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兽药饲料管理保障畜禽产品安全的思考

来源 :养殖与饲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hi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兽药饲料问题直接关系到畜禽产品的安全问题,进而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安全问题,其安全性值得每个人去重视和思考.为了解决兽药饲料管理中的问题,提高畜禽产品的安全性,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兽药饲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无证经营,不规范使用兽药饲料,市场监管力度较小;提出了完善兽药饲料管理的建议:加快兽药残留检测进程,规范兽药生产市场,加大对兽药饲料管理的执法力度,加强对畜禽产品安全的宣传.
其他文献
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病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生殖道等多种途径传播,此病感染初期无明显症状,大多数患牛开始发病时会出现体温升高、轻微咳嗽,继而出现食欲下降、反刍能力减弱等情况.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有: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场内卫生管理、确保养殖环境舒适和药物治疗.
通常从雏鸭出壳后到第6周龄属于育雏阶段,此时雏鸭被覆绒毛,对体表产生的保温能力较差,再加上体温调节能力不完善以及采食量较少等,需要较高的外界温度来维持正常体温和生长发育.本文从育雏前准备、提高鸭苗质量、温度适宜、湿度合理、饮水管理、饲喂管理、及早分群、合理的养殖密度与良好的通风和做好疾病防控工作等9个方面介绍了提高雏鸭成活率的方法,以期增加养殖农户的经济收益.
犊牛新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该病主要发生于1~6月龄的犊牛.患病牛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不振、腹泻、贫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犊牛死亡,严重影响我国养牛业经济效益.为降低犊牛新蛔虫病的发病率,饲养人员需做好环境管理工作,及时清除舍内污染物,切断寄生虫传播途径.另外,做好预防性驱虫工作,降低母牛、犊牛以及胚胎的感染几率.
鹅出血性败血综合征由正粘病毒和其他病原混合感染而引发,主要发生于饲养管理水平低和养殖环境卫生差的养殖场.应激对本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病鹅表现全身症状和神经症状,头部肿大,组织器官出血,生长发育不良.预防本病必须加强鹅场的卫生管理,做好环境消毒工作,科学使用药物,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本病目前没有特效药能够治疗,康复鹅血清注射后可降低病死率,发病早期可通过对症用药的方法来治疗,从而降低养殖损失.
笔者根据石家庄市动物园长颈鹿的多年饲养经验对孕期长颈鹿出现消化不良进行病因分析,并辅以实验室检查后初步诊断为肠道消化不良引起菌群失调合并慢性肠炎.针对此症状,结合病畜具体情况,给出针对性治疗方案,科学用药,并取得良好效果.孕期长颈鹿食量增大应及时调整日粮配比,保证母鹿在怀孕期间的运动量,加强日常管理.
胸囊肿是肉鸡胸部的一种炎性疾病,通常不会引起肉鸡死亡,但会影响肉鸡的胴体品质,降低肉鸡经济价值.该病的发生主要与肉鸡品种、饲料营养和管理、饲养方式和密度、疾病因素等有关.防控肉鸡胸囊肿的措施主要有:选择优良品种,加强垫料管理;保持通风和合理的饲养密度;公母分群饲养,适时出栏;减少肉鸡爬卧时间和使用弹性网底;提供营养全价的饲料;及时治疗.
1只1岁比熊犬进食后多次呕吐,排便先硬后稀,精神沉郁,通过临床检查、试剂盒检测及血常规检查进行诊断,初步确诊为犬冠状病毒病,对症治疗3d,呕吐症状仍存在,遂进行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及cPL检测,确诊该犬还患有胰腺炎,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结果 表明:患犬为犬冠状病毒病并发胰腺炎,根据该犬的实际情况采取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的措施,患犬预后良好.
从2015年开始,河池市对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和病原进行监测,样品主要来自全市11个县(区)定点监测与日常监测,每年春秋两防检查采集,以期了解河池市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和流行情况,科学评估免疫效果和小反刍兽疫发生的风险.监测结果显示:2017-2020年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4.1%、90.4%、93.8%、95.5%,4年均达到农业农村部规定的70%以上的要求;病原分别监测1095、1139、886、650份,结果均为阴性.
根据现有的灭鼠技术,采用以化学投药为主,物理、生态防治辅助的综合防治方法.消杀作业每年春季、秋季实施,在动物场馆、办公区域、后勤库房、公共卫生间等区域进行投药.在灭蟑螂方面,坚持药物消杀,最大限度地控制蟑螂危害.消杀前做好准备工作,做好环境整治,重点对动物兽舍进行整治.采取专业消杀和自行投药相结合的方法,专业消杀前6个月每月1次,后6个月每2个月1次进行集中灭杀.通过环境治理结合化学药物消杀等综合防控手段的实施,有效杀灭和控制了老鼠、蟑螂密度,防控效果显著.
霉菌是菌丝体比较发达但没有较大子实体的小型真菌的统称,是微生物中的高级生物.霉菌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繁殖方式多种多样.霉菌毒素,主要是指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是一种存在于饲料和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是毒素很强的霉菌次生代谢产物.霉菌毒素中毒可造成动物神经和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致癌致畸、肝肾损伤、繁殖障碍等.预防霉菌及霉菌毒素的措施有:加强饲料管理、科学控制温湿度、加强舍内通风管理、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