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民族多移民地区汉语音译词的历史文化记忆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b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方言及其承载的口传文化是一种民间的、地方性的、不可复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活化石,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巩留县位于伊犁河谷地区,古往今来都是多民族多移民聚居地,因而这里的汉语方言承载了更为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尤为突出的是,这里的汉语方言词汇中存在大量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词,伊犁河谷地区的山水地名多从少数民族语言词汇系统中音译而来,这些音译地名词语呈现了多民族地区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面貌。
  关键词: 伊犁河谷地区汉语方言 音译地名词 多民族多移民地区 历史文化
  地名是一个地区呈现给世界的文化名片,它是从历史深处飞来的文化精灵。所以,美国语言学家L·R·帕默尔说:“地名的考查实在是令人神往的语言学研究工作之一,因为地名往往能够提出重要的证据来补充并证实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论点。”[1]253地名必然携带着地方特性,“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取的名字,它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地方性,为一个地方所专有,是一个地区或地点的人文历史记录”[2]9。因此,解读特定区域的地名词语,不仅是社会学、历史学应该关注的研究范畴,而且是语言学必须研究的一个学术领域。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部,是古代东西方民族迁徙流动的必经之地,因而自古就是多民族、多宗教,多种语言交汇的地区。这里曾居住过塞人、匈奴、乌孙、月氏、突厥、契丹、鲜卑、柔然等民族[3]4,现在居住着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满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等13个世居民族,目前全疆有47个民族。因此,这里的一些地名不仅具有地理标志的作用,而且承载着历史上多民族交汇的记忆,它们以地域方言的形式流传下来。
  方言是一个地域内经过长期的发展变迁而形成的一种传统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的语言变体,是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间文化的活化石,记录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与民间文化的发展历程。其中由少数民族语言音译的汉语方言词语则更多地承载了地域的民俗文化。新疆巩留县境内有很多山名、水名、地名,是由少数民族语言音译成汉语的,因其地名命名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地貌命名和人文命名。
  一、以地貌因素命名的地名
  1.那拉提
  巩留县莫乎尔乡地处伊犁河上游南侧、天山山脉那拉提山麓。“那拉提”这一词就来自于蒙古语,后进入维吾尔语,意为“最先看到太阳的地方”。它得名于纳喇特达坂,达坂是山口的意思。《西域同文志》解释说:“那喇特,‘日色照临之谓。雪山深邃,独此峰高峻,得见日色,故名’。”[4]74现今,那拉提以其美丽的大草原风光吸引着国内外的无数游客,那拉提这个名字也得以更久远地流传。
  2.阿拉尔
  阿拉勒村也叫“阿拉尔村”。“阿拉尔”来源于哈萨克语,意思是指两边有河流的地方。阿拉尔村庄有两条东西向的河流,分别叫大小莫河。大小莫河哺育着两岸的生灵。据村里的哈萨克族老人讲,他们世代居住在这里,大小莫河都来自冰雪融水,味道甘甜且从未带来过洪涝灾害。
  3.焦耳赛
  焦耳赛是巩留县莫乎尔乡的一个村庄名,“焦耳赛”来源于哈萨克语,意思是指有路的山沟。莫乎尔乡多沟壑,沟壑间的水源充足,草木茂盛因而非常适宜放牧。哈萨克牧民们最爱住在这样的山沟中放牧。焦耳赛村庄就是这样形成的。
  4.塔斯布拉克
  塔斯布拉克同样是巩留莫乎尔乡的地名,“塔斯布拉克”来源于哈萨克语,形容有泉水,树少而水草茂盛崎岖的山沟。在莫乎尔乡有很多山沟森林资源丰富,但是在有的山沟,特别有溪流的地方都有很多裸露的石头,周围没有平坦的路可走,牧民们大都是步行或是骑马出行。塔斯布拉克村庄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5.阔巴克
  阔巴克是巩留莫乎尔乡的一个村庄名,“阔巴克”来源于维吾尔语,意思是被白杨树包围的居民区。阔巴克村庄相对比较开阔,村庄的每条道路上都种有杨树。据老人讲,这些杨树最久的都存活了几十年,每年都会有些杨树被伐,并会重新种上新的杨树苗。
  6.别布拉克
  别布拉克是莫乎尔乡的一片农地,来源于哈萨克语,意思是山腰上的泉水。《西域水道记》中写作“拜布拉克”[4]74。目前莫乎尔乡的农牧民多读为“拜布拉克”。拜布拉克处于山腰,但是其土地开阔肥沃,是莫乎尔乡主要的农田之一。
  7.东买里
  东买里是巩留莫乎尔乡的一个村庄名,“东买里”来源于维吾尔语,指的是高地上的庄子,意为安居的地方。东买里村的整个地形位确实位于一片高地之上。
  8.琼莫因古则尔达坂
