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终级之战:人心的战略

来源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j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中国发生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戴森推出价格超过的3500元的卷发棒,上架15秒即告售罄;另一方面,方便面和榨菜的营收全面飘红。一边,一线中产正忙着东渡日本哄抢马桶盖;而作为农村消费活力真实写照的云集与拼多多均已成功登陆美股。
  关于当代消费特征的真相也浮出水面:这是一个“消费升级”的时代,但更是一个“消费分级”时代。
  中国的消费,正从消费启蒙,经历消费升级,再到消费分级的时代。
  回溯改革开放初期,彼时,国家对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放开,民众消费意识形态开始觉醒。但受外部大环境的整体制约,整体消费供大于求,商品上架后经常被一扫而空。为此,我们也将其称为中国商业的第一个阶段:消费启蒙。
  当社会生产力发展至一定阶段,国民消费意识强劲崛起,进入消费升级阶段。企业也开始赋予商品更多内涵,如质量、时尚度、品牌、功能性等,以期通过提升附加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2018年,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报告指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其中,城镇居民名义增长7.8%;农村居民名义增长8.8%,且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和消费支出增长均快于城镇居民。
  从消费启蒙到消费分级其背后的长尾效应,正是企业对消费诉求的精准洞察。
  梳理中国企业40年价值,每一次消费的演变总能触发敏锐“神经”。


  消费启蒙阶段,专注于“生产”这一点就可成功;而在消费升级和消费分级阶段,或需完成消费者的自我身份认同,或需实现自我心灵的满足等点、线、面的多维结合。占领据点,掌握交通,由点控制线,由线控制面。这叫战略,战略决定路线。因此,不难发现,国人的“生意经”始终与国人当下的诉求相得益彰。这背后的逻辑是为消费者提供生活解决方案,思考消费者有怎样的生活需求,我们又将如何去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对需求的判断基准恰是人性的洞察。
  功能:比你自己还懂你,一场有关“科技”的营销战
  这是个变化比以往更快的时代,同时也是物竞天择的时代。新的时代,消费者对于购物的需求从商品本身延伸到了体验感,尤其是科技体验感与功能的满足感,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时代利器。
  2016年马云首次提出“新零售”,言犹在耳,但“新零售”现在已然成为品牌转型升级的不二选择,其繁衍的新技术和商业模式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次无限接近消费者的机遇。
  情感:企业无常心,以消费者心为心
  最近,一则新闻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亚马逊中国日前正式发表声明,为寻求战略转型,将于今年7月18日起停止为亚马逊中国网站上的第三方卖家提供卖家服务。尽管亚马逊2018年的年报显示,2018年亚马逊全年电商业务创收2079亿美元,同比增加近三成,但在中国,市场份额却从2008年的15.4%一路下跌至如今的0.6%。
  问题来了,星巴克平均每15小时就在中国开一个新店,为何亚马逊却“硬啃”中国市场多年并宣告失败?那么,亚马逊到底做错了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回答另一个问题,世界上谁的厨艺最佳?
  答案不是那些聞名于世的米其林主厨,也不是五星级酒店的顶级厨师,而是我们的母亲。尽管你可能已尝尽了天下的山珍海味,但妈妈做的饭菜才是最好吃的。而她做饭的方法很简单—做我们从小到大爱吃的。
  显然,做事情从谁的角度出发很重要。
  《老子》第四十九章有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xī)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用在企业上,或可以改为“企业无常心,以消费者之心为心”,也就是一切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正如肯德基为适应国人早餐习惯卖起了粥与豆浆油条,星巴克为契合国人数千年的饮茶历史和茶文化不仅卖咖啡还创新推出了奶茶。这所有背后的逻辑都是从顾客的需求出发、依照顾客的喜好、遵从顾客的消费习惯,而不是我行我素。
  近年来,各种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包括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业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消费者的购买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导致很多传统企业面临非常多的挑战。但是,无论技术如何演进,变化如何更迭,有一个核心不能变:那就是我们必须从顾客的角度出发,以顾客心为心,与消费者共通,共情。
  文化:大道至简,企业制胜的终极之道
  5月5日凌晨,腾讯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先生在自己的朋友圈宣告一条重磅消息—腾讯更新了愿景和使命:科技向善。他希望未来腾讯能和业界一起思考与探索构建数字时代正确的价值理念、社会责任和行业规范,造福人类。
  无独有偶,马云日前也在中国绿公司年会上说“每个企业都要学会怎么做好企业,怎么控制自己的欲望,怎么让梦想变成理想,梦想是自己的,理想是大家的。”
  罗曼·罗兰说,善良不是一种科学,而是一种行为。当腾讯、阿里,这类国内名列前茅的巨大经济体与社会组织,皆在思考公司的存在必须要回答使命问题,自己到底是在解决什么样的社会问题时,不难发现,当代企业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红利的荒蛮发展后,正在重塑价值观,注重寻求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那其共寻的“答案”究竟为何?
  一言以蔽之:是爱、利他,更是为人民服务!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叫哲学,哲学确立方向。
  当最后的“答案”跃然纸上,其不仅是企业的愿景与使命,亦是文化与价值观的守护者,更是古往今来无数企业制胜的终极之道。
  正如腾讯的新使命那般—科技向善!短短四字,却力透纸背、震撼并凝聚人心。作为一家企业,他一定会有自己的使命、愿景与价值观。何为使命?它一定是于社会而言:它能给这个社会创造什么。这种社会价值,它是可以号令全体员工,甚至是可以号令天下的!
