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小学生听到习作总有畏难情绪。众所周知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小学生习作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因此,作文指导课不是大谈写作方法和技巧,而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说和写的兴趣。只有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思维才能自由飞翔,情感才能自然流露。循此理解,如何激发小学生习作的兴趣?多年来我很注重抓好训练途径,注意积累生活素材,用兴趣这把金钥匙打开学生习作的大门。
一 课前口语交际,是培养习作兴趣的好方法
文字是表情达意的,文章的萌发靠感情的强烈诱导,文章的诞生靠感情的波澜冲击。老师的启迪就像一粒小石子,投入到学生敏感的情感之中,便会激起层层涟漪。只有巧妙地激发学生潜在的习作兴趣,然后在不断地动口、动眼、动手、动脑的过程中积累词汇,丰富知识,才能寻找到适合于各类文章的叙述方法。这就需要老师循循善诱,把握好学生兴趣的迁移,让激发兴趣成为习作训练的主动力。
笔者从魏书生老师长期坚持课前幾分钟口头作文训练试验中,受到了有益启发。经过数年课前几分钟口语交际训练在我班探索实践。结合学生摸索出一点经验体会,得益匪浅。
课前口语交际内容老师要心中有数,提前设置情境,创造氛围,让学生产生兴趣进入角色,打开说话的“闸门”。如学校要组织趣味运动会,先给同学们一周时间做准备,一周后选拨参赛运动员。当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喜出望外,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抓住同学们激动的心情,提问:“你准备参加什么项目,能取胜吗?”同学们早已按捺不住,竞相举手表达决心。课前几分钟说话的目的已经达到。为将话题引向深入,几天后老师又问:“选拔的时间到了,你们准备好了吗?此时心情如何?”同学们不但纷纷举手站起来各抒已见,而且相互倾诉,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第二阶段课前几分钟说话的活动顺利完成了。当选拔赛结束后,有的同学喜上眉稍,有的同学愁眉苦脸,有的摩拳擦掌,有的制作起了小彩旗。在比赛场上,参赛者鼓足了劲,拉拉队员不禁起身大喊。一天的趣味运动会结束后,第二天上语文课时老师问大家:“运动会上你是怎样努力取胜的?”第三阶段的说话练习在同学们浓厚兴趣的驱动下顺利完成了。几分钟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记一次运动会》的作文题目,同学们便拿起笔刷刷写了起来。两周时间,三次课前说话为孩子们的习作准备了素材,从而使得课前说话与习作训练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教学精神在作文教学中也得到充分发挥。实践证明:借助丰富的活动,把握良好的时机,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行课前几分钟的口语交际训练,不失为启蒙中年级习作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 课堂片断训练,是培养习作兴趣的有效途径
教学生用心观察生活,记住身边的人和事,为写作准备丰富素材是需着重强调的。因为中年级作文面临的头一个问题就是“写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材料,如有益的活动、新鲜事、趣闻等。要鼓励学生多看、多想。那么有了素材“怎么写”呢?这要发挥老师巧妙得当的点拨作用,引导学生先说后写。口头作文叙说中教师要点拨找出最佳思路,为片断写作铺好道路。说时要以“好”带“差”,肯定“强”,鼓励“弱”。如仿写就是一个学生练习片断习作的好阶梯,让学生们读中体会,以读促写,抓住课文中有特色的片断,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写出鱼的生动活泼,这时我们可以以《校园的花坛》为题,进行上述句式的片断摹仿。习作中学生有了写的材料,又有了写的方法做起文章来就有了兴趣,写出来的小文章也就会既有内容而又生动。
三 “多媒体”指导作文,也是培养习作兴趣的有力手段
运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直观、形象、新颖、感染力、可视性强的多媒体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参与习作活动,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使学生视写作为乐事。如在指导看图作文《植树》时,由于中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在城市的地域限制,没有亲身体验,看着他们无从下笔,老师便使用了录像,让他们观察一群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到郊外植树的全过程。学生边看、边听、边感受,自然而然就被那植树的热闹场面给吸引住了,这时再让学生们看文中画面,由说到写,内容就很具体详实了。
总之,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通过多种训练途径,点燃学生的习作热情,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表达真情实感,写出好文章。
