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上刻着鲁迅手书的碑文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代文学通史上都会讲到,在五四文学革命的感召下,上世纪20年代上半期,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了许多新文学社团。这些社团大都由年轻人创办,通过各自的努力,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其中就有在鲁迅领导下成立的未名社。
  未名社成员有鲁迅、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韦丛芜、曹靖华等六人。除了鲁迅与河南卢氏籍的曹靖华两人之外,其余四人都是我的同乡先贤,出生于皖西叶集的小商之家。叶集过去属于霍邱县,20世纪90年代后期,与霍邱县分离,成为六安市下辖的县级改革发展试验区。2015年10月,叶集成为六安市辖区。
  家乡的人把未名社的四个叶集人士称为“未名四杰”,引以为豪。叶集在明弘治至万历年间开埠,我查过《叶集镇志》和《霍邱镇志》,在“未名四杰”之前,叶集没有出过文人。如今,“未名四杰”成了叶集的一张文化名片,叶集现有未名广场、未名路、未名湖、未名湖畔小区、未名讲堂、未名宫娱乐会所、未名青年志愿服务队等。台静农的后人建立了台静农纪念馆。前几年还办有《未名文艺》,围绕这个杂志,出现了一群乡土作家,颇有一些名气。在六安市的皖西博物馆,辟有专题介绍“未名四杰”的区域。
  然而,我在1982年上安徽师范大学之前,从未听人提到过四个乡贤的名字。读大学中文系之后,才从现代文学老师蔡传桂、严恩图两位先生那里听到李霁野和台静农的大名。那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组织编写大型的现代文学资料丛书,他们分别承担了未名社成员李霁野和台静农的部分。又在鲁迅《且介亭杂文》里读到《韦素园墓记》和《忆韦素园君》,韦素园的名字便深印在了脑海里。后来读研究生,曾作为课程作业写过一篇关于台静农小说集《地之子》的论文,但写得不好,没有保留下来。
  未名社的几个年轻人因为一度与一个文学巨人站在了一起,受到了他的关心爱护和指导,加上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印。在1936年8月1日韦素园去世四周年之际,李霁野写了悼念亡友的长文《忆素园》,回忆他们与鲁迅的一次会面:
  一九二五年夏季的一天晚上,素园,静农和我在鲁迅先生那里谈天,他说起日本的丸善书店,起始规模很小,全是几个大学生慢慢经营起来的。以后又谈起我们译稿的出版困难。慢慢我们觉得自己来尝试着出版一点期刊和书籍,也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于是就开始计划起来了。我们当晚也就决定了先筹起能出四次半月刊和一本书籍的资本,估计约六百元。我们三人和丛芜、靖华,决定各筹五十,其余的由他负责任。我们只说定了卖前书,印后书稿,这样继续下去,既没有什么章程,也没有什么名目,只在以后对外得有名,这才以已出的叢书来名了社。我说道一年不过只能出书五六本,鲁迅先生笑着说,“十年之后岂不也就很可观了吗?”第二天,就给台林逸先生写信借钱。
  这次夏夜的长谈催生了一个重要的新文学社团——未名社。四个同乡青年向在山西做官的乡贤台林逸借款200元,人在外地的曹靖华也闻讯加入,寄来50元,其余的由鲁迅筹措。资金到位后,9月即出版了第一本书——鲁迅译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的学术随笔集《出了象牙之塔》。此书的出版,标志着未名社的诞生。此时,韦素园23岁,从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短期学习归国后,继续在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学习俄文;台静农22岁,在北京大学国文系旁听;李霁野21岁,韦素园胞弟韦丛芜20岁,两人刚从北京教会学校崇实中学毕业;曹靖华28岁,在开封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工作。
  未名社最初的地址,是在北京大学一院对过沙滩新开路5号韦素园居住的一间陋室。鲁迅在《忆韦素园君》中称之为“破寨”,而疾病缠身的韦素园成了“守寨人”,主持日常事务。
  未名社在存续的六七年间,出版了两套丛书:一是专收翻译的“未名丛刊”,其中有鲁迅翻译的《出了象牙之塔》《小约翰》,韦素园译《外套》《黄花集》,曹靖华译《蠢货》《白茶》《烟袋》《第四十一》,韦丛芜译《穷人》《罪与罚》《格里佛游记》,李霁野译《文学与革命》《不幸的一群》等;另一套是专收创作的“未名新集”,其中有鲁迅的《朝花夕拾》,韦丛芜的《君山》《冰块》,台静农的《地之子》《建塔者》,李霁野的《影》。还单独印行了鲁迅的杂文集《坟》、台静农编资料集《关于鲁迅及其著作》。在《忆韦素园君》中,鲁迅有一段著名的评语:
  未名社现在是几乎消灭了,那存在期,也并不长久。然而自素园经营以来,绍介了果戈理(N.Gogol),陀思妥也夫斯基(F.Dostoevsky),安特列夫L.Andreev),绍介了望·蔼覃(F.Van Eeden),绍介了爱伦堡(I.Ehenburg)的《烟袋》和拉夫列涅夫(B.Lavrenev)的《四十一》。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丛芜的《君山》,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朝花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当可看的作品。……未名社的译作,在文苑里却至今没有枯死的。
