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着重从幼儿钢琴教学中;幼儿的生理,心理等发展过程出发,来阐述幼儿钢琴教学的一些特质,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培养孩子兴趣和接受正规钢琴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心理倾向 三位一体
钢琴乐器之王,被人们誉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钢琴也开始走进寻常百姓之家了。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家长望子成龙,为培养孩子不辞辛苦的带着他们上课,从而在社会兴起“钢琴热”,钢琴教育在普通中学和幼儿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也已成为少儿塑造美好心灵进行美学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钢琴教学是一项十分专业的学问,尤其是幼儿钢琴教学更有其特殊性。因为孩子在幼儿时期有特殊的心理表现,所以幼儿钢琴教师必须熟悉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这样才能配合做好幼兒钢琴教学。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进行钢琴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钢琴教师首先应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可以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然后才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因为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都相当稚嫩,教师要主动的和孩子进行交流对话,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孩子对教师的个性、风格等有一定的了解后,再进入教学主题,当师生之间产生了一定默契之后再过度到实质性的钢琴教学,通过教师亲切友好的谈话、讲解和富有表现力的钢琴弹奏等教学活动,在不知不觉中,使孩子对老师产生由衷的爱戴和敬佩之情,由此孩子便会心甘情愿的听从老师的教诲并学习钢琴弹奏知识。
二、培养幼儿钢琴兴趣的重要性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且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幼儿时期,心理发育尚不完全,缺乏意志。虽然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但如果不能及时的把好奇心转化为对钢琴的浓厚兴趣,久而久之必然会对枯燥的指法及音节等产生厌烦情趣,有些家长和教师不注意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只是一味的逼迫孩子硬学,结果有的孩子不堪忍受就会放弃。儿童最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有感染力和富有情趣的事物。为了开启幼儿学习兴趣的大门,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对钢琴的兴趣。
三、适当启发幼儿思维的创造性
培养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力,同时对儿童的智力发展也十分有益。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的奥尔夫教学法,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来培养人的创造性,充分调动了一个人的感觉器官来接触音乐,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表达。比如相同的一个节奏型或一段旋律,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感受演化成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强调并鼓励哪怕是细微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幼儿钢琴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果只是死板的让学生按乐谱的要求去弹奏,必然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斟酌教学语言,化解学习困惑
开始进入钢琴教学阶段了,你会发现由于幼儿的生理、心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还很低,这时教师可以大胆的引用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及动作游戏来比拟。例如:高低音谱号,我会让孩子们自己去想象它像你在哪儿见过的东西?这时他们会说,高音谱号像棒棒糖和小蜗牛,低音谱号像耳朵。
很多小孩在学到《玛丽有只小羔羊》的时候会特别的兴奋与激动,似乎在这首曲目里面找到了与他们共鸣的地方,这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个标题给孩子讲解一个生动好玩的故事,彻底的燃烧起孩子想学的欲望。
五、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理念
1、边弹边唱,提高视奏和读谱能力
我们教师每次指导孩子学习一首新曲时,先让学生认识五线谱,感受音乐的节拍特点、旋律走向及音乐情绪之后就开始尽可能的先让孩子大声反复地唱一段旋律,包括里面的休止符。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读谱、视奏能力,还可以让孩子较快地理解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综合感觉。
2、耐心的示范
教师应当成为幼儿最直接和最好的榜样,示范法是钢琴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老师应该认真耐心地进行弹奏示范,突出重点,并明确讲解弹奏要领及练习方法等。当教师进行示范演奏时,幼儿受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通过不断模仿老师的弹奏动作、触键方法、音乐呼吸及表情处理等,获得钢琴表演的最直观和感性的经验。
六、老师、家长、孩子三维一体