  琼莫因古则尔达坂位于琼莫因古则尔东南,是通向巩留东部地区的山口,历史上这是一条通往巩留东南的必经之路。“达坂”是山口的意思,“莫因古则尔”是维吾尔语译成汉语的,最初来源于突厥语,意为山弯秋草场;“琼”是来源于维吾尔语意为“大”[4]75。
  这些地理名称都是由少数民族语言音译而来的,是当地使用了很久的通行名称。“时有古今,音有转移”从这些地名中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它昨日的景象。它不仅刻画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而且描绘了昔日的生态文化。
  二、因人文因素命名的地名
  1.喀班巴依峰
  “喀班巴依峰”是那拉提山脉的一支,得名于哈萨克族的一位英雄——喀班巴依。喀班巴依原名艾孜巴查尔,出生于乃蛮部落哈刺克列氏族世家[4]74。喀班巴依在18世纪中叶曾任哈萨克中帐将领,因其英雄善战,功勋卓著,而被誉为“喀班巴依巴图鲁”,意为“勇猛的英雄”[4]75。他在哈萨克族人民中享誉甚高,喀班巴依峰因其雄姿和英武而得名并逐渐成为伊犁河地区人们追求的精神象征。
  2.吉尔尕郎
  “吉尔尕郎”这个名称源自蒙古语,意为安居之地。大小吉尔尕郎河流域土地肥沃,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的居住之地。而大吉尔尕郎河在《西域水道记》中称作“伊克济尔噶朗”,在哈萨克语中称作“乌勒肯吉尔尕郎河”;《西域同文志》解释说“济尔噶朗郭勒,准语,谓安居之地,滨河多水草居者安之,故名”[4]76。   3.哈拉布拉
  “哈拉布拉”是巩留县莫乎尔乡的一个村庄名。据村里的老人讲,“哈拉布拉”来源于哈萨克语,得名于一只黑骆驼。从前有只黑骆驼被人们叫做哈拉布拉,冬天大雪纷飞时它就会出来阻碍道路,阻止人们出行。后来在那里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村庄,人们都知道这只黑骆驼的事因此就以骆驼的名字“哈拉布拉”作为那村庄的名字,来告诉其他远道而来的人,来到这段路上要小心那只黑骆驼。
  4.库尔德宁
  “库尔德宁”来自哈萨克语,意为“横沟”,库尔德宁位于巩留县东部,是天山雪岭云杉最繁茂的地带。它是近十年内才发展起来的旅游景点,2012年春季被纳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申报《新疆天山系列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中,并于7月受检。“库尔德宁”这个词也从原本的哈萨克语译成汉语并广为人知。
  5.库拉赛
  “库拉赛”是离阿拉尔村比较远的田地,位于阿拉尔村西边的山间农田。库拉赛处于两山相夹之处因而草木茂盛,是蓄养牛羊的好地方。“库拉赛”来源于哈萨克语,意思是牲畜棚圈多的地方。正因为曾经这里饲养了很多的牛羊,修建了很多棚舍而得名的。如今,因其山沟中的一个水库崩塌,那些棚舍已不复存在。
  6.孟洽拉
  孟洽拉是阿拉尔村东北方向的一块土地。“孟洽拉”来源于哈萨克语,意为可以洗澡的地方。据村里的老人讲,他们曾将俄罗斯人称作“白毛子”,而“孟洽拉”则是指“白毛子”曾经洗澡的地方。
  7.萨尔布群
  “萨尔布群”是纵横百里的群山,包括萨尔布群峡谷。萨尔布琴还有一个古墓群。萨尔布群位于巩留县提克阿热克乡,得名于一位蒙古公主——萨尔布琴。传说中蒙古吉尔尕郎王爷有位美丽的女儿萨尔布琴,与父亲出外打猎,突遇黑熊幸而被勇敢的青年巴古图救下。在巴古图送萨尔布琴回家的路上他们相爱了,走了没多久他们迷了路,所带的干粮都吃完了,只剩下萨尔布琴公主手上的一个核桃,两人都不肯自己吃下核桃最终双双离世。现在巩留核桃沟的核桃王树据说是当年他们没吃的那个核桃长成的,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就把纵横百里的群山分别取名为萨尔布琴和巴古图。
  语言包括方言在内,不仅是人类的交际工具,还是人类独有的思维工具。语言渗透于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语言人类才能留下生活的足迹,因此这些音译的汉语方言中留下了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人们生活的历史足迹,它体现着一个地域内的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和文化历史。
  三、结语
  从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可以观测到,这些音译的山名、水名、地名等地理名称,不仅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与文化间的联系,还具有浓厚的民族地域色彩,承载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因子。它们以地域方言的形式承载着历史的文化,保留着各个时代的印迹,世代流传。
  新疆伊犁河谷这个多民族地区不仅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而且有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之间的影响与融合。经过岁月的变迁,还有很多少数民族语言通过音译、意译等方式融入汉语中,并形成了独特的新疆汉语方言。
  在社会生活迅速变化,普通话强劲推广、网络传媒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这种“口传的”、“非物质的”、“不可复制的”方言及其承载的民族民间文化正悄然消亡,所以全面调查、研究和拯救这种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越来越紧迫。
  参考文献:
  [1]赖先刚.语言研究论稿[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2月.p253.