  上世纪30年代中期,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推出十卷本《中国新文学大系》,集中反映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成就。其中,鲁迅在他所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中收入了台静农四篇和李霁野两篇,台静农与鲁迅、陈炜谟的小说入选数并列第一。
  韦素园的著译并不多,生前结集出版的有:《外套》(果戈理中篇小说,1926),《最后的光芒》(俄国契诃夫等小说集,1928),《黄花集》(俄国与北欧散文、诗歌集,1929)。1985年,安徽文艺出版社梓行韦顺编《韦素园选集》,列为“现代皖籍作家丛书”之一,收入散文、书信、诗歌和译作等。疾病缠身限制了他的文学成就。然而,他是未名社的中心人物,他的精神始终鼓励着其他几个成员。
  鲁迅在《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中,称赞未名社“是一个实地劳作,不尚叫嚣的小团体”。这种脚踏实地的精神在韦素园的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他不仅是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主持未名社日常事务的“守寨人”,而且是这个社团精神上的“守寨人”。
  未名社李霁野说,他失去了哥哥,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的矛盾,使他成为鲁迅所说“缺乏笑影”的人。“不过他并没有失去他的信心和勇气,他还鼓励我们,指导我们,是我们生活的南针,也是我们生活的柱石。直到死时,他都还是如此。”李霁野译毕安特莱夫《往星中》《黑假面人》,韦素园在酷暑中挥汗如雨,根据原文本一字不苟地校对译稿,毫不厌倦。他同样帮助韦丛芜从俄文原本校改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的译稿。李霁野指出:“素园对于什么事都愿不声不响的埋头苦干”,“若是未名社有一种精神的话,素园的这种‘不声不响’的态度可以代表罢”。(《忆素园》)鲁迅在《忆韦素园君》中评价道:“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这话同样亦可视为对未名社的评价。   1926年底,韦素园肺病复发,韦丛芜、台静农、李霁野等先将他送到法国医院与协和医院治疗,1927年春又送往西山福寿岭疗养院。韦素园从此长期卧床。他在病中坚持工作 ,选译了契诃夫 、梭罗古勃、高尔基等人的短篇小说,1928年结集为 《最后的光芒》,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28年1月25日,韦素园翻译完卢那察尔斯基的《论托尔斯泰的死和少年欧罗巴》。这是一篇内容艰深的论文,译后寄呈鲁迅。鲁迅很感动,然而知道,这毅力、执着的精神固然可嘉,但也会严重损害健康。他在1929年3月22日给韦素园的回信中劝说:
  那纪念册不知道见了没有,我想,看看不妨,译是不可的。即如你所译的卢氏《论托尔斯泰》那篇。是译起来很费力的硬性文字——这篇我也曾从日文重译,给《春潮》月刊,但至今未印出——我想你要首先使身体好起来,倘若技痒,要写字了,至多也只好译译《黄花集》上所载那样的短文。
  鲁迅担心韦素园过于呕心沥血,于身体有害。韦素园之所以如此执着,是因为这种认真苦干的精神源自他的思想信念。从其写于自己生命晚期的两篇文字,可见其生命的苦况,更可见他的思想信念。一篇是1927年12月致台静农、李霁野的信,另一篇是散文《痕六篇》。
  1927年底,未名社决定把《莽原》停刊,改办《未名》半月刊。杂志的新生激发了韦素园内心中蕴藏已久的理想与热情。1927年12月,他给台静农、李霁野写信,表达了他的志向、情怀和希望。他谈到了自己精神上的几个支柱。一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他说在法国医院卧病的时候,常常想到陀思妥耶夫斯基:
  那第一个突然印在我脑子里的,是陀思妥也夫斯基的苦脸;但这只是苦脸,并不颓丧,而且还满露着坚毅慈爱的神情,我直到此刻,尚未忘却。
  他还曾托李霁野转请俄国里丁·尼古拉耶夫娜为他雕塑一个陀氏的铜像,并获得了同意。鲁迅在《两地书·一三二》中提到,1929年他到疗养院探望韦素园时,看到他的病室壁上挂着一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画像。1932年6月25日韦素园在致李霁野信中说到陀氏:“这‘艺术之神’呵,我若不病,决毕生研究他。”可以说,陀氏是支撑他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偶像。二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抗击旧时代的斗士。他写道:“我在病中看见几位前辈先生在过去十年中的努力,他们都现身作了热烈的战士,把旧时代弄得好像一个跄踉的乞丐样。”这几位前辈当以信中所提到的“L先生”——即鲁迅先生——为代表,鲁迅的战斗精神一直鼓舞着他。他是鲁迅的私塾弟子。三是孔子、耶稣、释迦摩尼这几个圣人。他们彻底地信,并坚定地付诸行动。韦素园从他们那里得到启示:要实行,必须要有真信和真心,否则便一事无成。他以此来观察当时的文学,认为作家们也许不乏真心,然而缺乏热情和人道精神。这种情况在俄国文学史上是没有的。他最后说了几句与对未名社同仁的共勉的话:“我只希望在文学中能叫出一些新的希望!然而希望很难在怀疑中产生,却在坚信里开始而且巩固了。新的《未名》,担当不了这个伟大的使命,但愿自今日起,我们大家意识着!”
