前大多是靠亲体配型,秦医生得知关乃利夫妇并不是蓉蓉的亲生父母时,十分感动,他没想到这对憨厚的黑龙江夫妇竟然有着如此深厚的爱心,为了救治一个8年前抱回来的弃婴,他们变卖了房产,付出了一切。秦茂林建议他们马上去找蓉蓉的亲生父母来配型,最好是找到亲生同胞来配型,那样配型的成功率较高,术后排异反应也较小。
  时间紧迫,容不得关乃利夫妇太多的忧虑,他得知蓉蓉的生母叫李燕,老家在江苏连云港一个乡村。2006年7月10日,关乃利和大哥一起来到连云港,可是查遍了当地的户口,找出的8个“李燕”都不是蓉蓉的生母。由于连日奔波于各个乡镇寻人,关乃利和他大哥的嘴巴都起了泡,现在突然没了希望,他们的心都像被掏空了一般。关乃利含泪向当地户籍民警诉说了蓉蓉的遭遇,最后在一名好心民警的指点下,在改名档案里找到一个可能是“李燕”的人,她于8年前已经改名。
  关乃利哥俩随即找到了李燕所在的村子,观察到一个进进出出的女人和蓉蓉长得很像,他们几乎可以确定她就是蓉蓉的亲生母亲。真想马上就过去和她相认,可是善良的关乃利却犹豫了,因为他通过观察,发现这里是一个很贫穷并且很保守的村子,他突然想:李燕的丈夫会不会不是蓉蓉的生父?如果不是,那么他们的出现将对这个家庭意味着什么?
  通过侧面打听,关乃利了解到李燕的丈夫真的不是蓉蓉生父。最后,跟踪李燕多日的兄弟俩终于有机会站在了这个女人的面前。当关乃利掏出手机,把里面拍摄的一段蓉蓉的录像给她看时,李燕握着手机的手开始不停地发抖,她承认蓉蓉就是自己8年前遗弃的亲生女儿。关乃利简单地告诉了她蓉蓉的病情,李燕听完后震惊的不能说话,眼泪却汹涌而出……
  原来,当年她和男朋友很相爱,但是遭到双方家长的强烈反对,无奈之下只好分手。分手之后李燕才知道自己怀有身孕,她舍不得打掉腹中的小生命,于是鼓起勇气生下了女儿。其实她是想过要自己抚养女儿的,可是当时的环境根本不允许她这样做,无奈之下,她只好将女儿托付给关乃利的邻居老太太,嘱咐她给女儿找一处好人家。然后她回到了老家连云港,隐名埋姓后结婚生子。
  直到这时,关乃利才知道她抛弃孩子的真相,还知道了她原本也是一个善良的女人。他问李燕打算怎么办?能不能去北京配型?李燕的眼泪又出来了,她说这么大的事无法隐瞒丈夫,能不能去北京配型,要看他的表态。当初和丈夫结婚时,她曾经半真半假地提过自己有一个私生女,可是丈夫以为她是考验他,压根不信。现在要将这事捅出来,对他的伤害肯定很大。
  李燕最终决定,把真相告诉丈夫。这个男人十分震惊,他久久地沉默着,脸上的肌肉在颤抖。突然被证实妻子有一个私生女,是任何一个男人所不能承受的。但是,想到正在北京儿童医院里躺着的那个陌生的可怜孩子,想到关乃利可以为了一个弃婴都能做到这样,他的眼眶也湿润了,良久,他艰难地表了态:“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了,现在最要紧的是挽救孩子的生命。我同意李燕去北京给孩子做配型。”
  2006年7月15日,关乃利和大哥要带着李燕一起回北京了。
  李燕想像过一千种一万种和女儿相见的情景,可是到了医院,她却不愿意去见蓉蓉,关乃利问她为什么不去看看女儿,李燕的眼泪一下就出来了,她颤抖着声音说了一句“我没有勇气”,就捂着脸逃离了血液科。
  也许是爱心感动了上天,李燕在医院做了骨髓配型后,得出的结果是有3个点配对,可以做移植手术。蓉蓉有救了,闻听这个消息,李燕泪水直流,她对蓉蓉的内疚稍稍得到安慰。当时医院把手术时间安排在2006年9月中旬以后。这段时间之前,李燕家里还有秋收农活要忙,她得先回家,等确定手术时间再回来抽骨髓。临走时,她不住地向血液科的走廊上张望,却始终没有勇气走过去,直到上火车的时间快到了,她才擦着眼泪离开医院。
  李燕回到家乡后,因为牵挂蓉蓉,隔几天便和丈夫打电话来询问蓉蓉的情况。李燕由于过度牵挂蓉蓉,夜不能寐,对于自己不能守在医院照顾蓉蓉,李燕感到十分内疚。
  
  30万元手术费拨动爱心的琴弦
  