  [2]崔荣昌.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p9.
  [3]中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党校.民族团结教育简明读本[M],2008年9月.p4.
  [4]巩留县地方编纂委员会编《巩留县志》[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P74-76.
  此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汉语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整理为路径》(项目编号1202007)系列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摘 要: 《白衣女人》中涉及十九世纪英国的婚姻和财产继承法,犯罪分子利用法律的漏洞实施了犯罪计划,因为作案手法高明,受害者无法诉诸法律。犯罪分子虽然逃过了法律的制裁,但为了消灭罪证而最终丧身,用毁灭实现了正义。  关键词: 《白衣女人》 英国法律 漏洞 报应  法律的作用是将社会矛盾和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使不同利益的主体能够共存,公平合理地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当人与人之间产生利益纠纷
摘 要: 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林类高职学生存在具备创业能力的客观需要,但现阶段其创业能力与既定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创业价值观不健全、创业能力不足及创业资源条件不充分。本文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就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作为深化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不断探索科学合理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
摘 要: 气象事业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气象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共建也就成为气象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高层平台。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从物质、精神、行为三个层面分析气象文化与校园文化共建过程中带来的社会效益和营造的文化氛围,发掘气象文化建设所需的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对气象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气象文化 校园文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文化
摘 要: 当前是社会转型期,独立学院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道德失范现象,本文从学校制度的制定过程、制度的目的、制度的实施三方面剖析道德失范的制度因素,并提出对策矫治道德失范问题。  关键词: 独立学院 道德失范 制度矫治  在社会急剧变革、转型的今天,日新月异的社会政治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独立学院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且独立学院学生群体内出现了各种形式的道德失范现象。对独立学院学生群体而言,对
摘 要: 爱国主义是学生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学历史教学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历史教育工作者可有的放矢地利用历史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关键词: 爱国主义 思想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如何进行学生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和塑
摘 要: 目前远程直播教学已经成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一种主力教学形式。文章以四川省成都七中远端学校彭州市第一中学远程直播班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远程直播教学课堂现状进行研究,探索远程直播教学模式的成效及建议,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 中学远程直播教学 课堂效果 远端直播课堂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学远程直播教学受到大家的关注。远程
摘 要: 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教育层面,而应该在获得道德知识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其道德意志,渗透其道德行为,从他律到自律,最后内化为自然的德性。有效的德育应该回归实践层面,实行“生活德育”。生活才是德育的基础和源泉,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的转变,要进行德育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强调创设多种情境,唤起和积累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摘 要: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文学为电影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电影作为新媒体为文学在现代社会的传播拓宽了途径。小说《爱玛》作为简奥斯丁最成熟的作品,吸引了电影改编者们的极大兴趣。爱玛先后六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作品,本文以1996年英国ITV版本的《爱玛》为例,从女性成长视角解读电影对女主人公成长、蜕变过程的塑造,并探寻文学电影改编对原著的新解读。  关键词: 简奥斯丁
摘 要: 大学生就业是高校承担教书育人重任的关键环节,也是大学生知识转化,为社会贡献力量的体现。然而,就业难是当今大学生就业的缩影。本文以学生工作管理者的身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做了调研,并分析了造成现状的因素,提出了改变大学生职业生涯现状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现状调查 山东理工大学  一、引言  近年来,职业生涯规划逐渐引起各高校的重视,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
摘 要: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读本》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解决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方法论。“读本”课与现实联系紧密,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新知识,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