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生产工业化中农民的转型问题

来源 :经济视角·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e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农业发展与高速增长的经济之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冲突。相对于持续增长的GDP,中国农业面临着粮食安全隐患、农业工业化滞后、供需关系日趋偏紧等一系列问题。要破解这种困境,关键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工业化。在此过程中,农民作为推动农业工业化的主体,任重而道远。本文从中国农民的现状出发,对中国农民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中国农业生产工业化中农民转型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工业化;农民;转型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2010年,中国实现了粮食产量的七连增,并创造了连续4年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的佳绩,然而,中国人口以每年新增900—1000万人的速度自然增长,每年城市人口增长、农民进城的数量也在900—1000万人左右,粮食需求不断增加。中国粮食安全能否保障?中国人的饭碗能否端稳?温家宝总理在强调农业重要性时发出了“即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降到了1%,吃饭问题始终是100%”的感叹。
  一、农民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半个世纪的现代化建设,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茁壮成长的同时,中国农业工业化却偏失一足。广大农民作为农业工业化的主体,成为实现农业工业化的关键。然而,中国农民总体上说还处于传统的生产阶段,与农业工业化所需的新型农民相比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农业劳动力匮乏
  目前,农民很大部分外出务工,外出务工人群中,又以青壮年为主,而他们本应是农业的主力军。再除去学生、儿童、经商者、残疾等其他非劳动力,造成了中国农业基本劳动力的不足。
   (二)农民文化程度较低
  通过抽样调查统计,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23.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7.8%,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8.5%,文盲和半文盲的占到10.5%,农民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仅为7.7年,这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致使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缺乏创新,生产产品单一,生产过程简单,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率低下。
   (三)农民生产技术水平落后
  农民对农业生产满足于已有的生产经验,习惯于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新技术、新观念的推广难度大,导致耕作质量停滞不前或退化,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大不如从前。而这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复种指数。相比从前而言,如今的复种指数已是微乎其微了。在大多数农民的潜意识里,粮食生产已变成了单纯的水稻生产。
  二、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的成因
  (一)历史原因
  20世纪90年代随着资源配置机制的变化,使社会中一部分人迅速暴富起来,而原来在80年代改革初期得到一些利益的边缘和困难群体日益成为改革代价的承担者,最大的承担者就是农民。尽管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但农业仍然是薄弱环节,农业收入基本停滞不前,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民的主要收入也并非来自农业,而是务工、经商等其他收入。农业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富裕。
   (二)现实原因
  改革成果分享不足,一方面是制度上的缺失,农村基层政府对农业工业化的支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农业技术服务资金短缺,技术服务受条件限制。虽然农村的技术服务途径包括广播、闭路电视、技术资料、示范现场、进村入户等方式,但在农村广播设施早已废弃多年,闭路电视宣传形式尚未完全培育成熟,示范现场太少,无法起到广泛的带动作用,农技推广服务受限。
  (三)农民自身原因
  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大多数的农民甚至包括一部分基层干部,对自身的素质状况认识不够,观念守旧,小农意识浓厚,只求眼前利益,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对于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技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的认识不足,甚至认为学习耽误了农事,影响生产。
   (四)素质教育方面的原因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农村教育仍不容乐观,教育落后,教学条件太差,设备初级,教职工匮乏,全国农村失学儿童在5000万,农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全国人口中农村占80%,在校大学生中农村大学生的比例却不到3.5%;而在外务工的青壮年,虽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学到一项或几项技能,可以养家自给,但并不愿回来为家乡建设出力。近些年,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办班培训、示范带动、送科技下乡等,为农民提供多渠道的农技推广和教育培训服务,但受条件限制,农民教育工作仍显滞后和不足,农民素质未能尽快、有效的得到提高。
   三、关于农民转型的建议
   农民是推进农业工业化发展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工业化发展的步伐。发展农业工业化,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完成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型,是发展农业工业化,实现“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前提和保障。
  (一)加强农民素质教育(下转156页)
  (上接154页)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把“升学有望”和“致富有路”相结合,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改善农村办校条件,完善教学设施,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职工的培训,提高农村教职工水平,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水平,提高广大农民接受、运用多种科学技术的能力,使学习科技知识成为农民的日常事务与需要,形成自上而下的一整套农村科技普及与再教育培训体系。
  (二)加强农民职业培训
  根据各地农民的自身实际,科学规划,选择某种或几种适应性强的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办专业职业培训,形成职业培训特色;大力发展和巩固地方农校,方便农民接受直接和便捷的教育;对青壮年农民,无论是从事专职还是兼职农业生产的人,都要对其进行相关科学种植、养殖技术的培训;对于从事非农业的农民,也要对其进行相关专业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档次,引导农民由初级向中级、高级技能水平靠近。
  (三)加强政府政策执行力度
  大力执行国家的阳光工程计划和农业部的“百万中专生计划”,提高农民素质;各地地方政府要制定政策,扶持和奖励优秀新型农民,树典型、立项目,引导农民转型,启发农民自主学习、主动运用科学发家致富;充分利用资源,冲破发展瓶颈,消除有土地没资金、有资金没土地、有技术没土地没资金的现象,制定相应的政策,使土地、资金、技术三者有机结合,发挥效益最大化。
  (四)转变农民思想观念
  树立和运用大资源、大农业、大市场和大生态的理念,转变农民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鼓励、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业工业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四、结论
  在世界工业化的大潮中,农业工业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个趋势中,农民的转型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先实现农业工业化,要实现农业工业化就必须先实现农民的转型,只有实现了农民的转型,才能实现农业劳动由以体力为主向以机械为主的转变,才能实现农业决策由以经验决策为主向以科学决策为主的转变;才能实现农业现场管理由以人工为主向以自动化为主的转变;才能实现农产品销售由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深加工产品为主的转变;才能实现农业市场由以本地区为主向以外地区甚至境外地区为主的转变;才能实现农业经营由以农业本身为主向以非农产业特别是非农业人口的需求发展为主的转变;才能实现农业发展由以粗放型扩大再生产为主向以内涵型再生产为主的转变。
其他文献
黄石东贝机电集团是黄石市国资委出资企业之一、国家大一型企业,位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东贝集团主要从事冰箱、冷柜用全封闭制冷压缩机、特殊制冷器
水利工程施工布置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影响因素多,内容庞杂,导致施工场地布置成为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本文
中学阶段是生物科学素养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展初中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调查,了解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现状,有利于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从而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促进科学教育健康地发
光伏发电系统可以直接实现光能到电能的转化,不用通过热能的中转,具有寿命长、可靠性高、清洁与并网发电的优势.但光伏发电系统包含了太阳能电池、蓄电池、逆变器与控制器等
小学教育专业是为国家培养小学教育工作者的一门新兴专业,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研究型、学者型的小学教师,需要安排好这一专业的学科教学论课程。课程设置可以分为语文类
电力供应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提高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高压输电线路由于所处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容易遭受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本文论述了差异化防雷措施,以期为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了一系列单壁碳纳米管(椅型、锯齿型)和氮化硼锯齿型纳米管的杨氏模量.用实际的数值结果显示了杨氏模量与纳米管管径之间的依赖关系.还讨论了各类纳米管卷
期刊
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供电企业也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方面.因此,供电企业应加强对10kV电
采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探索性地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束.在多壁碳纳米管束不同入射角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中,观察到C—Hσ共振峰强度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常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