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广角造影在后葡萄膜炎及全葡萄膜炎诊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超广角FFA在后葡萄膜炎及全葡萄膜炎患者诊疗中的应用。

方法

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诊断为后葡萄膜炎及全葡萄膜炎的患者42例(82只眼)进行常规临床检查、传统FFA及超广角造影检查,观察患者的周边视网膜改变,并且评价这些改变对疾病活动性评估及治疗方案调整的指导作用。

结果

入选的42例(82只眼)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3±21)岁。其中6例(12只眼)为后葡萄膜炎,36例(70只眼)为全葡萄膜炎。临床检查及传统FFA诊断为活动性葡萄膜炎的有30只眼(37%),超广角造影诊断为活动性葡萄膜炎的有48只眼(59%)。超广角造影新发现活动病变的18只眼(22%)均观察到周边血管渗漏,其中4只眼(5%)观察到周边无灌注区,1只眼观察到新生血管形成(1%)。在临床检查及传统FFA诊断为活动性葡萄膜炎的患者(30只眼)中,有10只眼(33%)发现与后极部视网膜血管轻度渗漏相比更严重的周边血管渗漏。有明确病因的患者中,46%(21/45)的眼超广角造影观察到新的病变,而未找到明确病因的眼中,19%(7/37)的眼超广角造影观察到新的病变。根据超广角造影的发现,有12例患者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

结论

超广角造影可以发现传统荧光造影无法观察到的周边视网膜血管的渗漏,对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中华眼科杂志,201652:924-928)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视网膜血管形态和眼血流状态与颈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头颈部CT血管造影检查的141例患者的资料,根据诊断标准分成颈内动脉无狭窄组(19例)、轻度狭窄组(50)例、中度狭窄组(53例)、重度狭窄和闭塞组(19例)。利用彩色眼底照相和IVAN软件测量视网膜血管管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检测眼部血流参数,包
摘 要:学校承担着为国家发展建设培养接班人的使命责任。在新形势下,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教育者应当关注学生品德教育。教师应利用多种教育途径启发、教育学生,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笔者基于教育实践经验,针对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小学德育教育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德育;小学教育;新形势;策略探究  随着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人们接受着不同思想文化的冲击。端正社会思想,为国人树立正确价
期刊
筛板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青光眼视神经轴突损伤的初始位置。对筛板结构的观察及量化分析,可以提高对青光眼病理生理过程的认识,同时对青光眼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对筛板的研究主要依靠组织学,近年来随着OCT技术的不断发展,活体观察动物及人类筛板已成为可能。本文对筛板的生物力学特征以及OCT成像的研究进展、图像处理和分析等进行综述,进一步探讨青光眼发病机制及筛板OCT成像的临床意义。(中华眼科杂志,2
目的探讨山东省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统计白内障手术上报系统中2013年1月至12月山东省17市上报的108 190例患者信息,记录其基本情况;术前检查;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日期、手术方式、术中并发症等;术后情况,包括手术裸眼视力、3日疗效评价、术后并发症等。变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有序多分类资料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变量有序Log
期刊
继发性视神经损伤是视神经疾病出现不可逆视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而视神经轴突的变性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丢失是其主要病理机制。基于不同神经损伤机制研制神经保护制剂,已经成为近年神经眼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成果有望在近期应用于临床。虽然大量实验研究已证实了神经生长因子等在保护视神经轴突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方面的作用,但对于视神经保护制剂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应给予更为广泛的关注。(中华眼科杂志,2016,52:8
摘 要:“法治经纬”公众号在发布最新法律法规,提高初中生法治素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法治经纬”微信公众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从“法治经纬”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主要内容出发,分析了“法治经纬”微信公众号对初中生法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简析了“法治经纬”微信公众号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法治教育;微信公众号  从QQ到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社交软件不斷更新。微信
特发性颅压增高(IIH)属于一种弥散性脑肿胀病变,病因多为颅内静脉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颅压增高、头痛、视乳头水肿。由于IIH通常导致严重的视功能损伤,故IIH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近年来有关IIH的药物治疗、减轻体重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及支持治疗等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16,52:948-951)
相干光断层成像术(OCT)是目前眼科影像学中一项重要的检查项目,其可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进行准确分层和定量分析,对深入了解视神经疾病所致的神经元和轴突丢失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同时其还能鉴别诊断青光眼和黄斑疾病。通过阐述和点评OCT在视神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使用中的关键点以及en face OCT和OCT血流成像的应用特点,提出在视神经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应注重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