  为了拯救养女蓉蓉8岁的生命,关乃利和妻子魏金玲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迅速地苍老,然而他们没有退却,而是为了拯救孩子而奔忙。 在与记者交流的过程中,关乃利几次泣不成声,他说:“活了30多年,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绝望’!我甚至想过死后就会一了百了,不会再整夜无眠地惦记那个可爱又可怜的孩子。但我还要活着,我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我还要照顾这个我倾尽心血抚养大的蓉蓉。”
   新的问题一个个地来临,蓉蓉的手术费用加上后期治疗费用,估计需要30万元。这对于关家来说,如同天文数字,蓉蓉的命运又一次陷入不测之中。
  关乃利的遭遇通过蓉蓉的主治医生不胫而走。2006年7月28日,一位名叫“空降老兵”的网民写了一篇名为《拯救女儿》的文章,并发在网上。他说写这篇文章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帮助可爱的蓉蓉。《拯救女儿》引来广大网民的响应,很多人捐款帮助救治蓉蓉。这些人中,有在北京读书的大学生,也有远在澳大利亚的教授。关乃利目前已经收到了约10万元的捐款,但从2006年6月14日至今,蓉蓉每天的医疗费用约2000元,捐款已所剩无几。“现在她亲生妈妈答应进行骨髓移植手术了,但是我很怕蓉蓉因为没有钱而提前走了,我愧对蓉蓉。”
  让关乃利夫妇始料不及的是,爱的暖流开始在医院内不停地流淌。一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绥芬河女士赶到医院,看望蓉蓉,还给蓉蓉捎来了3000元钱。一位王先生从北京机场赶到医院看望蓉蓉后,塞给关乃利500元钱。 一位在北京打工的黑龙江省依兰县的女士领着孩子来到儿童医院,看望蓉蓉,并留下100元钱。同样在北京打工的一位河北沧州的小伙子也来到医院。小伙子很害羞,见走廊中人多,没有停留多长时间,留下100元钱走了。参与捐赠的还有几位好心人,其中两人每人汇来1000元,但都没有留下姓名。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一名小女孩自从看到关于蓉蓉生病的报道后,每天都坚持发短信,鼓励关乃利一家:“让健康常伴你身旁,让祥云飘到你头上,让好运变成你衣裳,让幸福常现你脸上!”,“希望蓉蓉病好了,能看到她,是我的最大希望!”2006年8月15日中午,魏金玲来到医院时,一位老同志正坐在病房门口等她。那位老同志已76岁高龄,是一个建材企业的退休职工。他递给魏金玲一个信封便匆匆地走了。魏金玲打开信封一看,里面是1000元钱。北京市天通苑东三区的一位叫安安宝贝的小朋友寄来了600元钱,通过秦大夫转到了关乃利手中。安安宝贝留言说:祝蓉蓉姐姐早日康复。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也召开了紧急会议,资助蓉蓉3万元。而江苏摇篮网站的一位工作人员看了关于蓉蓉患病的报道后,帮助联系了中国社会工作部儿童希望救助基金,并让关乃利直接找中方负责人吴主任。吴主任热情地接待了关乃利,在听完关乃利的叙述后,当即决定拨出3万元钱给蓉蓉看病。
  了解到蓉蓉的遭遇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小天使基金会立即给他捐了3万元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希望救助基金工作部捐款3万元,牡丹江市慈善总会捐款2万元,还有来自社会各界人士此时纷纷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个人捐款14万元。当他一次次地接过那一沓沓带着体温的钱币时,他都会一次次地泪如泉涌。
  距离手术费用还差8万元的时候,关乃利无意中看到了一则消息,浙江的一个慈善机构专门救助无钱医治的白血病儿童。2006年10月6日,他按照上面提供的地址找到了这个慈善机构的办公地址。当该集团老板的秘书含着泪水听完关乃利和小关蓉的事情后,立即与老板取得了联系。老板与关乃利见了面,并当场敲定,要以个人的名义给小关蓉捐款15万元。听到这个消息,关乃利一再说:“我只需要8万元,多余的钱我不能要。”没想到老板却说:“手术的费用需要30万,可是孩子还要化疗呢,还要做其他的检查呢,再缺钱可怎么办呢?”2006年10月14日,15万元爱心捐款汇到了北京市儿童医院的账户上。随后,牡丹江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拿着市民捐的4万元钱送到北京关乃利的手中。
  
