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精神重构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cca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崖居士与原乡、与榆树的相遇,使他发现了内心的诗情,找到了诗情的载体与寄托。自然美因为人的欣赏而使其价值得到呈现,唐代诗人柳宗元说过一句话:“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这棵榆树如果没有遇到古崖居士,也就芜没于荒山。榆树存在的价值和原乡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唤起了我们内心的一种情怀与向往,一种我们童年时期经历的仍然没有泯灭的记忆。
  在诗集《榆下清风》中,古崖居士写了大地上的种种生灵,天上的清风流云,这些都是非常朴素的意象。当然,这已不是原生态的自然,而是被诗人用艺术手段重构的一种自然,它是根据现代人的心理需要而构建的一个意象空间。
  今天我们已经置身于信息化时代,但是我们这个民族骨子里还是有一种农耕文明在延续,在个人记忆和民族记忆里,大自然对国人具有永恒的魅力。我们可以就东西方的精神家园做一个比较,西方人早期也描写他们的精神乌托邦,但是西方人的精神乌托邦从古希腊开始就是一个理想城市,因为他们的文化基本上是商业文明的产物,商业文明天然地会把城市作为它的理想目标。中国人理想的精神家园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在古崖居士的诗里,我们处处能读出这种精神乌托邦,它不是一个理想的城市,而是一个理想的乡村,是桃花源,是采菊东篱下,而诗意生存与诗意栖居,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难抵达的幻境。
其他文献
本人系江汉大学学生,因大四学费无法缴清导致无法进行选课,以至于无法顺利毕业,欲借款5400,一月当如数奉还 @余元洲。”  两个星期前,江汉大学前法律系教授余元洲的微博上多了这样一条留言,他没有给对方去私信,而是转发并回复道:  “我的《内经新编》在京出版,需拿44830(近4.5万)元,合同已签,又向谁借呢?而且我有河南信阳90平米房产证(因无土地使用证无法办理抵押贷款),还愿意支付与银行贷款同
现年67岁的约翰·迈克菲是全球著名杀毒软件巨头McAfee公司(国人戏称“卖咖啡”)的创始人,也是杀毒软件界教父级人物,现居住在中美洲小国伯利兹。日前,他竟因涉嫌枪杀其邻居、52岁的美国地产开发商戈里高里·福尔而潜逃,已被当地警方通缉。然而,他坚称自己是无辜的,枪手其实是冲着他而来的,只是因为走错了门,才错杀了他的邻居福尔。  有人推测,迈克菲在精神化学方面的研究可能是导致其近期行为失常的主要原因
有个朋友的朋友,开了几间咖啡馆。其中一家在某某胡同,他打过几次电话邀请我去坐坐,提提意见。我跟他不熟,也没那么想喝这杯咖啡。但我是个怂人,还是答应了。  这家咖啡馆跟众多的咖啡馆没有区别。放眼望去,格调一般。桌子用的是老式缝纫机那种台面,某个角落里还有几把剃头匠式的椅子,这几样东西,标志着复古派和小清新的想象力极限。我不太想表扬它们,就改问这些东西,你是从哪弄到的呢。他balabala说了好久。后
中国在延坪岛炮击事件中应明确自己的立场,认清自己在朝鲜半岛的责任——致力于朝鲜半岛无核化,更不能陷入“南三角与北三角的东北亚格局”的冷战思维中    延坪岛,面积不足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1700人(它距离韩国首都首尔100多公里,而距朝鲜海岸线仅11公里)。然而这个弹丸之地,随着朝鲜一声炮响,瞬间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2010年11月23日下午2时34分许,朝鲜突然炮击延坪岛,导致两名韩国海
这可真是个大发现,7月9日的半夜,走出都柏林机场时,听说我是来采访欧洲科学论坛(ESOF)的记者,那位原本萎靡不振的秃头海关大叔忽然变得很是热心,“这次希格斯玻色子靠谱了吧?那可是个大新闻。”在这个人类已经上过太空和月球、火星又还过于遥远的时代,希格斯粒子,算是个让人类精神一振的消息了。  上帝粒子的传说  消息的发布是在7月4日早晨9点,欧洲核子中心宣称:我们(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发现了一个
第一次见包遵信,还没聊上几句话,他就问我有没有去见过孙长江。可见孙教授在80年代这批文化弄潮儿心目中的地位。我回答说不认识,也没打算去见。老包似乎有点诧异,流露出对我的孤陋寡闻很不屑的眼光。他告诉我: 孙长江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作者。有这一说,我对孙教授顿时肃然起敬。因为文章是用“本报特约评论员”的署名在《光明日报》公开发表的,所以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并不知道作者是谁。老包还告诉我:
姚谦  台湾作词人、音乐人。历任点将、索尼、百代、维京、橙天华音等唱片公司负责人及总经理。二十多年来,成功打造出萧亚轩、刘若英、李玟、江美琪、赵薇、袁泉等众多歌手,是现今华语乐坛的重量级词人,代表作有《味道》、《我愿意》、《最熟悉的陌生人》、《鲁冰花》、《如果爱》等  姚谦坐在咖啡馆门口的椅子上,北京夏天的风一阵阵吹过来,有点干燥,带着沙。这对于在北京住了10年的姚谦来说早已习惯了,他说话时台湾腔
这是即将上映的《白鹿原》里看不到的一场戏:1949年后,当上县长的白孝文和做了土匪的黑娃坐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后的交谈时光。随后,黑娃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在诀别的谈话中,他俩话题的中心不是思想改造,不是家国大义,而是共同深爱并都跟其上过床(麦垛或炕)的女人——田小娥。这更接近人物内心的真实。命运将男人们划定为“革命”与“反革命”,但他们心底深处都有着人性的原动力——对于女人的欲望。张雨绮扮演的田小
随着居住形态改变的,有人际关系,有生活方式,有物质上的回馈,也有传统文化和精神上的失落。猎德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无数面临改造的城中村一样,正书写着一个建筑重建,以及更加艰难的精神重构的过程    “李万成是住这个小区吗?”  “不是啊,他住在别的小区。”20岁的门卫室保安小葱回应道。一年前,恰逢村委会招聘保安,小葱来到猎德复建区保安队工作。村里除了保安队,还多出了电工、物业等部门。  作为广州首个整
在这个悬而未决、随时有可能被城市化的效率和速度裹挟疾驰的北京郊外,中国学生学习着英语和美国文化,美国人则尝试着读懂中国    看到几个立于河边、身穿保安制服的男人时,新天地语言学校——NEW DAY learning center就不远了。  第一次坐朋友的车去学校认门儿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我们用了半个小时就穿越了整洁的中产阶级聚居区、喧闹的城郊结合部和静谧的农田。宝马X6、大型推土机和脏兮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