作者简介: 颜鲁红,女,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一只船小学,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教育工作20年,被评为城关区优秀学教师,兰州市骨干教师,甘肃省教学能手。课堂教学、论文案例多次获全国、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一 课前口语交际,是培养习作兴趣的好方法
文字是表情达意的,文章的萌发靠感情的强烈诱导,文章的诞生靠感情的波澜冲击。老师的启迪就像一粒小石子,投入到学生敏感的情感之中,便会激起层层涟漪。只有巧妙地激发学生潜在的习作兴趣,然后在不断地动口、动眼、动手、动脑的过程中积累词汇,丰富知识,才能寻找到适合于各类文章的叙述方法。这就需要老师循循善诱,把握好学生兴趣的迁移,让激发兴趣成为习作训练的主动力。
笔者从魏书生老师长期坚持课前幾分钟口头作文训练试验中,受到了有益启发。经过数年课前几分钟口语交际训练在我班探索实践。结合学生摸索出一点经验体会,得益匪浅。
课前口语交际内容老师要心中有数,提前设置情境,创造氛围,让学生产生兴趣进入角色,打开说话的“闸门”。如学校要组织趣味运动会,先给同学们一周时间做准备,一周后选拨参赛运动员。当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喜出望外,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抓住同学们激动的心情,提问:“你准备参加什么项目,能取胜吗?”同学们早已按捺不住,竞相举手表达决心。课前几分钟说话的目的已经达到。为将话题引向深入,几天后老师又问:“选拔的时间到了,你们准备好了吗?此时心情如何?”同学们不但纷纷举手站起来各抒已见,而且相互倾诉,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第二阶段课前几分钟说话的活动顺利完成了。当选拔赛结束后,有的同学喜上眉稍,有的同学愁眉苦脸,有的摩拳擦掌,有的制作起了小彩旗。在比赛场上,参赛者鼓足了劲,拉拉队员不禁起身大喊。一天的趣味运动会结束后,第二天上语文课时老师问大家:“运动会上你是怎样努力取胜的?”第三阶段的说话练习在同学们浓厚兴趣的驱动下顺利完成了。几分钟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记一次运动会》的作文题目,同学们便拿起笔刷刷写了起来。两周时间,三次课前说话为孩子们的习作准备了素材,从而使得课前说话与习作训练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教学精神在作文教学中也得到充分发挥。实践证明:借助丰富的活动,把握良好的时机,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行课前几分钟的口语交际训练,不失为启蒙中年级习作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 课堂片断训练,是培养习作兴趣的有效途径
教学生用心观察生活,记住身边的人和事,为写作准备丰富素材是需着重强调的。因为中年级作文面临的头一个问题就是“写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材料,如有益的活动、新鲜事、趣闻等。要鼓励学生多看、多想。那么有了素材“怎么写”呢?这要发挥老师巧妙得当的点拨作用,引导学生先说后写。口头作文叙说中教师要点拨找出最佳思路,为片断写作铺好道路。说时要以“好”带“差”,肯定“强”,鼓励“弱”。如仿写就是一个学生练习片断习作的好阶梯,让学生们读中体会,以读促写,抓住课文中有特色的片断,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写出鱼的生动活泼,这时我们可以以《校园的花坛》为题,进行上述句式的片断摹仿。习作中学生有了写的材料,又有了写的方法做起文章来就有了兴趣,写出来的小文章也就会既有内容而又生动。
三 “多媒体”指导作文,也是培养习作兴趣的有力手段
运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直观、形象、新颖、感染力、可视性强的多媒体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参与习作活动,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使学生视写作为乐事。如在指导看图作文《植树》时,由于中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在城市的地域限制,没有亲身体验,看着他们无从下笔,老师便使用了录像,让他们观察一群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到郊外植树的全过程。学生边看、边听、边感受,自然而然就被那植树的热闹场面给吸引住了,这时再让学生们看文中画面,由说到写,内容就很具体详实了。
总之,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通过多种训练途径,点燃学生的习作热情,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表达真情实感,写出好文章。
作者简介: 颜鲁红,女,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一只船小学,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教育工作20年,被评为城关区优秀学教师,兰州市骨干教师,甘肃省教学能手。课堂教学、论文案例多次获全国、省、市级一、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