  患病女孩与生母一见如故
  
  从小蓉蓉发病到最终输入干细胞这段时间,焦虑的不单单是关乃利夫妇,还有蓉蓉的亲生母亲李燕。自8年前在林口县将蓉蓉生下来后,这些年来,李燕始终想着这个远隔千里、不知近况的孩子。当孩子的养父母找到她并恳求她帮助这个患病的孩子后,她的精神几近崩溃,她没有勇气去面对这个孩子。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反复考虑,李燕对孩子的思念之情愈发坚定。
  关乃利对记者说:“人间的感情有很多种,可是那种有血缘关系的亲情真的是无可替代。小蓉蓉看到她的母亲后一点都没有陌生的感觉,居然一见如故,还嚷着让李燕抱抱她、亲亲她。与她很是亲近。”
  2006年11月25日小蓉蓉手术的当天,他们拒绝了所有关心他们的人的探望,只有家里的几个人守在病房。关乃利夫妇害怕李燕回家后没钱补养身体,便在她手术结束后,把李燕留在北京多住几天,给她买来吃的、喝的补养身体。
  谈起这一段经历,关乃利始终在说,抚养她的8年里,我从来没有把她当成是外人,视如己出。而当得知她得病的消息后,我却突然间在想:“因为她不是我亲生的,我一定要把她治好。”正是父母真挚的爱给了小蓉蓉再一次生命。手术过后,小蓉蓉的食欲、体温和各项指标都很正常,连医生都认为不可思议。如今,关乃利夫妇在北京市儿童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他们打算在这一年间不离开北京,时刻为孩子下一步的检查做准备,直到孩子完全康复为止。
其他文献
9月份的时候,台风山竹登陆前一天我去超市采购,本来打算是囤两天的粮食在家。但买回来之后才发现,青菜肉类面包并没有买多少,反而各种饼干薯片蛋糕巧克力倒是拿了一堆。结果不得不安慰自己说,窝在沙发吃零食煲剧是最完美的迎战台风(度假)模式了,狂风暴雨中还吃盐水煮青菜,不觉得太凄惨了么?至于减肥大业,反正夏天已经过了,该贴秋膘了,吃完明年再减吧。(才不会告诉你去年秋天我也是这么想来着……)  事实上我是完全
环保总局责成处罚《无极》剧组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指出,《无极》剧组在拍摄活动中违背了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国家环保总局已责成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依法对剧组进行处罚,限期恢复拍摄地生态植被。  这位负责人说,《无极》剧组进入碧沽天池置景未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拍摄活动对当地自然生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剧组修建的道路、房舍属于建设项目,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
社会上日益增多的“特供”、“专供”广告,不仅混淆公众视听,而且扰乱市场秩序。国家工商总局于10月14日发出通知:一些地方在广告发布中与产品包装上出现“××国家机关专供”、“专供××国家机关”、“ ××特供”等类似内容,均属以国家机关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名义发布了广告,按照《广告法》第39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可被处以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并非专供国家机关却捏造事实、发布虚假
