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养正,立身成人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5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大平小学(以下简称“大平小学”)基于教育目的的追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目的,基于学校办学思想,挖掘适宜学校发展的文化资源,提出了立身教育的品牌教育观,并从德育、课程、课堂、教师成长、家校合作、环境建设等方面对立身教育的内涵和落实途径做了深入探索。
  关键词:立身教育;学校文化;特色办学
  大平小学的立身教育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依据,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着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深厚和扎实的基础。
  一、立身教育特色文化的提出
  1.基于教育目的
  立身教育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独立生活能力,满足今后生存和继续发展的需要,重点培养学生会学习会做事的知识、能力与素养;又是为了让学生成为品德良好、身心健全的人,重点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怀。因此,立身教育是落实我国教育方针,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任务的实践探索,是立德树人目标的具体化和实操化。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 21世纪教育要让每个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要求有着内在的高度契合。
  2.基于弘扬中华立身文化目的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就包含了立身文化。立身文化就其内涵来说,其主体是儒家道统思想的体现,但同时也是各家学说的杂陈。无论是儒、道、释,还是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构建中,都離不开立身之论。
  而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立身则是一种与生命活动同在的内在渴望与外在行为的统一,也就是所谓的立身行道,既是一生一世的事,也是每时每刻的事,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启发因素和引导因素。根据立身文化的本质和特性,立身教育主要是解决传统文化的当下实践问题。
  3.基于传承地方祠堂文化
  大平小学于20世纪90年代初迁到邓氏祠堂,现校舍由祠堂改建而成,仍旧保留了祠堂门口的原有模样。祠堂文化有着教化、规范、维系、调节等功能,可以说,传承祠堂文化,也是传承乡土文化、留住文化根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番禺区迄今为止仍安置在祠堂里的为数不多的学校之一,学校有责任保护和传承祠堂文化。而祠堂文化中道德的教化、礼规的遵循等方面的内容,也是立身教育的重要内容。
  4.基于提高学校办学思想
  大平小学创办于1956年,六十载风雨,大平小学积淀了一定的教育底蕴,在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不错成效。近年来,大平小学以“扬尚礼崇德之风,育品格高尚新人”作为核心办学理念,重视书香阅读、礼仪教育和实践教育,编撰了校本教材《尚礼崇德,仰贤立品》,开展了一系列社团活动和其他活动,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学校期待通过文化引领,提升核心竞争力,创建文化名校,培养德、智、艺和谐发展的学子。立身教育的提出,是对原有办学思想的传承与提升。
  二、立身教育引领下的办学框架建构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在立身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大平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路径已经较为清晰。学校明确落实教育理念的六条路径为德育建设工程、课程建设工程、课堂建设工程、教师成长工程、家校合作工程、环境建设工程,并形成每个板块各具特色的重点发展项目(见下图)。
  三、立身教育的价值内涵
  立身教育既与我国治学、修身、济世的文化传统相呼应,又有效整合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立身教育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当今世界和未来社会中形成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形成健全的身心、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基本的综合能力。立身教育是落实我国教育政策所强调的“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具体实践探索。基于此,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立身教育包含立德、立智、立艺三个方面的内容。依据这一办学定位,大平小学的办学理念是“一训三风”和育人目标,形成了具有本学校特色的教育哲学。办学理念“启蒙养正,立身成人”,校训“礼以立德,思以立智,趣以立艺”, 校风“正心,明理,乐艺”, 教风“厚爱,精术,雅兴”, 学风“尚礼,敏思,博趣”,一套科学合理的办学哲学能够引领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让学校的特色建设有了灵魂,有了源头活水,引领学校的发展达到新的境界和高度。
