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不能忽视本科教育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hen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双一流”建设工作的启动,许多大学采取了学科撤并、人员调配、资金倾斜等诸多举措,以提高优势学科,进而提高大学整体实力。然而,对于如何借助“双一流”建设契机,全力培养一流本科生,却罕有明确而具体的政策措施。可以说,撇开培养一流本科生而进行的“双一流”建设,不但永远达不到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水平,还有可能滑向二流或三流。
  自1088年世界第一所现代大学——意大利博罗尼亚大学创办以来,大学功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提升和增加。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的根本使命,永远不会改变和动摇。否则,大学就丧失了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在各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中,本科生质量具有关键性作用,是大学扬帆起航的“压舱石”。因为本科阶段是逸脱于基础教育后接受高等教育的起点,没有固定的升学目标和繁重的应试压力,又有优质、丰厚的教学资源和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是高等教育的奠基时期和学生激情洋溢的阶段,也最容易让学生进发思想火花、奇思妙想。当然,充分发挥本科生的巨大潜力,需要集中全校所有的优质资源服务于本科教学。
  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在兴奋和好奇之余,多少存在迷离与懵懂的过程。同时,他们又正处于偶像崇拜与自我欣赏的矛盾阶段。此时,大学需要有一批学术水平高、德高望重的專家为他们领航,引导他们进入科学研究的神圣殿堂。这是世界一流大学惯常的“规定动作”,也是长期保持一流的看家本领。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首因效应”: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具有决定性作用,或称为“第一印象”。本科生进入大学后,优秀师资对他们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十分关键,为他们勤奋学习、努力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到了中高年级,则有一批较高水平的中青年学者前来“接力”,并亲自指导“资深”本科生开展课题研究、学术探索。随着时间的推移,本科生尽管对学术大师的偶像崇拜日渐淡化,却为自己“离经叛道”、敢于否定权威消除了年龄差距过大的心理障碍。从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经验看,许多达到顶尖水平的人才在本科学习阶段已经崭露头角。
  我国的许多大学虽然硬件显著改善,如校园面积大幅度扩容,多校区格局业已形成,科研项目和经费更是呈几何级增长,各种头衔的大牌教授、“大师”越来越多,但本科生质量并未大幅度提高,甚至有所下降。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在顶层设计中未将本科生质量置于不可撼动的头等地位,而是将那些看得见、摸得着,能够立竿见影的成果和数据(如重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重大获奖成果、论文的影响因子等)视为学校当仁不让的中心工作。教师们更是使出浑身解数去追求这些显示度高、名利双收的成果,而真正集中精力去培g,-科生的教师越来越少。这些有良知的教师除了在学生心目中享受威望之外,其职称、待遇长期处于较低层级,成为同行不屑一顾的“另类”。如果大学中只有极少数弱势教师全心全意培养本科生,而绝大多数头顶光环的“绩优者”作壁上观,要想提高本科生的质量,实在难于上青天。
  没有一流的投入和一流的师资作后盾,绝不可能将一流的高中生培养成为一流的本科生。这些一流的学生在大学毕业时虽然头顶名校的光环,却在“放羊式”的环境中不知不觉沦为二三流水平。这是大学对优秀学生的摧残,同样也是大学在自残。进一步看,没有一流的本科生,哪来一流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二三流的本科生只能“孵化”同等水平甚至不入流的高学历文凭持有者。长此以往,又何以产生一流的研究成果和一流的思想家、科学家、企业家?
其他文献
[摘 要] 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内涵式发展的要求给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教育带来发展契機。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人文社会学科应在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和教师的课程能力上体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文章在实践路径上对开发跨学科课程、与专业教育融合和组建学术共同体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人文社科教育;课程;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正经历着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被拒绝会给大学生带来尖锐的痛苦体验;孤独感引发大学生极端的无助感;挫败感则导致大学生的沮丧和自卑感。对于这些常见的不良情绪,如果不能主动地从痛苦、无助、失望等状态中“逃脱”出来,大学生们将会陷入不良情绪的泥沼中无法自拔。这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发展,甚至会导致躯体上的不适,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学会对不良情绪进行“急救”,可避免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湖南工业大学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深入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具体途径。结果显示,湖南工业大学在创新创业课程设立、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开展、创业孵化园建设等方面成果显著。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际联系度不高、专业创新创业导师缺乏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本文最后提出了完善湖南工业大学创业教育的建议,旨在切实提高创业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创业。   [关键词] 创业教育;创业意愿;途径
期刊
[摘 要]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过五千年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内容不断丰富积淀,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资源库。而受历史年代烙印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存在封建迷信、因循守旧等腐朽消极的思想残留。因此,为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价值,需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这就要求高校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科学地探索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途径。   [关键词] 传
期刊
[摘 要] 高校校园电视台面对新媒体环境的严峻现实,应该如何应对?其出路到底在哪里?这是摆在校园电视台电视人面前的必须回答的问题。高校电视台只有从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开办有特色的高校电视台,才能在新媒体环境下彰显其独特的魅力。本文以江西服装学院校园电视台为例,立足自身实际,挖掘自身潜力,努力寻找一条有利于本校电视台顺利前行的道路,也为江西高校校园电视台的整体转型发展,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成功标本与践
期刊
[摘 要] 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强、学历层次高、产教融合的师资队伍是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当前应用技术型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境,从政策和机制保障、“双师型”师资培养渠道、构建教师多元发展平台等角度分析指出了应用技术型高校师资建设的重点,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快速发展和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提供支撑与保障。   [關键词] 应用技术型高校;师资队伍;产教融合;转型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提高了美国本科教学的质量,中国的很多高校也希望开展类似的本科教学改革。对于一门课程来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应从课程设计开始。本文以“集装箱运输管理”为例对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课“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设计进行了研究,认为课程设计可以包括:课程分析、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教学实施方法设计、课程考核与评价设计、教学反思五个部分,并对每个部分进行了阐述。  
期刊
[摘 要] 针对当前双语教学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实际和课程性质,本着方向性、适应性、多元化和发展性原则从课程考核原则、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呈现及运用四个方面对“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双语教学考核体系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基本建立了相应的考核体系。   [关键词] 双语教学;考核体系;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1008-2549(2
期刊
[摘 要] 在高师院校的办学水平评估活动中,专业剖析和说课的含金量如何,直接影响评估专家对学校办学水平等级的评定。专业剖析、说课皆有条条框框限制(均有相对固定的行文模板),不由个人自由发挥,需对给定的命题做出明确回答。专业剖析也好,说课也罢,无非是要把所涉及事项的“是什么”“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做得如何”四个问题说清楚、道明白。其中,“是什么”“怎么做的”“做得如何”相对比较简单,最难说清
期刊
[摘 要] 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各种实践教学已成为应用型高校开展思政课改革探索的重要尝试。本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从思政课特点、教师技能、学生素质三方面,尝试通过教法转变为学法的教学方案来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4-008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