家长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学生从教师那里学习到了知识,如果回到家中就扔了只顾玩,那样也是起不到一个好的效果的。家长也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督促幼儿的钢琴学习。
1、培养良好的习惯
给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练琴习惯,不但为目前所用,对于以后的成长向更高一层迈进都有很大的益处。首先要让幼儿有练琴的意识,幼儿的练琴时间不宜过长,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刚学时可能二十分钟,渐渐熟悉后,就只能十几分钟,脾气来的时候甚至是五六分钟就要出去玩,所以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练琴习惯。
2、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学习
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纽带是家长。家长应熟知孩子的每次汇课情况,因此孩子在汇课时家长一定要在场,全面了解孩子的进度和所存在的问题,并了解教师所布置练习要求,才能在练习辅导中做到心中有数,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应正确引导和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激发孩子对钢琴学习的主动性,克服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性,创造和谐、温馨的环境做到有理智有耐心,宽严并济,张弛有度。
七、重视手指练习的教学
1、规范音阶琶音的指法
音阶和琶音是钢琴基础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从一开始就要建立合理的指法习惯,是手指练习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先从乐理知识入手,配合上听觉,让学生自己找,虽然开始可能慢些,但记忆深刻,不会弹一个忘一个,最后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出他们其中的一些指法规律。
2、“预备”的重要性
在触键发音前手先到位“预备”好,是准确演奏的前提条件。具体的说,远距离的大跳要抽出来单独练习,从慢练开始,在手指触键发音前,手臂和手指先行到位。有的学生会在某个段落总是弹错音或碰错键,我会把发音前手指先预备到位的要求提出来,让他在错音前停下来,先把手指放到正确的位置。可以先用较慢的练习,手指找到正确的位置再弹下去,几个来回后,在发音正确的基础上加速练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键盘感觉和肌肉习惯。 3、两手独立性的练习
培养两手的独立性是钢琴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即使在一些很短小的乐曲中,也常常会有左手伴奏右手弹奏主旋律的段落,或是左手跳右手连、右手跳左手连的部分,学生常常会跟着一只手走。这时首先要告诉孩子两手分别做的不同的动作,分手慢速练习,然后才逐渐把两手放在一起弹奏,加强两手的机体协调性。最难的是要求学生左手轻一些或右手主旋律响一些,我的方法是弹旋律的手在钢琴上正常弹奏,而弹伴奏的手则只动手指不出声音的“无声法”来进行练习,使两手在用力和触键上拉开距离,便于体会两手的独立性,然后再逐渐缩小两手在音量上的差距,直到耳朵听到的音色令自己满意为止。
八、养成聆听的习惯,培养综合性的音乐感觉
耳朵是钢琴演奏者的监视器,也是学生独立练琴时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们正确的弹奏方法,更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声音概念,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在弹奏中的不足与差距,培养他们自我修行的技巧和能力,他们才会在练琴时进行弹奏动作的自我调整,向正确的方向靠拢。
1、培养学生多声部的听觉
在钢琴作品中除了旋律外,还有丰富的和声、复调、织体。多声部层次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立体化”的多声部听觉。所以在钢琴教学的初级阶段,要指导学生学会听长音,听声部等,比如右手要保持四拍,而左手还在弹,可以要求孩子试试看是否还能听见上面的那个音,这时学生的听觉器官会进入一种准备状态。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向学生发出信号,让他们注意聆听,并告诉他们听什么、怎么听,使他们的耳朵能够在整个弹奏过程中保持积极的状态,起到监督和指导弹奏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
学生在弹奏中同时也要注意聆听和声的变化。因为音乐中和声的序进、色彩、紧张和松弛、游移与肯定,都对音乐的表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一段明亮的和声段落后,紧接着一个柔和色彩的和弦或者出现变化音和转调时,问问学生“这个音写成这样你觉得好不好听呀”,也可以在他弹奏新的和弦和段落前以感叹“真好听啊”来提醒学生注意和声的变化,学生就会逐渐有意识地体会到音乐色彩的变化,感受到音乐表情的细腻转换。
九、了解乐谱的意义有助于提高音乐表现力
1、乐谱所蕴藏的音乐密码
乐谱是体现作曲加乐思的载体。演奏者要理解并遵循乐谱上的音符、休止、强弱、快慢等音乐标记,并通过这些标记去领会和表现音乐,我把这些音乐标记称为音乐密码。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在学琴的初级阶段就培养他们科学、立体、全面的了解乐谱的意义,引导他们发现“音乐密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2、表现音乐从乐句做起
音乐的旋律总是在流动着的,乐句经过起句推动后走向高点,然后渐渐转入结尾,这是音乐的基本方式。把这些乐句的结构表达清楚,像平时说话一样有语调、语气和呼吸,就能赋予音乐自然的生动性,使之“像说话一樣”。
在幼儿钢琴教育中,教师只有遵循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注重兴趣的培养,选择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才能使钢琴教学顺利进行,从而为日后的音乐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良.音乐知识手册(第2册)[M].中国文联出版社,1991年7月