  四、立身教育的实施路径
  立足于立身教育的理念,学校通过德育建设工程、课程建设工程、课堂建设工程、教师成长工程、家校合作工程、环境建设工程六大板块,全面提升学校文化的影响力及核心竞争力,为大平小学的每一位师生提供优质发展的教育生态。
  1.德育建设工程
  在德育工作方面,学校开展“一日三习”的活动:朝诵、午写、暮省,倡导回归朴实的生活方式,立足实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知识底蕴。“一月一主题”,学校每个月份确定一个德育主题,保证德育活动贯穿全年,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及品格。学校围绕德、智、艺开展各项主题活动,每学年分单项和综合两大类评比“最美少年”,这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习惯和兴趣特长培养的关注,也是对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学校鼓励各班级围绕立身教育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形成“一班一品”的班级文化生态,每个班级“各美其美”。
  2.课程建设工程
  根据立身教育的品牌内涵,通过立德、立智、立艺三个模块,开发与实施科学的立身课程体系,培养德智兼备、才艺双全的现代小公民。立德模块旨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文明礼仪习惯以及善良有爱的品行的学生,让学生知德、尚德、养德、践德。立智模块通过“创思启智”和“研学启智”两大课程,让学生学与思结合,知行相辅,动脑去思考,动手去实践,增长智慧。立艺模块主要通过社团和节日活动培养学生的才艺,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为了保证立身课程的开发质量和有效实施,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建立了相应的课程开发保障机制,在人员、组织、经费、制度等方面给予保障。   3.课堂建设工程
  立身教育引领下的课堂,有两大主张:一是“和谐”,二是“成长”。“和谐”意味着教师们为了上好同一节课而精诚合作;学习材料的选择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吻合的;学生间的互动是自然而正向的;师生间的交流是通畅的。“成长”既关注学生,又关注教师。学生层面的成长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动机是好的,学习方式是主动的,学习目标是能够实现的。教师层面的成长是指教师通过课堂准备不断地提高自己现有的教学水平,在课堂中通过与学生的合作,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4.教师成长工程
  大平小学通过德馨坊、智美坊、艺趣坊三大工作坊,从德、智、艺三方面培养具备厚爱、精术、雅兴素养的教师队伍。德馨坊的道德讲堂、阳光驿站、“有礼”之师、“最美教师”评比,智美坊的“六个一”阅读行动、校本教研行动、青藍结对行动、课题研究行动,艺趣坊的艺术星空、体育天地、生活乐园等既为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提供了平台,也可让教师充分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为教师的生存空间增添一分快乐、一分雅致。
  5.家校合作工程
  “九点有约”,每天晚上九点左右,学校的领导、班主任、科任老师通过电话、短信和网络平台向家长报喜,述说孩子的成长故事,分享孩子点滴进步的喜悦。每周五的“家长学堂”,结合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各班家长以自愿为原则,每周五到校为学生授课。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聘请家庭教育专家、优秀家长代表,围绕家庭教育常见的疑难问题,每个月为家长组织一次网络家庭教育分享会,让家长关注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与效果。学校每年组织评选“最美家长”,学校邀请获奖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的经验和心得,在微信平台推送获奖家长的事迹报道,彰显榜样的力量。丰富的活动既能提升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可拉近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距离。
  6.环境建设工程
  一走进大平小学校园,环境育人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立身印象园”,除了展示立身教育的理念主张和文化成果,也是师生的文化生活空间,师生们在这里进行阅读分享、辩论、雅集和小讲堂,将课堂从教室延伸到无限的外部空间。“尚礼崇德,和谐大平”的文化石,为学校增添了翰墨之香、文化之气。学校的小园地中设有“立身榜”,将获得历届“最美教师”“最美学子”“最美家长”称号的师生、家长列于其上,树立榜样,弘扬正能量。此外,学校的主题楼廊、主题书吧、快乐农庄等,无一不彰显学校立身教育的价值追求。
  从学校文化的维度看,学校特色实质上是创建一种整体性的学校文化模式,这种模式是学校长期文化积淀的一种外在表现,因而有着独特的文化风格。在立身文化精神引领下,大平小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在这种积极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大平师生将谱写更灿烂的人生篇章!