  那个时候,肺病是绝症,韦素园的精神非但没有被病魔摧垮,并不颓丧,而且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理想主义的精神,让人十分感佩。鲁迅在《忆韦素园君》中也说,从其1927年初秋伏枕所写的信中可见,“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更清楚,更广大了”。
  韦素园长期卧床,这难免给他的内心投下厚重的暗影。1929年初冬,他寫了《痕六篇》,包括了六个抒情短章:《影的辞行》《“窄狭”》《端午节的邀请》《小猫的拜访》《蜘蛛的网》《焚化》。其中表现了作者的苦况。由于3年不曾走动,连影子也要辞行了,表现出对生的厌倦。(《影的辞行》)病室在坟场边,暴风雨之夜,一只小猫来访。他问道:“猫!你在这山间也寂寞吗?”(《小猫的拜访》)他所信赖的大哥罹患重症,离家出走,不久死去。他的精神因此更加动荡不安。(《焚化》)他回忆了两次恋爱的片段,用回忆来润泽苦寂的心情,但逝去的青春亮色又使他深感生活的缺憾,反而咀嚼到了更多的苦味。(《“窄狭”》《端午节的邀请》)直到去世前不久的1932年5月,他在给李霁野的信中仍然说:“我在病中觉到,人生就是工作,只有在工作中可以求得真实的快乐和意义。”1932年5月18日寄台静农、李霁野、韦丛芜的信,勉励他们从事适当的工作,写道:“我在病后觉人生无意义,惟在工作中乃可求之。”他选择的是用工作来抵御人生的虚无,如果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反抗绝望”。《影的辞行》显然受到了鲁迅散文诗《影的告别》的影响。
  以上是我读黄圣凤君新著《韦素园传》后的一些心得体会。圣凤是我在叶集中学读高中时的学妹,多年来在从事语文教学之余,坚持文学创作,出版了多本诗文集,在省内外都产生了影响,还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她在当地主编过文学刊物《未名文艺》,集聚了一群文学写作者。他们在文学上的努力增添了我对家乡的向往。每次回乡,总要专门与他们聚聚,把酒话旧,谈文学和人生,不亦乐乎。一天,圣凤跟我说,她要写一本《韦素园传》。我第一感觉是这本传记不好写,主要是传主英年早逝,留下的作品和传记材料都很有限,建议她考虑写一本未名社几个乡贤的合传。她说如果《韦素园传》写得顺手,还想分别为其他几人立传。
  几年过去了,《韦素园传》现已杀青,圣凤嘱我作序。读后感到,这是一本用心之作,感情饱满,文笔生动,在人物活动的历史大背景下,真实、生动地塑造了传主的形象,再现了他的性格、情怀和精神气质。我过去编选《未名社作品选》,关于韦素园的材料大都接触过,只是所留下的印象往往是片段式的,未能把它们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现在读《韦素园传》,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在作者的引导下,以前所形成的印象很快各就各位,韦素园那个缺少笑影的固定形象变得丰满、立体起来。受益于书稿,我对以前读过的韦氏书信和作品也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圣凤在书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韦素园的墓地,引起了我的回忆。那是2005年的清明节,风和日丽,杨柳青青,我携妻子到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拜谒韦素园先生墓。墓碑上刻着鲁迅手书的碑文,有云:“呜呼,宏才远志,厄于短年。文苑失英,明者永悼。”妻子在碑前献上了一束白菊。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张承志是一个以叙述知青岁月见长,同时兼具学者气质的作家。他的文学创作往往杂糅了小说、散文、论文、报告文学等诸多文体的特征。发表于1984年的中篇小说《北方的河》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北方的河》是一个关于追忆与寻找的故事。一个结束知青生活回到北京的男青年不愿意接受被安排的“计划生育办公室”的工作,一心想要报考自己喜欢的“人文地理科学”的研究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他亲身实践,
刘因(1249-1293),初名骃,字梦吉,号静修,河北容城人。元代著名文学家,精于理学,与许衡、吴澄并称为元初三大理学家。黄宗羲所撰《静修学案》中载黄百家语:“有元之学者,鲁斋(许衡)、静修、草庐(吴澄)三人耳。”刘因生当宋、金、元三朝易代之际,他不甘平庸,沉潜诗书,终于博学有成,留名青史。从元至明 “二百年间,建请从祀孔庙者,无虑数十”,他的人生际遇、仕隐选择耐人寻味。积学由来能致远  少年刘
