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全日制在校大学本科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来源 :跨世纪·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网络时代出现的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问题为调查对象,提出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以促进大学生群体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管理与引导
  
  1调查背景和调查方式
  
  CNNIC发布的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显示,中国内地网民总人数为1.11亿。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1%,网民在结构上仍然呈现低龄化的态势,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群体已成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究竟是网络成就了他们还是他们在浪费着网络资源,课题组力图得到一个较为真实客观的大学生网络生活图景,同时也找出存在问题及原因,尽可能给出些解决的建议。本调查以沈阳全日制在校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以调查问卷和深度专访为主要方式,辅以文献研究,函盖文、理、农、工、医五大专业,涉及大学各年级学生,笔者不仅以书面形式调查,还在网上查看了大学生的网络日志,并附有分析图表。
  
  2调查结果分析
  
  我们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按照文、理、工、农、医科专业2:2:3:1:2的比例发放,并且一至四年级按照3:4:2:1的比例发放。问卷有效回收率938‰。男女比例54.2%:45.8%,城乡比例56.9%:43.1%,党员、团员和群众的比例为16.1%:79.8%:4.2%。同时,我们在上述群体中又进行了个别访谈73人次;在网上查阅了沈阳全日制在校大学本科生的博客中的网络日志24人次。从这些调查素材中,我们得到以下关于网络道德调查结果。您是否丢失过QQ账号?是47.5%,否52.5%;您是否觉得黑客很酷?是40.4%,否59.6%;是否会用病毒攻击其他网站?会21.7%,不会78.3%;若您进入了他人的网络,您会?留言发表意见42.8%,进行破坏活动25.3%,下载所需32.0%;是否收到过恐吓的或带病毒的邮件?是30.6%,否69.4%;您对现在语音聊天室存在的骂人现象怎么看?非常反感47.4%,无所谓44.7%,但自己不会这么做别人骂我也骂8.5%;您对现行的网吧管理满意吗?满意24.5%,不满意75.5%;您觉得我国公安机关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表示足够19.8%,不够80.2%。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不会选择在语聊室骂人。这是很令人欣慰的。也许是《青少年文明上网公约》的功劳。但不会骂人的大学生想法并不十分明确,其中一半人不会骂人但也认为骂人现象无所谓。日后一旦这一部分人被严重激怒,是否也会被转为“别人骂我也骂”的群体中呢?
  八成被调查大学生不满现行网吧管理,并认为我国公安机关对网络犯罪打击力度不够。说明大学生还是不认同网络犯罪的。而对网吧环境的不满其实也为高校内网络资源重整旗鼓,拉回自己的学生提供了机会。
  其中,网络冲击下大学生表现出来的主要网络道德问题更令我们关注。原有的道德基础难以抵制错误思潮和低级庸俗信息的冲击。大学生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快,而网络作为一种无国界、开放性的媒体工具,传播信息快捷便利,西方国家的某些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一些低级庸俗的价值观念、文化思想充斥其间,对于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的大学生,长期接触互联网,很容易受到网上低级思想的冲击和影响。现实中,过度迷恋网络已经造成大学生许多身体和心理问题。由于互联网空间充满新鲜事物——网络交友、网络游戏之类,对于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对网络的迷恋。透视网络迷恋的大学生这一群体,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从而造成家庭与社会问题的信息接踵而至。与此相伴的,网络行为不文明现象普遍存在且日益突出。在网上,一个人不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可以滥用自己的权利。由此,不文明行为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日益增多。比如谩骂和恐吓散布虚假消息。
  