  参考文献:
  [1]谢 翌,马云鹏. 重建学校文化:优质学校建构的主要任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
  [2]李红霞.学校文化与价值意识建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3]郑金洲.学校内涵发展:意蕴与实施[J].教育科学研究,2007(10).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十几年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我国高职院校中蓬勃发展。完善学生服务与管理工作是实现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目标的重要保障。但由于中方和外方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办学体制、课程设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就使得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服务与管理工作会面临新的使命、新的挑战。文章针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特点及现状分析,结合作者多年来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服务与管理实践经验,就如何做
期刊
摘 要:新形势下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对新形势下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供中职英语教学者参考。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传统文化渗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一、新形势下中职英语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1.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美德  在中职英语教学
期刊
摘 要:文章以两名幼儿园教师撰写的学习故事为例,说明幼儿园教师有关学习故事儿童观的理论认识能够影响其撰写学习故事的真实性,并提出幼儿园教师应当在了解学习故事儿童观的基础上,真正转变儿童观,这样才能发现儿童的“哇”时刻。  关键词:学习故事;儿童观;幼儿园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学习故事一:《坤坤不喝水》  观察对象:坤坤 观察教师:B老师  注意:  坤坤是一个纠结的孩子
期刊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理念形成的重要阶段,高中生只有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做好属于自己的人生选择;主动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将结合,正确看待人类发展的共同问题;树立主人翁意识,认识自身的成长对于国家发展的作用,正确看待自身的发展。人文素养是可以借助高中的政治课堂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提高的。政治教师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在教学中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渗透,可为学生的人格成
期刊
摘 要:文章分析了平顶山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改革思路和实施方案,摈弃原本分散的课程设计,进行一体化设计,使其内容围绕共同的实践项目而展开,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整体认识,引导学生综合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一体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號: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我校向
期刊
摘 要:孙健忠的小说创作经历了从描写湘西人的性情天地到勾勒魔幻图式这两个发展阶段。但无论是坚持客观理性的现实主义手法,还是借鉴魔幻现实主义手法,都逼真再现了湘西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民情和民俗。文章从同步反映湘西民族的历史进程、人物呈现出类别性到生活本真的再现、于特定地域中再现浓郁民族风情等方面,论述了孙健忠小说创作的民族性。  关键词:现实;魔幻;历史进程;人物;民族风情  中图分类号:I207.4
期刊
摘 要:当前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居民健身活动正在逐渐深入社区,许多居民对落实全民健身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也有部分居民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作用缺乏科学的认识,实际参与健身活动的人较少,锻炼的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少問题。  关键词:全民健身;问题;建议  一、体育健身的研究意义  为了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促进商丘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我对商丘市睢阳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做了调查,并分析了在睢阳区开展全民健身的
期刊
摘 要:高校图书馆与以教育为首要功能的博物馆合作是进行图书馆场館教育的有力途径。文章探讨了博物馆展览进驻高校图书馆的意义,给出了图书馆场馆教育实现方式上的创新手段与模式的实践案例。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场馆教育;博物馆展览  一、图书馆场馆教育探析  场馆教育是一种教育活动,基于真实情景,在过程中讲求知识传递、互通探究。场馆教育不仅仅指它能利用展品和活动为社会和个人提供教育资源,更重要的是个人和
期刊
摘 要:文章编制了五位数内的“全因维数表”,解决了十位数内的分解质因数问题,并且以“全因维数表”的系统理论破解了“哥德巴赫猜想”“1+1”的难度证明,同时以颠覆性创新理论一举破解了“1+2”“1+3”“2+2”“2+3”...“a+b”(a≥1,b≥1)的难度证明等问题。  关键词:“1+1”的难度;维数密率;数对递加;连孪质数;孪生高因二维数  一、引言  目前人们对质数的认识只停留在概念上,也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图书馆在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变革的过程中,伴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人工智能的技术革新。文章通过分析现代图书馆、数字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初探现代图书馆在科技带动下的发展前景。  科技进步给人们的阅读方式带来了变革,知识传递的媒介已不拘泥于传统的纸本,这意味着拥有大量纸本文献的图书馆要迎合时代的要求,结合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