9月15日,北京某媒体刊登的一篇文章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质疑声不断。  文章中说,“沁阳市规定:外来客商来此投资均可享受‘超国民待遇’,投资达到一定规模的客商,由市政府颁发‘沁阳荣誉市民证’。除刑事案件外,执法部门不准对‘荣誉市民’进行人身、车辆、住宿检查;对持有‘外商车辆通行证’的车辆,除重大事故外,一般只纠正违章,不扣证、不罚款。”  面对质疑,当地政府有什么反应?沁阳市的做法是尊重外地客商
5岁上学,2年读完小学,3年读完初、高中,10岁考上天津工程师范学院,13岁大学毕业并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初、复试。曾经的中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如今正式“升级”为中国最年轻的硕士研究生。  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先后被新华社、《鲁豫有约》、《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采访。他就是张炘炀。  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张炘炀父亲张会祥以及北京工业大学校领导、校友,一个全景式的张
经常有年轻朋友问我,他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我装出一副先知先觉的样子告诉他:人生三条路,当官、赚钱、做学问,任你挑来任你走。  其实人生不止这三条路。这三条路是少数人走的,多数人走的是一条养家糊口、居家过日子的路,即所谓的芸芸众生之路。  我们今天不讨论这芸芸众生之路,单说说少数人走的那三条路。  从积极的意义讲,想走当官、赚钱、做学问这三条路的少数人,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应当受到鼓励。  
继各大企业跨界加入电动车这股热潮后,小米也坐不住了。3月的产品发布会上,小米董事长雷军高调宣布,自己也要推出电动车。做手机和家电闻名的小米集团,能不能造出电动车呢?简单来说,比起某个地产商可能性应该还是大那么一点点。  认真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小米为什么要造电动车?手机是小米最重要的业务,不仅占据着公司营收的最大部分(61.9%),还承载着流量入口的重任。用家一般都是先接触小米的手机,感觉良好后
怎么又说房子?问题解决不了、解决不好就永远是问题。视之所见、听之所闻,我们自己、我们周围的朋友、我们朋友的朋友,连年以来是怎样地为房子的问题所困扰啊。  无房而为买房愁,有房而为还款愁,自己这一代好歹有房了,又不得不给下一代考虑。祖宗传下来人生4件大烦事:吃穿住行,现如今其他3件,价格起起落落虽不平稳,但从“小康”标准衡量那也差不离,唯独这个“住”字,看着是个人当家作主,实际上假如上无片瓦挡风,下
晋江市梅岭街道办事处草田尾村,村西紧邻世纪大道,317线沿世纪大道延伸。2004年,317线拓宽,草田尾村村民小组(隶属于梅岭街道办事处双沟社区)在世纪大道东侧的100多亩地被征。时至今日,三四年过去了,草田尾村所属的“老人协会”等许多失地村民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    村民:征地批文不合法    5月25日,在“老人协会”的院子里,老人们手里拿着一份反映材料说,“我们都反映到省里了也没人管。
“清晨5点40分左右,我像往常一样起床开始为工友们准备早饭。突然,房门被人一脚踹开,10几个持枪的黑人闯了进来,大声问:‘钱在哪里?’随后,我们就被蒙上了眼睛,并被押上外面停放的一辆面包车里……”  一说到自己2007年1月5日在尼日利亚南部河流州埃莫华地区遭劫时的场景,中国四川籍通信工人邬启详仍旧是一脸的惊魂未定。尽管自己趁绑匪不注意安全逃脱,但与他朝夕相处的五名工友仍旧落入绑匪之手!幸好,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