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转变观念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m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社会转型期对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界定、对思想工作对象的理性认识和在思想工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等方面说明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必须转变
其他文献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兼并包,博大精深,为后世留下了常掘常新的丰厚思想资源。他强调正义是城邦秩序和共同幸福的基础。承认家庭和财产的必要为私域生活留有空间,对人性偏私的深刻体认使其推崇“法律至上”,并提供了“分权制衡”的思想胚基。这些都极具当代意蕴,可资开掘和借鉴。
建国50年来,中国国际政治研究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战略、国际组织、国家间关系诸领域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总体特征、分析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研究者由政治到学术、由教条主义到较为务实的转变过程。中国国际政治研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论文对西方某些人鼓吹的民族国家“过时”论和“人权高于主权”论进行了评析。考察了“工人没有祖国”的原意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工人阶级一掌握政权 ,就“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当今世界民族国家中的多数尚处于初创阶段 ,捍卫和建设国家的路还很长。接着分析了“人权高于主权”论本意是利用“人权” ,凭借强权 ,干涉和侵犯别国主权 ,实现自己的霸权 ,是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新发展 ;并揭露了鼓吹者在主权与人权问题上搞双重标准
本文通过对劳动价值论内在逻辑的分析 ,论证了生产力的提高与价值总量无关与有关的条件 ,由此提出了抽象劳动的历史发展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在抽象劳动历史发展的基础上 ,涉及了高技术条件下的价值形成与价值决定问题 ,并对价值理论的经济哲学作了简略的回顾与展望 ,从而初步探讨了知识经济的价值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