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讨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小学科学教学发展现状为根据,从通过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科学探究流程与德育教育融合、活动与德育教育相融合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科学教学 德育教育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24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育人员在学生小学教学期间,对于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十分重视,同时在科学教育期间,教师还需要对三维目标进行实现,其中情感目标使德育目标的主要内容。科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通常需要教师结合学生与科学教学特征,通过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状况,对德育教材进行科学运用。并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有计划的将科学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结合。
  一、通过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通常情况下,在小学科学教材内容中都有着较为突出的德育渗透性质,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利用,运用多元化措施对德育进行合理渗透与融合。在课程教学活动期间,学生由于刚刚接触相应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经常具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其中在一节课程教学结束后人具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但在其年龄特征影响下,使得这种感觉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不能坚持到研究活动的结束。若教师在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与监督,可较好强化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不但参与各种研究活动,这样可使其充分良好的完成各种科学学习任务。
  例如:教师在对《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一章进行教学期间,可在课堂教学期间让学生对蚕的进食流程进行观察,其中在客观因素以及环境约束的影响下,一些学生部门良好的进行观测,并提出相应的想象,这是教师应在下课前与学生共同创建相应的探究方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其中学生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对试验研究进行记录。另一方面,在学生研究遇到瓶颈与问题时,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支持与鼓励,使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充分体验解决问题所带来的乐趣,促进其自信息的形成。在这种教学环境下,不仅可对学生学习任务完整的责任感进行培养,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毅力进行了锻炼,并使其具有较强的学习意志,实现德育教学的教学目标。
  二、在科学家教学流程中渗透教育教育
  在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有着较强的重要性,其不仅可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研究的真正乐趣,逐渐产生良好的思维模式,还可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期间逐渐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一)严谨求实态度的培养
  所谓科学态度主要是人们对自然规律与世界的正确认知与了解,其中尊重自然规律以及实事求是等是科学态度的基础,更是在科学教学中审图德育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师在科学教学期间对学生的思维模式与观测能力进行培养与完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的科学探究积极性与兴趣进行强化与提升,即在教学期间实现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并带着问题进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例如:在对《蚕的生长变化》一章进行教学期间,教师可明确:学生针对蚕的生长变化特征有那些方面想要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并对蚕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接着发学生准备相应的工具让其在回家后对蚕的生产变化进行研究与观察,并将蚕的各阶段生长特征进行描写与绘画,其中还需要定期对蚕的生产状况进行全班的展览。这种研究活动具有较强的优势,其科学的将咳痰探究逐渐从课堂向着家庭以及生活进行了延伸,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探究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得到了无限的拓展,不但的激发着学生的科学研究积极性,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观察品质,为其思维模式的稳定发展创建良好的条件。
  (二)合作精神的培养
  学生之间通常具有较大的不同,教师利用合作学习主要是将差异化学习资源逐渐转变为教育资源的主要方法。一个学学生在完成相应研究活动时,通常不能实现十全十美。对合作学习进行运用,会形成较为强大的力量,学习小组的集体思考与研究可推动其自身的发展,使小组成员共同发展与进步,并共同对相应的目标进行实现。
  例如:在进行科学教学期间,分组实验内容极为丰富,相应的科研研究需要学生相互协调与配合才能实现。这时教师需要在研究实验前明确各小组成员扮演的角色,使其都拥有相应的任务。如将4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时,需要将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后进生根据1:2:1比例进行分配,同时也可将后进生分为同一组,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其中各组成员分别承担组长、材料人员、发言人员以及记录人员,并同时为实验研究人员角色。这不仅学生在探究实验期间承担自身的责任,还对自身的其他任务进行科学的完成。在学习小组成员责任与角色明确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对扮演的角色进行选择,也可让学习小组成员对各自的学习自行分配,或由教师结合实际需求对学生的角色与责任进行明确。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通过学生的表现对其角色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合作学习不断的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进行培养与提升,真正的实现在在科学家教学流程中渗透教育教育。
  三、在科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通过科学教学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组织,可较好的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产生课堂教学不能实现的教学成果。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不断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不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例如:在对《温度和温度计》一章进行教学期间,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掌握的知识制作简单的温度计,并通过水的三种形态进行纸锅烧水等试验;在《寻访小动物》教育期间,进行动物的师弟观察与收集活动;在《我们知道的磁铁》教学期间,通过简单的试验让学生发现磁铁的基本性质以及进行有趣的磁铁试验。这时学生会通过自身了解与掌握的知识对实际生活中的各种事件进行关注与研究,并不断将其与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学生通过丰富的课外教学活动,还可充分的了解各种事件的对与错,进一步对自身的辩证能力与思维模式进行完善与提升,实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影响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受到教师的广泛关注。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在科学家教学流程中渗透教育教育、在科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等措施,促進德育教育与科学教学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王梅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12).
  [2]王则军.让科学因“育人”更精彩——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15).
  [3]陈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2,29(Z1).
其他文献
通过对综合性农业期刊《中国农业科技导报》的载文分析,显示农业期刊刊载论文所涉及学科除农业科学外,还涉及生物科学、工业技术、环境科学、经济学等,说明农业科学的实际覆盖面
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在加强政府资助项目的管理以及有效的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龙岩市新罗区绩效评价缺失,导致系列问题,如政府资金投放效率低下、
目的:分析高龄孕妇孕晚期血糖、血脂含量的改变,进一步探究其对胎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的200例孕妇,128例年龄>34岁的初产妇或≥35岁的经产妇作观察组;72例年龄
2009年11月7日上午,《中国科教评价网》在第九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上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
幼儿园时期“阶梯式”剪纸教学主要是将剪纸中的各个环节根据幼儿实际的年龄以及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制定出相关的指导方法。通过“阶梯式”的教学能够将剪纸艺术充分融入到幼儿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研究森林、草原和荒漠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其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近34年的GIMMS3g遥感时间序列数据集,结合同期的气象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采用CASA模型估算我国森林及不同森林植被类型、草原和荒漠19822015年的NPP并分析时空变化。采用二阶偏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森林及不同森林植被类型、草原和荒漠植被NPP与气候因子的年际相关性。采用滑动偏相关分析方法,分析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新形势下对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出现了新状况,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必须做出相应变化。本文旨在研究网络化时代的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以及探讨一些学生管理的创新机制,以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视域 高校学生管理 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
首次从八个角度全面、系统地评价了国内所有研究生培养单位以及学科、专业的竞争力,并提供了详细的评价结果与分析,具体包括2006年中国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行榜、2006年中国研
【摘要】近年来,大批农民进城务工,造成“留守儿童”逐渐增多。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留守儿童也是农村教育的重要对象。留守儿童是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部分留守儿童会受社会、学校、家庭等不良环境的影响,又缺乏父母及时有效的教育,会造成一些心理上的问题。社会、学校、教育工作者及家长都应给予他们关注和关爱。因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便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我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在本文描述
【摘要】中职学校学生是未来中国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也是中等教育接受者中一个特殊群体。因为他们面临着求学与就业的双重压力,加之社会上仍然存在的鄙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倾向,因此,有些问题如果不给予及时解决就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开展和加强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职校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避免和减少各种心理问题、疾病的发生,就成为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中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