王轩其人其作  王轩(Xuan Juliana Wang)是一位近期在美国文坛崭露头角的80后华裔作家。她1985年出生于哈尔滨,7岁移居美国洛杉矶。2007年,王轩从南加州大学文理学院获得创意写作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后,她回到中国,在北京大学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并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为《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等新闻媒体的记者担任翻译。尽管后来她还从事过许多其他的行业,变换过广告制
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1473—1530),字献吉,又字天赐,号空同子,甘肃庆阳人。他以其主体意识觉醒、追求个性自由和高扬自我的文化人格为底蕴,不仅在明代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文学复古运动,而且,一生千余首诗歌的创作数量也是非常可观的。而在这千余首诗歌创作中,乐府诗的成就是不可忽视的。按郝润华《李梦阳集校笺》,共收李梦阳乐府诗160余首(中华书局《李梦阳集校笺》2020年9月第1版,第
“重评文学史”曾是风行一时的口号,只因生逢其时,且有尼采之“价值重估”之义,惹得众多学者纷纷加入“重评”大军。如今却日渐式微,原因很简单——学界热点很多,说是日新月异当不为过,此其一也;而且那“重读”话语权早已被他人占据,后来者又何必跟在后面,咀嚼他人余味?此其二也。  但是,文学史上确实值得重读或重评者依然很多,依然“还在那里”,等待后人为其剥去岁月披上的伪装,还其本来面目。那么,倘若能够多少让
上世纪80年代,我常去香河文化馆,常与香河文友接触,可谓我业余时间文学交流的乐事。每到文化馆,常是馆长李巨发站在他门前的台阶上向我打招呼:“苏老师来了,苏老师来了。志庆在屋呢。”然后就又高喉咙大嗓门地喊一句:“志庆,苏老师来了。”这几句呼喊,脆亮,高亢,给人以十分热络亲切的感觉。进到田志庆屋里,就已经发现一大茶缸子的茉莉花茶沏好了,香喷喷的扑鼻。田志庆夏天穿个旧背心,肚囊也可爱,几许罗汉相,保持着
2017 年10 月18 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作报告,开篇就提出十九大的主题,其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字,令《博览群书》同人心头一震。  2018 年4 月,是《博览群书》杂志出版第400 期。站在这个里程碑前,想到《博览群书》的初心,一幅幅珍贵而温暖的画面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初创时期的《博览群书》,位于北京永安路106 号,这是光明日报社原址,院里一栋简易的二层小楼就是《
无论何时何地,他们的脊梁都是无比挺直的,他们的眼神总透着智慧和光芒。  我见到这句话是在今年的3月25日。京州师兄微信上发来他的新书《北望青山》的三帧封面效果图,让我参谋,哪个好一些。接着即发来了“题识”的电子版,也就是后来的《序》,我得以先睹为快。封面上的这句话,正是取自其中,不足千字的短文,内容丰富,语句凝练,真可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我与此书颇有些缘分。严格来讲,《北望青
1838年美国作家霍桑写了一篇散文《海滨足迹》(Foot-prints on the Sea-shore)。当时的文化名人,霍桑后来的大姨子,伊丽莎白·芘伯蒂 (Elizabeth Peabody)把它拿给散文大家爱默生。爱默生看罢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没有里子。”我读研时给散文名家琳·布隆姆(Lynn Z. Bloom)做过研究助手,后来自己在美国做教授讲美国文学,也教过散文,知道好的散文是作家
大唐三百年,缔出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足称盛世,李白和杜甫一向被视为盛世的代表。但是,王志清的《盛世读王维》告诉我们——王维才最擅表现盛唐气象,王维诗才是盛唐正音!虽然王志清讲,并无厚王而薄李杜之存心,而且李杜是不可颠覆的,拿王维是不可能压李杜的。但仍然难免令人联想起,三百年前另一位王姓作者——喜王孟清音、倡神韵之说的王渔洋,其《唐贤三昧集》独宗王维之清远,以剔出盛唐真面目相号召。今王志清再举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