[2]李嘉禄.钢琴表演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9月
[3]顾于菲.钢琴教学指导[M].S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心理倾向 三位一体
钢琴乐器之王,被人们誉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钢琴也开始走进寻常百姓之家了。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家长望子成龙,为培养孩子不辞辛苦的带着他们上课,从而在社会兴起“钢琴热”,钢琴教育在普通中学和幼儿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也已成为少儿塑造美好心灵进行美学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钢琴教学是一项十分专业的学问,尤其是幼儿钢琴教学更有其特殊性。因为孩子在幼儿时期有特殊的心理表现,所以幼儿钢琴教师必须熟悉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这样才能配合做好幼兒钢琴教学。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进行钢琴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钢琴教师首先应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可以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然后才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因为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都相当稚嫩,教师要主动的和孩子进行交流对话,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孩子对教师的个性、风格等有一定的了解后,再进入教学主题,当师生之间产生了一定默契之后再过度到实质性的钢琴教学,通过教师亲切友好的谈话、讲解和富有表现力的钢琴弹奏等教学活动,在不知不觉中,使孩子对老师产生由衷的爱戴和敬佩之情,由此孩子便会心甘情愿的听从老师的教诲并学习钢琴弹奏知识。
二、培养幼儿钢琴兴趣的重要性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且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幼儿时期,心理发育尚不完全,缺乏意志。虽然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但如果不能及时的把好奇心转化为对钢琴的浓厚兴趣,久而久之必然会对枯燥的指法及音节等产生厌烦情趣,有些家长和教师不注意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只是一味的逼迫孩子硬学,结果有的孩子不堪忍受就会放弃。儿童最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有感染力和富有情趣的事物。为了开启幼儿学习兴趣的大门,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对钢琴的兴趣。
三、适当启发幼儿思维的创造性
培养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力,同时对儿童的智力发展也十分有益。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的奥尔夫教学法,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来培养人的创造性,充分调动了一个人的感觉器官来接触音乐,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表达。比如相同的一个节奏型或一段旋律,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感受演化成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强调并鼓励哪怕是细微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幼儿钢琴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果只是死板的让学生按乐谱的要求去弹奏,必然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斟酌教学语言,化解学习困惑
开始进入钢琴教学阶段了,你会发现由于幼儿的生理、心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还很低,这时教师可以大胆的引用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及动作游戏来比拟。例如:高低音谱号,我会让孩子们自己去想象它像你在哪儿见过的东西?这时他们会说,高音谱号像棒棒糖和小蜗牛,低音谱号像耳朵。
很多小孩在学到《玛丽有只小羔羊》的时候会特别的兴奋与激动,似乎在这首曲目里面找到了与他们共鸣的地方,这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个标题给孩子讲解一个生动好玩的故事,彻底的燃烧起孩子想学的欲望。
五、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理念
1、边弹边唱,提高视奏和读谱能力
我们教师每次指导孩子学习一首新曲时,先让学生认识五线谱,感受音乐的节拍特点、旋律走向及音乐情绪之后就开始尽可能的先让孩子大声反复地唱一段旋律,包括里面的休止符。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读谱、视奏能力,还可以让孩子较快地理解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综合感觉。
2、耐心的示范
教师应当成为幼儿最直接和最好的榜样,示范法是钢琴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老师应该认真耐心地进行弹奏示范,突出重点,并明确讲解弹奏要领及练习方法等。当教师进行示范演奏时,幼儿受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通过不断模仿老师的弹奏动作、触键方法、音乐呼吸及表情处理等,获得钢琴表演的最直观和感性的经验。
六、老师、家长、孩子三维一体
家长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学生从教师那里学习到了知识,如果回到家中就扔了只顾玩,那样也是起不到一个好的效果的。家长也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督促幼儿的钢琴学习。
