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独特角度为切入点,优化教材范例价值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入教材的文本具有极强的规范性和经典性,是指导学生写作实践的绝佳范例。教师对这些“例子”的使用不能停留在肤浅层面,而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开掘其特点,可以是不同寻常的观察视角,可以是标新立异的表达顺序,也可以是出乎意料的情节设置,并寻求示范资源和写作实践之间的对接点,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下进行写作实践,从而使得范例的功能最大化。
  一、揣摩独特的观察视角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究竟不同在何处呢?教材中相同文体的课文不在少数,无论是写景、叙事或者记人,还是表达情感和观点,其共同指向都是突出主体独有的特点,只有在对比之中才能真正探寻出事物的奇特之处,这就需要开掘作者迥异的观察视角,明晰作者的表达特点。
  1.对比中感知迥异视角的表达秘妙
  阅读教学的价值是要让学生经历感知事物的过程,习作教学的价值则是侧重于让学生经历运用方法的习作实践。在指导学生悟得方法时,就应该力求简约而高效。运用对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感知异同的思维过程中探寻出作者观察视角的不同。
  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刻画了一位乐观开朗、豁达自信的老人形象,作者对人物的外貌描写有两处,这让很多学生不得其解。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从作者观察外貌的视角出发,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秘妙。第一处,作者游览风景,偶然间发现了扫路人,但没有引起注意,只是一扫而过,观察的视角就是整体性、轮廓性,因而描写的角度也仅仅从人物的衣着和扫地的动作出发;第二处,作者已经与扫路人有所接触,被其言行举止所震撼,得以面对面地展开对话,因而描写是以细腻化的视角展开,对人物五官甚至连眼神都描写得异常传神、生动,最终与人物豁达开朗的个性相得益彰。
  试想,如果单一地关注某一个片段,作者智慧的设置和安排并不能被人所洞察,只有将两个语段统整起来,以对比的视角才能发现其中蕴含的秘妙。
  2.延伸中夯实迥异视角的内在认知
  方法在明晰之后就需要借助于鲜活的语境为学生的实践表达提供平台,让学生在范例感知和寫作实践中精准对接。为此,教师可以适度拓展其他相似的文本,让学生在巩固中将认知从模糊转向清晰。
  如《变色龙》一文中对变色龙外形的描写与《天游峰的扫路人》中外貌的处理就如出一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变色龙外形的语段,并让学生思考:“这两处描写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作者描写的视角有着怎样的不同?”随后教师将两篇课文进行统整联系,总结出“用对比、抓特点”的写作特点,鼓励学生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这些看似机械的模仿,其实也是学生在实践运用中体悟方法的过程,更是在范例的基础上提升、发展与再创造的过程。
  状物类文章可以运用这样的观察视角,写景、记人类文章同样也可以,教师要激励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把握自然与生活中的独特现象,真正学会把握人物、景物和事物与众不同之处,让自己的习作充满奇妙。
  二、洞察迥异的表达顺序
  一般而言,事件都是由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几个部分组成,但很多作者为了表达需要,并不会完全依照这样的顺序按部就班地描写,常常会打破叙事的基本顺序,这是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1.顺序不同,呈现不同的表达效果
  对于表达顺序的调整,是作者对创作思路和结构的智慧选择,所呈现出来的表达效果也是非常鲜明的。学生需要结合文本的具体语境,感知作者的认知思路,在与作者的对话过程中感知独特的表达效果。如《钱学森》一文,作者就将钱学森奔赴回国的场景放在了开头,事件的结果为什么要放在开头呢?教师组织学生尝试将这一自然段文字依照惯有的思路放置在课文的结尾,学生立刻就能意识到:一开头就描写钱学森乘坐的巨轮正劈波斩浪前行的画面,凸显了钱学森热爱祖国、归心似箭的心情,起到了强调、突出的表达作用。
  2.主题不同,展现迥异的表达构思
  《钱学森》一文主要描写了钱学森学有所成,留在美国后时时牵挂祖国,然后排除万难,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的故事。课文倒叙手法的运用,就是借助于一组画面的描写,表达了人物内在的心境。课文中还有许多描写钱学森刻苦学习的镜头、中秋之夜怀念祖国的镜头,甚至是踏上国土的镜头,可问题的关键是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一组画面放在开头呢?从文本表达的主题来看,本文以展现人物对祖国的热爱且渴望回归祖国为核心,因此刻苦勤奋的镜头自然不能契合主题,而中秋之夜怀念祖国、踏上国土已经成为现实,这些都不是前置的最好选择。只有想要回到祖国,但又未能踏上国土,这才是最佳的分寸感,才能将人物内心的渴求、纠结、兴奋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基于这样的感知,教师引导学生朝着生活的方向前行,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可以尝试运用这种倒序的手法,将最有典型价值的结尾放在前面进行描写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提出了自己刻苦练习取得好成绩这件事情,就可以先描写自己获奖的那一刻,然后再描写自己刻苦学习的情景。
  纵观整个教学环节,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了倒叙的写作特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写作经验。
  三、开掘独特的情节设置
  教材中叙事类文本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例,很多故事的情节都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的,对于刻画人物、展现主题都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在描写时需要借助于具体的语境,以分步到位的方式,将设置情节的方法转化为实践性的言语策略。
  1.学会借助矛盾推进情节
  古语有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很多情节的发展如果平铺直叙,就会失去应有的韵味,这就需要在情节推进的过程中借助人物之间的矛盾展开。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就以林冲与洪教头之间的矛盾推进:初次见面时洪教头一番挖苦讽刺和林冲的谨慎忍让,就是一组矛盾;比武前,洪教头一番炫技与林冲的“被赶上架”,也是一组矛盾;比武过程中,洪教头劈头盖脸与林冲的四两拨千斤,也是一种矛盾;比武结束之后,洪教头颜面扫地、灰头土脸和林冲的谦虚谨慎,同样又构成了一组矛盾。正是这一组组对比鲜明的矛盾,让林冲与洪教头之间犹如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的对手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体悟这种情节设置的方式,感知表达的精妙之处,丰富情节发展的基本策略。
  2.学会借助环境推进情节
