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蒿提取物抗乙肝病毒作用和急性毒性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peng0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考察滨蒿提取物(BH)在载体细胞中对人乙肝病毒(HBV)DNA复制的干预作用,并观察其在小鼠口服给药的急性毒性反应,为滨蒿作为传统中药材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BV转染人肝癌细胞的HepG2.2.15细胞模型,荧光定量PCR检测BH对细胞培养上清中HBV DNA表达的影响;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BH对细胞培养上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分泌的影响。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肝病毒载体细胞HepG2.2.15细胞和HepAD38细胞内HBV DNA的表达量,观察BH对两种载体细胞中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测定BH在小鼠灌胃给药的一日内最大给药量(MTD),观察给药后14d内出现的急性毒性反应。结果:BH对2.2.15细胞培养上清中HBV DNA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平均为142.5μg/mL;其对2.2.15细胞上清中HBsAg和HBeAg的分泌也有明显的的抑制作用,IC50平均为205.8μg/mL和105.3μg/mL; BH可明显抑制HepG2.2.15细胞内HBV DNA的复制,其IC50为95.3μg/mL,还可明显抑制HepAD38细胞HBV DNA的高表达,其IC50为97.1μg/mL。BH在小鼠一日内口服给药的MTD为12 g/kg·d(相当于原药材480g/kg·d),在14 d观察期内未出现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结论:滨蒿提取物在无毒浓度下对HepG2.2.15细胞内HBV DNA的稳定表达以及HepAD38细胞内HBV DNA的高表达均有良好的抗乙肝病毒作用,并且在小鼠口服给药安全性好。滨蒿提取物在抗乙肝病毒方面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吟诵诗学指以吟咏、诵读等形式感知诗文情韵的解释系统。以声解诗在中外诗史上均有悠久传统,但因语文制度不同,两种解诗观念存在很大差异。作为象形与拼音文字的代表,朱光潜和海德格尔在声解问题上的不同认识,折射了两种语言文化制度的差异。从源头看,东方之声源于抒情、西方之声源自模仿;虽均认同声与诗乐同源事实,但认知基础并不一致。中国诗学遵循情感本位论,源自气的思想,因而打上生命哲学印记;而西方诗学依循存在本位
<正>四电BIM工程与智能应用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依托兰州交通大学,与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黔张常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共建,是全国铁路行业首批7个重点实验室之一,于2020年12月通过国家铁路局铁路行业科技创新基地的认定。
期刊
<正>谭渊教授的中德文学关系史研究有其内在的理路,从最初德国文学中的中国人形象(Tan 2007),到进一步聚焦于中国女性形象(谭渊2017),再到这部《歌德与中国才女》(2020),很有“小题大做”的风格,体现出受过严格训练之后的留德学者的素质。这一点也充分表现在此书的学术思路和架构方面。我想进一步提示的是,作者有很好的学术感知力,无论是对孟华教授的“知识场”概念的领会,还是对我关于学术史思路的
期刊
基于理论、试验和有限元分析三种方法,阐述了交通荷载作用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疲劳损伤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现有研究不足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思路与解决措施。
20世纪初,西方文明陷入危机,儒学重受关注。以德国为例,虽然“抑孔”话语依然大有市场,但尊孔呼声也明显增多,尤其是卫礼贤大大推动了德国社会重新积极评价孔子,他大量译介中国经典在德国起到了拓荒的作用,他的灵活阐释拓展了儒学的接受群体。更重要的是,在西方现代性危机的背景下,卫礼贤打破东方主义独白的话语传统,坚持站在中国立场上阐发儒家的人本底蕴、道德立场对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彰显了传统儒学契合现代性的一
虚构债权和将有债权均属于《民法典》保理合同一章中重点规制的内容。对于虚构债权,应当以保理合同订立的时间点进行判断,同时考虑到保理业务自身具有的风险性,区分债权人单方虚构债权以及保理人与债权人、债务人三方共同虚构债权等不同情形,分别对保理合同效力进行判断。作为保理合同基础的将有债权必须具备特定化要素,交易对象、交易风险不影响将有债权特定性的认定。以将有债权订立保理合同后,保理人取得对该将有债权的期待
目的 观察“互联网+护理服务”智能随访干预系统随访在结直肠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62例结直肠肿瘤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132例和对照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随访,观察组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智能随访干预系统随访。比较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造口适应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 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评分在时间及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