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胸椎间孔韧带的观测及意义

来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胎儿胸椎间孔韧带的观测,为国人提供胎儿胸椎间孔韧带的解剖学资料.方法:选用足月胎儿尸体标本15具,解剖观察胸椎间孔韧带,用游标卡尺进行相关测量.结果:在30侧胸椎标本中未发现横孔上韧带和体横韧带,T1~T12均发现横孔下韧带,其出现率从T1~T12分别为10.0%、10.0%、23.3%、30%、46.7%、53.3%、76.7%、80.0%、80.8%、86.7%、90.0%、86.7%;T3~T12横孔下韧带的长度随着椎骨序数的增加而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胎儿胸椎间孔韧带普遍存在,其为胸椎的正常组织结构,对胸椎神经根管内的结构具有固定、支持和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早产儿出生后早期维生素D营养状况,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影响因素,进而指导临床维生素D治疗及发现维生素D缺乏高危早产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1日至2016年2月5日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并于出生后2周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早产儿,同时收集早产儿性别、出生季节、开奶时间等相关数据,根据25(OH)D水平≤37.5 nmol/L、37.5 nmol
目的:探讨机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应用危机管理的消毒供应中心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未应用危机管理
期刊
目的 探讨外耳道胆脂瘤(EACC)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将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手术治疗的26例EA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12~18个月,痊愈24例,复发2例;并发外耳道狭窄2例.结论 应充分认识EACC的临床类型分期,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乌鲁木齐地区维族汉族多发性骨髓瘤特征。方法 对60例MM患者血清进行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尿本周氏蛋白电泳、流式细胞术的检测。结果 60例MM患者血清蛋白电泳显示M带31例(维族18例、汉族13例),主要位于γ区;免疫固定电泳分型:IgG、IgA、IgM、游离型,维族、汉族相应的分别为(8,16)、(6,9)、(1,5)、(11,4)例;尿本周氏蛋白检测17例阳性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了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干预对胃镜室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4月接诊的120例接受胃镜室检查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患
AIM: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pertorming minimallyinvasive surgery(MIS)on subsets of submucosal gastriccancers that are unlikely to have regional lymph nod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SG)对肥胖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24例肥胖症患者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接受LSG。观察患者术前、术后3、6、12个月体质量和营养状况变化。结果24例肥胖症患者LSG术后3、6、12个月体质量分别为(81.94±21.39)kg、(78.83±24.49)kg、(62.67±10.79)kg,与术前体质量[(99.02±23.92)k
期刊
你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吗?你是一名准妈妈吗?你想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吗?您可以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行孕前咨询、建档保健.我们将免费为您提供贯穿孕前-孕期-产后的综合管理,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