  中国人乃至全球的人都会为这么一家企业的使命点赞!
  这样的使命,也会让每一个腾讯的员工懂得:但凡有一点点作恶甚至不作为的想法,都会面红耳赤!因为他们在行走的每一步,前方都矗立一座灯塔,让人永不迷航!因为他们每一个心中都驻着一位神灵:科技向善!
  四个字,让一家企业的初心与千万家企业高下立判,天地悬隔。向腾讯致敬!
其他文献
华为的生态营销不同于传统的生态营销概念,早期传统的生态营销通过强调产品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协调性赢得了市场,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而华为的生态营销则是华为的大战略。华为认为产业世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产业链内部与产业链之间的利益相关者正在形成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华为感悟到了这一大趋势,主动担当了构建大生态营销体系的发起者、构建者与赋能者,最终与生态伙伴建立長期的命运共同体。华为在生态营销体系的构
期刊
如果说华为已成为中国崛起的象征的话,那小米已成为这个互联网时代的阶段性符号。如果说在现代营销的世界里可能存在南北两极的话,以华为为代表的企业充分体现了2B业务的技术高浓度、专业理性与体系厚重,是凝聚岁月积淀的稳重之极,而以小米为代表的企业则充分体现了2C业务的文化高浓度、青春感性与激情创新,是开启时代之窗的动感之极。华为与小米的营销风格迥异,又相互渗透,两者相辅相成,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现代营销
期刊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数字化”的声音越来越突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政府工作报告一连用了7个“数字”,道出了我国加速数字技术迭代升级、建设数字中国的决心。  经历过疫情之后,人们对“无接触式”新经济已十分熟悉,电商、支付、社交、物流四大万亿元级赛道,为中国人居家抗疫提供了便利
期刊
在我们的销售过程中,相信大家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开发了一个新客户,已经到了签单阶段,这时突然杀出个“程咬金”(竞争对手),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你的客户抢走了,剩下你一个人独自在风中凌乱。  下面,我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来分享一下从竞争对手手里“抢”客户的技巧。  一天,一个销售员沮丧地告诉我,他的一个重要客户被竞争对手抢走了,并且已经签完合同,第二天就要付款了。为何他会如此在乎这个客户呢?因为这个
期刊
该怎么为自己作品的中文版写一篇序呢?这挺伤脑筋的,尤其中国是如此广大、复杂,对我而言又如此陌生。  我想,我还是用比较个人的角度来写这篇序好了,这也是我在写这本书时所采用的一个“伎俩”。通过加入自己的小故事,我希望能让这本书有多一点可读性与共鸣感。  这本书能被翻译成中文,让我觉得超兴奋。因为往往在我谈论这本书,或是这些年所经手的一些项目时,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你举的这些例子,在不同的文化中都能
期刊
从科技向善到科技自立,5月的“科技圈”注定無法平静。  先是腾讯将愿景和使命合二为一,提出科技向善的口号:“我们相信,科技能够造福人类;人类应该善用科技,避免滥用,杜绝恶用;科技应该努力去解决自身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伴生了山寨抄袭、免费垄断、竞价排名、流氓软件,以及现在越来越“人工智能”的网络诈骗、越来越频繁出现的数据安全问题等,以腾讯为代表的IT企业终于有勇气正视科
期刊
No.1苹果与高通的世纪大战宣布和解  2019年4月16日,苹果和高通决定和解专利使用费的纠纷。两家公司联合发布的声明称已经达成协议,放弃在全球层面的所有法律诉讼。双方这场持续两年多的专利纠纷至此画上句号。据外媒报道,两家公司已经达成了为期六年的全球专利许可协议,于2019年4月1日生效,并有两年的延期选项。苹果将向高通一次性支付一笔款项,两家公司还达成了一份多年的芯片组供应协议,具体金额并未透
期刊
移动互联网时代,密集的信息轰炸与持续的信息干扰让消费者对广告感到反感,并因此产生排斥和对抗的情绪。加之在产品同质化愈加严重的当下,吸睛几乎就是吸金,如何在信息汪洋中成功引起受众的注意,是擺在诸多广告主面前的核心议题。  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电商也陷入“沙雕”坑无法自拔,但很多都是电商自己玩嗨了,网友却表示很“尬”。那么,为什么京东的这组“沙雕”广告却如此被大众津津乐道呢?这其中又有怎样的神仙套
期刊
“你的店生意怎么样?”“你的产品卖得如何?”  当被问到这些话,相信大部分老板都会不由自主地说:“唉,这年头生意不好做啊!”“没什么客人啊,还欠着供应商一大笔钱啊”等之类的抱怨。这些抱怨,很多都是在说着同一类问题—没客人,也就是流量增长问题。  如今消费者习惯和喜好在不断变化,各种潜在的竞争者也不断涌现。从互联网红利流量到大家说的流量枯竭,再到现在各种线下流量场景的争夺战……可见,流量问题,是任何
期刊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天然等理念的关注和个性化、品质生活的追求,“安全、绿色、营养、方便”是食品饮料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食品饮料企业而言,既要抓好研发和营销两项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同时始终要以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保证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对此,娃哈哈结合自身发展就创新和转型升级有以下想法和打算。  产品新趋势:营养多元  不创新就没有出路。特别是随着“泛90后”和新兴的Z世代逐渐成为饮料消费主体,他们的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