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节日变味,折射出多方面的复杂心态。一方面,传统作为让当下与过去发生关联的纽带,不断得到强调;另一方面,人们也在用不同的方式对传统加以“权且利用”,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传统、解构传统。
8月13日,从早上开始,就不断收到“情人节快乐”的短信。困惑之余一查日子,原来这一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七夕”。这才意识到,这个日子早已被当下的时代定义为“中国情人节”了,大有与西方“圣瓦伦丁节”分庭抗礼的意思。
可实际上,七月初七这天原有其他意思。在中国传统里,通常称之为“乞巧节”,《西京杂记》里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其意图不在于纪念什么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纪念织女这个人。在习俗上,庆祝的方式因时因地而异,但主旨在于女性向织女(纺织女神)祈求智慧和技艺。因此,与其说是“情人节”,不如说是“女孩节”更贴切。
于是我开始琢磨:为什么在当下的中国,女孩节变成了情人节呢?
首先想到的,就是商家的炒作:花店、礼品店、珠宝店,乃至酒店,恐怕都盼望情人节再多一些吧?只有情侣才会通过消费的方式去过节,祈求智慧和技艺的女孩只会买些针线而已。这一策略,首先是全面引进一切八竿子打得着打不着的西方节日,圣诞节什么的也就罢了,连感恩节也不放过。当西方的节日资源耗尽之后,就轮到中国的了,“七夕”这个唯一能和爱情搭上边的节日,就“硬着头皮上”了。商家是要赚钱的,这无可厚非。维护传统文化的“重任”,似乎也不该落在他们肩上。
除此之外呢?恐怕就是网民了。为什么把网民之外的人排除在外?这个恐怕大家都明白。其实若无互联网,“中国情人节”只会是一个促销手段,停留在各种商场和超市里。正因有了网民的“创造”和“消费”,这个节日才成了一个话题。可是网民为什么要“创造”这个所谓的中国情人节呢?因为寂寞?似乎是这样的吧。这的确是一个很容易令人寂寞和疲惫的时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爱情变得不那么纯粹,变成了奢侈品,人们对爱情和金钱的渴望似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断追逐物质的成功,势必导致心灵的孤寂;而爱情因为与物质产生了关联,也更难单纯美好。于是,中国情人节就成了一个应运而生的符号神话。
当然,还有媒体的推波助澜。商家需要赚钱,媒体需要赚取注意力,所以,从这天早上开始,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莫不在拿“中国情人节”说事。有的如本文开头那样装模作样辟个谣,有的干脆就推出了“过节攻略”。傍晚时去一家很喜欢的餐馆吃饭,不到5点,门外竟已排了长长的队伍,很多男孩手捧鲜花,在等待女朋友。在烈日炎炎的盛夏看到这番景象,倒也十分有趣。
传统节日变了味儿,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它折射出社会剧烈变迁和转型的过程中多方面的复杂心态。一方面,传统作为让当下与过去发生关联的纽带,不断得到强调。这不,去年的全国两会就有人提出将乞巧节设立为法定假日。可另一方面,人们也在用不同的方式对传统加以“权且利用”,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传统、解构传统。
这就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独特面向,同样一个东西可以有不同的意涵,取决于解读者的想法和需要。
但这样变味儿的节日,是不是也有一点问题呢?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那么会不会本来没有什么中国情人节,过的人多了,乞巧节也就成了情人节呢?乞巧节变身情人节,其实透露着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困境:功利的人们对于传统的态度,也变得功利起来,只有能够“为我所用”的传统,才是能够留在日常生活中的传统;只有能够带来商业繁荣的传统,才是全社会所推崇的传统。有点无奈,也多少有点悲哀。
当然,笔者并不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人。我只是觉得创造不应以大规模的破坏为基础。11月11日“光棍节”和七月初七“情人节”,其实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影响。
能够有效传承民族传统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少了。为数不多的节日,应该得到人们更多的呵护,而非利用。 (新华)
8月13日,从早上开始,就不断收到“情人节快乐”的短信。困惑之余一查日子,原来这一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七夕”。这才意识到,这个日子早已被当下的时代定义为“中国情人节”了,大有与西方“圣瓦伦丁节”分庭抗礼的意思。
可实际上,七月初七这天原有其他意思。在中国传统里,通常称之为“乞巧节”,《西京杂记》里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其意图不在于纪念什么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纪念织女这个人。在习俗上,庆祝的方式因时因地而异,但主旨在于女性向织女(纺织女神)祈求智慧和技艺。因此,与其说是“情人节”,不如说是“女孩节”更贴切。
于是我开始琢磨:为什么在当下的中国,女孩节变成了情人节呢?
首先想到的,就是商家的炒作:花店、礼品店、珠宝店,乃至酒店,恐怕都盼望情人节再多一些吧?只有情侣才会通过消费的方式去过节,祈求智慧和技艺的女孩只会买些针线而已。这一策略,首先是全面引进一切八竿子打得着打不着的西方节日,圣诞节什么的也就罢了,连感恩节也不放过。当西方的节日资源耗尽之后,就轮到中国的了,“七夕”这个唯一能和爱情搭上边的节日,就“硬着头皮上”了。商家是要赚钱的,这无可厚非。维护传统文化的“重任”,似乎也不该落在他们肩上。
除此之外呢?恐怕就是网民了。为什么把网民之外的人排除在外?这个恐怕大家都明白。其实若无互联网,“中国情人节”只会是一个促销手段,停留在各种商场和超市里。正因有了网民的“创造”和“消费”,这个节日才成了一个话题。可是网民为什么要“创造”这个所谓的中国情人节呢?因为寂寞?似乎是这样的吧。这的确是一个很容易令人寂寞和疲惫的时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爱情变得不那么纯粹,变成了奢侈品,人们对爱情和金钱的渴望似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断追逐物质的成功,势必导致心灵的孤寂;而爱情因为与物质产生了关联,也更难单纯美好。于是,中国情人节就成了一个应运而生的符号神话。
当然,还有媒体的推波助澜。商家需要赚钱,媒体需要赚取注意力,所以,从这天早上开始,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莫不在拿“中国情人节”说事。有的如本文开头那样装模作样辟个谣,有的干脆就推出了“过节攻略”。傍晚时去一家很喜欢的餐馆吃饭,不到5点,门外竟已排了长长的队伍,很多男孩手捧鲜花,在等待女朋友。在烈日炎炎的盛夏看到这番景象,倒也十分有趣。
传统节日变了味儿,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它折射出社会剧烈变迁和转型的过程中多方面的复杂心态。一方面,传统作为让当下与过去发生关联的纽带,不断得到强调。这不,去年的全国两会就有人提出将乞巧节设立为法定假日。可另一方面,人们也在用不同的方式对传统加以“权且利用”,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传统、解构传统。
这就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独特面向,同样一个东西可以有不同的意涵,取决于解读者的想法和需要。
但这样变味儿的节日,是不是也有一点问题呢?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那么会不会本来没有什么中国情人节,过的人多了,乞巧节也就成了情人节呢?乞巧节变身情人节,其实透露着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困境:功利的人们对于传统的态度,也变得功利起来,只有能够“为我所用”的传统,才是能够留在日常生活中的传统;只有能够带来商业繁荣的传统,才是全社会所推崇的传统。有点无奈,也多少有点悲哀。
当然,笔者并不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人。我只是觉得创造不应以大规模的破坏为基础。11月11日“光棍节”和七月初七“情人节”,其实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影响。
能够有效传承民族传统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少了。为数不多的节日,应该得到人们更多的呵护,而非利用。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