  3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运用网络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网络道德缺失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凸现,实际上,网络道德缺失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错误行为,它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和品德心理畸形发展的具体反映,这种行为从某种角度折射出了大学生内心的诸多问题,极具危害性。
  首先,网络道德缺失易导致大学生人格发展错位。在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环境是仅次于个性的第二大因素。大学生正处在身心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分化,矛盾逐渐走向统一的特殊时期,大学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良好有序的环境对于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网络的匿名和隐蔽性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网络中良莠不分导致许多大学生在虚拟世界中迷失自我,价值观念扭曲,思想意识模糊,容易导致人格缺陷,甚至形成青年学生的人格发展错位。
  其次,网络道德缺失易导致大学生品德心理畸形发展。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个体道德由他律向自律发展和转化的重要时期。良好品德心理的形成,需要知、情、意、行四种心理成分共同促进,以及内外途径综合作用。但是在虚拟的网络社会里,学生肆意放纵自己。有66.1%的学生不认为诚实守信是网上最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可见,网络道德的缺失最终将导致这些学生道德认识模糊,道德情感淡漠,道德意志薄弱,道德行为规范,大学生的品德心理在虚拟的网络社会里畸形发展和扭曲。再者,网络道德缺失严重弱化了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社会化作为一种发展过程,是通过个人和他人间一种连续的、经历着许多阶段和变化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现实中的人际沟通对个体社会化进程至关重要。然而,现实中许多大学生沉迷于虚拟网络社会,封闭自己。面对现实的困难和挫折,不是积极勇敢地面对,而是消极逃避,试图在虚拟的网络中寻找精神的慰籍和心理的平衡。过度依赖网络不仅阻断了大学生正常社会化的情感渠道,而且还会导致青年学生在感知、思维、情感、意志、个性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摧残,增强对现实生活的恐惧,结果严重弱化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最后,网络道德缺失导致学生素质下降,校园不稳定因素增加。网络资源的丰富与快捷使得一些学生巧走捷径,放弃了刻苦钻研,滋长了弄虚作假和急功近利的心理,养成浮躁的学风,从而导致学生品德素质和学术水平急剧下降。由于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型时期,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网络传播迅速而快捷,网络群体庞大而复杂,一种不良思想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面积扩散,极具感染性和危害,网络道德缺失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是新时期校园安全的另一大隐患。
  杜绝网络社会的种种弊端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网络教育上来。加强教育最主要的目的还在于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充分利用它来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不仅仅为网络社会最终还是为现实社会的发展献出自身智慧。培养大学生高度的道德责任感。一方面,应不断充实德育的内容,除了重视对学生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传授,更要注重加强对大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和科学精神熏陶,培养他们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意识。另一方面,加强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提升品德修养。由于大学生过去都有着一帆风顺的学习与生活,自我中心观念较重,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淡薄。在虚拟网络中,他们只追求自我满足,体验个人成功,而忽视社会责任。网络道德缺失正是学生缺乏道德责任感的直接体现和反映。因此,加强道德责任感教育不仅可以积极预防网络道德缺失,同时又可以和现实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一样,有效避免学生出现孤僻、固执和不合群等网络心理障碍。
  网络本身需要进一步地完善,高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自身都需要成长,最终大学生能够完全理性地上网、以可持续发展的心态来利用网络,可以促进网络本身的科学发展,促进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进而也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汉语的方言很复杂,曾给各地交流带来诸多不便,但方言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伦理意蕴,却是语言活力与文化丰富性的表现。方言的存在,给地方文化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色彩。以方言为
"中和"式统战文化"尚中贵和",具有四种特性:以中和思想作为"天下为公"的大同文化的核心;善于运用中和理论大量吸收外来文化;以自己的先进性向外辐射进而影响世界;融入多元的
教育接受理论强调受教者对教育内容的主动性接受。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也是受教者对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只有对教育内容主动地接受才会内化到内心而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叙述的所指——故事和情节,常被指称为叙述的核心,人们研究的重心也在此。而为了推动叙述,为了完善故事与情节,叙述的策略成为有技术才能的作家必选对象。周立波在建国后的作品中
最近几年,独立学院迅速发展,2009年为止,全国独立学院共有322所,本科在校生193万多人。独立学院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是辉煌背后面临各种挑战,文章梳理了独立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危机和
任弼时是注意研究经济工作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着力探索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生产建设的同时,对节约工作也给予极大关注。他把厉行节约作为陕甘宁边区贸易金融财政政策
【正】 1939年初兴起的关于三民主义的争论是一场国共两党争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权的斗争。论战包括了双方许多重要人物,提出了许多亟待澄清的理论问题。毛泽东的《新民主
【摘要】〗随着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随之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政府为了达到经济发展和坏境保护这两个主要的政策目标,实行了一系列的关于海洋渔业的规制。本文回顾了海洋渔业规制的相关文献,对我国主要的规制手段进行分析,最后对其进行简要的评价。  【关键词】规制;渔业;中国;可持续发展  【中图号】S931.3【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2-0056-02