1、培养良好的习惯
给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练琴习惯,不但为目前所用,对于以后的成长向更高一层迈进都有很大的益处。首先要让幼儿有练琴的意识,幼儿的练琴时间不宜过长,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刚学时可能二十分钟,渐渐熟悉后,就只能十几分钟,脾气来的时候甚至是五六分钟就要出去玩,所以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练琴习惯。
2、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学习
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纽带是家长。家长应熟知孩子的每次汇课情况,因此孩子在汇课时家长一定要在场,全面了解孩子的进度和所存在的问题,并了解教师所布置练习要求,才能在练习辅导中做到心中有数,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应正确引导和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激发孩子对钢琴学习的主动性,克服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性,创造和谐、温馨的环境做到有理智有耐心,宽严并济,张弛有度。
七、重视手指练习的教学
1、规范音阶琶音的指法
音阶和琶音是钢琴基础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从一开始就要建立合理的指法习惯,是手指练习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先从乐理知识入手,配合上听觉,让学生自己找,虽然开始可能慢些,但记忆深刻,不会弹一个忘一个,最后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出他们其中的一些指法规律。
2、“预备”的重要性
在触键发音前手先到位“预备”好,是准确演奏的前提条件。具体的说,远距离的大跳要抽出来单独练习,从慢练开始,在手指触键发音前,手臂和手指先行到位。有的学生会在某个段落总是弹错音或碰错键,我会把发音前手指先预备到位的要求提出来,让他在错音前停下来,先把手指放到正确的位置。可以先用较慢的练习,手指找到正确的位置再弹下去,几个来回后,在发音正确的基础上加速练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键盘感觉和肌肉习惯。 3、两手独立性的练习
培养两手的独立性是钢琴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即使在一些很短小的乐曲中,也常常会有左手伴奏右手弹奏主旋律的段落,或是左手跳右手连、右手跳左手连的部分,学生常常会跟着一只手走。这时首先要告诉孩子两手分别做的不同的动作,分手慢速练习,然后才逐渐把两手放在一起弹奏,加强两手的机体协调性。最难的是要求学生左手轻一些或右手主旋律响一些,我的方法是弹旋律的手在钢琴上正常弹奏,而弹伴奏的手则只动手指不出声音的“无声法”来进行练习,使两手在用力和触键上拉开距离,便于体会两手的独立性,然后再逐渐缩小两手在音量上的差距,直到耳朵听到的音色令自己满意为止。
八、养成聆听的习惯,培养综合性的音乐感觉
耳朵是钢琴演奏者的监视器,也是学生独立练琴时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们正确的弹奏方法,更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声音概念,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在弹奏中的不足与差距,培养他们自我修行的技巧和能力,他们才会在练琴时进行弹奏动作的自我调整,向正确的方向靠拢。
1、培养学生多声部的听觉
在钢琴作品中除了旋律外,还有丰富的和声、复调、织体。多声部层次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立体化”的多声部听觉。所以在钢琴教学的初级阶段,要指导学生学会听长音,听声部等,比如右手要保持四拍,而左手还在弹,可以要求孩子试试看是否还能听见上面的那个音,这时学生的听觉器官会进入一种准备状态。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向学生发出信号,让他们注意聆听,并告诉他们听什么、怎么听,使他们的耳朵能够在整个弹奏过程中保持积极的状态,起到监督和指导弹奏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
学生在弹奏中同时也要注意聆听和声的变化。因为音乐中和声的序进、色彩、紧张和松弛、游移与肯定,都对音乐的表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一段明亮的和声段落后,紧接着一个柔和色彩的和弦或者出现变化音和转调时,问问学生“这个音写成这样你觉得好不好听呀”,也可以在他弹奏新的和弦和段落前以感叹“真好听啊”来提醒学生注意和声的变化,学生就会逐渐有意识地体会到音乐色彩的变化,感受到音乐表情的细腻转换。
九、了解乐谱的意义有助于提高音乐表现力
1、乐谱所蕴藏的音乐密码
乐谱是体现作曲加乐思的载体。演奏者要理解并遵循乐谱上的音符、休止、强弱、快慢等音乐标记,并通过这些标记去领会和表现音乐,我把这些音乐标记称为音乐密码。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在学琴的初级阶段就培养他们科学、立体、全面的了解乐谱的意义,引导他们发现“音乐密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2、表现音乐从乐句做起
音乐的旋律总是在流动着的,乐句经过起句推动后走向高点,然后渐渐转入结尾,这是音乐的基本方式。把这些乐句的结构表达清楚,像平时说话一样有语调、语气和呼吸,就能赋予音乐自然的生动性,使之“像说话一樣”。
在幼儿钢琴教育中,教师只有遵循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注重兴趣的培养,选择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才能使钢琴教学顺利进行,从而为日后的音乐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良.音乐知识手册(第2册)[M].中国文联出版社,1991年7月
[2]李嘉禄.钢琴表演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9月
[3]顾于菲.钢琴教学指导[M].S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