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蒂腹直肌瓣包绕缩窄回肠输出道增强控尿机制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101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改良可控输出道术式,增强可控输出道的长期控尿能力.方法 1~2岁杂种犬10只,雄性2只,雌性8只.分别截取30~40 cm末端回肠U形折叠制成储尿囊,另取2段6 cm回肠段缩窄为可通过12 F导管的输出通道.切取6 cm×3 em腹直肌,保留神经m管束,自1条缩窄同肠输出道的肠系膜血管间穿过,包绕十输出道外作为控制管;另1条输出道直接连接腹壁皮肤作为对照管.术后1、3、6个月分别测定储尿囊空虚和充盈时输出道压力(MIP)及功能性压力段长度(FPL).分析储尿囊充盈前后控制管与对照管MIP与FPL的差异.结果 1条犬术后6个月储尿囊允盈中液体经对照管溢出,无法完成实验.其余9条均行3次测压.储尿囊充盈前后,控制管MIP均70 cm H2O(1 cm H2O=0.098 kPa);对照管分别为<30、40<45 am H2O,均明显低于控制管.术后1、3、6个月,储尿囊充盈前后,控制管MIP平均值分别为(73.51±24.01)与(77.68±25.15)、(71.16±19.35)与(79.78±21.25)、(70.28±18.30)与(75.93±17.53)cm H2O,FPL平均值分别为(4.78±0.78)与(4.60±0.75),(4.71±0.61)与(4.61±0.54)、(4.49±0.65)与(4.24±0.97)cm,充盈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管MIP平均值分别为(29.04±7.02)与(42.90±7.66)、(28.10±8.09)与(41.63±8.98)、(26.63±6.89)与(43.36±9.79)cm H2O,FPL平均值分别为(5.04±0.44)与(4.59±0.53)、(4.98±0.82)与(4.42±0.85)、(4.63±0.69)与(3.97±0.53)cm,充盈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造影显示输出管与对照管形态无明显差异,无扭曲、狭窄或瘘道形成;组织学检查可见控制管回肠浆膜层外明显横纹肌组织结构.结论 带带腹直肌肌瓣翻转包绕输出道可有效提高输出道的控尿能力,凡有利于同定输出道,方便插管。

其他文献
年龄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早为人知,但与下尿路症状(LUTS)的相关性尚未引起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老年患者的LUTS中,不论是梗阻症状还是刺激症状,发病率都存在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而且男女发病率相同.Haidinger等[2]对1557名40岁以上男性的年龄、血压、心率及身体指数等16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只有年龄与LUTS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是LUTS的重要危险因素
期刊
作者比较2种最常用的经直肠超声活检探头(端射式和侧射式)在前列腺癌检出率方面的差异,探讨探头形状是否影响检出率。2000—2008年,2674例患者在克利夫兰临床中心行初次前列腺活检,评价其PSA水平、活检技术病理结果。患者被分为2组,1124例活检用端射式探头完成,1550例用侧射式探头完成。结果:使用端射式与侧射式探头2组患者的总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8%和38.5%,P〈0.001
期刊
目的 总结经尿道手术治疗神经性排尿障碍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神经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41例.男13例,女28例.年龄12~43岁,平均27岁.其中骶椎裂36例、骶脊膜膨出术后2例、骶神经瘤切除术后1例、腰椎外伤术后2例.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尿线细.B超检查提示膀胱残余尿及双肾输尿管积水,尿动力学检查提示神经原性膀胱.手术采用局麻,女性患者在5、6、7点电切膀胱颈至环状纤维;男性患者在11、1点垂直部
1995年2月至2006年2月,我们用镍钛合金网状尿道支架治疗老年女性顽固性尿潴留10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2004至2008年,我们对46例膀胱癌患者膀胱全切后行乙状结肠直肠膀胱(Mainz pouch Ⅱ)尿流改道,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期刊
2004年至2006年我们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无积水肾鹿角形结石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慢性前列腺炎(CP)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方法 BPH患者300例.平均年龄72(51~96)岁.根据直肠指诊及B超检查结果分为Ⅰ、Ⅱ、Ⅲ度增生3组,分别为85、139和76例.对每组合并CP的发生率及不同方法 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0例患者中合并CP者233例(77.7%),其中Ⅰ、Ⅱ、Ⅲ度增生组合并CP者分别为53例(62.6%)、113例(81.
2004年至2006年我们采用C臂X线透视输尿管镜下处理医原性输尿管损伤患者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本组5例.均为女性.年龄29~56岁,平均47岁.5例均为妇产科手术损伤,其中子宫颈癌阴式根治术1例、剖官产1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1例、子宫肌瘤切除术2例。
期刊
肾肿瘤的手术治疗包括肾根治性切除和肾部分切除。随着技术进步,出现了能够保留肾脏的微创治疗,如射频消融和冰冻治疗。目前,临床上微创治疗后随访主要采用CT或MRI进行影像学随访,如果治疗部位没有出现增强,即考虑治疗成功。但迄今为止,尚缺乏治疗后局部病理学的随访研究。
期刊
2002至2007年,我们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15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