  叙事性文本离不开三大核心要素,即情节、人物和环境。其中,环境描写既是事件发生整体氛围的再现与补充,也是人物形象刻画的有效手段,同时是推进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依托。因此,对于叙事类文本中环境描写的语段,学生就需要将环境内容与情节发展有机统整,梳理环境与情节发展之间的联系。以《少年王冕》一文为例,课文对暴雨之后的荷花展开描写的语段,就是情节发展的重要推手。教师可以紧扣语段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正是这场暴雨之后的荷花,让王冕“转念一想”,想到了学画荷花,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而这一段描写环境的语段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情节发展的推手,避免了情节的机械推进,同时又使得环境与人物形象相得益彰,让学生领悟了情节设置的写作特点,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的高效发展。
  其实,独特的情节设置还蕴藏着其他的创作技巧,包括悬念创设、反转释疑等,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故事情境,为发展学生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教材中的文本作为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范例”,不仅具备示范性作用之形,还具备了范例写作之神,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借鉴和模仿的资源,而且能促进学生将写作方法转化为写作能力,让范例的价值最大化。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宾山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教材中,散文类的课文占了一定的比重。散文类课文教学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散文具有灵活性,题材广泛,所以小学生对散文的理解程度较低。王荣生教授指出:语文学科中的阅读和其他学科的阅读有所不同,其他学科的阅读只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语文阅读则要求学生去探索文章的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主旨内涵。在进行閱读时,教师要求学生融入情感,读出语文味。语文味指的是在理解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对文
习作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师很伤脑筋的一件事,而批改习作更是教师沉重的负担。教师改得辛苦,学生却只关心分数,对评语经常视而不见;教师一改再改,精批细改,笔墨占了原文的一大半,而学生只不过照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收效甚微;更有学生,对修改自己的习作竟然毫无兴趣……教师的一番心血付之东流。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就是习作批改应坚持及时性原则、明确性原则和鼓励性原则,才能改变上述现状,取得事
研读统编教材的文本语言,会发现其形式较为特殊,一旦被吟诵就会转化为与作者情感相一致的调子。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这种特殊形式,尽可能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去品析,让学生形成一种真切的体验,以便真正实现与作者、乃至编者的深度对话。笔者以统编本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语言、品析语言等形式走进课文,在推促其形成语感的同时让课堂溢出“语言的调子”。  一、走近诵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无疑,教材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作为教材有机组成部分的插图,也应该是我们开发和利用的教学资源。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插图的价值,发挥插图的效
【文本解读】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是统编本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习作内容。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教材先是呈现了一系列人物特点的词语,这些词语不仅活泼俏皮,而且鲜明地揭示了人物的特点。教材设计了两个泡泡“贴士”,第一个泡泡提示学生以一件事来表现人物特点,第二个泡泡提示学生通过人物一系列的行为来写。  这个单元的习作内容并不是孤立的。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猜猜他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感悟可以有效促进他们语感的提升。课文中作者通过一些关键性词语有效地突出了文本的主旨及内容,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关键性的词语进行捕捉,以此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感悟,从而实现文本阅读的高效化。《半截蜡烛》一文描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在二战时期为了保护好情报而和德国军官做斗争的故事,文章基于“半截蜡烛”来逐步推进,将一家人面临危险而不慌乱的高贵品质展现了出来。因为学生所处的时代和故事发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叶老用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课标指出,要“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这在当今是重要且必要的。对阅读教学而言,随文练说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形式之一,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经常练写想象作文,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启智慧之门,提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果缺乏必要的指导,任由学生发挥,他们把握不好想象的“度”,就会过犹不及。最近经历了一次想象作文的指导,让我对习作教学产生了一些思考。  【事件回放】  苏教版
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语言积累都特别重视,但遗憾的是从学生们积累的情况来看,他们对积累的认知与把握,大都是停留在“读读背背记记”的层面上,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效率低下。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如何进行科学的积累认识不足。那么,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进行科学的积累呢?基于统编本单元整体设计的特点,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有意积累与无意积累互为补充  在单元整体设计背景下,教师要依据文本内容
原文: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解读:“茂密”一词说明森林里树木多、长得茂盛,为小动物提供有利遮蔽,所以老虎“寻找食物”很不容易,一边寻一边找。这一句话为下文做了铺垫,埋下伏笔。  茂密的森林不仅挡住了小动物们,也会遮住老虎的身体。这样一来狐狸竟没有发现老虎,因而从它的身边窜过。“窜过”说明狐狸速度快,反应灵敏。但是老虎一“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