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变迁,不断推进文明实践、创新文明理论,实现了现代文明观的转向.中国共产党的文明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调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共产党构建的文明观体系,依据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四个阶段所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呈现出阶段性演进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文明观体现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科学认识,贯穿着对中华文明当代价值的正确判断,贯彻着文明创造者共享文明成果的价值目标导向.新的百年奋斗征程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明
【机 构】
: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湖北武汉43007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变迁,不断推进文明实践、创新文明理论,实现了现代文明观的转向.中国共产党的文明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调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共产党构建的文明观体系,依据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四个阶段所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呈现出阶段性演进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文明观体现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科学认识,贯穿着对中华文明当代价值的正确判断,贯彻着文明创造者共享文明成果的价值目标导向.新的百年奋斗征程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明,积极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应注重全面系统性、规范性的文明观理论研究.
其他文献
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要求提升政府数据协同治理水平.当前,地方政府数据治理在治理体制、治理规则、治理主体、治理效能等方面均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为此,应着力构建地方政府数据协同治理机制.在理念协同层面,实现安全与发展并重,技术创新与体制改革并进,政府、市场与社会共治.在规范协同层面,围绕管理体制、规则体系和平台建设,重塑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完善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治理规则体系,提升平台治理效能.在应用协同层面,聚焦治理主体、治理工具和治理对象,充分发挥多元主体治理优势,优化数据服务,深化数据应用,提升政府利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阔、内涵丰富、催人奋进,主要内容有:百年党史“一个主题”,党史“四个阶段”和“四个伟大成就”,“伟大建党精神”,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马克思主义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等.“七一”重要讲话彰显历史思维和战略思维的统一,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统一,战略定力和务实精神的统一等鲜明特点.“七一”重要讲话是激励全党全国人民接续奋斗,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在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和农民分化日益明显的现实国情下,因缺少制度性退休约束,高龄农民的生计性“无休”现象愈发明显,较大程度地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并可能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基于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国外经验的考察发现,建立农民退休制度以保障农民老年生活具有可行性.以农民分化为基础,本文尝试探索建立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农民老龄年金为补充及土地流转或宅基地复垦后“地票”交易下的经营转移收入为提升的三支柱型农民退休制度,通过为农民年老后的生活提供制度保障,使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并形成农业劳动力“老年离开
“国家回归学派”在“找回国家”的过程中丰富了对“国家能力”的相关研究,但已有研究对“国家能力”的理解尚未达成共识,不同研究也存在沟通与对话上的不可化约.国家能力的研究先后经历了一维、二维到多维的发展演变,也实现了由“抽象整体论”向“具体维度论”的转向;研究内容上也嵌入与吸纳了更多时代和转型的背景因素,逐渐走向丰富、多元和开放.研究通过对国家能力的渊源流变与构成演化问题的系统辨析,发现国家能力本身是一个复合性概念,国家与社会的互构型塑、嵌入以及分工合作等必然会对国家能力的界定与建构产生关键性影响.由此对“国
区块链的快速发展为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治理提供了全新的重构思路和实践图景.基于管理学“服务金三角”理论模型搭建了“一个中心三个子系统”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框架,分析区块链驱动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的变革向度,提出区块链驱动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技术路径及内在逻辑,进而建构了区块链驱动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实践框架,包含“链式”管理数据、聚焦“公有链”运作平台、五种核心业务、五种核心赋能创新.最后,深入阐释了区块链驱动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风险及问题困厄,从政府、企业、社区和民众四个层面提出区块链耦合社区公共服务供
顺应福利国家到生态国家的情境变迁,西方社会工作已将环境议题纳入专业范畴,同时拓展了关于“环境”的本体认知、治理空间和正义属性的既有论述,从而奠定环境社会工作学科的理论基础.当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之际,本土社会工作反倒成了环境议题讨论和治理现场的缺席者.针对这一问题,认为环境风险流动化的宏观趋势和“助人自助”与社会性转向的微观要求,彰显出社会工作“绿色转向”的重要性,而国家环保政策的自我优化、传统生态文化的社会底蕴、专业想象力的日益萌发,表征了这种转向的可行性.最后结合西方经验和中国国情,提出“个人信念
资本逻辑支配的全球空间是一个混沌和失序的去人性化空间,其表现在:中心-边缘的经济结构影响了人类的普遍发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阻碍了人类的普遍交往;对自然环境的掠夺式索取瓦解了人类生存的自然根基.时代呼唤一种全新的全球空间秩序,以改变这种只见“物”不见“人”的“虚假的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全球空间正义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它以人类社会的本真存在为出发点,致力于破解资本的空间化和空间的资本化促成的全球空间的物化秩序以及由此引致的伦理困境.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构筑“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总
建立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系是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重要内容.对社会组织综合监管现有实践的描述性分析表明,多元监管的新格局正在形成.社会组织党建提升了调控和监管的强度;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为政府监管提供了动态调整和浮动控制的空间;社会组织的依法自治成为综合监管的重要社会基础.监管环境的改善、监管秩序的“共建共治共享”、监管主体与监管资源的多样化为综合监管模式的形成提供了契机.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城市将成为贫困治理的主战场.城市贫困是社会贫困的城市投射,城市贫困的双重划分与不平等的两种类型互相建构,使城市问题日趋复杂.中国的城市贫困是在人口流动、产业调整和城市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的“转型贫困”.中国的城市贫困显示了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与世界城市化遭遇的问题相似,农村贫困人口更趋于进入城市寻找生活机会;第二,城市贫困人口与农村贫困人口的合流;第三,城市内部与农村内部的贫富分化严重.随着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的结构性转换,不平等在起点与结果方面的认识差异开始影响干预机制的实施过程,从
高度重视党内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也是解决党内突出问题和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途径.中国文化高度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马克思主义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教育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深化的关于党内教育的理论认知和实践探索,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内教育的基本依据.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聚焦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保持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着力点,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有机结合,加强党内教育的制度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